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探讨
2014-09-17梁金萍
梁金萍
摘要:由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步趋向于科学化和规范化,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在事业单位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本文从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控制度 问题 策略
一、前言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出于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局限于事业编制数额,从事财务会计专业人员的数量少,因此做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及财务管理工作就比较困难。但正是因为这些实际困难存在,就更需要迫切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一旦将根本性的制度建设问题忽略了,则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和其社会公共服务这一职能的履行均会受到严重制约。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其深远发展及近期规划都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有:其一,内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极大程度地预防事业单位的内部出现诸多的问题,如国有资产非法挪用和侵占等;还有能够确保国有资产的规范和安全管理。其二,内控制度的有效建设有利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及时收集与整理各项信息,并且及时提供客观公正、准确的财务数据和会计信息,从而确保财务管理工作平稳有序的进行和单位领导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规划。其三,内控制度的制定与履行可能够最大限度的防范贪污腐败、徇私舞弊等问题,能够及时防漏堵疏,从而全面提高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质量、确保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一)保证事业单位的信息准确性和完整性
如今事业单位内部出现违法乱纪现象的原因在于其内控制度完善度不够,从而经济发展落后,致使领导层不能获得准确、完整的信息,为违法乱纪的人提供了操作空间,因此,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尤其是信息系统内控制度建设显得比较重要。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能够确保事业单位的信息更加准确和完整,从而有利于领导层根据这些完备、真实的信息,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
(二)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针对现阶段事业单位中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资产管理中出现的责权不清、账实不符等问题,建立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能够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杜绝部分国有资产私有化,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使事业单位能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挖掘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价值
在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益较低,从而影响到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对事业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价值,挖掘出事业单位的财务价值,必须以一套较好的内控制度为基础,由此可知,建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是比较重要的。
三、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采取的内部控制为《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尽管它与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相符,但其内容主要是为企业设计的,针对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方面的内容明显不足。另外,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并未以书面形式呈现出现,而是以财会规章制度暂时替代内部控制制度来推行使用,分析问题时,多凭借工作经验,无科学的依据;内部控制范围局限在单位的各项开支标准上,忽视了业务操作的过程,出现问题时,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参考标准。多数事业单位的领导层的内控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单位内部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的理念更是无从谈起。
(二)领导者的内控制度意识薄弱
领导层的内控意识的树立,是内控制度建设的基础。目前许多事业单位领导忽视了内控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并未形成比较完善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理念,因此,事业单位管理多采取部门规章制度制约或上级抽查考核下级的层面,同时参与内部控制的人员多数集中在财务部门,不利于内控制度理念的推行和建设。真正参与到内部控制的人员也多是企业的财务人员。领导者的内控制度意识薄弱,导致领导层容易出现单一做决定,无法体现民主集中等问题。
(三)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存在专业水平不高、不了解内控制度、不能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步骤等问题。经常出现财务人员未经专业培训,因此,在财务管理控制工作中无法胜任,只能从事简单的出纳一职,无法辨别违纪违规等行为,不能在财务管理控制中给出可行性较高的建议;国有资产的管理控制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因此不具备管理的能力,只能在管理活动中起到仓储员的作用,缺乏国有资产的内控制度建设意识,无法准确分析国有资产中账面价值、使用价值等,不利于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和效益升值。
(四)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我国的事业单位还存在会计核算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从而导致会计核算工作中出现以下问题:会计凭证管理不严谨,随意性很强,如出现事后签字等现象,不能反映出事前控制;在货币资金支付上,常出现授权付款凭据不足,支票及印章管理者均为一人的现象,无法真正实现单位的内部控制;装订存档的会计凭证,多数以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而不分业务类型,从而出现业务类型不一的会计凭证也装订在一起,不利于财务核对及汇总工作的进行等等。受以上诸多问题的影响,多数事业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都会出现失真的现象,阻碍了致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和监督工作步伐。
四、完善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策略
(一)健全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
健全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必须遵守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责权统一:高度重视部门的责任控制,将各部门与部门人员之间的权利、职责等明确,并严格奖惩制度,把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融入进单位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二是不例外: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以全单位人员共同参与为基础,无特殊人员存在,从而确保内部控制的公平公正性和整体性;三是相互制衡: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部门之间需要形成横向的相互监督,纵向的相互牵制。在授权、记录和保管等诸多方面,还要实现相互控制,从而确保部门之间和岗位之间真正的权责分明。另外,在健全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之前,各单位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制定出符合实情的一套内控制度方案,以确保内控制度的规范性和合理性。endprint
(二)强化领导者的内控意识
事业单位领导者的思想理念对其发展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对事业单位的领导者进行内部控制培训,强化其内控意识,就显得比较重要。让领导者了解到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让其认识到内控制度给事业单位带来的利益,并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奠定基础。另外,还要建立起一套财务负责人与单位领导者一起负责的内部控制制度,把财务部门中的管理作用直接融入到单位的重大决策中,为领导者的决策提供较好的参考。
(三)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教育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在事业单位中,财务人员不但要掌握自身的业务技能,还要了解国家的政策变化,并善于用所学的知识去应对各种财务问题,强化服务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同时财务人员还需要具备财务管理和文字编写等的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巧;信息管理的人员则需要理疗信息管理对于单位的重要性,尽量保证信息及时、真实、完整,为单位提供的信息必须简要、明晰,并且具备一定的信息风险识别能力。另外,事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不仅要考核其专业水平,还要注重对其综合素质的考量。对在岗人员的培训与考核,也要定期进行,并实行优胜劣汰的岗位竞争机制,从而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
(四)健全会计核算体系
健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提高其信息质量。因此,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规范和完善会计核算工作,并高度重视单位的财务监督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进一步健全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披露等相关制度。健全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为充分发挥出内部控制的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束语
现阶段,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想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整体水平,还需要总结更多的经验,并结合单位的具体实际进行。而不断总结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认真分析其利弊,事业单位各部门几个岗位之间需不断沟通协调,才能得出有效的内控制度建设的良策,为事业单位的内控制度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存仙.浅析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3):112
[2]袁俊春.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问题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7):105-106
[3]陈文.浅议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J].现代企业教育,2013,12(6):76-78
[4]潘玉梅,万伏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6(8):102
[5]王桂凤.浅析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与完善[J].财经界,2011(12):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