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东陵慈孝文化考

2014-09-19苏广钧

文物春秋 2014年1期

苏广钧

【关键词】清东陵;慈孝文化;建筑制度;祭祀礼仪

【摘要】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家陵园之一,清东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慈孝文化是其核心文化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在追溯中国慈孝文化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从清东陵的建筑格局、祭祀礼仪以及文献记载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对清东陵所蕴含的慈孝文化作一综合考述。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园之一,它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堪称中华皇陵的集大成者。清东陵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包括风水文化、建筑文化、礼仪文化、宫廷文化和人文文化等。其中,慈孝文化是清东陵核心文化的重要一环。

本文拟从清东陵的陵寝建筑、礼仪制度、历史人文等方面出发,对清东陵蕴含的慈孝文化试作考述,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一、中国慈孝文化的历史溯源

所谓慈孝,即父慈子孝之意。慈孝是构成中华传统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和伦理精神的重要元素,随着社会文明的衍进与历史发展,它的内涵得以不断丰富,逐渐成为民族的整体心理诉求。

慈孝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其中,“孝”字在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资料殷商甲骨卜辞中就已出现。商代青铜器上刻有“孝”的象形字,为上老下子作服侍状。《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这是最早对“孝”字的释义。《说文解字》解释篆体“孝”字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承,奉也,受也。”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时期。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和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孝”逐渐延伸到政治、宗教等广阔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儒家极其推崇孝道,孔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1]认为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以孝立身理家。“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2]“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3]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孝思想,他向梁惠王“申之以孝悌之义”[4],反复宣扬孝治成为他为人君设计的一种理想治国境界。

秦汉以降,经过历代儒家大师的不断完善,“孝”观念逐渐系统化、理论化,而《孝经》的出现,则标志着“孝”文化的成熟,孝道思想也越来越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汉代,“孝”开始走上政治舞台,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中,成为中国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西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孝治国”的王朝,将举孝廉作为一项重要政绩来考核地方官吏。到了唐、宋、元、明、清各朝,“孝”更是成为治国之本。历代统治者为了长治久安,帝业世代相传,都提倡“孝、悌、忠、义”等道德观念,而其核心则是“孝道”二字,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础和首要规范,是做人、做官、做皇帝的起码条件。因此,汉以后的封建王朝均有“以孝治国”的政策和措施。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曾说过:“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可见孝道思想在中国思想界的广泛影响。

中国传统的思想理念,崇信祭祀祖先能保佑子孙后代,认为人死之后,在阴间仍然过着类似阳间的生活,因此,“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终始一也。”[5]而封建帝王尤其崇信尊祖崇宗可以荫佑子孙,福泽帝业,以“事死如事生”为孝之至也。营建山陵以承祭祀,是帝王们尊崇孝道的具体表征。文献记载,秦汉时代的陵区内设殿堂,收藏已故帝王的衣冠、用具,置宫人献食,犹如生时状况。秦始皇陵地下寝宫内“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6],并用金银珍宝雕刻鸟兽树木,完全是人间世界的写照。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期,作为清朝入关后营建的第一处皇家陵园——清东陵,正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其蕴含的孝道文化,在陵寝建筑规制、布局的设计以及祭祀礼仪、祭品等方面都有生动的体现。

二、清东陵建筑制度反映的慈孝文化

清朝统治者将“以孝治天下”视为心传家法,如在皇帝死后的谥号中都有“孝”字,皇后的谥号第一字也均为“孝”字,可见对孝道的推崇。在清代帝王的眼中,山陵不仅关系到帝运之盛衰,国祚之长短,更是其展孝布思的场所,所谓“圣天子孝先天下,首重山陵”[7]。清东陵坐落在遵化昌瑞山南麓,其恢宏大气的陵寝建筑生动阐释了传统的慈孝文化。

(一)清东陵“居中为尊”的建筑格局是慈孝文化的生动体现。

“居中为尊,长幼有序”是中华民族奉行慈孝的基本原则。《管子·度地篇》“天子中而处”,道出了贵为天子的独特地位。《荀子·简陋篇》云:“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把天子居中而尊上升到礼制的高度。天子不仅生前居中而尊,死后的葬地格局也是如此。“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居后;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8]清东陵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逐渐形成的一处庞大帝王陵区。

孝陵是清朝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的陵寝,也是清东陵的第一座陵寝。孝陵在规划建筑时,充分考虑了首陵为尊的独特地位,借以彰显后代子孙的孝道情怀。

首先是奉孝陵为主陵。孝陵位于清东陵陵区中轴线上,北依昌瑞山主峰,南望金星山,坐北朝南,居中而建,位置至尊至贵。孝陵两侧,康熙帝的景陵傍依其左,乾隆帝的裕陵陪护在右,咸丰帝定陵居次右,同治帝惠陵居次左,秩序井然,正好实现了《周礼》强调的“先王之墓居中,以昭穆为左右”的宗法制度。同时,建有景陵、裕陵、定陵的引进神路,并均与孝陵主神路相连,反映了“祖孙衍继,一脉相承”的伦理观念(图一)。这样的陵寝空间布局,秉持的精神实质即为孝道思想。

