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埋入型PZT的三维等效机电阻抗模型
——第一部分:理论

2014-09-18左春愿

振动与冲击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实测值压电基体

左春愿,冯 新,周 晶

(大连理工大学 建设工程学部,辽宁 大连 116024)

机电阻抗(EMI)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智能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结构固有属性的改变引起结构机械阻抗变化,通过对结构机械阻抗的监测即可实现对结构固有属性改变的探测。然而,结构机械阻抗往往难以直接获得。EMI技术利用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效应,给埋入或粘贴于结构上的压电陶瓷(PZT)施加高频激励,使结构产生高频局部机械振动,这一振动通过压电效应在PZT内产生电信号,然后通过测量分析PZT与结构耦合电阻抗来获得结构的机械阻抗,实现对结构固有属性的分析研究。EMI技术因对结构微小变化敏感、可隔离环境或远程荷载、成本低等特点在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探测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1]。近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结构的在线监测。Park等[2]利用EMI技术监测到砌体构件中的初始裂缝。Park等[3]采用EMI技术对管道结构进行损伤识别。Soh等[4]运用EMI技术对一个钢筋混凝土桥梁进行监测,验证了EMI技术能够监测混凝土结构中初始损伤及损伤的发展情况。

PZT传感元件与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是实现机电阻抗测量的基础,也是传感器设计以及测量信号分析的关键,因此PZT-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模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智能结构体系进行动态响应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静力等效法、动力有限元法以及阻抗建模法。静力等效法假定PZT与基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位于PZT端部的集中力,其与激励频率无关。通过PZT与结构的位移协调方程和静力平衡方程求解该力,然后用该力求解结构的静动力响应。对于PZT质量与刚度敏感的结构而言,该方法不能求得可靠的结果[5]。动力有限元法是数值求解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是结构动态响应分析的有效手段。但是其存在不足之处,例如,没有反映PZT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为了满足收敛性,在PZT周围需要很精细的网格划分,导致计算效率较低[5]。

阻抗模型分析法是PZT与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研究中一类重要的方法,它具有物理意义明确、可获得分析解答、计算效率高等特点,而成为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阻抗模型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为:PZT与基体结构相互作用是由PZT动态输出特性Za(PZT的机械阻抗)与结构的动态特性Zs(结构的机械阻抗)决定的,其反映出PZT与基体结构相互作用的物理本质[5]。Liang等[6-7]首先从理论上建立了PZT与结构系统构成的单自由度弹簧-质量-阻尼系统(SMD)模型,推导出PZT与一维SMD系统的耦合电导纳表达式,分析了结构机械阻抗的变化对耦合电导纳的影响,并以悬臂梁为例进行了验证。Zhou等[8]在PZT与一维SMD系统阻抗模型基础上,建立了二维PZT与基体结构耦合的阻抗模型,得到了相应的耦合电导纳表达式。Bhalla等[9-11]将 PZT 看作是无限小的,可忽略质量和刚度的有效驱动点,有效驱动点的阻抗称为等效机械阻抗。等效机械阻抗的引入,简化了PZT与基体结构的相互作用模型,并以此推导出了耦合电导纳表达式。随后利用该方法对一个航空结构构件的试验模型进行了损伤诊断,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其内部情况复杂却无法得知。因此,通过埋入混凝土结构内部的PZT传感器来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响应,达到对混凝土结构内部变化的监测。由于一维与二维模型忽略了PZT纵向振动对相互作用的影响,不符合埋入型PZT传感器的振动模态,因此建立三维PZT与结构耦合分析模型具有重要意义。Annamdas等[12-13]在同时考虑 PZT的纵向振动和横向振动基础上,建立了三维机电阻抗模型,并分析得到了总电导纳方程。但是,所得到的方程式很复杂,无法明确体现PZT机械阻抗及结构机械阻抗对耦合电导纳的影响,不便于实际应用,且在研究过程中忽略了压电材料的各向异性。因此,本文在考虑压电材料各向异性的基础上,利用等效机械阻抗原理,建立了一种PZT传感器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等效机电阻抗模型,推导出三维PZT驱动系统的耦合电导纳方程,这一方程明确体现了PZT等效机械阻抗Za,eff与结构等效机械阻抗Zs,eff对耦合电导纳的贡献。由此耦合电导纳方程,得到自由PZT电导纳理论值,并进行了自由状态PZT的分析验证。

