APP下载

古筝的历史沿革

2014-09-19文/边

音乐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流传古筝

文/边 疆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弹弦乐器。古代称筝,又称秦筝。历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醇厚、音量洪大,表现力丰富,流传广泛,常用于独奏、重奏、齐奏、器乐合奏或参加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并用于弹唱、歌舞、戏剧和曲艺伴奏,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弹弦乐器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朝鲜、蒙古、美国、新加坡、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的华裔聚居区。

筝一词最早见于《史记》,公元前237年,秦皇听信谗言,下令驱除外国客卿,李斯上书劝始皇收回逐客令,在《谏逐客书》中说:“夫击瓮、扣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是说敲打着陶器、弹着筝,撞击着两把扇子骨,来为欢快的歌唱伴奏,使听者观者赏心悦目,是道地的秦国音乐。这说明筝的最初表演形式是为声乐伴奏,而不是单纯的器乐演奏。据此,早在秦国(今陕、甘)建立之前,早在有文献记载之前,筝就已流传在西周王朝统治下的秦地民间,已有2800年的历史了。它是秦地民间的乐器,所以历史上又有秦筝之称。至今,在山西榆林地区,仍用筝来为榆林小曲伴奏。

最初的筝,与琴、筑、瑟等乐器区别甚微,统称为琴之系列,并有筝源于筑之说。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云:“谨按《礼·乐记》:‘筝,五弦筑身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筝,鼓弦筑声乐也,从竹筝声。”当时的筑身是用竹筒做的,秦地气候湿润,遍地竹林丛生,很可能就是人们手执半边竹筒挑起五条竹皮为弦,弦下支柱,用手敲击或弹奏。筝、筑与竹筒琴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与我国古代流传的“竹铜鼓”、东南亚各国古代流传的“竹管形琴”有着渊源关系。所以它们都取竹字头,与琴瑟的琴字头是有区别的。筝由竹制的筑身衍变为木制的瑟身,时当汉魏之际,到了魏时,就有了用泗滨的梓木作筝的记载。

战国至西汉时期,筝在齐鲁、郑魏和赵国也广为流行。《战国策·齐策》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筝……”晋崔豹《古今注》载:“邯郸女子,秦氏罗敷,出采桑与陌上,赵王见欲夺之;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以自明,赵王乃止。”记述了机智勇敢的弹筝女,被誉为“罗敷陌上之声”。这种筝歌便是古筝早期表演形式,奏者边弹边唱,动听感人,既能自娱养心,又能供人欣赏,是古人喜闻乐见的音乐表演形式。古代的筝还未被上层社会接受,还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只是流传于民间大众之中。

秦汉以来,随着历史上几次人口大迁徙和民族大融合,使得以秦地为中心的筝艺,逐渐从陕西、甘肃一带,流传到河南、山东、湖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和新疆,后又传到内蒙古和云南等地,并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戏曲和说唱相结合,形成各具特色的流派。东汉时,光武帝建都洛阳,北宋建都汴梁(今开封),秦筝随着迁都流传到河南地区。三国时期魏人(今河南人)曹植诗中曾有:“弹筝奋逸响,新声妙人神”,“何以忘忧?弹筝酒歌”,可见在曹植的生活中筝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聚居于粤东北的客家人并非当地的居民,而是西晋以来、特别是南宋因躲避战祸或谋求生计出路的中原地区民众。按照“先来为主、后来为客”的习俗,后世将由中原移民而来的人称之为“客家”。他们也把筝艺的种子撒播到客地,开放出客家筝乐之花。秦筝由陕西传入广东潮汕地区后形成潮州筝派,直到今天,潮州人还习惯称筝为“秦筝”。古筝除有以起源地为名的秦筝外,它的别称雅号也甚多,如以演奏技巧而言的掐筝、弹筝;以放置形式而言的横筝、卧筝;以形制大小而名的长离、鸿筝;以局部质料而论的簧篥、雕桐;以饰物命名的玉筝、钿筝、银筝、锦筝、云和筝、吹云筝、玳瑁筝等;以音色和表现力命名的鸣筝、清筝和哀筝等。此外,还有故筝、宝筝、素筝、掬筝、绿云垂和仁智器之名。

1979年,在江西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中发现两件筝。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长166厘米、首宽17.5厘米、尾宽15.5.厘米,两端各有十三个弦孔,此筝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另一件琴尾残毁,残长174厘米,琴首弦孔为置木枘用,一弦一枘,拴弦于枘上,类似于豫鲁地区的有轴筝和潮州筝的系弦法。这两件筝的形制、弦数和系弦方式均与后世古筝相近,是我国已知古筝的最早实物。