其次是孝陵的建筑规制最为完备。孝陵建于顺治十八年(1661),是顺治帝死后由其子康熙负责经营修建的。康熙为了显示天家孝道,一方面借鉴明代长陵制度,一方面因时制宜,使孝陵别开有清一代皇陵典制,其建筑规制之完备,不仅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而且充分体现了“厚葬以明孝”的思想。

孝陵神路全长5500米,神道上设计了30余座(组)集礼制性和功能性于一体的建筑,气势恢宏,为清陵之最。其中,最能体现慈孝文化的是石像生组群和神功圣德碑亭。孝陵石像生凡十有八对,凸显了墓主人生前主宰天下的非凡气势,具有很强的纪念性(图二)。《礼》曰:“祖有功,宗有德。”孝陵神功圣德碑亭为陵寝内最高的单体建筑,通高“九丈九尺九寸”,为阳数之极,寓意墓主人的功德无以复加。孝陵碑文通篇共计1700余字,历数了顺治在位18年间的文治武功,尾款为“康熙六年五月初六日孝子嗣皇帝玄烨谨述”。康熙帝丕承遗绪、永言孝思之情显而易见。

(二)康熙帝景陵规制凸显了传统孝道文化。

康熙帝景陵建于康熙十五年至康熙二十年(1676—1681),是清东陵内的第二座皇帝陵。景陵处处尊孝陵为主陵,严格遵循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的传统埋葬制度。

为了彰显孝道,景陵的建筑多遵照孝陵的规制,如神道碑亭以北的建筑规制几乎与孝陵相同。而最终建成的景陵,其规模仅为孝陵的一半左右,不仅裁撤了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等建筑,而且将石像生由孝陵的18对缩减为5对,并将体量大幅度缩小。景陵神功圣德碑虽由孝陵的一碑增为双碑,但立碑之初,雍正帝即专门下旨强调:“圣祖仁皇帝在位六十余年,功德隆盛,文章字数较多,一碑不能尽载,宜建立二碑,一刻清文,一刻汉文。其碑若比世祖章皇帝碑亭宽展,恐有未安,即或加宽,必不可加高。”[9]实测比较发现,两陵功德碑的高度相差20厘米,与记载相符。凡此种种,均显示出景陵之于孝陵的谦卑与诚敬。而后世的泰陵、裕陵、昌陵中竖立的功德碑,其尺度均沿用了景陵的作法,高度依次降低,以示谦敬。

在孝陵石像生的北侧,设置了一道礼仪性的门户,称龙凤门,为石雕三门六柱形式,用四段琉璃墙连接,是一座神化了的天门,规制很高。景陵改龙凤门为牌楼门,五间六柱五楼形式,虽然它们的作用相同,但是牌楼门与龙凤门相比,规格相对低一些。孝陵、景陵建筑规制的差异,体现的是父子尊卑有别,倡导的是慈孝精神。

(三)雍正帝对祖宗陵寝的孝道情怀。

康熙帝驾崩后,雍正嗣统,君臣猜忌盈廷,皇室内部纷争不断。雍正帝为了表明自己忠孝青白,即位名正言顺,遂在办理康熙丧葬及陵寝事务上做足了文章。除了诏命为乃父康熙竖立两块功德碑并亲自撰写了4300余字的碑文外,雍正还做了两件出人意料的事,以尽人子的诚孝之情。

一是以血荐陵名。雍正元年(1723)二月十七日,内阁大学士等为康熙皇帝的陵寝拟定了六个陵名,恭呈御览。雍正帝“哀恸不胜,亲刺指血圈出‘景陵字样”[10],满语译作“安巴灵武”。“景”字在谥法中有13种美好寓意,如“耆意大图曰景”“德行可仰曰景”“少而有老成之谋能大其功曰景”“德行可仰曰景”。康熙少年继位,幼有大志,论继统则为守成,论勋业实兼开创,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雍正以景陵作为康熙的陵名,显得恰如其分,同时也可看出他的一片赤诚。

二是为景陵亲书牌匾。清制,皇帝陵的明楼、大殿、宫门上分别悬挂斗匾一方。明楼上的斗匾题写陵寝名称,大殿题写“隆恩殿”,宫门题写“隆恩门”。康熙的陵名确定后,就要书写、悬挂匾额。雍正皇帝很重视,亲自书写了一幅,又命诚亲王、淳亲王及南书房翰林中擅长书法者敬谨书写,然后召九卿及南书房翰林们一起阅看,并谕曰:“今景陵碑匾,朕亦敬谨书写,非欲自耀己长,但以大礼所在,不亲写,于心不安。尔诸臣可公同细看,不必定用朕书。须择书法极好者用之,方惬朕意。”[11]诸臣奏曰:“御笔之妙,天纵自然,而仁孝诚敬之意,流溢于楮墨之间,正与陵寝大事相称。圣祖仁皇帝在天之灵实为欣慰。”[12]所以,景陵三方斗匾上的字都是雍正皇帝的亲笔御书,其孝敬之情不言而喻。