1 结构的机械阻抗

一个稳定的线性振动系统,在简谐交变力F(t)作用下所产生的稳态响应x(t)(位移、速度或加速度),必定是同频率的谐振动。但一般来说,响应总要滞后于激励。结构机械阻抗定义为简谐激励与其所引起的稳态响应是复数比,其倒数称为机械导纳[14]。

按照机电比拟,机械量(力和速度)与电量(电压和电流)可以相比拟,则一般所说的机械阻抗和机械导纳,指的是速度阻抗和速度导纳,即结构产生的稳态响应以速度形式来表示。

假设结构所受到的激振力为:

式中,Fo为激振力的幅值,ω为激振力的圆频率。由此产生的稳态响应为:

式中,u·o速度响应的振幅,φ为速度响应的初相角。则该结构的机械阻抗Z,可以表示为:

式中,机械阻抗幅值为|Z|=Fo/u·o,相位角为 φ。

图1 圆形PZT片几何图Fig.1 The geometry of the circular PZT patch

2 三维等效机电阻抗模型

在已有的机电阻抗模型分析中,一般假定PZT的振动是一维或二维的,对 PZT厚度有很大限制,并且忽略了纵向振动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因此,更准确的三维机电阻抗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2.1 圆形PZT片的基本方程

图1所示为一圆形片状压电陶瓷,R、2h分别为其径向半径和轴向高度,极化方向沿其高度即Z轴方向,电极面垂直Z轴。在研究中,圆形PZT的几何尺寸不加任何限制,关注径向振动模式与纵向振动模式的耦合振动。考虑压电材料的各向异性,存在以下关系式圆形PZT在柱面坐标中的压电方程为[15-16]:

式中,λ =1 -ν12-ν13+n(ν33-2ν13)。

求解PZT运动方程,可以得到PZT径向位移为:

同理,可以得到PZT纵向位移为:

对于有限尺寸压电陶瓷圆片的耦合振动,在多模振动以及自由边界条件下,可得其厚度及径向的耦合振动频率方程为[19]:

式中,R(j)为式(9)的根,它是 ν12的函数;i,j是正整数,对应PZT的各次振动模式。将波数κ1,κ2代入式(10)、(11)可以得到

根据式(12)、(13)可以消去与频率相关项ω2,并结合 λ =1-ν12-ν13+n(ν33-2ν13)得到机械耦合系数n的方程式:

2.2 等效机械阻抗的定义

传统阻抗模型将PZT与基体结构之间的连接看作一个特殊点,这一特殊点就是PZT的端点。然而,实际中PZT与基体结构的相互作用并不局限于该点上,而是遍布在PZT表面上。考虑到这一点,Bhalla等[10]提出了等效机械阻抗概念,即将PZT看作是无限小的,可忽略质量和刚度的有效驱动点,有效驱动点的阻抗称为等效机械阻抗。并将其应用于分析二维等效阻抗模型。将其进行进一步扩展,可以得到三维等效阻抗模型。

图2 埋入未知结构的PZT片的示意图Fig.2 Host structure with embedded PZT patch

将有限大小的圆形PZT埋入基体结构中,如图2所示。给PZT一个空间均匀的电场激励,则PZT产生简谐振动。PZT的半径为R,厚度为2 h。PZT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边界面上每平方f的牵引力,平面力在PZT中产生了位移。假定PZT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沿整个边界面传递的,同时PZT与主体结构相比是无限小的圆片,可以忽略其质量和刚度,可以得到有效驱动点的机械阻抗为:

2.3 基于等效阻抗的耦合电导纳方程

埋入结构中PZT圆片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其半径及厚度分别为R和2 h,上下端面涂满电极,沿着其厚度方向极化,电场沿厚度方向施加。极化方向与所加电场的方向平行,那么,PZT的振动主要为伸缩振动,可以忽略剪切振动。得到PZT的速度和应变的关系为:

图3 埋入型PZT圆片受力情况Fig.3 Force situation of embedded circular PZT patch

上式对时间求导,可以得到PZT片的等效速度表达式为:

