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为己之学”的价值观启示

2014-09-18殷茵吴青梅

贵阳文史 2014年4期
关键词:儒家论语学者

殷茵 吴青梅

必须看到,人文精神、德行主义的弘扬,是克服现代社会弊端的有效途径,而孔子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的思想,体现了儒家内在价值观念,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念。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是孔子在《论语·宪问》中提出的观点,“古”象征着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今”则象征着孔子所生活的年代的社会现实,也就是被称为“礼崩乐坏”的社会。所谓“为己”,即自我完善或称自我实现,是自我的一种内在价值显现,指学习是以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作为目的的,而与之相对,“为人”则是指学习是以得到他人、社会主流观点的欣赏和赞美作为目的学习。

“为己”之学以提升主体自身内在价值为主要追求,要求主体必须能够以甘于寂寞,不计穷达为代价,而追求的是自我提高,最终至于成就理想人格,其核心在于主体自己。“为人”之学则相反,它以迎合他人为手段,标榜自己、炫耀自己为目的,表现出了一种急功近利、忽视个人内在的倾向。但需要指出的是“为己”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局限于关注自我,孔子提出“为己之学”直接将重点指向“为己”而否定“为人”,这首先是意味着儒家为学的重点是指向主体自身的,认为主体自身应该不断完善自我内在修养、成就自我价值,从而才可将之外化推己及人做到成己与成人的统一,达成理想的人格从而进入理想的人生境界,这既是儒家“为己之学”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今天我们应该弘扬的价值取向。研究“为己之学”对于倡导注重人文精神、改善现代社会之中过于关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的环境、提升民族精神和国民自我意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概述

中国古代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主流思想即以儒学为宗。“为己之学”思想自孔子传下,作为儒家价值观思想的基本前提为后期儒学流派所继承,而传统儒家从先秦孔孟荀到宋明朱子王阳明,更是坚持奉行了“学者为己”的为学宗旨。

历代注家学术上对于“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的内在涵义,主要有以下三种解释:

其一,见于李泽厚注释的《论语今读》中引“《正义》孔曰:‘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①主要是从知和行两方面的关系来看待其差异,重点在于强调“履而行之”的观念,认为需要将学习运用到实践之中才是为学之本。

其二,是认为“为己之学”的重点是以主体自己的内在精神价值为归依,而“为人之学”则忽略了主体自身,把文章、学问当作取悦于人、显己于世的工具。这种观点自荀子始,包括宋代朱熹、近人杨树达和杨伯峻等多认同此种看法。

其三,是近人钱穆提出的一种新观点,以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②为依据而提出解释,从而消解了“古之学者”和“今之学者”的二元对立中所有的价值上的反差,突出了“为己之学”、“为人之学”一体两面、互相依存的关系。

一般以第二种注解流传较广,获得认同度较高,因为其揭示了《论语》的精神实质,与儒家、孔子思想体系一脉相传。

通过以上注解可以看出,“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有其内在的对立性,主要针对其为学目的的内外之别。儒家倡导对自我精神的关注、对自我内在修养的提升而反对仅仅为外在事功而学、将为学作为工具意义的“为人”,认为“为己之学” “其终至于成物” ,[ ③而功利的“为人之学”“其终至于丧己”。 ④

二、“为己之学”的精神内涵

为什么儒家会如此强调“为己之学”呢?因为,在当时士子中自然也存有另一传统,即是“为人”而非“为己”。孔子提出和倡导的“为己之学”正是针对此种“今之学者为人”的现象。古代时期,由于受到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制约,一些人仅以为学作为平步青云的台阶,一意只为追求功名利禄,而忽略关注提升自我内在修养的意义。如孟子所说,“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⑤这种“为人”之学,正是传统儒家所批判的。

现代社会为个体的生存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选择和机会,但物欲膨胀的快节奏生活方式已经影响到个体对完善自身内在和精神的探求。“为己之学”不应该仅仅作为哪一个时期的为学标准,而是具有其见仁见智的普适性,因之意义并非仅局限在为学之上。具体说来,它并非要向外寻取一种已有的道德标准观念来置入心内,相反,它是从自身出发,经由自反内省、反身而诚的一个自我追寻的过程来主观性的完善自身。针对现代社会而言,即是先完善自我再要求他人,因为在儒家看来,修养自身才是为学的牢固根基,只有这个根基稳了,才有能力做到推己及人。

“为己之学”的内涵大抵可以从为学目的和道德精神得以体现。

首先,就为学目的而言,儒家倡导端正学习的动机和目的,做到学为我所用,也即是“为己”的过程。孔子认为为学和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一体的,都是在不断修正、完善主体的过程中追寻达成的。在这个意义上,首先必须明确的是,虽然“为己之学”是心性之学,而非事功之学,但这并不意味着孔子排斥功名利禄,事实上,他并不倡导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生活,“学也,禄在其中矣。” ⑥

在这点上,他强调功名利禄的获得必须以符合道义为前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⑦而此道义从何而来?正在自身之中,在“为己之学”之中,所以以“为己之学”端正为学的目的,做到“为己”而非“为人”,也应该做到首先从关注和完善自身的内在出发,而后及禄。