另外,从雍正为自己选择陵址一事上,也能看出他对传统孝道的重视。史载,雍正皇帝最初本想遵循“子随父葬”的制度,在东陵选址建陵,并勘定了“九凤朝阳山万年吉地”[13]。然而在施工时,意外发现穴中之土带有砂石,只好中断工程,另选吉壤。最终,卜得易县泰宁山下的太平峪。面对这样的结果,雍正唯恐于礼法不合,落下不孝的罪名,心中不免顾虑重重,于是谕令群臣妥议具奏。谕旨云:“朕之本意,原欲从孝陵、景陵之旁卜择将来吉地,而堪舆之人俱以为无可营建之处,后经选择九凤朝阳山吉壤具奏。朕意此地近依孝陵、景陵,与朕初意相合。及精通堪舆之臣工再加相度,以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今据怡亲王、总督高其倬等奏称,相度得易州境内泰宁山太平峪万年吉地……但于孝陵、景陵相距数百里,朕心不忍,且与古帝王规制典礼有无未合之处,著大学士、九卿详悉会议具奏。寻议,……虽于孝陵、景陵相距数百里,然易州及遵化州皆与京师密迩,实未为遥远……相其形局,既属大地之凝庥;稽之典章,又合三代而同揆。”[14]于是始定陵址。这段史料明白记录了雍正开辟西陵的心路历程,也再一次诠释了时人经营陵寝时以孝为先的指导思想。

(四)乾隆帝“昭穆建陵”彰显孝道苦衷。

乾隆登基后,本想将万年吉地选在雍正的泰陵附近,以尽“人子之情”,但最终却创立了父子分葬东、西陵的昭穆建陵制度。乾隆七年(1742)九月,定万年吉地于东陵界内的圣水峪,嘉庆元年(1796)十二月二十日,敕命嗣皇帝于西陵界内卜择。旨意云:“朕绍登大宝,本欲于泰陵附近地方相建万年吉地,因思皇考陵寝在西,朕万年吉地设又近依皇考,万万年后,我子孙亦思近依祖、父,俱选吉京西,则与东路孝陵、景陵日远日疏,不足以展孝思而申爱慕。是以朕万年吉地建在东陵界内之圣水峪,若嗣皇帝及孙、曾辈因朕吉地在东择建,则又与泰陵疏隔,亦非似续相继之义。嗣皇帝万年吉地自应于西陵界内卜择,著各衙门即遵照此旨,在泰陵附近地方敬谨选建。至朕孙继承统绪时,其吉地又当建在东陵界内。我朝景运庞鸿,庆衍瓜瓞,承承继继,各依昭穆次序,迭分东西,一脉相联,不致递推递远……我子孙惟当恪遵朕旨,溯源笃本,衍庆延禧,亿万斯年,相承勿替,此则我大清无疆之福也。”[15]这道敕旨明白道出了乾隆父子分葬东、西陵是“展孝思而申爱慕”,尽孝是理由,也是目的。

(五)昭西陵是慈孝文化的生动例证。

清东陵大红门外东侧,建有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昭西陵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的暂安奉殿,到雍正三年(1725)正式建成陵寝,经历了37年的漫长岁月。可以说,昭西陵的营建充满了皇家浓浓的慈孝亲情。

康熙帝8岁继位,是祖母孝庄文皇后悉心培养成长起来的,祖慈孙孝,感情很深。康熙帝曾颇有感触地说:“朕自八岁皇考世祖皇帝宾天,十一岁慈和皇太后崩逝,全赖圣祖母太皇太后鞠养教诲,以至成立,……罔极之恩,毕生难报。”[16]在康熙朝的史料中,记载了许多祖孙二人互相关爱的事迹,兹不赘述。

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二十五日子刻,孝庄文皇后崩于慈宁宫。四天后,康熙帝下谕旨曰:“太皇太后疾大渐时,谕朕曰:‘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17]康熙皇帝秉承皇祖母的遗愿,遂卜地孝陵东南,修建暂安奉殿。营建之初,康熙帝又提出:“伏思慈宁宫之东,新建宫五间,太皇太后在日,屡曾向朕称善,乃未及久居,遽尔遐升。今于孝陵近地,择吉修建暂安奉殿,即将此宫拆运所择吉处,毋致缺损。著拣选部院贤能官员前往,敬谨料理。天气甚寒,务期基址坚固,工程完备。”[18]而对于祖母梓宫奉安处,康熙皇帝尤为关注,“命绘图,皆亲加指示”[19]。

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月初七日,康熙帝亲自护送孝庄文皇后的梓宫奉移昌瑞山,十九日正式将梓宫安奉殿内。出于对祖母的孝敬与思念,康熙在这一年之中又三次至东陵暂安奉殿,简列如下:五月,因天降淫雨,检视暂安奉殿工程;十月,至暂安奉殿为祖母举行上谥号典礼;十二月,为祖母行期年、忌辰致祭礼。此后,康熙帝多次到东陵谒陵,每次都必到祖母的暂安奉殿祭拜,以尽诚孝之情。尤其是祖母刚去世的几年,康熙每次来东陵,“距陵右十里,即哀不能禁,沿途哭泣。至暂安殿,大恸,行礼奠酒举哀。良久出殿,犹流泪,乘马行良久乃止。”[20]即便是在孝庄死后多年,康熙帝仍然孝思不匮,每念及祖母,仍十分动容。

雍正即位以后,群臣奏请暂安奉殿毕竟不是陵寝,应让逝者早日入土为安。雍正二年(1724)二月初五日,雍正帝谕曰:“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安,子孙蕃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允宜定为陵寝。”[21]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暂安奉殿改称昭西陵。雍正三年(1725)二月初三日,改建工程兴工,同年十二月初十日,正式将孝庄文皇后的梓宫葬入地宫。从此,孝庄文皇后的葬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图三)。嗣后,但凡皇帝拜谒东陵,或是遣王公代祭,必先到昭西陵行礼,然后才去祭拜其他墓主人,以示孝道。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清东陵的建筑,不论从它的整体布局,还是每个建筑单元,都处处蕴含着深厚的慈孝文化。

