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2014-09-17侯海霞
侯海霞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 400016)
化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对原发灶、转移灶和亚临床转移灶均有治疗作用,所以它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是化疗治疗肿瘤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将正常细胞和免疫细胞一同杀灭,所以化疗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治疗方法。特别是中晚期肿瘤或身体虚弱的患者,盲目使用化疗,不仅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更会加速患者的死亡[2]。因此,为了让患者安全渡过化疗期,尽可能地减少或预防各种不良反应就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对部分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系统护理,和常规护理患者相比,具有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月入住我科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2例。试验组男39例,女23例,年龄41~68(46±10.9)岁;对照组男37例,女25例,年龄41~68(47±12.1)岁。所有患者均第一次接受化疗,2组年龄、性别、疾病严重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护理
1.2.1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研究组内人员对其介绍医院环境,熟悉病房结构,介绍主管医生和主管护士,向患者和(或)家属讲解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向患者承诺随时对其提出的问题做耐心解答。
1.2.2试验组 试验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除了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外,该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
1.2.2.1健康教育 讲解化疗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强调化疗是肿瘤患者必经的治疗途径之一。针对患者病情说明某些早期肿瘤患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及时的化疗也能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强调心态在肿瘤患者的恢复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3]。通过健康宣教后,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该病的特征,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也让患者安心地接受化疗。
1.2.2.2心理护理 选取研究组内具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的护士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干预过程中,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要了解患者真实的心理状态,就必须体贴关心患者,对患者的职业、文化、家庭、配偶以及个人生活境遇等进行必要的了解,同时还应熟悉患者的治疗方案和具体治疗方法。在掌握上述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同步或超前地测知他们将要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变化和心理规律,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心理护理方案,诸如因病施护、因人施护等,以达到变“事后护理”为“事先控制”的目的。有些患者一旦获悉自己患了癌症以后,生的欲望会降低,而死的欲望会增强。这时,要及时唤起患者的希望和战胜癌症的信念。要用坚定的表情、不容置疑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赖[4]。再以患者微小的病情改善事实,来帮助患者排除不良的心理状态。当患者萌发希望之后,要进一步鼓励患者承担力所能及的生活事项,鼓励他们敢于驾驭生活。当患者出现全身衰竭、失眠、疼痛、不能进食等多种症状时,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必要的支持疗法,除力求改善全身状况外,更应注意对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用历经磨难终于战胜病魔的实例,以鼓励和激发患者同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1.2.2.3不良反应护理[5-6]①化疗期间准备好止吐药,以便当患者发生胃肠道反应,出现恶心呕吐时能及时处理。其次,当患者发生恶心、呕吐时嘱其采取舒服的卧位,鼓励患者做深呼吸。发生呕吐时必须仰卧,头侧向一边,鼓励患者漱口,注意口腔清洁。②定时为患者进行血细胞计数和骨髓检查,当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至临界值时嘱其暂时停止化疗,并作保护性隔离,采取相关预防并发症的措施。为患者创造一个空气清新、整洁的环境,绝对禁止患者与传染性患者相接触,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患者一切用物经灭菌处理后方可使用。预防呼吸道感染,病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每日1次,并且对床和地面也应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③观察患者任何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子出血,皮肤淤斑、血尿及便血等。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湿度,患者的鼻黏膜和口唇部可涂石蜡油防止干裂,静脉穿刺时慎用止血带,注射完毕时压迫针眼5 min,严防利器损伤患者皮肤。化疗期间应嘱患者多次饮水以减轻药物对黏膜的毒性刺激。保持口腔清洁,嘱患者不要使用牙刷,而用棉签轻轻擦洗口腔牙齿。给予无刺激性软食,因口腔疼痛而致进食困难者给予2%普鲁卡因含漱,止痛后再进食。如果患者出现脱发,尤其对于女性,应让患者了解这一可逆性反应,化疗结束后头发可再生,化疗前头颅置冰帽或一严紧的充气止血带,用药结束后10 min除去此带,采取这种措施可减轻脱发。向患者解释因身体外表变化而引起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化疗时身体的某些变化是暂时的,以后会慢慢恢复。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并给予正面的引导,告诉患者可戴假发以掩饰头缺失,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
1.2.2.4饮食护理 食物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不吃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少吃熏、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防止腹胀、腹泻和便秘;为防止化疗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等下降,宜多食血和肉,如动物内脏、蛋黄、瘦肉、鱼、黄鳝、鸡、骨等;同时可配合药膳,如党参、黄芪、当归、红枣、花生等;提高免疫功能,可食香菇、蘑菇、猴头菇、木耳等食品;增加食欲,防治呕吐,可采取更换食谱,改变烹调方法,增加食物的色、香、味;少量多餐,吃一些清淡爽口的生拌凉菜;在饮食中可加入一些生姜,以止呕;也可用药膳开胃健脾,如山楂肉丁、黄芪、山药、萝卜、陈皮等。
1.3评价指标及标准 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抑郁情况[7]。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2个月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情况[8]。治疗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种情况。观察比较2组上述指标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干预前2组SAS、SDS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SDS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完全依从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满意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对照组干预前后SAS、SDS和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试验组三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各评价指标对比