现代社会功利性的“学者为人”之风日盛。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世俗化、功利化趋向越来越严重。教育和为学的目的二者应该是统一的,但是,现实社会中却被分化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它被现实社会“为人”的功利要求所影响,另一方面是“为己之学”强调的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人对自身发展的追求。事实上,一些人将之工具化,只为其功利化的目的而完全忽视其“为己”的修养,导致社会弥漫一股急功近利的风潮,使人们在物欲横流中丧失了对于自我内在道德价值或者说是对自我灵魂精神的追求。为此,现实社会更需要弘扬“为己之学”的精神,强调内外并重,首先“为己”完善自身,才能进一步外化为成就自身。

其次,就道德精神方面而言,儒家强调关注内在自我修养的提升。这也是一个通过外在学习直达内在的“修己”的方式。儒学主张“仁”,而“为己之学”实则就是“仁”的一个具体的养成方式。从《宪问》中孔子答原宪的话可以看出儒学“为己之学”端倪,“‘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⑧ “仁人”意味着个体人格的崇高境界,而“为仁”作为一种个体行为, 表示的就是对这种伟大人格的追求过程。“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准确地揭示出“仁”之“用”的属性。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做到了“为己之学”,也即是奉行了“仁”之道, 在严格修己的基础上推己及人。

三、“为己之学”的时代价值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伦理型文化,这不同于西方文化的工具理性主义文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旨在宣扬一种内在自我人格的道德价值理性,它强调一种个体的内在自我制衡和约束力。儒家强调“为己”并不意味着学习只拘泥于个人内在道德修养、与他人和社会是相互脱离的存在和过程。“为己之学”体现了儒家强调的“成人”与“成己”的统一,其基础就在于学者“为己”。真正做到了“为己”,才能“成己”,进而做到“成人”。

“为己之学”作为儒家的重要思想,被称为是成仁成圣的心性之学而并非是功名利禄的事功之学,它强调的即是追求一种自我内在的道德价值的体现。这一方面是指“为己之学”的精神是对于自我完善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儒家的一种传统价值导向,而这同时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乏的价值观。

新中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接受了许多来自西方的科学理性观念。科学技术的引进,科学精神的弘扬,促使中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科学的实证与实用性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人们对工具理性更为关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忽视了人对于自身内在精神性的需求而陷入一种重工具实用理性轻道德修养精神,甚至重才而轻德、重功利而轻道义、重外在的事功而轻内在的安身立命的怪圈,造成“学者为人”风气的日益流行。而事实上,被忽视的传统“为己之学”精神却恰恰正是现代人所更应该具备的,因为它强调的是关注人本身,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它正是现代人苦苦寻觅的“信仰”的根本所在。

“为己之学”的传统意义在于要求我们关注自我的内在精神世界,关注内在道德修养,追求内在价值和自我完善,只有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才能提升自我从而有所得,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找到精神生活价值的正确趋向。

中国的发展现在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阶段,社会和民众的价值观都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容易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迷惑甚至怀疑的心理,致使经常有内心空虚缺乏信仰的感受,需要找寻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对物质欲望追求带来舒适的外在条件,但内在精神却与之背道而驰,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恰恰在于个体过于关注“为人”。“为己之学”强调的是由内而外的一个过程,而“今之学者”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走了一条由外及内的道路,而外在物质是无法满足个体内在的精神需求的,所以导致物质充实而内心迷惘、欲求寻找信仰的现象。

其实人生价值和精神支柱不在自身之外寻求,而恰恰在自身之内。在儒家看来,人人皆可成圣,所谓“为仁由己”,这就要求从“为己之学”出发,关注自身内在修养的自我完善和提升,这个过程可称为“修己”,即不断修正内在自我和精神涵养。具体而言,它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自我内在出发,注意培养自己的内在修养品性,把日常接触的社会价值系统中所蕴含有意义的见闻内化为自我德性,再进行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将之外化。二是从外化自我行为出发,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循“己所勿欲,勿施于人”,关注自身不违背道德标准。与此同时,这个过程还要与社会的整体规则、制度相协调,相互促进,因为按照儒家的观点,内在的自我修养和完善及其外化即是一个求“仁”的过程, 而反过来遵循外在行为的约束与规范及将之内化则是循“礼”的过程。因此,儒家的“己”从来就不是被动或缺乏自主性的,而是一开始就具备了主体自觉性的道德意识,这实际上就是持续循环不断的“修己——尽己——推己”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真正作为“人”的内在价值意义才得以彰显。

结语

综上所论,儒家的伦理文化是一种德行主义,而建立在对人的内在精神价值、内在自我修养的关怀基础上的“学者为己”思想,更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是对人性的提升和弘扬。而现代社会人们追求外在的物质利益和外在幸福的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思想,则是一种“学者为人”的思想。一个没有精神内涵的民族是无法真正持续性发展社会经济的。必须看到,人文精神、德行主义的弘扬,是克服现代社会弊端的有效途径,而孔子提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的思想,体现了儒家内在价值观念,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倡导的价值观念。

(作者单位:贵阳市南明区委党校)

注释:

①李泽厚.论语今读.[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252.

②朱熹.论语集注·雍也[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59.

③朱熹.论语集注·宪问[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147.

④同上

⑤金良年译注.孟子译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168.

⑥朱熹.论语集注·卫灵公[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161.

⑦朱熹.论语集注·述而[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66

⑧朱熹.论语集注·宪问[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138.

猜你喜欢

儒家论语学者
知命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茶道
程门立雪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大学者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