三、清东陵祭祀礼仪反映的慈孝文化

儒家讲究政治之本,孝道为先,“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22]。帝王上陵展礼报本,被视为彰显天家孝道、风世励俗的大事,其源起有两种说法:一说三代已有之,“武王上祭于毕,马融以毕为文王墓名”[23];一说于汉世,“后汉永平初,帝率公卿已下朝于原陵”[24]。唐宋以降,帝王朝陵之礼或数传而一举,或一代全未举行,渐成具文。《宋史·礼志》中,上陵归入凶礼。清代将其列入吉礼范畴,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等同,称大祀,并载于典籍,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之制度化。

(一)清代东陵的各种孝亲典礼完备。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5]。“祀”即祭祀,其内容是祭,而其思想核心是礼,是为了表示祭者对神的诚敬或孝思。清代皇陵的祭祀活动,肇始于太祖努尔哈赤设官经营其父、祖墓园。迨至入关,自清东陵始建顺治帝孝陵后,各种祭祀活动次第举行,至乾隆时期,祭祀制度日臻完备定型。终清一世,相沿不辍。

有清一代,东陵内的各种祭祀活动频繁,典制完备。每年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岁尾前一天)四时,于各陵帝、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位前举行大祭礼(乾隆元年,帝、后忌辰祭升为大祭,与四时大祭同)。福晋、格格、常在、答应惟清明、岁暮两大祭(也有福晋每年四大祭之说)。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以及皇帝万寿、诸妃忌辰,行小祭礼。凡大、小祭祀,妃位以上于所在陵寝的享殿内致祭,嫔位以下各于宝顶前致祭。另外,凡国有大事,如皇帝登基、亲政、大婚、立后、战争、告捷,也要在陵园内举行临时性祭祀活动。

陵寝中的大祭礼,通常包括谒陵礼、大享礼、敷土礼等内容。届时,或由皇帝亲诣陵园致祭,或由太常寺奏请派王公致祭,仪式相当隆重。

除了建立起完备的祭祀礼节外,各种祭祀物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东陵的各项祭品讲究必丰必洁,备办供献更要毕诚毕敬。祭品名目是严格遵循各种祭祀礼仪的要求而设定的,同时又与皇家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陵寝所用祭品通常可分为大祭用品、小祭用品以及临时性祭品三类。大祭用品:一般包括茶、酒、膳品、饽饽、干鲜果品、牲牢、香蜡炭饼、祝版、帛、冥钱纸锞、佛花、洁土等。小祭用品:一般有奶茶、酒、熟羊肉、干鲜果品几项。临时性祭品:每年六月内供香瓜、中元供西瓜各一次;每年仲秋,由御膳房送乌朱穆秦、克什克腾鲜羊;每年仲冬,御膳房送交达郎冈爱干羊;每年仲春、仲夏,由侍卫自御膳房送奶饼。每样祭品在数量、样色上因人而异,因时有别,等级分明。

(二)清代帝王孝先天下,勤于上陵修礼。

有清一代,皇帝以万乘之尊,勤于上陵修礼。天命九年(1624)夏四月,太祖努尔哈赤以辽阳既定,建都东京,奉移景祖、显祖、孝慈皇后诸陵墓于东京(今辽阳),“诣二祖陵,奠酒行礼”[26]。皇太极时期,他曾先后六次亲至太祖福陵致祭。顺治一朝,世祖福临虽然屡发东巡祭祖之念,终因国事丛脞,“方隅未靖,师旅繁兴,兼之旱涝频仍”[27]而作罢。

康熙皇帝即位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根本改观,使大规模上陵活动成为可能。自康熙九年八月首次谒孝陵始,52年间,他屡勤翠华,先后47次至遵化,并3次诣盛京上陵展礼,形成清代天子上陵的第一次高潮。康熙帝上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勤”,史官评价康熙上陵时这样写道:“(帝)展省拜谒之礼自亲政以后,无岁不举行,或一岁再行,不以道路之远、鞍马之烦而少有间辍。”[28]康熙帝上陵的另一个特点是“求实”,做到了发乎情,止乎礼。另外,终康熙一朝,他没有在去往陵寝的沿途起建行宫,每次都是晓行夜驻,随遇而安。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康熙帝“务实”的一面。

可以说,康熙皇帝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上陵礼发挥到了极致,他尽扫汉唐以来“天子诣寝园,或旷世一举,大约遣官主祀事,奉行故典而已”[29]的流风,个性鲜明,影响深远,是整个封建社会类似活动中最具姿彩的一幕,显示出这位千古一帝以儒家“诚孝”理念治驭天下的抱负与作为。康熙帝勤于陵事,究其原因,是他饱受儒家“内对外王”思想和程朱理学的浸染所致。儒家讲究“政治之本,孝道为先”,这是康熙帝一生上陵不辍、乐此不疲的内在思想根源和精神动力。

