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物理课堂上“增效减负”的几点体会

2014-09-18张雪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36期
关键词:增效减负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张雪云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体育分校,北京 100000)

中学物理课堂上“增效减负”的几点体会

张雪云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体育分校,北京 100000)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新的课程标准也将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这一指导方针下,中小学新课程标准增加了一些以前非重点课程的课时量,同时增设了一些以前未开设的新课程。这一变化使传统的重点课程,特别是物理、化学、英语等的课时量受到较大影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规定的教学目标,是新形势下中学教师面临的共同难题。在这一背景条件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便成为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不断扩展的教学内容之间矛盾的主要方法,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途径。

中学物理;课程;增效减负

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而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推进,教师已由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进入到教学实践层面的探索,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有效导入课堂教学实践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大部分中学物理教师都感受到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课难教,特别是在教学实践中新旧教学行为矛盾交织中产生了难以突破的问题,有的来自教师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适应方面,有的来自于课堂教学中相应环节的有效操作方面,还有的来自于考试、评价导向相对滞后带来的压力等。本文主要结合目前的中学物理课程要求,就如何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初步探讨。

一、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基

基础备课的充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上课时的自信程度、讲课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所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无疑要从优化备课开始。而好的备课,应能同时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四个方面。

1.备课标。课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导大纲,是课堂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应该熟悉掌握的内容。教师备课应依据课程标准进行教材的研究,确定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尽量做到详略得当;依据课程标准进行学生活动的设计,认真分析“知识技能”与“学习活动”之间的联系,从实际出发,实施建议中的活动或重新设计活动。

2.备教材。备课绝不只是把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制粘帖,对中学物理教材的透彻理解是上好每节课的必要前提。真正高效的课堂,需要教师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首先,要理清教材中各部分教学内容(即知识点)的编排体系,要将知识点置于所学单元、所在学段甚至整个中学物理知识体系中来审视,这样才能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并思考如何使前后内容连贯起来,以及用何种方式进行讲解学生会有兴趣去接受。其次,在细节上教师应学会推敲,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学活动所蕴含的启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图、每一句提示,都要做到悉心领会,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最后,教师要带着“用教材教”的思想,同时结合实际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挖掘教材所潜藏的资源,设计新的教学方案,避免在没有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使设计的方案偏离教学目标,从而人为造成课堂教学的“高能低效”。

3.备学生。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激发学生展开思维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去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名班级成员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必须先“备学生”。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现状,既是提高课堂效率、减负增效的基础,也是因材施教思想的体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课堂设计应因材施教,努力设计出让每一名学生都有所收获的教学活动方案,同时利用分层教学方法,使每名学生都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另一方面,教师应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思学生所惑、解学生所疑、答学生所问。只有这样,教学的针对性才会强,教学效果才有保证。

4.备方法。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也说:“教是为了不教。”而学生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会学,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这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根本转变。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重点考虑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采取的教法一定要为学法服务,必须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领悟和掌握,从而使学生真正实现全面、持续发展。

二、精彩导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匙

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也是整个教学过程极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一些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不重视教学中的“导入”环节,认为导入浪费时间,不如一上课就抓紧时间直奔主题,从而忽视了精彩的导入具有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拓展学生的思维等多种作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物理课堂教学是物理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而导入技巧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接触一个新的知识内容时,如果没有任何的导入环节就直接进入内容学习,往往会让学生感觉很突然,甚至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排斥情绪,对教学效果产生负面影响。一个没有导入环节的教师,常常会被学生认为是呆板、无趣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丧失对整个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相反,如果能有一个精心的策划和设计的导入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及其意义,或进入问题的情境等,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成功实施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正如俗语而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如此。物理课堂导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没有固定的程式,而且可以随着教学对象和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目前,教师常常用到的方式有“实验导入”、“复习已学知识导入”、“巧设悬念导入”、“趣味导入”、“提问导入”等。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可出现各种不同的创新导入方式,如制作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利用重大科技新闻(典型案例:神舟六号飞船上的太空物理授课)导入新课,或利用微信、微博等新载体上的热门科技话题导入新课等。这些导入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尽管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多种多样,但不论何种导入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均教学导入应遵循“切、激、精、活”的四字原则。“切”就是切题,新课导入的设计,要适时、适度、适量,切忌随意性和简单化。“激”是指激发兴趣,如悬念导入时悬念的设计要巧妙,要针对学生实际,使学生确能产生迫切的求知冲动,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即是精练,如实验导入时,实验一定要小而精,选材要简易,直观性好。“活”是要灵活,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综合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魂

爱因斯坦的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形象地阐明了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北京市2011年版物理课程标准也将“让学生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作为重要的课程教学目标。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无数物理教师一直不断探索与思考的重要问题。作者结合自己十余年的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一谈几点个人体会。

1.巧设悬念,激发学习兴趣。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而言,其好奇心更重。物理教师如果能够巧妙设置疑问,就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惯性”这一内容时,我先给全班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早餐时,老公要拿煮熟的鸡蛋给我吃,忽然发觉昨晚不小心把熟蛋和生蛋混到一起了,他分不清熟蛋和生蛋,急得团团转。幸亏有我这个物理老师在,我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小难题。然后我问全班学生:“知道我是怎么分清熟蛋和生蛋的吗?”结果大家的回答真可谓五花八门。最后我引导学生用惯性进行解答:熟蛋里的蛋白和蛋黄是固体,构成的是一个实心整体;而生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如果我们采用同样大小的力旋转两个蛋,可以看到他们旋转的快慢不同,旋转时间长短也不同。生蛋里是液体与固体蛋壳,不能构成整体,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于是阻碍了蛋壳的旋转,使其转得慢一些,时间就长一些。通过这个生活小常识,学生对“惯性”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2.用好实验,激发学习兴趣。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的重要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实验。因而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由于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讲授初中物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大气压”这一内容时,就通过物理演示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进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首先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的器具,包括杯子、硬纸片等,并往杯子里倒满水。课堂实验中,将硬纸片盖在杯子上,然后慢慢地将盛满水的杯子与盖在杯子上的硬纸片一起倒过来,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学生会发现硬纸片并没有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没有流出来。接下来我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从而自然地引出“大气压”这一知识点。之后我让学生亲自进行反复的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体验。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大气压的存在,这比教师单纯地讲解课本中的理论要有效得多。这样形象生动、学生广泛参与的课堂拉近了学生与物理学科的距离,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3.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物理也是一门应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物理知识,都能轻易地在学生的生活之中找到应用。教师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将教学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物理教学资源,将物理教学的范围延伸到课外,加强课内外的联系。通过将生活中的物品、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等融入到物理教学过程中,拉近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冷却与凝固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寒?讲到电流与电压时,可以问为什么小鸟站在高压电线上却不会触电?讲到动量与冲量使,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足球明星C罗纳尔多的任意球那么厉害……

总之,在中学物理教学实施过程中,只要牢牢把握备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等关键环节,就能把教师课堂的“导”与学生的“学”有效地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投入到课堂活动与互动之中,就能真正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的增效减负。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蒙福明.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1).

[3]孙敦福.论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J].才智,2013,(6).

G633.7

A

1674-9324(2014)36-0105-02

猜你喜欢

增效减负中学物理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