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茶
2014-09-17吴一帆
吴一帆
一
晚自习前我去学校音乐教室弹了半小时钢琴,直到锁门的管理员催我离开。还有十分钟上课,我不想迟到,偏偏音乐教室和高二(5)班的教室不在一栋楼。我索性小跑起来。
雨小到几乎难以察觉,偶尔有一丝飘到脸颊上,轻轻软软的一丝清凉。湿润的空气里氤氲着花花草草散发的清香。临近上课,校园里几乎没什么人,只有我穿皮鞋跑步的“啪嗒啪嗒”声。前方教学楼一间间教室的灯光齐刷刷亮着。
我有些发慌。俞子期今天上课说因为课时紧张,他要占用晚自习第一节课的时间讲月考语文试卷——这种事情也只有他干得出来。俞子期讨厌学生迟到。一般老师遇上学生上课迟到顶多也就训斥一下,俞子期倒不会训斥,只会铁青着脸说一声“进来”,然后他铁青的脸会保持一节课。他刚开始教我们时,这一点非常让我感到莫名其妙,不过时间一久就明白了——以他的脾气,估计是觉得学生迟到说明自己的课没什么吸引力,所以整整一节课他都在生闷气。他又是不怎么懂掩饰的人,所以就怒形于色。其实这份孩子气的别扭较真倒有几分可爱,但我今天完完全全不希望领教!
“花茶?”
我一愣,顿住脚步,这个声音是……
我转过身,“俞老师好。”
俞子期站在办公楼门前的台阶上,没有打伞,他冲我招招手让我过去,笑道:“花茶,帮我抱一下试卷好吗?”
我当然说好,同时心里松了口气,这样就没有迟到的麻烦了。俞子期自己拿着我们班的卷子,我抱着三班的卷子。他教这两个班,晚自习第一节课在我们班讲评完,第二节课还要去三班讲。
接过三班的卷子,我的心情就有些微妙——两个对我很重要的人,温晗依和尚桓,都在三班。
我瞄到最外面一张卷子上的名字,惊得差点把一沓卷子都掉到地上。
要不要这这么巧,最外面一张,恰好是尚桓的。
尚桓的卷子贴着我胸口,我感受到自己的心跳如鼓。
我跟在俞子期后面一步距离,两人都不发一言地走着。在不熟的人面前我会显得拘谨,更何况对方还是老师。
“花茶,你刚才是在音乐教室弹钢琴么?”没想到走着走着,俞子期顿了一下脚步,待我跟上一步跟他并排才又开始走,同时问了我这么一句。
“……是啊。俞老师怎么知道的?”
“我看你在周记里写过,而且刚才看你是从音乐教室那边过来。”
俞子期布置我们每周交一篇周记作为练笔,内容题材一般没有限制。我曾经在一次周记里写过我对钢琴的感情。我很小的时候开始学钢琴,水平不高但一直很喜欢。后来随着学业越发繁忙,弹琴的时间不断减少,现在高中住校,基本上只能周末回家摸一下琴。但几乎每每触摸琴键,我烦躁的心绪便会安宁下来。
所以在学校时,很偶尔地,我也会去音乐教室弹一会儿钢琴——音乐教室没被用来上课时,登记一下就可以进去用琴。
俞子期记得我周记的内容,这令我惊讶又感动。可我不会表达,只是情不自禁地微笑,微笑时也没看着俞子期,他应该不会知道我心中的感动。
人际交往中,我就是笨拙至此。很多时候,明明心中情感充沛如盛夏季节的滂沱雨水,然而一旦落实到语言,就仿佛雨后烈日曝晒,遍地水分都蒸发无踪。
后来一直到教室都没有再说话,我不知不觉又和俞子期拉开了一步距离。
我从后面看俞子期,他很高,估计有一米八,但非常瘦,加上肩膀宽手臂长就显得更瘦,宽松白T恤下肩胛骨的形状都显现出来。走路稍稍有点外八字,晃晃荡荡的,不到三十岁的人,平时看上去不像老师更像个大学生。不过这么一个人,上课、评卷的时候,却比很多老教师还要严肃较真,有时甚至称得上古板,脾气也不算好。所以很多学生对他颇有微词。
可是,我却对他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其实,他算是我上高中后最喜欢的老师。
为什么呢?因为他教的是我最擅长的语文?因为他讲课时陶醉于文学作品的样子特别真诚?因为他虽然上课时过分严肃,下课放松下来跟学生聊天时,却会不时冒出孩子气的俏皮话语?还是因为其实他也算得上比较帅……
这些都是原因,不过我知道还有一点很微妙的,虽然我自己都不甘心承认……
因为俞子期教的两个班,是我们班和三班。每次他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就觉得他同时带来了三班的气息,带来了有关尚桓的消息。即便他上课从来没提过尚桓的名字。
二
晚自习讲评语文试卷,俞子期给全班印了几篇优秀作文,有一篇居然是尚桓的。尚桓擅长理科,语文成绩一般,但他的作文有时会因为见解深刻独到而成为黑马。