康熙帝上陵的举动深为后世子孙推许,特别是乾隆皇帝,不仅刻意摹效,而且谆谆垂诫后世,视同家法。据统计,从康熙至光绪这八位清朝皇帝共来东陵125次,其中康熙47次,雍正8次,乾隆26次,嘉庆27次,道光9次,咸丰1次,同治2次,光绪5次。可以说,清朝皇帝的上陵行为,对宣扬封建孝道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雍正帝不辞劳苦,东陵尽孝。

清制,每逢清明节,陵寝中皇帝、皇后、妃嫔等人的宝顶要添加净土,称敷土礼。同时又规定,嗣皇帝仅于大行皇帝初丧的27个月内,即三周年内,行敷土礼一次,其它时候多由皇帝钦点的王公近臣主持执行。关于敷土的数量,康熙初年议准,各陵上土13担;乾隆二年(1737),为使宝顶少遭践踏,改为各陵每年皆增土一担。

皇帝行敷土礼,由石门工部专门预备洁净的“客土”(陵区外面的土),盛于两只小筐之内,于前一天贮放在陵寝罗圈墙外备用。届时,皇帝在前引大臣的引导下,步隆恩门东门,经陵寝门东门进至明楼前,大臣等排列于此,帮扶添土大臣随皇帝至方城前。陵寝内务府官员进献黄布护履(鞋套),皇帝及随行人员着护履,从东蹬道上宝城。陵寝内务府大臣已提前将土筐担至宝顶东石栅栏门外,皇帝到时,将土并为一筐,跪捧给帮扶添土大臣,由其捧筐至宝顶,再跪献给皇帝。皇帝跪接,双手举过头顶,将土添于宝顶上,筐交于帮扶大臣。退下来后,除去护履,由前引大臣引导,由原路退出。

雍正皇帝为了表达对乃父康熙的孝道,竟然抛却成规,亲自为景陵宝顶荷土,“实为书契以来所未有”[30]。史载,雍正二年(1724)清明节,雍正帝亲诣景陵致祭。“清明日,行上土礼。上亲著黄布护履,躬荷土担入明楼,由磴道升天桥。膝行至宝顶中间,跪,上土毕,匍匐退行,尽诚致敬……上毕,退。上诣隆恩殿行大祭礼毕,由隆恩殿左陛降,即恸哭入陵寝门,至宝顶前,伏地哀泣。王大臣等敦劝良久,上方出。”[31]

综上所述,清东陵是中国皇陵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的代表作,也是清朝统治者的“圣孝报本之区”[32]。无论是其陵寝建筑的经营,还是庄严神圣的祭祀,无不蕴含着浓郁的慈孝文化。可以说,规模宏大壮观、建筑精美气派的清东陵,不仅是清代皇权物化的表征,也是我国传统慈孝文化的不朽载体。

————————

[1]《孝经》孝治章第八。

[2]同[1],开宗明义章第一。

[3]同[1],三才章第七。

[4]《孟子·梁惠王上》。

[5]《荀子·礼论》。

[6]《史记·秦始皇本纪》。

[7]《昌瑞山万年统志·卷首·原纂统志序》。

[8]《周礼》。

[9]《清世宗实录》卷29。

[10]同[9],卷4。

[11][12]同[9],卷10。

[13]北京图书馆藏《样式雷图》。

[14]同[9],卷89。

[15]《清高宗实录》卷1495。

[16][17][18]《清圣祖实录》卷132。

[19][20][28][29]《康熙起居注》。

[21]同[9],卷16。

[22]同[1],感应章第十六。

[23]《史记·周本纪》。

[24][27]《清朝文献通考》卷153。

[25]《左传·成公十三年》。

[26]《清太祖实录》卷9。

[30][31]同[7],上函卷之三。

[32]同[7],卷首。

〔责任编辑:许潞梅〕

三、清东陵祭祀礼仪反映的慈孝文化

儒家讲究政治之本,孝道为先,“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22]。帝王上陵展礼报本,被视为彰显天家孝道、风世励俗的大事,其源起有两种说法:一说三代已有之,“武王上祭于毕,马融以毕为文王墓名”[23];一说于汉世,“后汉永平初,帝率公卿已下朝于原陵”[24]。唐宋以降,帝王朝陵之礼或数传而一举,或一代全未举行,渐成具文。《宋史·礼志》中,上陵归入凶礼。清代将其列入吉礼范畴,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等同,称大祀,并载于典籍,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之制度化。

(一)清代东陵的各种孝亲典礼完备。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5]。“祀”即祭祀,其内容是祭,而其思想核心是礼,是为了表示祭者对神的诚敬或孝思。清代皇陵的祭祀活动,肇始于太祖努尔哈赤设官经营其父、祖墓园。迨至入关,自清东陵始建顺治帝孝陵后,各种祭祀活动次第举行,至乾隆时期,祭祀制度日臻完备定型。终清一世,相沿不辍。

有清一代,东陵内的各种祭祀活动频繁,典制完备。每年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岁尾前一天)四时,于各陵帝、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位前举行大祭礼(乾隆元年,帝、后忌辰祭升为大祭,与四时大祭同)。福晋、格格、常在、答应惟清明、岁暮两大祭(也有福晋每年四大祭之说)。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以及皇帝万寿、诸妃忌辰,行小祭礼。凡大、小祭祀,妃位以上于所在陵寝的享殿内致祭,嫔位以下各于宝顶前致祭。另外,凡国有大事,如皇帝登基、亲政、大婚、立后、战争、告捷,也要在陵园内举行临时性祭祀活动。

