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洞外无洞天
2014-09-18付松
付松
作为天下奇观、国之瑰宝,织金洞的独特美丽值得我们有更多的期待。
“一道用金子织成的风景/让我沉醉于你的无穷魅力/你告诉我/再古老的地方/也会有万紫千红的春意。”一句歌词,唱出了织金县织金洞的壮美与多彩,绚丽与神奇。
许多名人名家,面对织金洞的美,也纷纷挥毫泼墨。国务院原副总理谷牧赞誉:“此景闻说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游。”著名作家冯牧感慨:“黄山归来不看岳,织金洞外无洞天。”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就已声名大震了。
2005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织金洞被评为“中国最美旅游洞穴”第一名。
作为“5个100工程”重点旅游景区,近年来,织金洞景区紧紧抢抓各种发展机遇,加快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在扩容升级中实现美丽转身。
扩容升级:景区“靓”起来
“以前到织金洞旅游,感觉路途太远,清晨从贵阳出发,只游了一个织金洞,回到贵阳已是万家灯火了。”贵阳市民刘鹏以前曾多次到过织金洞,他认为织金洞出名较早却发展较慢,其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瓶颈制约,“就景点而言,可谓‘天生丽质难自弃,就发展而言,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基础设施落后,景区环境较差,缺少科学规划,成了织金洞曾经的伤痛。一流的旅游资源,却没有发挥出一流的带动作用,成了织金洞管理者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困难迫在眉睫,发展刻不容缓。从2009年12月开始,织金洞相继对游客服务中心、出口通道、官寨古街、农特产品展览交易大厅等进行改造和提升,完成景区观光车道和迎宾大道的绿化和美化。
2013年,织金洞借势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建设,大力推进景区入口生态停车场的环境整治,实现了环境有新变化、发展有新目标、工作有新突破。
在项目建设方面,织金洞融资3.6亿元投入县城连接夏蓉高速和黔织高速至景区的快速通道;投资1980万元进行洞内灯光改造;投资120万元完成了洞内旅游步道改造和安全护网建设……
一系列的提级扩容工程,美化了旅游环境,提升了景区品味,新增了游赏项目,推动了景区发展。
“农业靠气候,旅游靠吆喝。”2008年以来,织金洞坚持每年举办以“溶洞王国、古韵织金”为主题的中国贵州·织金国际溶洞文化节,着力打造织金洞的旅游品牌形象。
近三年来,织金洞景区累计投入宣传资金2000多万元,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科教频道《地理·中国》等栏目以及香港亚洲电视、凤凰卫视,合作拍摄了《人杰地灵毕节游》、《会生长的石头》、《壮美织金洞》等大型专题片和科教片,使织金洞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2013年1月26日,贵阳至织金列车开通后,“织金洞专列”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全年接待游客172.8万人,旅游综合收入19200万元;其中进洞参观人数71.4万人,自有收入3200万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84%和65%,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2014年1月15日,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组织召开了第八批世界地质公园推荐评审会,织金洞和甘肃敦煌一起,被列为2015年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候选单位。
“人与自然和谐,洞与天地同辉。”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给织金洞带来朝气蓬勃的发展势头。在全省“5个100”的建设浪潮中,织金洞景区昂首挺立,大步向前。
深度体验:游客“慢”下来
2011年,电视剧《奢香夫人》在央视一套热播,掀起了毕节文化旅游的狂潮。
2013年9月,由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国内首部洞穴电影《落经山》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洞中绝杀日本鬼子”的拍摄基地——织金洞成了旅游热点。
在《落经山》全国上映的同时,织金洞风景区发出公告:凡观看电影《落经山》的观众,在2013年12月31日前,可凭电影票到贵州织金洞免费参观。
看过了电影,游过了景区,有网友在微博中感叹:“织金洞不愧为中国最美的旅游洞穴!感觉不虚此行!”
文化,赋予旅游更丰富的内涵。
作为贵州西部的旅游重地,织金县旅游资源富集,民族民间文化保存完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和文化资源的组合优势比较突出。
为解决旅游景点单一的问题,织金洞管理局着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强新景点的开发建设,使织金洞二日游逐步形成。
“体验这里的山水,其实带几本书就够了,远离城市的喧嚣,静下心来品味这难得的宁静。”重庆游客黄小勇说,第一次在织金洞旁的官寨古镇住了三天,就喜欢上这里了。“这里秀丽的自然风光、纯朴的民俗风情、多彩的民族文化总是那样让人难以忘怀。”
“文化旅游就是要让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参与进来,让节奏慢下来,让游客住下来。”织金洞管理局副局长黄开俊介绍,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扶持,离景区仅1公里的小妥倮苗寨建立了“蔡群蜡染刺绣博物馆”,同时在织金洞游客服务中心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织金苗族蜡染刺绣手工艺展销点,挖掘和传承民族蜡染刺绣工艺。
此外,织金洞管理局还立足挖掘地方民族原生态文化,投入68万元与毕节乌蒙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推出了免费民族风情表演项目,提升景区旅游文化内涵。通过组织对“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印象武隆”等大型实景演出的考察调研,策划和启动了织金洞大型室外实景演出项目,建成后演出场地的视觉效果和震撼力将给观众带来“非一般的感觉”。
“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发育成长的今天,织金洞在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上结合古彝文化和地方传统,恢复重建和改造妥倮苗寨和官寨古寨,值得借鉴和推广。”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李明德说。
创新理念:旅游“大”起来
“一定要以‘大织金洞旅游景区的理念来规划建设和发展。”贵州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副省长秦如培曾对织金洞的发展提出过明确要求,织金洞要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景区、国家自然遗产、中国最美旅游洞穴为依托,加大对恐龙谷、织金历史文化名城、官寨古镇的建设和宣传,并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景点,促进织金洞大旅游区的发展,力争三至五年内将织金洞推向世界。
“大织金洞旅游景区”的提出,使织金洞更加明确了发展目标和方向。在逐步建设和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夯实发展基础的同时,织金洞景区紧紧围绕“立足本省,巩固川渝,开拓‘两三角和华北市场,放眼台港”的宣传促销思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合纵连横,聚合力量,大打组合拳。
借力于溶洞节和百里杜鹃旅游节,织金洞联合百里杜鹃、贵州宣慰府、织金古城、乌江源百里画廊、遵义会议会址等旅游景区,共同推出6条精品线路,大大拓宽了“织金游”的内涵。
2013年3月,一场主题为 “洞天湖地·花海毕节”的春季旅游大型推介活动先后在成都、重庆等地展开,推出的精品线路深受游客青睐。2013年3月31日,来自川、渝等地自驾游车辆突破400辆,进洞参观游客突破8000人次,刷新景区非节假日单日接待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卢耀如曾说:“织金洞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解说系统,在已发现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再综合细致的调查,形成中英文对照的志书或者专著,在全国乃至世界旅游洞穴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方面走在前头,把织金打造成集洞穴、山水、民族、历史文化于一身的世界旅游品牌。”
作为天下奇观、国之瑰宝,织金洞的独特美丽值得我们有更多的期待。(责任编辑/朱广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