由于PZT处于多维耦合振动状态,那么在任何瞬间,PZT在径向膨胀的同时在Z轴方向是收缩的。反之,其在径向收缩那么在Z轴方向膨胀。为了简化计算,假定存在以下关系:

将式(6),(7)代入式(22)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

通过式(15)可以计算得到PZT的等效机械阻抗为:

主体结构有效驱动点的等效力F可以通过下式表示:

式中,负号表示积极等效位移在PZT上产生了压力。将式(16),(17),(18),(19)以及 Ez=(Vo/2h)ejωt代入上式可以得到:

瞬时电流可以表示为通过某一截面的电量Q(t)对时间t的导数,则可以表示为:

将式(4),(5),(26)代入上式,并进行积分,r方向积分范围为0到R,θ方向积分范围为0到2π,电导纳由电流与电压的比值表示为:

这一方程明确体现了PZT等效机械阻抗Za,eff与结构等效机械阻抗Zs,eff对耦合电导纳的影响。因此,由式(28)可以推导出结构等效机械阻抗Zs,eff,这使得从所测得的耦合电导纳中提取结构机械阻抗成为可能。PZT与基体结构所组成的耦合结构体系中,PZT材料参数不变,则 Za,eff不变。那么基体结构等效机械阻抗Zs,eff的变化直接引起耦合电导纳的变化。反之,耦合电导纳的变化反映出基体结构的固有属性发生了改变。

3 自由PZT电导纳分析

前文基于等效阻抗的概念,得到了圆形PZT与结构耦合的电导纳方程式。由式(28)可知,实测的耦合电导纳包含了结构等效机械阻抗和PZT等效机械阻抗的贡献。当已知PZT的几何尺寸和基本参数时,耦合电导纳只依赖于结构等效机械阻抗和PZT等效机械阻抗,因此PZT等效机械阻抗的精度直接影响结构等效机械阻抗的估计精度。但PZT等效机械阻抗无法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只能在已知PZT的几何尺寸和材料参数情况下,通过式(24)进行计算。为精确地估计PZT的等效机械阻抗,PZT基本参数的精度是需要验证的。

表1 PZT的基本参数Tab.1 Properties of PZT patch

已知PZT的基本参数,通过式(31)可以计算得到自由状态下PZT的电导Gf和电纳Bf。文中所采用的圆片状PZT直径为20 mm,厚度为2 mm,基本参数如表1所示。根据式(31),可以得到频率范围为0-350 kHz时自由PZT电导曲线和电纳曲线,如图4所示。另外,自由PZT的电导纳信号可以利用Agilent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来直接测得。图4中所示的电导G与电纳B即为实际测量的频率范围为0-350 kHz时自由PZT电导纳信号。

图4 自由PZT电导纳信号实测值与理论值Fig.4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ignals of PZT patch in free-free condition

图4 中描述的是,频率范围为0-350 kHz时自由PZT电导纳信号实测值(G,B)与理论值(Gf,Bf)的对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自由PZT电导纳理论值与实测值曲线形状相似。理论上的共振频率和实测值很接近,理论值大于实测值,第一个共振频率点比第二个共振频率点吻合性更好。总体来说,自由PZT电导纳理论分析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发现理论值与实测值存在一定误差。这说明了受生产工艺以及PZT与导线焊接过程中高温的影响,生产厂家提供的部分PZT参数并不可靠。因此,需要利用实测的耦合电导纳信号,通过自由PZT电导纳方程式,来计算出更精确的PZT相关参数值,并用计算的参数来估计PZT等效机械阻抗。最终,利用式(28)得到较为精确的结构等效机械阻抗。

4 结论

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基于PZT三维耦合振动的原理,建立了埋入型PZT传感器与结构相互作用的三维等效机电阻抗模型。然后通过引入等效机械阻抗的概念,得到PZT与结构耦合电导纳方程,该方程描述了耦合电导纳与结构机械阻抗的关系。利用耦合电导纳方程,得到自由PZT电导纳理论值,并进行了自由状态PZT的分析验证。三维等效机电阻抗模型的提出,使PZT厚度不受限制,提高了试验的成功率;并且考虑PZT的多维耦合振动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使分析更加贴近实际。同时,PZT不再局限粘贴于结构表面,结构内部的变化也能得到监测,扩大了EMI技术的使用范围。本文第二部分提出应用EMI技术监测结构固有属性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耦合电导纳方程,提取结构机械导纳。利用得到的结构机械导纳,来监测结构固有属性。

[1]朱宏平,王丹生,张俊兵.基于压电阻抗技术的结构损伤识别基本理论及其应用[J].工程力学,2008,25(SⅡ):34-43.ZHU Hong-ping, WANG Dan-sheng, ZHANG Jun-bing.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structure damage detection based on piezoelectric impedance technique [J]. Engineering Mechanics,2008,25(SⅡ):34-43.

