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寿险保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逐步回归法的实证分析

2014-09-18张晓亮

时代金融 2014年2期
关键词:寿险价格指数回归系数

张晓亮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0)

一、引言

伴随我国寿险业的迅速发展,针对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日益丰富。本文通过对指标体系及样本容量进行重新调整,分析影响寿险保费需求的因素并得出基于本文的一些结论与建议。

二、我国寿险保费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一)变量的选取

本文用寿险保费收入代表我国寿险保费需求,表示第期寿险保费收入,分别选取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前一期寿险保费收入作为自变量。

(二)实证分析

本文中选取1982年~2012年五个指标年度数据,标准化处理后的各指标分别用y、x1、x2、x3、x4表示,前一期寿险保费收入用y(-1)表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x4与y的相关系数较高,达到0.958877%,国内生产总值对我国寿险保费需求有很强的影响;我国寿险保费收入是时间序列数据,具有滞后效应,与其前一期有很强的相关性;此外,在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我国寿险保费收入是负的强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82619%。

(三)回归模型的建立

运用Eviews6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除前一期寿险保费收入外,其他系数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初步判断模型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为了消除这种多重共线性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前一期寿险保费收入与本期寿险保费收入相关性最强。首先对它们建立模型,作为最基本的模型。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80865,所有变量通过检验。回归方程如下:

(t=33.58136,DW=1.603785,AdjustedR-squared=0.979995)

其次,我们依据其他因素与我国寿险保费收入的相关系数由大到小的顺序逐一将其引入模型并观察可决系数的大小,首先引入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看出模型的拟和优度提高了,并且各变量回归系数显著,因此保留这两个变量。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引入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定期存款率及消费价格指数。由于在变量引入过程中模型修正后的可决系数逐渐上升,保留引入变量,直到引入最后一个变量后模型修正后可决系数2有所降低,此时我们考虑将模型中回归系数最不显著的那个变量剔出,观察模型修正后的可决系数及变量系数是否符合经济意义,在依次剔除了消费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一年期定期存款率之后,回归模型剩下了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一指标,最终经过处理后回归结果如下:

由方程③发现,逐步回归的结果保留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前一期的保费收入两个变量,回归模型显著,因此选择最终模型中包含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前一期的寿险保费收入模型。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寿险保费的需求呈负向影响但是影响不显著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一变量对寿险保费需求影响不显著,其系数小于零,说明当我国经济过热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增加,这种现象将使居民对保费的需求减少,人们更倾向于储蓄,这与我国居民的消费心理相吻合,但是当消费者已经决定要购买某种寿险则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不会被物价的上涨所影响,因此可以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寿险保费需求影响不显著。

(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对寿险保费需求呈负向影响但是影响不显著

由于系数不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小于零,因此我们认为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对寿险保费需求影响是负向的并且影响不显著。由于在我国保费计算时主要采取预定利率,而预定利率往往围绕银行存款利率上下调整,因此预定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是正相关的,而当银行利率高时预定利率也会相应调高,此时消费者更愿意购买保单,在实际生活中银行利率对寿险保费需求的影响显著正相关,银行利率提高会刺激消费者对寿险保费的需求,本文结果与实际有一定的偏差,这与我国实际不符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三)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寿险保费需求呈负向影响但是影响显著

人口自然增长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小于零,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寿险保费需求影响是负向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一个单位时引起寿险保费收入减少0.103794个单位。

(四)前一期的寿险保费收入对当期保费收入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说明回归系数有意义即前一期寿险保费收入对当期保费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一方面,回归系数为1.036900说明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前一期的保费收入每变动一个单位引起当期保费收入变动1.036900个单位;另一方面,随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保费收入不断增加,除受一些外在因素影响外,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加,呈现出一种上升趋势,这种时序数据或多或少受其前一期的影响,因此,滞后一阶寿险保费收入对当期保费收入有明显的正的影响效应是比较合理的。

[1]孙敬水.《计量经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

[2]陈文挥,吴焰,李扬.《中国人身保险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4.

猜你喜欢

寿险价格指数回归系数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2020年12月中国稀土价格指数及四大功能材料价格指数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的估值漂移及其判定方法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多元线性模型中回归系数矩阵的可估函数和协方差阵的同时Bayes估计及优良性
各种价格指数
On Commuting Graph of Group Ring Zn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