陵寝中的大祭礼,通常包括谒陵礼、大享礼、敷土礼等内容。届时,或由皇帝亲诣陵园致祭,或由太常寺奏请派王公致祭,仪式相当隆重。

除了建立起完备的祭祀礼节外,各种祭祀物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东陵的各项祭品讲究必丰必洁,备办供献更要毕诚毕敬。祭品名目是严格遵循各种祭祀礼仪的要求而设定的,同时又与皇家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陵寝所用祭品通常可分为大祭用品、小祭用品以及临时性祭品三类。大祭用品:一般包括茶、酒、膳品、饽饽、干鲜果品、牲牢、香蜡炭饼、祝版、帛、冥钱纸锞、佛花、洁土等。小祭用品:一般有奶茶、酒、熟羊肉、干鲜果品几项。临时性祭品:每年六月内供香瓜、中元供西瓜各一次;每年仲秋,由御膳房送乌朱穆秦、克什克腾鲜羊;每年仲冬,御膳房送交达郎冈爱干羊;每年仲春、仲夏,由侍卫自御膳房送奶饼。每样祭品在数量、样色上因人而异,因时有别,等级分明。

(二)清代帝王孝先天下,勤于上陵修礼。

有清一代,皇帝以万乘之尊,勤于上陵修礼。天命九年(1624)夏四月,太祖努尔哈赤以辽阳既定,建都东京,奉移景祖、显祖、孝慈皇后诸陵墓于东京(今辽阳),“诣二祖陵,奠酒行礼”[26]。皇太极时期,他曾先后六次亲至太祖福陵致祭。顺治一朝,世祖福临虽然屡发东巡祭祖之念,终因国事丛脞,“方隅未靖,师旅繁兴,兼之旱涝频仍”[27]而作罢。

康熙皇帝即位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根本改观,使大规模上陵活动成为可能。自康熙九年八月首次谒孝陵始,52年间,他屡勤翠华,先后47次至遵化,并3次诣盛京上陵展礼,形成清代天子上陵的第一次高潮。康熙帝上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勤”,史官评价康熙上陵时这样写道:“(帝)展省拜谒之礼自亲政以后,无岁不举行,或一岁再行,不以道路之远、鞍马之烦而少有间辍。”[28]康熙帝上陵的另一个特点是“求实”,做到了发乎情,止乎礼。另外,终康熙一朝,他没有在去往陵寝的沿途起建行宫,每次都是晓行夜驻,随遇而安。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康熙帝“务实”的一面。

可以说,康熙皇帝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上陵礼发挥到了极致,他尽扫汉唐以来“天子诣寝园,或旷世一举,大约遣官主祀事,奉行故典而已”[29]的流风,个性鲜明,影响深远,是整个封建社会类似活动中最具姿彩的一幕,显示出这位千古一帝以儒家“诚孝”理念治驭天下的抱负与作为。康熙帝勤于陵事,究其原因,是他饱受儒家“内对外王”思想和程朱理学的浸染所致。儒家讲究“政治之本,孝道为先”,这是康熙帝一生上陵不辍、乐此不疲的内在思想根源和精神动力。

康熙帝上陵的举动深为后世子孙推许,特别是乾隆皇帝,不仅刻意摹效,而且谆谆垂诫后世,视同家法。据统计,从康熙至光绪这八位清朝皇帝共来东陵125次,其中康熙47次,雍正8次,乾隆26次,嘉庆27次,道光9次,咸丰1次,同治2次,光绪5次。可以说,清朝皇帝的上陵行为,对宣扬封建孝道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雍正帝不辞劳苦,东陵尽孝。

清制,每逢清明节,陵寝中皇帝、皇后、妃嫔等人的宝顶要添加净土,称敷土礼。同时又规定,嗣皇帝仅于大行皇帝初丧的27个月内,即三周年内,行敷土礼一次,其它时候多由皇帝钦点的王公近臣主持执行。关于敷土的数量,康熙初年议准,各陵上土13担;乾隆二年(1737),为使宝顶少遭践踏,改为各陵每年皆增土一担。

皇帝行敷土礼,由石门工部专门预备洁净的“客土”(陵区外面的土),盛于两只小筐之内,于前一天贮放在陵寝罗圈墙外备用。届时,皇帝在前引大臣的引导下,步隆恩门东门,经陵寝门东门进至明楼前,大臣等排列于此,帮扶添土大臣随皇帝至方城前。陵寝内务府官员进献黄布护履(鞋套),皇帝及随行人员着护履,从东蹬道上宝城。陵寝内务府大臣已提前将土筐担至宝顶东石栅栏门外,皇帝到时,将土并为一筐,跪捧给帮扶添土大臣,由其捧筐至宝顶,再跪献给皇帝。皇帝跪接,双手举过头顶,将土添于宝顶上,筐交于帮扶大臣。退下来后,除去护履,由前引大臣引导,由原路退出。

