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历史上的回民饭馆

2014-09-17黑白

回族文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回民仁义饭馆

黑白

谈到回族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东北是一个不该忽视的地方,但是我们在不绝如缕的回族讲述中却很少听到来自东北的声音。清末民初,河北、山东等地的回族人迫于生计,跟着“闯关东”的队伍纷纷到了哈尔滨谋生。这些回族人离开故土,到了关外,相互帮衬,互相提携,在关外做起了小生意,建起了清真寺。逐渐定居下来后,又源源不断地将关内的亲戚接到了关外,一起共渡难关。其中,哈尔滨道外区是“闯关东”的回族人较为集中的地方。民以食为天,有回族流动的地方,就有清真饭馆。就这样,道外区逐渐成为哈尔滨回民饭馆扎堆的地方。这期间,哈尔滨的回民饭馆虽然门面不大,但数量很多,最有名气的当属“四大家”。所谓“四大家”,是指佟玉新创办的仁义馆、马荣恩创办的冀南村、郭绍先创办的郭家馆、杨增善创办的镇兴馆。《哈尔滨美食地图》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哈尔滨的餐饮,为本文提供了部分图文资料。笔者将详细讲述“四大家”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地处哈尔滨中东部的道外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城区。民国时期,哈尔滨的大小戏院和杂耍卖艺的,大都云集在道外。道外各条街道上,摊贩云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热闹非凡,是一个做生意的好地方。大量从河北、山东等地“闯关东”来到哈尔滨的回族,大多集中在道外谋生。这些从关内来的回族人,或宰卖清真牛羊肉,或经营回民饭馆。

佟玉新(1878—1945),1900年从河北河间“闯关东”来到哈尔滨。1912年,佟玉新在哈尔滨道外俗称八杂市的南六道街里的西顺街105号,买了四间倒闭的馆房,开了一家清真饺子馆。图①是二十世纪初期的八杂市,人声鼎沸。最初,饺子馆没起名字,只挂一个表明是“清真”的蓝幌。由于佟玉新为人处世正直忠厚,买卖公平,所创牛肉蒸饺又风味独特,逐渐得到顾客的认可,遂名声在外。有一天,一位老者登门造访,吃了佟玉新亲自做的饺子,心满意足。但老者发现这么好的饺子馆,却没有一个名号,又听说佟玉新是一个仁义善良的生意人,便写下“仁义”两个大字赠送给了佟玉新。自此,佟玉新就以仁义馆为名,经营这家饺子馆,生意越做越红火。

佟玉新不仅做生意兢兢业业,在教门上也很上心。1927年,哈尔滨新建清真西寺,佟玉新出乜帖若干。图②是1932年6月,哈尔滨新建清真西寺所立石碑,仁义馆的名号清晰可见。

仁义馆创办初期,门面简陋,房舍低矮。开始仅有两张半桌,最多时放六张小方桌。从业人员有面案三人、炒肚一人、前堂一人、外卖一人,共计六人。虽然起步艰难,但佟玉新能苦心经营。无论穷人富豪,也无论哪个民族,都乐意到仁义馆来吃一盘蒸饺,叫一碟炒牛肚。仁义馆为了保证风味独特,货真价实,每天进料有严格规定。营业时间从早上八点挂幌开始,大概到下午五六点,不论牛肉和牛肚,每天只卖百斤左右,卖完后就落幌关门。佟玉新为此还制定了一套口诀:“标准选料,过日扔掉;定额进肉,卖完拉倒;今日肉次,闭店停灶;优质保量,供好主道。”

生意越来越好,老家的亲戚陆续有人投奔他,主要有佟书琴、佟书业和佟继章等人。佟书琴(1902—1981)(图③),十六岁时在老家一清真饭馆当学徒。二十五岁那年,被三叔佟玉新带到哈尔滨协助经营仁义馆。佟书琴是佟玉新后辈中第一个到哈尔滨的人,后来与弟弟佟书业(1912—1985)一直协助佟玉新经营仁义馆。

仁义馆和所有的民族资本一样,有过鼎盛时期,也有过濒临破产之时。在最困难的时期,不得不辞退了几个伙计。其中,伙计满万清被辞退后,在丰润街13号开了一家“满记仁义馆”;伙计吴殿荣辞职后,在道外景阳街开了一家“吴记仁义馆”,后改名为吴记饭店,生意一直很红火。图④为吴殿荣和飘着蓝幌的吴记饭店。

1956年,老仁义成为公私合营饭店,佟书琴任私方经理。图⑤是1958年7月2日,哈尔滨道外区饮食业第二批正风留念,中排右二为佟书业,当时在老仁义工作。

佟继章(1925— ),是佟书琴的侄子,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就在仁义馆工作,1957年后出任老仁义经理。佟继章也是佟家第三代在哈尔滨唯一从事餐饮业的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时,佟继章还做过道外回民饭店主任。图⑥是1965年12月20日,回民饭店全体职工纪念照,前排左五为佟继章,时任道外回民饭店主任,时年四十岁。