[2]Park G,Cudnery H H,Inman D J.Impedance-based health monitoring of civil structural components[J].Journal of Infrastructure Systems,2000,6(4):153 -160.

[3]Park G,Cudnery H H,Inman D J.Feasibility of using impedance-based damage assessment for pipeline structure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2001,30(10):1463-1474.

[4]Soh CK,Tseng K K-H,Bhalla S,et al.Performance of smart piezoceramic patches in health monitoring of a RC bridge[J].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2000,9(4):533 -542.

[5]Liang C,Sun F P,Rogers C A.An impedance method for dynamic analysis of active material systems[J].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1994,116(1):120-128.

[6]Liang C,Sun F P,Rogers C A.Coupled elect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 actuator-driven systemsdetermination of the actuat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system energy transfer[J]. Smart Structures and Intelligent Systems,1993,1917:286-298.

[7]Liang C,Sun F P,Rogers C A.Coupled electro-mechanical analysis of adaptive material systems-determination of the actuator power consumption and system energy transfer[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1994,5(1):12-20.

[8] Zhou S,Liang C,Rogers C A.Integration and design of piezoceramic elements in intelligent structures[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1997,8(4):363-373.

[9]Bhalla S,Soh C K.Structural impedance based damage diagnosis by piezo-transducers[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2003,32(12):1897 -1916.

[10] Bhalla S,Soh C K.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by piezoimpedance transducers. Ⅰ: Modeling[J].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2004,17(4):154-165.

[11] Bhalla S,Soh C K.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by piezoimpedance transducers.Ⅱ:Applications[J].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2004,17(4):166-175.

[12] Annamdas V G M, Soh C K.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model.Ⅰ:Formulation of directional sum impedance[J].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2007,20(1):53-62.

[13] Annamdas V G M, Soh C K. Three-dimensional electromechanical impedance model.Ⅱ:Damage analysis and PZT characterization [J].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2007,20(1):63-71.

[14]左鹤声.机械阻抗方法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15]IEEE Std 176-1987,An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EEE standard on piezoelectricity[S].New York: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nc,1987.

[16]张福学,王亚坤.现代压电学(上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17]林书玉.压电陶瓷圆片振子耦合振动的等效电路[J].压电与声光,1993,15(6):32 -37.LIN Shu-yu.The equivalent circuit of coupled vibration for piezoelectric ceramic disks[J]. Piezoelectrics and Acoustooptics,1993,15(6):32-37.

[18]Meitzler A H,O’Bryan H M,Tiersten H F.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of radial mode coupling factors in piezoelectric ceramic materials with large variations in Poisson’s ratio[J].IEEE Transactions on Sonics and Ultrasonics,1973,20(3):233-239.

[19]林书玉,张福成.压电陶瓷圆片振子的多模耦合振动[J].电子学报,1994,22(12):64-69.LIN Shu-yu,ZHANG Fu-cheng.Multimode coupling vibration in disk plates of piezoelectric ceramics[J].Acta Electronica Sinica,1994,22(12):64-69.

猜你喜欢

实测值压电基体
不同膨润剂对聚丙烯塑料膨润效果的研究*
提髙金刚石圆盘锯基体耐磨性和防振性的制作工艺
金刚石圆锯片基体高温快速回火技术的探索
±800kV直流输电工程合成电场夏季实测值与预测值比对分析
高温压电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常用高温轴承钢的高温硬度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市售纯牛奶和巴氏杀菌乳营养成分分析
硬质膜层开裂致韧性基体损伤研究进展
一种基于实测值理论计算的导航台电磁干扰分析方法
新型压电叠堆泵设计及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