雍正皇帝为了表达对乃父康熙的孝道,竟然抛却成规,亲自为景陵宝顶荷土,“实为书契以来所未有”[30]。史载,雍正二年(1724)清明节,雍正帝亲诣景陵致祭。“清明日,行上土礼。上亲著黄布护履,躬荷土担入明楼,由磴道升天桥。膝行至宝顶中间,跪,上土毕,匍匐退行,尽诚致敬……上毕,退。上诣隆恩殿行大祭礼毕,由隆恩殿左陛降,即恸哭入陵寝门,至宝顶前,伏地哀泣。王大臣等敦劝良久,上方出。”[31]

综上所述,清东陵是中国皇陵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的代表作,也是清朝统治者的“圣孝报本之区”[32]。无论是其陵寝建筑的经营,还是庄严神圣的祭祀,无不蕴含着浓郁的慈孝文化。可以说,规模宏大壮观、建筑精美气派的清东陵,不仅是清代皇权物化的表征,也是我国传统慈孝文化的不朽载体。

————————

[1]《孝经》孝治章第八。

[2]同[1],开宗明义章第一。

[3]同[1],三才章第七。

[4]《孟子·梁惠王上》。

[5]《荀子·礼论》。

[6]《史记·秦始皇本纪》。

[7]《昌瑞山万年统志·卷首·原纂统志序》。

[8]《周礼》。

[9]《清世宗实录》卷29。

[10]同[9],卷4。

[11][12]同[9],卷10。

[13]北京图书馆藏《样式雷图》。

[14]同[9],卷89。

[15]《清高宗实录》卷1495。

[16][17][18]《清圣祖实录》卷132。

[19][20][28][29]《康熙起居注》。

[21]同[9],卷16。

[22]同[1],感应章第十六。

[23]《史记·周本纪》。

[24][27]《清朝文献通考》卷153。

[25]《左传·成公十三年》。

[26]《清太祖实录》卷9。

[30][31]同[7],上函卷之三。

[32]同[7],卷首。

〔责任编辑:许潞梅〕

三、清东陵祭祀礼仪反映的慈孝文化

儒家讲究政治之本,孝道为先,“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22]。帝王上陵展礼报本,被视为彰显天家孝道、风世励俗的大事,其源起有两种说法:一说三代已有之,“武王上祭于毕,马融以毕为文王墓名”[23];一说于汉世,“后汉永平初,帝率公卿已下朝于原陵”[24]。唐宋以降,帝王朝陵之礼或数传而一举,或一代全未举行,渐成具文。《宋史·礼志》中,上陵归入凶礼。清代将其列入吉礼范畴,与祭祀天地、太庙、社稷等同,称大祀,并载于典籍,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认,使之制度化。

(一)清代东陵的各种孝亲典礼完备。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5]。“祀”即祭祀,其内容是祭,而其思想核心是礼,是为了表示祭者对神的诚敬或孝思。清代皇陵的祭祀活动,肇始于太祖努尔哈赤设官经营其父、祖墓园。迨至入关,自清东陵始建顺治帝孝陵后,各种祭祀活动次第举行,至乾隆时期,祭祀制度日臻完备定型。终清一世,相沿不辍。

有清一代,东陵内的各种祭祀活动频繁,典制完备。每年清明、中元(七月十五)、冬至、岁暮(岁尾前一天)四时,于各陵帝、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位前举行大祭礼(乾隆元年,帝、后忌辰祭升为大祭,与四时大祭同)。福晋、格格、常在、答应惟清明、岁暮两大祭(也有福晋每年四大祭之说)。每月朔(初一)、望(十五)以及皇帝万寿、诸妃忌辰,行小祭礼。凡大、小祭祀,妃位以上于所在陵寝的享殿内致祭,嫔位以下各于宝顶前致祭。另外,凡国有大事,如皇帝登基、亲政、大婚、立后、战争、告捷,也要在陵园内举行临时性祭祀活动。

陵寝中的大祭礼,通常包括谒陵礼、大享礼、敷土礼等内容。届时,或由皇帝亲诣陵园致祭,或由太常寺奏请派王公致祭,仪式相当隆重。

除了建立起完备的祭祀礼节外,各种祭祀物品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东陵的各项祭品讲究必丰必洁,备办供献更要毕诚毕敬。祭品名目是严格遵循各种祭祀礼仪的要求而设定的,同时又与皇家的民族信仰、风俗习惯密切相关。

陵寝所用祭品通常可分为大祭用品、小祭用品以及临时性祭品三类。大祭用品:一般包括茶、酒、膳品、饽饽、干鲜果品、牲牢、香蜡炭饼、祝版、帛、冥钱纸锞、佛花、洁土等。小祭用品:一般有奶茶、酒、熟羊肉、干鲜果品几项。临时性祭品:每年六月内供香瓜、中元供西瓜各一次;每年仲秋,由御膳房送乌朱穆秦、克什克腾鲜羊;每年仲冬,御膳房送交达郎冈爱干羊;每年仲春、仲夏,由侍卫自御膳房送奶饼。每样祭品在数量、样色上因人而异,因时有别,等级分明。

(二)清代帝王孝先天下,勤于上陵修礼。

有清一代,皇帝以万乘之尊,勤于上陵修礼。天命九年(1624)夏四月,太祖努尔哈赤以辽阳既定,建都东京,奉移景祖、显祖、孝慈皇后诸陵墓于东京(今辽阳),“诣二祖陵,奠酒行礼”[26]。皇太极时期,他曾先后六次亲至太祖福陵致祭。顺治一朝,世祖福临虽然屡发东巡祭祖之念,终因国事丛脞,“方隅未靖,师旅繁兴,兼之旱涝频仍”[27]而作罢。