注:①组内比较,P<0.05;②组间比较,P<0.05。
3 讨 论
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肿瘤患者生命延续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积极作用,但化疗药物在抑制恶性肿瘤生长和发育的同时,对机体的正常细胞,特别是增殖旺盛的上皮细胞损伤尤为严重,经常会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这些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重要器官如肝、肾、心、肺、神经系统也有一定毒性作用,致使这些器官的功能受损,严重者可危及生命[9-10]。因此,在癌症化疗过程中需要处理由于化疗不良反应引起的症状,远远强于癌症本身的症状。在肿瘤化疗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重视预防、控制和减轻毒副作用,对不良反应及时干预[11]。
相关研究表明[12],社会、心理因素在癌症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癌症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并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患者重病后,起初不愿意认为自己得的是恶性肿瘤,希望医生给的诊断是误诊。当后来确诊后则又把希望寄托在早期肿瘤上面,关心病情是否出现了扩散转移,对所有的治疗效果都持怀疑态度,心情处于极度复杂多变的境地[13]。如果不及时地进行干预,患者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现象。不良情绪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也影响其家庭;不仅破坏机体正常功能,也可造成形象改变以及在家庭、社会中角色的转变。因此,在肿瘤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护士在做好症状护理的同时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系统的护理干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9]。护士可通过交流和疏导以调动患者内在的应对危机的能力,坚定患者与癌症做斗争的意志,主动参与并配合治疗,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14]。
美国护士莉迪亚·霍尔于1955年提出了“护理程序”这一概念,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解释护理工作的方法。护理程序是当前我国推行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也是肿瘤学科护理应逐步开展并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途径。系统的护理干预是护理程序的具体体现,是在为患者护理过程中,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的“人”,除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外,还要对心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与干预[15]。本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护士通过饮食指导、症状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多方面的系统干预,出现焦虑抑郁的人数明显少于没有经过系统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与此同时,对照组因为多数患者出现了焦虑现象,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生活质量[16]。因此,2组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于护士的恶心护理,患者的依从性得到了提高,因而对整个治疗过程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综上,肿瘤患者化疗后难免会出现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但正规系统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或避免某些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得整个化疗过程安全顺利地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理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吴云梅. 静脉化疗系统化护理预防静脉炎的探讨[J]. 实用临床医学,2010,11(3):116-118
[2] 鲁爱芹. 循证护理在肿瘤化学治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5(2):349-350
[3] 吴坚. 系统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应用[J].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8):957-958
[4] 王莉. 心理行为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护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4):389-391
[5] 张一敏,孙秋华. 肿瘤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护理研究[J]. 护理研究,2011,25(1):1-3
[6] Constance DM,Tish K. An evidence-based project to advance oneology nursing practice[J]. Oncology Nursing Forum,2009,36(6):619-622
[7] 管小凤,罗葆明. 超声弹性成像在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J]. 现代仪器与医疗,2012,18(4):36-39
[8] Patrick J,Petra R,Joerg S,et al. Reduc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anorexia.nausea,and emesis through a structured nursing intervention:A cluster-randomized multicenter trial[J]. Support Care Cancer,2009,17:1543-1552
[9] 李红丽,赵海平,马莉. 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期患者情绪状况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45-147
[10] 李小宁. 系统护理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应用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41-42
[11] De Nijs DJ,Ros W,Grijpdonck MH. Nursing intervertion for fatigue the treatment for camcer[J]. Cancer Nurss,2011,31(3):191-206
[12] Berger AM,VonEssen S,Khum BR,et al. Feasibilty of a sleep intervention during adjurant breast cancer chemotherapy[J]. Oncol Nurs Forotm,2012,29(10):1431-1441
[13] Schneider SM,Prince-Panl M,Allen MJ,et al. Virtralreality as a distractionintervention for women receiving chemotherapy[J]. Oncol Nurs Foram,2010,31(1):81-88
[14] Given C,Given B,Rahbar M,et al. Effect of a cognitive beharioral intervention on reducing symptom severity during chemotherapy[J]. J Chin Oncol,2013,22(3):507-516
[15] Graddock RB,Adams PF,Usui WM,et al. An intervention to increase use cmol effectiveness of self-car measures for breast cancerchemotherapy patients[J]. Cancer Nurs,2011,22(4):312-319
[16] Ingram C,Wessel J,Courneya KS. Women’s perceptions of home-based exercise performed during adjurams chem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J]. Eur J Oncol Nurs,2012,14(3):23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