三国时期,古筝已完成由竹制筑身转制为木制瑟身的过程,共鸣箱加长增大,张有十二弦,所奏之曲已非常悦耳动听,有着极强的感染力。《三国志·魏书》载有吕布弹筝脱险的故事:话说当时武将吕布,勇猛英俊,善于鼓筝。他曾投奔袁绍,帮助打败了拥有数万精兵的张燕,战功显赫。但被诸将妒忌,袁也存有疑虑。吕布察觉后求还洛阳,袁绍以护送为名派兵三十伺机谋害。夜幕降临,士兵将吕布帐房严密围住,只见吕布悠闲地弹着十二弦筝,旋律优美,曲调动听,时而似滔滔江河,时而似潺潺小溪,士兵们沉醉于美妙乐声之中,当动手欲杀吕布之时,才发现弹筝者是一位穿着吕布外衣的歌妓,而吕布早已金蝉脱壳,从士兵鼻子底下逃走了。

古筝是深受人民喜爱的乐器,西汉桑弘羊在《汉书·盐铁论·散不足篇》中写道:“……往者,民间酒会,各以党俗,弹筝鼓缶而已。”说明在西汉以前多少个世纪,筝就是民间流行的乐器。随着时代变迁,筝也得到不断发展,并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和地方流派。

最初的秦筝为五弦,到了战国末期发展成十二弦。后经800多年的流传,到了隋代才增加一弦,成为十三弦筝,而且一直使用丝弦,并染成朱红、翠绿或青色,偶尔也使用鹍鸡(一种鹤鸟)筋作弦。后汉以来,历代的文人墨客,无不在正史和诗词歌赋中谈到筝。后汉侯瑾的《筝赋》中有:“……急弦促柱,变调改曲。……雅曲既阕,郑魏仍修。新声顺变,妙弄优游。……移风易俗,混同人伦,莫有尚于筝者矣。”说明在汉代,筝已是雅俗共赏,能“移风易俗”的至高无上的乐器了。魏阮蠡在《筝赋》中说:“帷夫,筝之奇妙,极五音之幽微。苞群声以作主,冠众乐而为师……”把筝推崇为“群声之主,众乐之师”。在谈到筝的构造时说:“身长六尺,应律数也”,“弦有十二,四时度也;柱高三寸,三才俱位也”。西晋傅玄在《筝赋》中说:“今观其器,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弦柱拟十二月,设之则四象在,鼓之则五音发,斯乃仁智之器。”其说与今日所见传统筝之形制也大同小异了。”《宋书·何承天》载:“承天又能弹筝,上又赐银装筝一面”。是说南朝宋时,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曾以善弹筝而闻名于世,宋文帝赐过银筝一面。故唐刘禹锡《伤秦姝行》中有:“长安二月花满城,插花儿女弹银筝。”

南朝梁时,古筝“上圆”、“下平”、“中空”,整个筝体形成一个大共鸣箱,面板上立有十二柱,承十二弦,以五声音阶定弦,全长六尺(以梁铜尺折算,为今149.7厘米)。形制上也已定型。梁沈约《秦筝曲》中曰:“罗袖飘丽拂雕桐,促柱高张散轻宫。”他还在《咏筝》诗中赞美道:“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新曲。”说明当时已用桐木制筝、美玉嵌柱了。

南北朝时,古筝流传到我国东邻朝鲜。当时的伽倻国(现庆尚南、北道)嘉实王任那,采取古筝之形制,加上本民族的特征而制出了具有朝鲜民族风格的伽倻琴,一直是深受朝鲜民族人民喜爱的弹弦乐器。

唐代古筝得到空前的繁荣,十二弦和十三弦筝长期并存,分别用于雅、俗乐。十二弦筝进入宫廷乐队,用于演奏雅乐;十三弦筝用于俗乐演奏,仍流传于民间。唐代诗人王涯、李峤、李白、王湾、王湮、岑参、柳中庸、顾况、卢纶、李端、朱湾、杨巨源、刘禹锡、元稹、白居易、张祜、李远、李商隐、薛能、唐彦谦、吴融和皎然等,都为古筝写有著名诗句。大诗人白居易,有近20首诗提到了筝,在《筝》一诗中,描绘一女筝手的精彩表演,说她“云髻飘萧绿,花颜旖旎红,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只见她“珠联千拍碎,刀截一声终”,演奏结束了,但“歌时情不断,休去思无穷”。可见当时古筝的演奏技艺水平已经很高了。吴融在《李周弹筝歌》中,描写了这位老者幼时就“五音六律皆生知,就中十三弦最妙”,他弹筝“始似五更残月里,凄凄切切清露蝉”。“又如石罅堆叶下,冷冷沥沥苍崖泉”。并赞誉他“年将六十艺转精,自写梨园新曲声”。在唐代诗人笔下,古筝艺术被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成为筝史上光辉的一页。唐代的古筝演奏家有李青青、龙佐、常述本、史从和李从周等。

