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四肢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2014-09-18谢泳

右江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假性多普勒

谢泳

【关键词】动脉瘤;假性;彩色超声;多普勒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29

外伤或感染导致动脉壁破裂,并在周围软组织内形成局限性血肿,血肿内的血流通过破裂口与动脉相通,由此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医学上各种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逐年增多。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超声确诊的15例假性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MRI血管成像对比,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四肢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65岁,平均40岁。病因:医源性8例(心导管术后2例,血液透析6例),外伤性3例,毒品注射4例。发生部位:股总动脉3例,股浅动脉2例,桡动脉6例,肱动脉4例。所有病人均行MRI血管成像。

1.2仪器及方法采用ALOKA prosound 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暴露检查部位,采用直接探查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联合对肿块进行扫查,初步怀疑为假性动脉瘤后,即对该部位所在区域内的邻近血管进行扫查,观察周围血管与瘤体的关系,寻找破口的位置。首先用二维超声观察瘤体的大小与形态、注意瘤体内有无附壁血栓形成;再用CDFI显示内部血流情况,然后采用多普勒检测瘤内及破口处血流,观察血流频普的类型及方向改变、血流速度的变化等。在检查过程中还要仔细观察与之伴行的静脉,判断有无动静脉瘘形成。2结果本组1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假性动脉瘤15例,其中1例合并动静脉瘘。15例患者均行MRI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用保守加压治疗,2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7例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与MRI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相符,符合率达100%。

假性动脉瘤声像图表现:①二维超声显示动脉旁无回声或混合性回声结构,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为假性动脉瘤的瘤腔,瘤腔内壁可见低或中等回声,为附壁血栓形成,瘤腔内血流呈云雾状流动,15例假性动脉瘤瘤腔大小不等,最大约75 mm×42 mm,最小约10 mm×7 mm;瘤腔与相邻动脉管壁有通道,通道宽1.5~7.5 mm。压迫肿块近端动脉,肿块可缩小。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内血管紊乱或呈涡流,可见红蓝相间的低速血流信号,瘤体内如有血栓形成,彩色血流显示局限性充盈缺损,动态观察可见瘤体与病变动脉间有血流束沟通。③频谱多普勒:于相通处可记录到高速双向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由动脉进入瘤体内,流速可高达2~3 m/s,舒张期血流由瘤体进入动脉内,流速较低。1例因外伤引起的桡动脉假性动脉瘤,同时与伴行的静脉之间有瘘口,形成动静脉瘘。见图1A~D。

3讨论假性动脉瘤多与外伤、感染有关,相关因素导致动脉壁破裂损伤后,局部动脉壁全层破裂,血液在动脉壁破裂口来回流动进入周围组织,形成血流腔,即假性动脉瘤瘤体,并通过破口与动脉间沟通,瘤内常伴有血栓形成,瘤体体积可随时间增大,并可能为多房性。假性动脉瘤好发于四肢,以往多因外伤引起,近年来,假性动脉瘤主要发生于放置导管的动脉穿刺术后,由穿刺引起动脉出血控制不良所致[1],另外毒品注射导致的假性动脉瘤也并不少见。本组15例,外伤3例,占20%,医源性8例,占53.3%,毒品注射4例,占26.7%。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技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动脉壁损伤、穿刺部位加压不足或加压时间过短引起。毒品注射引起多因消毒不严,注射部位反复发生周围静脉炎,炎症侵袭导致动脉破裂,形成感染性假性动脉瘤[2]。本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占半数以上,6例发生于桡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均为尿毒症病人,因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反复穿刺引起血管损伤所致。4例由于长期吸毒,自行注射毒品引起注射部位静脉炎累及动脉致动脉壁破裂,形成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可触及搏动,听诊有血管杂音。感染性假性动脉瘤除具有上述超声表现外,还可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现象。根据动脉壁有破损因素,在动脉附近可见搏动性血流充盈形成的包块,该包块为假性动脉瘤的瘤体,它与动脉间有血流束相沟通的病史和特征性超声表现,假性动脉瘤不难诊断,少数患者瘤体所在部位较特殊,如股总动脉的表浅分支——腹壁浅动脉走行于血肿或肿胀位置附近时,容易引起误诊,易将其误认为是一个较小的渗漏。