佟玉新去世后,佟书琴正式接管仁义馆,是为仁义馆第二代。1947年,工商部门对哈市饮食业进行统计,由于哈尔滨同时有三家以“仁义”命名的清真饭馆,为了区别,将佟玉新创办的仁义馆称为老仁义。图⑦为一直经营到现在的老仁义的店面和门口的蓝幌。

道外南十六道街,是哈尔滨历史上饭店较为集中的一条街道。马荣恩(1873—1955),1921年从河北大名县金滩镇金北村出发,沿着“闯关东”的线路步行到哈尔滨。1926年,他与两个老乡合伙在道外南十六道街212号创办了三合兴饭馆。之后,妻子和女儿马惠琴也从老家来到哈尔滨协助经营。1930年,在奉军当兵的儿子马广盛因伤退伍,投资扩大饭店,另两人退出,饭店由马家独自经营,改名为冀南村,意为“河北南部的一个小村庄”,表达了思乡之情。

冀南村所在的212号,是一栋二层小楼的一楼,一楼共有三个门面,中间为店门,两侧为大玻璃窗。门前挂表明是清真饭馆的双蓝幌,牌匾为黑底颜体金色大字。二楼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马荣恩的私宅。马荣恩的女儿马惠琴后来嫁给了来冀南村当学徒的杨增善。图⑧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马惠琴结婚后与孩子们在一起。

马广盛(1901—1981),马荣恩的儿子,生于河北老家。十六岁时,当兵入伍,加入奉军。二十岁时,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受训。二十八岁时,已是奉军一名高级军官。在一次战斗中受伤后,退伍回到哈尔滨,协助父亲经营冀南村。期间,马荣恩的妻子,也就是马广盛母亲去世后,冀南村的生意渐渐萧条下来。图⑨为1939年6月7日,马广盛一家三口在故母墓前合影。1941年,马广盛正式接手冀南村。为了节省开支,马广盛学会了上灶,与妻子马沙氏一起经营冀南村。

一份《1947年哈尔滨饮食服务业网点明细表》图⑩显示,冀南村当时主要经营烧饼和菜,工作人员共有七人,经理为马广盛。1956年公私合营后,冀南村被合并为国营饭店。与此同时,饭馆的匾额也被摘下。当时,店方要留给马广盛。马广盛却说,饭店都给了公家,这匾还留着干什么,就劈柴烧了。

1957年,哈尔滨饭馆网点规划,冀南村让出道外南十六道街212号,搬到道外正阳街。图11为民国时期的正阳街,这里曾云集了很多回民饭馆。

之后,冀南村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了,招收的工作人员也比之前多了。图12是1958年9月4日拍摄的,当时是哈尔滨市道外公园文化革命馆乐园饭店全体职工留影纪念。乐园饭店是哈尔滨历史上只开了一个月的回民饭店,这张照片记录了当时的牌匾和门脸,弥足珍贵。后排左三为纪桂春,时任冀南村收款员;左四为郭兴业,时任冀南村面案;左五为马云献,时任冀南村采买员;左六为李月顺,时任冀南村杂工;左七为李华丰,时任冀南村面案;左八为武敬波,时任冀南村徒工。

旧时饭店名字前是不能随便加“老”字的,要想加这个”老“字,那这家饭店不仅要资格老,还得名望高。哈尔滨历史上的回民饭店中,只有佟玉新创办的仁义馆和郭绍先创办的郭家馆曾经被称为“老仁义”和“老郭家馆”。在哈尔滨饭馆的历史上,蓝幌一直是回民清真饭馆的显著标志。郭绍先(?—1984)(图13),山东莘县张鲁集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闯关东”来到哈尔滨。郭绍先刚到哈尔滨时,生活异常艰难,先是提着篮子走街串巷卖包子。时间长了,手里积攒了一些钱。1927年,郭绍先在位于道外正阳十一道街创立了郭家馆。据后人追忆,郭家馆的招牌为黑底白字,店面为长方形,面积有近百平方米,放置十二张大方桌,桌面四边是木头框,中间铺着白瓷砖。

1958年后,郭家馆跟许多饭馆一样被取消,合并重组成道外回民饭店,店址即是郭家馆。图14是1958年11月22日道外回民饭店全体职工合影留念,前排左三为郭绍先。郭家馆的工作人员也被分配到其他饭店,老掌柜郭绍先被分到景阳街上的吴记仁义馆做面案,一直在此工作到退休。

图15是1933年哈尔滨老地图上的老郭家馆位置。郭家馆除了在道外和当地回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外,还是哈尔滨蓝幌饭店的代表。因为郭绍先经营的郭家馆生意兴隆,很多“闯关东”到哈尔滨的回民多多少少都受过他的提携和帮助。

郭家馆在1958年参加公私合营,图16是1958年2月23日,公私合营老郭家馆1957年光荣超额完成任务合影纪念。照片上有三面锦旗,其中第一面上写着“奖给季度社会主义竞赛先进单位。为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给顾客供应更多更好更便宜的饮食品而努力”,落款为哈市饮食公司、饮食公司工会。照片上共有九人,当时都在公私合营老郭家馆工作。前排左起为马学文、郭绍先、金广利、马炳生;后排左起为李发振、马彦章、郭纯善、蔡玉河、迟会计。