宋代继承唐代筝艺术,流传的仍是十三弦筝。北宋曾获唐代乐工几百名和一些乐器。据《文献通考》载:乐工皆是“四方执艺之精者”,“其器有琵琶、五弦、筝……”每逢春秋圣节宴会,就用这些“精工能手”大举其乐。《宋史·乐志》载:其中第十三个节目是“皇帝举酒,殿上独弹筝”。据《武林旧事》载,当时的筝已用于独奏、领奏、合奏或说唱形式的杂剧伴奏。从晏几道、苏轼和欧阳修的咏筝词里,也可看到古筝在民间音乐中占有较高的地位。晏几道的《菩萨蛮》曰:“哀筝一奏《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尚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中国的古筝,于公元7世纪初传入日本。《隋书·倭国传》载:“推古天皇十五年(607),派小野臣妹子为使节,在山东上陆,……”从那时起,日本便派出大批留学生随“遣隋使”、“遣唐使”来到中国长安学习和考察中国文化,并携回《乐书要录》十卷及琴、瑟、筝等乐器,其时在日本天皇十二年(684)之前,也即唐中宗称帝以前。日本奈良时代(710—794)的筝,完全仿唐而制,一直保持着十三弦的古制。

唐文宗大和八年(834),日本仁明天皇派遣唐史准判官藤原贞敏来到长安,从琵琶名家刘二郎学艺,并将当时已是弹筝名手的女儿嫁与为妻,六年后藤原回国时,刘二郎之女也随之来到东瀛,并将筝艺带到了日本。唐昭宗龙纪元年(889),李晔皇帝曾派弹筝博士皇孟学率62人乐队东渡日本,到彦山八龙寺参拜和传授筝艺音乐,当时内教坛女乐师石川色子奉天皇诰命从中国乐师学艺,学成后传授给宇多天皇,天皇又传给大臣……在日本朝中掀起学筝热潮。

唐代传入日本的筝,最初只在雅乐中用于节奏,平安朝才开始为“催马乐”和“朗咏”的歌唱伴奏。平安时代筝乐主要流传在京都上流社会的女子中。作为宫廷音乐的雅乐,由于天皇的喜爱并没有衰落,贵族学习雅乐依然盛行,筝乐在贵族中得到重视和流传。安士桃山时期,日本的邦乐开始萌芽,在此后的千余年里,筝逐渐成为日本邦乐的主要乐器。在九州地方,至今还流传着许多由中国传去的筝曲。16世纪以来,日本筝家创作出《五段砧》《秋风曲》《千岛曲》《云》和《樱花幻想曲》等著名筝乐作品,并产生了许多演奏流派。

明治时期,盲音乐家宫城道雄创制出十七弦筝,20世纪60年代,野坂惠子又研制成功二十弦筝,使筝的音域扩大,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大正时代以来,宫城道雄集筝的演奏、改革和作曲于一身,创作了《唐砧》《落叶之年》和《春之海》等优秀作品。

自大正年间以来,日本筝的品种有乐筝、十三弦筝、十七弦筝和适于演奏现代音乐的二十弦筝等。其中二十弦筝又分为大小两种。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正仓院中,原藏有一张中国唐代制作的楸木筝残件,日本友人于1952年秋将其修整复原,这张唐筝全长190.85厘米,十三弦。这是中日两国人民文化交流和友好合作的历史见证。20世纪80年代,筝在日本的生命力依然旺盛,有增无减。当时日本的弹筝者有数万人之众。

元代民间出现了十四弦筝。元顾英《玉山璞稿》中有:“锦筝弹尽鸳鸯曲,都在秋风十四弦。”但一般还是多用十三弦筝。《元史·礼乐志》载其十三弦筝形制:“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其弹指方法是用“象牙指拨”。它的筝柱则用珊瑚制作,张昱诗中有“象牙指拨十三弦”和“珊瑚小柱教坊筝”之句。元代除十三弦、十四弦筝流传外,尚有十二弦筝在应用。元代著名诗人杨维桢《无题》诗中有“十二飞鸿上锦筝”语,可见十二弦筝在元代还有人弹奏。在当时还有用两张筝对弹的表演形式。

到了明代,出现了十五弦筝。明朱载瘫《明郑世子瑟谱》中说:“今官筝十五弦,而世多用十四弦者。”

清代的筝,继承历代艺术形式,广泛用于民间器乐和说唱音乐中,记载于小说、札记的颇多。《红楼梦》《聊斋志异》的一些故事里讲到了筝。清代宫廷所用古筝仍以十四弦居多,而且制作精致、装饰华丽、色泽美观;民间多用十五弦筝,但制作比较简陋朴实。在清代宫廷宴乐蒙古乐的笳吹乐中,曾使用过一种六弦古筝。其形制与十四弦筝相同,唯有筝弦只设六条而已。

中国音乐学院杨大钧(1913—1987)教授,珍藏着一架传世十四弦古筝,清代制品。全长140厘米、首宽22.5厘米、尾宽20厘米,框板雕刻精美花纹。传世古筝实物较少,此筝为不可多得的珍品。到了清末,筝才发展到十六弦。在广东,有人借鉴扬琴,也将铜丝弦用于十六弦筝上,替代使用了2000多年的丝弦,从而使古筝的音色发生了鲜明的变化。这种十六弦筝一直沿用至今,20世纪30年代后,筝才使用钢丝弦。

猜你喜欢

流传古筝
经典“咏”流传
庄丽芬 让南音流传得更远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第一次上台表演古筝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遇见古筝,置身竹海
第一次弹古筝
关于古筝教学评价构建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