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教学法在网球底线对抗中的实验研究

2014-09-18刘远海石裹莹向慧媛王志辉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底线网球教学法

刘远海 石裹莹 向慧媛 王志辉

(1.湖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2.湖北科技学院基础医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网球运动是一项需要承受各种压力的体育运动。在一场激烈的技战术对抗中,无论是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球员,比赛双方都要不断受到来自对手、比赛环境以及自身心理与体能等因素产生的压力所带来的考验与挑战。而底线对抗是网球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球基本功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一场激烈的网球比赛中,底线对抗的能力常常成比赛成败的关键因素,更有学者作了“得底线者得天下”的高度概括。由此可见,底线对抗是网球技术中很关键的一部分,理应受到网球学习者的高度重视。网球压力教学是针对比赛中各种可能遇到的压力,创造一个富有成效而又充满趣味的模拟训练环境来开发学生的潜力,以提高应对各种压力的能力。通过创设各种压力情景,能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训练水平,压力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底线抽球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2011级社会体育网球专选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男生12名为实验组,2班男生11名为对照组。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压力教学法的相关概念

“压力”一词最早是由加拿大著名内分泌专家汉斯.薛利提出的,他认为压力就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应对刺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1]。而目前心理学上对压力的解释为由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由于压力无处不在,特别是在激烈竞争的体育领域,压力可能让比赛的胜负变得更加迷离,因此受到研究人员的普遍关注。如陈麒(2003)[2]通过研究发现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有显著的负相关,与教练员的民主型领导方式有显著的负相关,与教练员的权威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有显著正相关;男女

运动员心理压力与心理适应有显著差异。姚卫宇(2005)[3]从心理学角度论述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及表现类型,并提出了几种有针对性的调节方法,以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赛前达到最佳。邵斌(2006)[4]对大赛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压力成因进行研究,表明国家需要、金牌指标、运动员间的竞争、家庭背景、年龄、心理素质、伤病等是主要影响因素。保罗·沃德洛(2005)[5]通过实现一定的战术目的给运动员施加压力,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他的训练系统就是如何运用压力制定并执行有效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在比赛压力中迅速恢复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压力训练理论引入课堂教学,延伸为压力教学法,即以竞赛中选手承受刺激为依据,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实施各种压力刺激,以完善学生的各项技战术能力,增强学生的运动表现,从而提高网球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2.2 底线对抗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2.1 底线对抗能力的评定标准

通过对专家的访谈,认为网球底线对抗能力的评定主要是从击球的稳定性和处理各种来球时的应变能力两个方面来进行评定,其中稳定性是指在非受迫情况下击球的成功率,可采用的测试方法为:被测试者站在端线附近与教练对击球,要求落点控制在发球线后的单打区域,直至被测试者失误为止,记对击球的次数(区域以外的过渡球不计次数)。应变能力是指在被动的情况下回球的成功率,可采用的测试方法是:测试者站在端线附近回击教练用球拍随机抛来的20个球(速度、落点不固定),要求回击到对方发球线后的单打区域,记回球成功次数。

2.2.2 影响底线对抗能力的相关因素

为了进一步正确认识和分析底线对抗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咨询专家,编制出一份包含双眼视力、预判能力、起动速度等9个影响因素的半开放式调查问卷,向网球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有5年以上球龄的网球爱好者发放60 份调查问卷,请他们根据密切程度给予相应的分值,其中5为非常密切,4为密切,3为一般,2为不很密切,1为很不密切。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当面发放即刻回收的方式,回收率达100%,有效54份,有效率为90%。统计结果如表1,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控球能力、预判能力、移动速度,可以认为是影响底线对抗能力的主要因素。

表1 底线对抗能力影响因素调查统计表 (n=54)

