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喧哗与骚动》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思考
2014-09-18黄婷
黄婷
摘要:《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的代表作,因其内涵丰富而备受关注。小说以南北战争后的南方社会为背景,通过康普生家族成员在家族没落的环境下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实现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他们以符合自我目的作为行动准则,体现出人性自私的一面;对人生共同流露出绝望的心情,找不到活着的意义。
关键词:异化;自私;无意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4)08-0100-02
《喧嚣与骚动》是福克纳的得意之作,可以从社会、历史、心理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它的多重含义使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以往人们总是从历史和社会层面来看,认为它展示了美国南方社会的没落。文学其实是人学,优秀的作品都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感受。福克纳不遗余力地绘制出南方人被异化的生存困境和绝望的人生悲剧,因为他看到了社会通过各种力量压迫着现代人,把人变成毫无思想,丧失个性的“空心人”[1]。因此,本文要分析的就是处在缺乏信仰、道德败坏的环境下现代人的表现。
一、人性的异化
人是社会的动物,需要制定准则规范人类行为。宗教教义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使人们的行为合乎规矩。谁也不能从传统伦理或宗教的支配中解脱出来,注定遭受异化的悲剧。清教徒带来的清教思想始终是美国文化的主流,而由此衍生出的南方妇道观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清教妇道观要把南方妇女塑造成“大家闺秀”——贞节、虔诚、美丽、优雅、顺从。然而“大家闺秀”逐渐成为缺乏感情、没有自主意志的人。她们犹如摆放在橱窗里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被神化为纯洁的象征。
康普生太太深受清教思想的影响,南方妇道观约束着她的一切行为。她常以南方大家闺秀的身份自居,整天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她自私冷漠,完全没有作为母亲和妻子应具有的爱心与宽容。在一个家庭中,妻子和母亲应该是爱的源泉,但是康普生夫人却是一个冷漠、虚伪、自私的女人,永不休止地哀叹和抱怨,对丈夫和孩子毫无体贴、关心和爱。她对班吉不仅没有一点温情,反而为他感到羞耻,并认为他是“老天对我的一种惩罚”[3]118。班吉本来名从舅舅毛莱,康普生夫人希望通过改名来摆脱这种耻辱。在凯蒂失身后的第二天,康普生夫人穿着参加葬礼的黑色礼服在家里走来走去,说女儿死了。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凯蒂嫁出去,以保住家族名誉。在女儿遭遇如此重大的事情之后,她想到的只是没有生命的家族名誉。凯蒂婚变后,康普生夫人不让她踏进家门。对于没有家的女性,她们缺乏经济能力,只有出卖自己的身体才能生存下去。更过分的是,康普生夫人剥夺了凯蒂见女儿小昆丁的权利,使失去家庭依靠和女儿的凯蒂完全失去了生活的信念。
康普生夫人只是名义上的母亲,对子女没有付出任何的爱。康普生夫人的自私和冷漠在孩子们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她更是以整日的呻吟和唠叨腐蚀着正常的家庭关系,竭力以传统道德规范自己,维护所谓的“高贵”。然而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旧传统压抑了她作为大家闺秀本应有的温柔、贤淑和慈祥,最后成为康普生先生所说的,一只快死的“蝴蝶”。社会用各种方式剥夺人的个性,人越来越被社会所异化,越来越丧失人的本性,成为被泯灭了内在本质的社会与宗教的附属品[4]。康普生夫人成为南方妇道观的牺牲品,丧失了基本的人性,发生了异化。
二、人心的自私自利
班吉极力阻止凯蒂“堕落”,不仅有清教道德上的意义,而且还出于十分自私的目的[5]。他们竭力保护她的纯洁,只不过是想阻止她成长,妄图把她禁锢在纯洁或童贞之中,从此永远拥有她。凯蒂长大后穿成人的衣裙和用香水本属正常,然而班吉却哭闹不止,因为这标志着凯蒂的成长,他感到了失去她的威胁。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愿望和需要只能从凯蒂那儿得到满足,他却不容许凯蒂满足自己的正常需要。试图阻止凯蒂成长,希望一切都维持现状的倾向是班吉性格的本质。
妄图保持现状的强烈愿望,这种对改变的恐惧同样也是昆丁性格的本质[6]。由于昆丁的阻扰,凯蒂错过向情人达尔顿·艾密司解释的机会。昆丁扼杀了凯蒂的第一次爱情。凯蒂失贞的时候,昆丁向康普生先生承认是他干的,试图以乱伦来阻止凯蒂嫁给别人。当确定凯蒂要嫁给赫伯特·海德时,他说赫伯特在哈佛大学考试作弊、打小抄,并退学了。他的一系列举动无非是不想凯蒂成为别人的女人,完全站在自己的立场,没有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因为如果凯蒂真能嫁出去,对于家族的名誉是有利的。