【关键词】动脉瘤;假性;彩色超声;多普勒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29

外伤或感染导致动脉壁破裂,并在周围软组织内形成局限性血肿,血肿内的血流通过破裂口与动脉相通,由此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医学上各种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逐年增多。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超声确诊的15例假性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MRI血管成像对比,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四肢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65岁,平均40岁。病因:医源性8例(心导管术后2例,血液透析6例),外伤性3例,毒品注射4例。发生部位:股总动脉3例,股浅动脉2例,桡动脉6例,肱动脉4例。所有病人均行MRI血管成像。

1.2仪器及方法采用ALOKA prosound 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暴露检查部位,采用直接探查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联合对肿块进行扫查,初步怀疑为假性动脉瘤后,即对该部位所在区域内的邻近血管进行扫查,观察周围血管与瘤体的关系,寻找破口的位置。首先用二维超声观察瘤体的大小与形态、注意瘤体内有无附壁血栓形成;再用CDFI显示内部血流情况,然后采用多普勒检测瘤内及破口处血流,观察血流频普的类型及方向改变、血流速度的变化等。在检查过程中还要仔细观察与之伴行的静脉,判断有无动静脉瘘形成。2结果本组1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假性动脉瘤15例,其中1例合并动静脉瘘。15例患者均行MRI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用保守加压治疗,2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7例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与MRI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相符,符合率达100%。

假性动脉瘤声像图表现:①二维超声显示动脉旁无回声或混合性回声结构,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为假性动脉瘤的瘤腔,瘤腔内壁可见低或中等回声,为附壁血栓形成,瘤腔内血流呈云雾状流动,15例假性动脉瘤瘤腔大小不等,最大约75 mm×42 mm,最小约10 mm×7 mm;瘤腔与相邻动脉管壁有通道,通道宽1.5~7.5 mm。压迫肿块近端动脉,肿块可缩小。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内血管紊乱或呈涡流,可见红蓝相间的低速血流信号,瘤体内如有血栓形成,彩色血流显示局限性充盈缺损,动态观察可见瘤体与病变动脉间有血流束沟通。③频谱多普勒:于相通处可记录到高速双向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由动脉进入瘤体内,流速可高达2~3 m/s,舒张期血流由瘤体进入动脉内,流速较低。1例因外伤引起的桡动脉假性动脉瘤,同时与伴行的静脉之间有瘘口,形成动静脉瘘。见图1A~D。

3讨论假性动脉瘤多与外伤、感染有关,相关因素导致动脉壁破裂损伤后,局部动脉壁全层破裂,血液在动脉壁破裂口来回流动进入周围组织,形成血流腔,即假性动脉瘤瘤体,并通过破口与动脉间沟通,瘤内常伴有血栓形成,瘤体体积可随时间增大,并可能为多房性。假性动脉瘤好发于四肢,以往多因外伤引起,近年来,假性动脉瘤主要发生于放置导管的动脉穿刺术后,由穿刺引起动脉出血控制不良所致[1],另外毒品注射导致的假性动脉瘤也并不少见。本组15例,外伤3例,占20%,医源性8例,占53.3%,毒品注射4例,占26.7%。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技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动脉壁损伤、穿刺部位加压不足或加压时间过短引起。毒品注射引起多因消毒不严,注射部位反复发生周围静脉炎,炎症侵袭导致动脉破裂,形成感染性假性动脉瘤[2]。本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占半数以上,6例发生于桡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均为尿毒症病人,因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反复穿刺引起血管损伤所致。4例由于长期吸毒,自行注射毒品引起注射部位静脉炎累及动脉致动脉壁破裂,形成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可触及搏动,听诊有血管杂音。感染性假性动脉瘤除具有上述超声表现外,还可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现象。根据动脉壁有破损因素,在动脉附近可见搏动性血流充盈形成的包块,该包块为假性动脉瘤的瘤体,它与动脉间有血流束相沟通的病史和特征性超声表现,假性动脉瘤不难诊断,少数患者瘤体所在部位较特殊,如股总动脉的表浅分支——腹壁浅动脉走行于血肿或肿胀位置附近时,容易引起误诊,易将其误认为是一个较小的渗漏。

【关键词】动脉瘤;假性;彩色超声;多普勒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4.029

外伤或感染导致动脉壁破裂,并在周围软组织内形成局限性血肿,血肿内的血流通过破裂口与动脉相通,由此形成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是医学上各种介入性诊治技术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逐年增多。现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超声确诊的15例假性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MRI血管成像对比,旨在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四肢假性动脉瘤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5~65岁,平均40岁。病因:医源性8例(心导管术后2例,血液透析6例),外伤性3例,毒品注射4例。发生部位:股总动脉3例,股浅动脉2例,桡动脉6例,肱动脉4例。所有病人均行MRI血管成像。