郭大林,十六岁时就和老乡结伴来哈投奔六叔爷郭绍先,开始在郭家馆打杂。先后在冀南村、仁义馆等多个回民饭馆工作。1982年,郭大林停薪留职,在道外区新马路2号开办胜启饭店。1983年,胜启饭店搬到道外南八道街,将店名改为“老郭家馆”(图17),这也是郭家馆字号消失二十多年后,由其后人重新恢复起来。老郭家馆虽然一直以民间小馆的形式存在,无法与鼎盛时的郭家馆相比,但总算是还有一脉传承。图18为郭大林在老郭家馆,手里拿的是郭绍先一家人的合影。作为郭家馆的传承人,郭大林只能通过照片追忆先辈们创办郭家馆的岁月了。

早在1925年,郭绍先到老家探亲返回哈尔滨时,带了一个十二岁的回族少年,他的名字叫杨增善(1912—1981)。杨增善到哈尔滨后,在郭家馆当了五年学徒,学成后到冀南村当厨师。由于杨增善聪明又勤奋,在冀南村上灶期间,被老掌柜马荣恩相中,将女儿马惠琴许配给他。1933年,杨增善与马惠琴结婚。1935年,杨增善学成了手艺,并有了一些经营饭馆的经验,遂在哈尔滨道外富锦头道街29号租下一处门面,创立了镇兴馆。店名寄托了他希望“家乡兴旺,自己事业发达”之情。由于杨增善经营有方,镇兴馆生意蒸蒸日上,后来又买下了房屋。

从时间上讲,镇兴馆是哈尔滨道外回民饭店“四大家”之中开业最晚的,杨增善也是四位店主中年龄最小的。但这些并没有妨碍镇兴馆的发展壮大。另外,杨增善在哈尔滨回民圈中交友广泛,“四大家”中郭家馆的老掌柜郭绍先和冀南村老掌柜马荣恩,都是他的亲戚,其他回民饭馆也与他关系密切。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镇兴馆已成为道外,甚至哈尔滨小有名气的回民饭馆。图19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杨增善与长子杨献彬、长女杨献芳。

镇兴馆位于富锦街头道街路南,大观园门洞对面,是一栋平房,面积有一百多平方米,有后门通向大新街。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其店门左右是突出墙体的两扇大橱窗,里面放一些熟食,进门后是前堂,十个散座,为五六人的方桌,左右各三个雅间,十人的大圆桌。前堂中间是一个长方形的大炉台,上铺铁炉板。后灶有四个灶台,东侧有两口大锅,蒸包子、烧卖、煮抻面。西侧最里面是个大冰柜,双层木板间壁,中间放置冰块。镇兴馆除了日常经营各种回民特色饭菜外,也能包办十几桌的宴席。

当时,镇兴馆的面案叫郭福,山东莘县张鲁集人。郭福生于1893年,二十岁闯关东到东北,落户在哈尔滨近郊巴彦县,开设了一家烧卖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郭家烧卖馆成为抗联领导人赵尚志的秘密联络点,郭福本人担任秘密联络员,赵尚志每次到巴彦县都要落脚在郭家烧卖馆。图20是郭福跟家人的合影,前排左一为郭福,后排左一为郭福的女儿郭淑琴。

1943年,杨增善的表弟杨金才(图21)与郭淑琴结婚时,结婚典礼和宴席就设在镇兴馆。

图22是1943年5月7日,杨金才与郭淑琴在镇兴馆举办婚礼的纪念照。右三为杨增善,右五为冀南村掌柜的马广盛,新郎新娘身后为新同发掌柜的沙金桢。虽然照片已经损毁非常严重,但我们还是能从背景里看到“清真古教”、“镇兴馆”等字样。

1956年,镇兴馆成为公私合营饭店,杨增善作为私方代表留店工作。1958年,杨增善作为私营店主参加了道外区饮食业第二批整风运动,前文提到的图⑤前排左七为杨增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调到老仁义工作,后又到冀南村,1972年在冀南村退休。杨增善的厨艺非常精湛,哈尔滨回民饭店中的很多厨师都是他的徒弟。图24是杨增善一家于1970年2月11日的合影,中间坐着的老者分别为杨增善、马惠琴夫妇。

图25从左至右依次是杨献彬(杨增善的长子)、马景春(冀南村老掌柜马荣恩的孙子)、杨献廷(杨增善的三子),背景是杨献廷于1990年创办的清香村,至今仍在营业。想必这三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对于其父辈们曾经在哈尔滨创立的回民老字号饭馆,记忆犹新。

除了上文讲述的“四大家”,哈尔滨历史上还有很多老字号回民饭馆,比如新同发、蔡家馆、北京馆、杨家馆、太平回民饭店、明顺馆、同心恒、站前回民饭店、庆增回民饭店等,这些回民饭馆背后的故事,有待我们继续探究。

(本文图片由王丹阳等人提供)

猜你喜欢

回民仁义饭馆
免费午餐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浅探西昌回族史
久假不归
BOTTOMS UP
免费午餐
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京味小饭馆 见证大时代
仁义不过是“客栈”?
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