无论是班吉还是昆丁,他们都想把凯蒂禁锢在象牙塔里,只为自己所有。凯蒂不是一个长不大的小女孩,她会变成大姑娘。凯蒂在青春期,需要接触男孩子,得到他们的欢迎,以树立自信,然而她成长的需要总会受到兄弟的阻扰。班吉和昆丁都没有考虑凯蒂的人生,他们在凯蒂的人生路上设置障碍,因为他们的自私,牺牲了凯蒂的幸福。凯蒂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这两兄弟也需要负责任。
三、人生意义的丧失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父母的期望成长,在家人的关爱中看到自己的价值。而小昆丁是个例外,她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小昆丁从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承欢膝下的小昆丁已经很可怜了。面对无病呻吟的外婆,她感到恶心。剩下唯一的亲人——杰生舅舅也对她万般虐待,尽管外祖母有时出面阻止,但她也不能从她那里得到需要的温暖和爱,而杰生除了对她进行打骂还从精神上折磨她,使她感到难以生活下去。她说:“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3]212。小昆丁的到来让她的母亲被丈夫抛弃。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无尽的苦楚。杰生由于凯蒂的失身,失去了在银行的职位,只能在杂货铺当小伙计。他把一切的责任都归咎在凯蒂的身上,小昆丁则成为舅舅的报复对象。不难想象小昆丁的生活是一片黑暗。缺乏人生正确指导的小昆丁开始逃学,与男孩子厮混,自暴自弃。
童年的不幸是悲剧的根源,小昆丁带着受伤的心灵选择了与人私奔。她憎恨这个家,希望早点从中解脱。严格说来,小昆丁从来就没有过家,她感受到的只有痛苦和孤独。家本来是每一个人的归宿,心灵的栖息地,小昆丁失去了这样一块安息的净土,所以她的心总是在路上漂泊。她在外婆家是隐形人,没有人关心她的感受,得不到作为人应有的尊重。没有人告诉她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又没有什么值得珍惜和留恋的。小昆丁悲惨的童年让她对未来感到绝望,生活没有给她活着的意义。她选择了除死亡以外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即浑浑噩噩地活着。面对自己的人生,她没有任何打算,只是走一步算一步。毫无疑问,小昆丁是放弃了自己,因为社会先把她给抛弃了。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这句人生哲理也适用于小昆丁。因为她的灵魂已经消亡,只剩下了躯壳,无异于行尸走肉[7]。她走上了和母亲凯蒂相似的道路,形成了人生的一个轮回。
《喧哗与骚动》是以人性的异化来揭示美国南方社会压迫人性的罪恶。福克纳非常关心人本身的存在价值,他向往着尊重人性的理想境界。因此,他对美国南方的清教充满了愤慨,对被蹂躏、被压迫者充满了同情。康普生夫人的冷漠、凯蒂的堕落,有力地揭露和控诉了美国南方加尔文宗教对人性的摧残[8]。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试图走近他人。互相给予彼此的温暖是家人应该做到的,也是生活的信念所在。康普生家族却不是这样,最先想到的只有自己。这样生活的人他的世界变得很狭窄,眼光也只局限于周围。一旦支撑生活的信念变得荡然无存时,他们会走向崩溃,人生的大厦倾然倒塌。康普生家族的孩子们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班吉失去了他最美好的东西——凯蒂,他总是抓着栅栏等待凯蒂的归来,殊不知凯蒂是永远回不来了。凯蒂丧失了人生中全部的温情,哥哥的死亡和女儿的出走击垮了她人生的全部希望。经历过这样曲折的人生后,他们都没有得到什么。回过头来想,康普生家族的成员简直是白活了。我们都希望在自己的晚年能够有值得回忆的东西。他们却没有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什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和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每个人物的命运都印证了这部书名,人生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一点意义。
参考文献:
[1]查日新.解析美国南方的困境——论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焦虑”主题[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
[3]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钱满素.美国“南方淑女”的消亡[J].外国文学评论,1987,(3).
[5]覃礼兰.《喧哗与骚动》里的人物分析[J].文学教育,2011,(16).
[6]谌晓明.《喧嚣与骚动》:三兄弟与本我、自我和超我[J].长沙大学学报,2008,(4).
[7]曹曦颖.精神荒原上的挣扎——精神分析批评视角下的《喧哗与骚动》人物群像[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8]张新玲.他们在苦熬——《喧哗与骚动》主题之我见[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