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内陆开放新样本
2014-09-18本刊评论员
本刊评论员
2月19日,《贵州贵安新区总体方案》(下称“方案”)由国家发改委印发。“方案”所强调的重点与核心,是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并认为开放程度低,严重影响了贵州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可见,扩大开放范围、加深开放程度,对贵州发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国家层面得到进一步认同与支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方案”把提升贵州的开放层次,放在“完善我国开放格局”的战略视野之内,于此,贵安新区对于全国的意义也得以升华,深刻体现了“国家级新区”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特殊地位与时代作用。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贵安新区所蕴含的强大吸引力与充足发展能量正待释放。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是贵安新区区别于其他国家级新区的重要特征。贵安新区在土地、生态等方面占有先天优势,是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前沿科技的理想选择地,具备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自然条件,也具备构筑“经济增长极”的发展基础;而“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这一战略定位,把贵安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平衡、协调发展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出来。
“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的内涵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完善开放机制,赋予灵活的开放政策,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文化交流体系,深度融入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建设对外开放的先行先试区。这与创新发展实验区、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区,共同形成贵安新区的五大战略定位,构成了贵州克服自然地理等特殊困难新的探索与发展平台。
近年来,西部地区不少省市都在立足自身区域特点谋篇布局,纷纷提出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贵安新区建设的时间表也很明确,2015年“初步建立”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2020年就要“基本建立”。从发展框架基本搭建到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仅有5年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虽然在财税、投资、产业和土地等方面都获得诸多“试点”性质的支持,但站在国内新区竞争格局中,贵安新区起步稍晚,而且地处西南腹地,对其建设难度还需充分估计。
任何一个新区建设,都包含了体制上的诸多改革与探索创新。注重构建基于区位特征与资源禀赋的增长机制,探索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齐头并进的制度构架与发展路径,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贵安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对贵州乃至全国应有的智力与经验贡献。而提升贵州经济整体实力,促进全国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是贵安新区承载的一个重大责任。
贵安新区建设进度非常快,产业集聚带有强烈时代气息,正所谓“一开始就与众不同”,比如富士康、大数据项目等,令人振奋。可以预见,贵安新区“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科技引领”、“高效能管理”的基本原则,将会使人口、资源、生态、政策、改革等红利释放的空间继续扩展;“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新路径”的探索实践,将为贵州后发赶超带来强劲基础性、制度性力量,为贵州乃至全国树立起崭新开放样本。(执 笔/岳 振 责任编辑/奚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