康熙皇帝即位后,随着政治环境的根本改观,使大规模上陵活动成为可能。自康熙九年八月首次谒孝陵始,52年间,他屡勤翠华,先后47次至遵化,并3次诣盛京上陵展礼,形成清代天子上陵的第一次高潮。康熙帝上陵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勤”,史官评价康熙上陵时这样写道:“(帝)展省拜谒之礼自亲政以后,无岁不举行,或一岁再行,不以道路之远、鞍马之烦而少有间辍。”[28]康熙帝上陵的另一个特点是“求实”,做到了发乎情,止乎礼。另外,终康熙一朝,他没有在去往陵寝的沿途起建行宫,每次都是晓行夜驻,随遇而安。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康熙帝“务实”的一面。

可以说,康熙皇帝将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上陵礼发挥到了极致,他尽扫汉唐以来“天子诣寝园,或旷世一举,大约遣官主祀事,奉行故典而已”[29]的流风,个性鲜明,影响深远,是整个封建社会类似活动中最具姿彩的一幕,显示出这位千古一帝以儒家“诚孝”理念治驭天下的抱负与作为。康熙帝勤于陵事,究其原因,是他饱受儒家“内对外王”思想和程朱理学的浸染所致。儒家讲究“政治之本,孝道为先”,这是康熙帝一生上陵不辍、乐此不疲的内在思想根源和精神动力。

康熙帝上陵的举动深为后世子孙推许,特别是乾隆皇帝,不仅刻意摹效,而且谆谆垂诫后世,视同家法。据统计,从康熙至光绪这八位清朝皇帝共来东陵125次,其中康熙47次,雍正8次,乾隆26次,嘉庆27次,道光9次,咸丰1次,同治2次,光绪5次。可以说,清朝皇帝的上陵行为,对宣扬封建孝道思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雍正帝不辞劳苦,东陵尽孝。

清制,每逢清明节,陵寝中皇帝、皇后、妃嫔等人的宝顶要添加净土,称敷土礼。同时又规定,嗣皇帝仅于大行皇帝初丧的27个月内,即三周年内,行敷土礼一次,其它时候多由皇帝钦点的王公近臣主持执行。关于敷土的数量,康熙初年议准,各陵上土13担;乾隆二年(1737),为使宝顶少遭践踏,改为各陵每年皆增土一担。

皇帝行敷土礼,由石门工部专门预备洁净的“客土”(陵区外面的土),盛于两只小筐之内,于前一天贮放在陵寝罗圈墙外备用。届时,皇帝在前引大臣的引导下,步隆恩门东门,经陵寝门东门进至明楼前,大臣等排列于此,帮扶添土大臣随皇帝至方城前。陵寝内务府官员进献黄布护履(鞋套),皇帝及随行人员着护履,从东蹬道上宝城。陵寝内务府大臣已提前将土筐担至宝顶东石栅栏门外,皇帝到时,将土并为一筐,跪捧给帮扶添土大臣,由其捧筐至宝顶,再跪献给皇帝。皇帝跪接,双手举过头顶,将土添于宝顶上,筐交于帮扶大臣。退下来后,除去护履,由前引大臣引导,由原路退出。

雍正皇帝为了表达对乃父康熙的孝道,竟然抛却成规,亲自为景陵宝顶荷土,“实为书契以来所未有”[30]。史载,雍正二年(1724)清明节,雍正帝亲诣景陵致祭。“清明日,行上土礼。上亲著黄布护履,躬荷土担入明楼,由磴道升天桥。膝行至宝顶中间,跪,上土毕,匍匐退行,尽诚致敬……上毕,退。上诣隆恩殿行大祭礼毕,由隆恩殿左陛降,即恸哭入陵寝门,至宝顶前,伏地哀泣。王大臣等敦劝良久,上方出。”[31]

综上所述,清东陵是中国皇陵史上最后一个高潮期的代表作,也是清朝统治者的“圣孝报本之区”[32]。无论是其陵寝建筑的经营,还是庄严神圣的祭祀,无不蕴含着浓郁的慈孝文化。可以说,规模宏大壮观、建筑精美气派的清东陵,不仅是清代皇权物化的表征,也是我国传统慈孝文化的不朽载体。

————————

[1]《孝经》孝治章第八。

[2]同[1],开宗明义章第一。

[3]同[1],三才章第七。

[4]《孟子·梁惠王上》。

[5]《荀子·礼论》。

[6]《史记·秦始皇本纪》。

[7]《昌瑞山万年统志·卷首·原纂统志序》。

[8]《周礼》。

[9]《清世宗实录》卷29。

[10]同[9],卷4。

[11][12]同[9],卷10。

[13]北京图书馆藏《样式雷图》。

[14]同[9],卷89。

[15]《清高宗实录》卷1495。

[16][17][18]《清圣祖实录》卷132。

[19][20][28][29]《康熙起居注》。

[21]同[9],卷16。

[22]同[1],感应章第十六。

[23]《史记·周本纪》。

[24][27]《清朝文献通考》卷153。

[25]《左传·成公十三年》。

[26]《清太祖实录》卷9。

[30][31]同[7],上函卷之三。

[32]同[7],卷首。

〔责任编辑:许潞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