我似乎从记事起就认识尚桓,初次相遇是怎样完全记不清,所以也没有浪漫场景以供怀想。我妈妈和他妈妈是老乡加高中同学,工作后在同一个单位意外重逢,于是成了比高中时更加亲密的朋友。尚桓只比我大半个月,幼儿园、小学、初中我和他都在一个班,上高中时又都考上了市里最好的高中,于是又是同校。初三结束那个暑假他家搬家了,搬到我们的高中附近。上高中后我住校,他走读,又不在一个班,见面的机会陡然减少。不过每次在高中校园里遇见,他都会特别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我装出平淡的样子,实际上内心被他搅得一团乱,说不清欢喜还是悲伤。高二分科,我选文科分在五班,他选理科分在三班,同时分到三班的还有我在高一的班级里交到的最好的朋友,温晗依。
晗依是那种看第一眼就能感受到她的光芒的女孩子。她高挑美艳,练过舞蹈,气质非常好,个性又开朗大方,身边从不缺人环绕。但是很奇怪,她却和我这样一个腼腆、笨拙的姑娘成了朋友,而且不仅限于相处愉悦,是好到可以交心的那种。
尚桓作文的复印版发到我手上后,我就不怎么有心思听讲了。看了两三遍那篇作文,然后对着尚桓的笔迹发愣。同桌冷不丁地问我:“这作文写得这么好呀!”明明语气很温柔,我却愣住不知道怎么回答,谁叫我心里有鬼。
好在这时,俞子期的问话吸引了全班的注意力。
俞子期说,原来的语文课代表因为要准备国外大学的申请,来学校上课的时间会很不规律。所以现在要再选一位语文课代表,班里有谁愿意担任?
没有人举手。上高中后这种事上大家常常比较拘谨,而且很多人怕俞子期的严格认真。
气氛一下颇为尴尬,俞子期不自在地干咳一声,下一秒,他突然把目光转向我这边,“花茶,你愿意当么?”
我没戴眼镜看不太清俞子期的表情,也许是错觉,我觉得他说话的尾音带着一丝颤抖,哪怕轻到几乎不会被觉察。刹那间我居然很心疼他。于是干脆利落地回答:“好的,俞老师。”
下课后俞子期把我叫过去,交代了一番语文课代表的工作。待他说完,我指着讲台上那一沓试卷说:“这个要抱到三班么?”
俞子期一愣,大概有点惊讶于我的工作热情——他并没有说要我帮他拿那沓试卷。其实,只是最上面那张卷子上“尚桓”两个字对我有股奇异的蛊惑力。我想去三班看看,想去看看尚桓,不管以怎样无趣的由头都好。因为,大多数时候,我都没有去找他的由头。
进三班教室后,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着痕迹地往靠窗那组的最后一排瞄了一眼。尚桓坐在那儿埋头写写画画,身边立着晗依,两人都低着头看不清表情。
目睹这一幕一点都不意外——为了看一眼尚桓,每天去上晚自习时,如果没有人跟我同路,我就会故意绕点远路从三班的窗外经过,然后就会目睹如此和谐美好的一幕。
尚桓成绩的确好,可晗依成绩一点不比他差,数学竞赛还在省里拿过奖。高一时我和晗依同班,很少见她问过同学问题,更别说频繁地问同一个人——不是她傲气,她的确不需要。
一个几乎各方面都有资本骄傲的姑娘,却独独在另一个人面前努力显得笨拙一点卑微一点软弱一点,只为换取接近的机会……所以我就知道了,虽然晗依很诚恳地告诉过我我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我在她心里的位置,还是够不上尚桓所代表的那份唯一。
我把卷子搁在讲台上,转身离开。
走到教室门口,身后有个熟悉又好听的声音唤我:“花茶。”
之前晚自习前,他们从未发现过我的经过。我每次都无比酸涩地想:他们不会发现我,因为太享受与彼此相处的时光了。然后在心里狠狠告诫自己:下次再也别从三班窗前走了。只不过每到“下次”,决心就又顺理成章不攻自破。我厌弃自己的软弱。
但这次不一样——晗依发现了我。我转过身,她立在那里,眉目如画笑靥如花。她看到我是真的开心,笑容语气都骗不了人。她真美,外貌心灵都美,是我上高中后交到的最好的朋友。
“嗨,晗依。”我也笑着唤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伤。
三
第一次去三班送卷子被晗依看到后,我晚自习前就不再绕道从三班窗外走了。持续了小半年想戒戒不掉的习惯突然轻轻松松被戒掉,我也讲不清原因。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就是,我居然有一种类似“做贼心虚”的心理。晗依把我当作可信赖的朋友,热切地与我分享点滴心事,而我不仅喜欢着她喜欢的人,还一直对她隐瞒。
想起高一时,晗依在学校的竞赛补习班认识了尚桓,跟我讲起,我说尚桓是我的初中同班同学啊,晗依就非常惊喜,跟我打听尚桓的各种事情,我也把自己知道的几乎都告诉她,除了我也喜欢尚桓这件事。直到有一天,晗依红着脸悄悄跟我说:“花茶,我想我是喜欢上尚桓了。”
虽然早有预感,但真真切切听到这话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到心脏像是被人猛地一揪,身体里某道防线瞬间崩塌,全身的气力仿佛一下全流走了。可我居然还能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回答道:“你们很般配呢。”晗依听了既害羞又开心,后来常常与我分享她对于尚桓的心情。