1.2仪器及方法采用ALOKA prosound a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 MHz。暴露检查部位,采用直接探查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联合对肿块进行扫查,初步怀疑为假性动脉瘤后,即对该部位所在区域内的邻近血管进行扫查,观察周围血管与瘤体的关系,寻找破口的位置。首先用二维超声观察瘤体的大小与形态、注意瘤体内有无附壁血栓形成;再用CDFI显示内部血流情况,然后采用多普勒检测瘤内及破口处血流,观察血流频普的类型及方向改变、血流速度的变化等。在检查过程中还要仔细观察与之伴行的静脉,判断有无动静脉瘘形成。2结果本组1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假性动脉瘤15例,其中1例合并动静脉瘘。15例患者均行MRI血管造影检查,6例采用保守加压治疗,2例局部注射凝血酶治疗,7例手术治疗。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与MRI血管造影及手术结果相符,符合率达100%。

假性动脉瘤声像图表现:①二维超声显示动脉旁无回声或混合性回声结构,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为假性动脉瘤的瘤腔,瘤腔内壁可见低或中等回声,为附壁血栓形成,瘤腔内血流呈云雾状流动,15例假性动脉瘤瘤腔大小不等,最大约75 mm×42 mm,最小约10 mm×7 mm;瘤腔与相邻动脉管壁有通道,通道宽1.5~7.5 mm。压迫肿块近端动脉,肿块可缩小。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瘤体内血管紊乱或呈涡流,可见红蓝相间的低速血流信号,瘤体内如有血栓形成,彩色血流显示局限性充盈缺损,动态观察可见瘤体与病变动脉间有血流束沟通。③频谱多普勒:于相通处可记录到高速双向血流频谱,收缩期血流由动脉进入瘤体内,流速可高达2~3 m/s,舒张期血流由瘤体进入动脉内,流速较低。1例因外伤引起的桡动脉假性动脉瘤,同时与伴行的静脉之间有瘘口,形成动静脉瘘。见图1A~D。

3讨论假性动脉瘤多与外伤、感染有关,相关因素导致动脉壁破裂损伤后,局部动脉壁全层破裂,血液在动脉壁破裂口来回流动进入周围组织,形成血流腔,即假性动脉瘤瘤体,并通过破口与动脉间沟通,瘤内常伴有血栓形成,瘤体体积可随时间增大,并可能为多房性。假性动脉瘤好发于四肢,以往多因外伤引起,近年来,假性动脉瘤主要发生于放置导管的动脉穿刺术后,由穿刺引起动脉出血控制不良所致[1],另外毒品注射导致的假性动脉瘤也并不少见。本组15例,外伤3例,占20%,医源性8例,占53.3%,毒品注射4例,占26.7%。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技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动脉壁损伤、穿刺部位加压不足或加压时间过短引起。毒品注射引起多因消毒不严,注射部位反复发生周围静脉炎,炎症侵袭导致动脉破裂,形成感染性假性动脉瘤[2]。本组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占半数以上,6例发生于桡动脉的假性动脉瘤均为尿毒症病人,因长期行血液透析治疗,反复穿刺引起血管损伤所致。4例由于长期吸毒,自行注射毒品引起注射部位静脉炎累及动脉致动脉壁破裂,形成感染性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可触及搏动,听诊有血管杂音。感染性假性动脉瘤除具有上述超声表现外,还可出现皮肤软组织感染现象。根据动脉壁有破损因素,在动脉附近可见搏动性血流充盈形成的包块,该包块为假性动脉瘤的瘤体,它与动脉间有血流束相沟通的病史和特征性超声表现,假性动脉瘤不难诊断,少数患者瘤体所在部位较特殊,如股总动脉的表浅分支——腹壁浅动脉走行于血肿或肿胀位置附近时,容易引起误诊,易将其误认为是一个较小的渗漏。

猜你喜欢

假性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性肿瘤临床分析
什么是胰腺假性囊肿
假性肠梗阻,你要知道
机械波与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公式的相对论统一
假性疾病,病不假
孕晚期要注意假性宫缩
高速移动环境下可靠移动通信研究
贯穿缝合并加压包扎治疗假性囊肿切除后皮肤潜行剥脱伤7例
《多普勒效应》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