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活和课堂都精彩

2014-09-17施建平

考试周刊 2014年61期
关键词:生活化科学情境

施建平

“生活即教育”的倡导者、实践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科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實际的问题;了解科学在现代生活和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因此,小学实验教学应该与社会生活、学习生活相结合,通过“玩”的方式对基础的科学原理形成感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情感,让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得发展。

一、变废为宝,实现探究材料的生活化

小学实验教学配备的实验器材侧重保障主要实验,因此师生需要共同准备一些生活化实验材料。农村中的许多废旧物品,只要稍加留心,就能被科学教学实验利用。学生通过收集探究材料的过程,会感到课堂中开展的实验在平时生活中也可以进行,无形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继续进行探究、实验。

如教学《声音》(四上)单元时,除了利用配备的实验器材——音叉外,老师还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一些材料,如塑料直尺、纸张、铁罐等,要求学生想各种办法使它们发出声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会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效果显著。再如废旧塑料杯可当做玻璃杯用来做土壤的分层实验,废旧纸杯可用来做种子的发芽实验,废旧纸盒可用来做蚯蚓生存环境需要的实验……通过生活中这些废物的收集和利用,既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又为上好实验课做好充分准备,避免教师的枯燥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化材料,有利于学生开展具有个性化的探究活动,拓宽学生活动的参与面,拓展参与深度,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二、以动制静,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让学生动起来。

1.教材处理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如果缺少了教学资源的支持,就失去了一定的意义。因此,挖掘生活化的科学素材,让教材贴近生活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们可以对家庭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如在教《杠杆》一课前,可以预先让学生接触、观察、运用有关杠杆的家庭物品,如筷子、剪刀、指甲钳、开瓶器等。在生活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认识这些用具有何共同点。另一方面,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生活化的实施。如在教学《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时,组织学生对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进行调查,查找空气污染源,寻求对策,制订治理方案。这样,学生不但利用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还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

2.教学情境生活化。

课堂导入生活化,以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作为课堂的切入点,从学生身边的现象出发提出相关问题,创设生活情境。在教学《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老师在开始教学时引出问题:老师想要腌制咸鸭蛋,需要准备盐水,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一斤盐很快溶解在水中?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给教师献策:“用热水溶解食盐。”“可以用筷子不停地搅拌”……这样,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就会感到科学和他们非常亲近,对实验设计非常感兴趣。

教学过程情境化,努力创设生活情境,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教师要善于挖掘,把学生经常接触到的、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展现出来,从中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教学《蚂蚁》一课时,围绕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和课外了解到的知识,组织讨论“蚂蚁搬家是什么现象”“蚂蚁是怎样传递信息的?”“蚂蚁是如何分工的”……这些问题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在享受探究乐趣的同时,习得了有关蚂蚁的科学知识。

三、由内而外,实现课外探究的生活化

课堂教学是学生探究科学真理的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开展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分析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现实生活中可以遇到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教完《食物中的营养》、《营养要均衡》(四下),每位学生了解到科学饮食的重要性,运用所学知识制定了营养食谱,我再次利用学生手中的食谱为活动材料,让学生把这张食谱带回家,与父母共同讨论修改,从营养学“色、香、味”俱全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家庭的具体生活水平,制定出科学营养的食谱。这项活动既在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创新,更提高了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为人服务的,现代人离不开科学。

同样是《食物》单元中的内容,教完《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四下),我要求学生走进超市,了解各种食物包装上的信息,并强调哪些信息是我们购买食物时必须注意的。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了解了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信息,一位学生说:“现在我去超市买东西,首先要看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看看有没有食品安全标志。”这些现象说明,课堂上的所学已经深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已经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生活化的课外活动既巩固扩展了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发展探究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久而久之,学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自己想办法探究解决,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实验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提高科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利于增强生活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教学生活化,但反对把生活化作为教学的单一追求甚至是唯一追求。生活化情景应是有选择的,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知识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当科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科学对儿童来说才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当我们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使科学走近学生的生活,融入学生实际时,科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就蕴含在平常生活中,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发现生活、课堂皆精彩。

猜你喜欢

生活化科学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