2.3 压力教学实验

2.3.1 实验前测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击球稳定性和应变能力两个方面的测试。为了避免内部效度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根据上述调查得出网球底线对抗能力还受控球能力、预判能力、移动速度等方面的影响,实验前还加测了控球能力、预判能力、扇形跑三项指标,其中控球能力测试方法:教师定点抛球,被测试者将球打在规定区域(底线与发球线之间的六方格),教师给每个学生抛球20个,记录击球成功的个数。预判能力测试方法:抽球员站在底线附近,采用各种击球方式将供球员所供来20个球抽向对方场区(底线与发球线之间的六方格),被测试者站在网前,眼睛盯住抽球员抽球而看不到落点,在抽球后2秒内说出落点区域,记录判断正确的次数。扇形跑测试方法:将一支球拍放在底线中点后面,放5个球依次在底线与单打边线交点、发球线与单打边线交点、发球线与中线交点处,被测试者站在底线中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取回5个球放在球拍上,记录完成的时间。

以上测试均为三次,取中间值为最终测试值进行SPSS17.0 处理,并用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2),结果显示以上几项测试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两组学生在左右移动速度、预判能力、控球能力和底线抽球稳定性等相关因素上均无显著性差异,另外,两组学生为同一专业,教学大纲相同,培养目标一致,因此可视为教学因子基本相同,不存在优劣之分,属于同一级别,可作为同等的实验对象。

表2 实验前测数据统计表 (n=23)

2.3.2 实验过程

本次教学实验选取的正反手底线抽球为主要教学内容,从2012年10月15日开始,到2012年12月14日结束,共9周36学时。其中实验组根据网球技战术的特点,结合压力产生的根源和模拟解决方案,精心设计压力教学实验方案。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存在心理压力、身体压力、技术压力和战术压力4种压力[6]。针对压力来源,设计压力教学方案,模拟竞赛各种情景,分别设计为四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与技战术能力的运用,如阳光、风尘等;二是对手某些异常的举动而引起心理变化和注意力变化,如喊叫、强悍、顽强等;三是裁判员的判罚不如意时产生情绪波动;四是自身原因造成的压力,如比分领先或落后、疲劳或伤痛、将要得到奖励或惩罚等,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另外,为了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在实验过程中确保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基础一致,教学内容、教学时数、教学场地器材、练习量均一致,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上课,所有教学内容必须在教学时间内完成,并禁止两组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练习,尽量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2.3.3 实验结果分析

经过9周教学实验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底线对抗能力进行测试(方法与实验前相同)(如表3)。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在压力教学实验后击球稳定性(即连续对抽球的拍数)和应变能力(即应对一般击球快慢节奏和速度变化的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通过压力教学法后,学生更能稳定地发挥应有的技术水平。

表3 实验后测数据统计表 (n=23)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压力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心智能力和情绪上的稳定性,有利于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或超常发挥;压力教学法要求学生在整个训练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和注意力,能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训练和比赛;压力教学法采用合理的奖罚制度,将训练变得富有挑战性,能让学生在训练中勇于承担责任,磨练意志,增强了自信心和个性表现力;压力教学法通过模拟竞赛中的各种压力环境,增加了学生面对各种情景的机会,增强了独立应对或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压力教学法是以竞赛中选手承受刺激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比赛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压力刺激,提高各种应对能力,以产生良好适应性的教学活动。

2.评定网球底线对抗能力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击球稳定性和应变能力两个方面,影响网球底线对抗能力的主要因素是:控球能力、预判能力和移动速度。

3.压力教学法能增强学生在心智能力和情绪上的稳定性,能够磨练意志和保持高度的关注度和注意力,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有利于技战术的充分表现。

3.2 建议

1.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只有在比赛中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因此建议压力教学应与具体实战或比赛相结合。

2.在实施压力教学时,要注意相互沟通与合作,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和心理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调整压力环境和强度。

参考文献:

[1] 徐祥峰.对网球专项课技战术压力教学方法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2] 陈麒.教练员领导方式与运动员心理压力及心理适应的关系[J] .体育学刊,2003,(3):55-57.

[3] 姚卫宇,周爱国,刘丽菇.对运动员赛前心理压力源的调查及调节对策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11):11.

[4] 邵斌,吴南菲.大赛前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成因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49-53.

[5] 保罗.沃德洛著,陶志翔译.网球压力训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7.

[6] 刘朝辉.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底线战术压力训练研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109-111.

猜你喜欢

底线网球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坚决守住廉洁底线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真相与底线
底线①
女人啊,美是底线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