大多数时候,她讲,我就听,不时点头、微笑,偶尔出谋划策。不只是这件事,我们的相处模式就是这样。我很喜欢写东西,但不善言辞。我自认为是个挺闷的人,所以庆幸晗依不觉得跟我在一起无聊。
至于我自己,对尚桓的友谊什么时候开始变质,我真的不知道。小时候我和他算得上两小无猜,抱在一起打过架,也睡过一张床。随着长大距离反而越来越远,但一直是朋友。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喜欢他,才发现喜欢的程度已经很深。
尚桓小时候是个有几分顽劣的小男孩,像爬树拉坏新衣服、打架挂彩、上课玩前排女生辫子这种事情一点没少干。但是他讨厌起来归讨厌,乖巧起来却又能合长辈心意,加上聪明伶俐,居然很受老师家长宠爱。我小时候犟头犟脑的,算是院子里的孩子王之一,好打抱不平,所以没少跟尚桓起争端。印象最深的一次,尚桓用一条毛虫把我一个小姐妹吓哭了,我拉着尚桓让他道歉,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于是我跟尚桓打了起来。那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打架。小男孩和小女孩身材力量都差不多,我俩打得难解难分,最后还是幼儿园老师来才拉开我们。事后我三天没跟尚桓讲一句话,想不到第三天傍晚,尚桓到我房间窗台下敲玻璃(那时我家住在一楼),我打开窗户,就看到眼眶红红的他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他说:“花茶,那天是我错了,我已经跟虹虹道过歉了,你不要不理我了好吗?”
虹虹就是被他吓哭的那个小姑娘。
那是小学之前的事情,奇怪的是它在我记忆中一直很明晰。现在回想起来,我的脑海中,仿佛还能勾勒出那个傍晚夕阳醉酒一般的娇艳色泽,还有夏天特有的鼓噪蝉鸣。也就是在那个夏日傍晚,我第一次意识到,尽管尚桓是最常让我冒火的那个人,但是,他是在乎我的。那么我呢,我是否在乎他?
随着我们长大,这个问题自然而然有了答案,那就是,我在乎尚桓,而且越来越在乎,最终在乎到几乎不受自己控制。
尚桓懂事后就褪去了小时候的顽劣,成长为长身玉立的优秀少年。至于我,也褪去了小时候那股疯劲,我在不熟的人面前变得文静甚至腼腆,这让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我和尚桓一直是不错的朋友,也许因为太过了解,甚至生出几分心有灵犀。比如当我强颜欢笑自以为无人识破时,他会趁没人注意悄悄拉住我,一声“别难过”就打破我伪装的坚强,让我有落泪的冲动。
我跟他很近很近,不过也就仅此而已。
初二时尚桓交了第一个女朋友,漂亮又乖顺的小女生。当时我已经喜欢上他了。我看着镜子里自己平淡的脸庞,心想尚桓是不会喜欢我的。不止是因为相貌。他喜欢什么样的女生我大概知道,除了要漂亮,个性也不能像我这样犟头犟脑的。
可是,如果说之前我会一边嫉妒得发狂,一边在心里嘲笑尚桓选女朋友的品位的话,这次轮到晗依,却完全不一样。
如果我是个足够优秀的男生,我也会喜欢晗依这样的女生吧。晗依由内而外都足以与尚桓相配,不对,何止是相配,她比尚桓还要好。我有生以来结识的人中,只有少数足以称得上“美丽”一词,因为按我的标准,这个词对一个人的外在内在都有极高要求,但是晗依的美丽毋庸置疑。而且晗依对我这么好。对她我有说不尽的依赖感激,虽然极少说出口。还好遇见她,否则我的高中时光一定会寂寞太多太多。
四
不从三班窗前走后,我基本上不再有见到尚桓的机会。除了很偶尔俞子期会让我送沓作业本或试卷去三班。几乎每次晗依和尚桓都会发现我,然后两人都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有时是分别发现我跟我打招呼,而有时他们正好在说话,就肩并肩站在我面前跟我打招呼。
一对璧人。我微笑欣赏,暗自神伤。
周一,我把收好的周记本送到俞子期办公室。刚好三班的周记本已经送到就放在旁边,我瞄了一眼最上面那本,深蓝封皮上龙飞凤舞的“尚桓”两个字让我一下子定住。
“花茶?”俞子期的声音冷不丁在身后响起,我居然被惊得肩膀一颤。
定神转身,莫名心虚地垂眼低语:“俞老师,我们班的周记放这儿了。”
本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答应一声,然后我就可以离开了。可是这次,俞子期看着我“嗯”了声,紧接着又说:“天气这么热,辛苦你跑一趟。我给你倒杯茶喝吧。”
“啊?”我一时反应不过来,随即才意识到失礼,赶忙点头,“谢谢老师。”
我本以为他说的“茶”,就是像大多数不懂茶道的人那样,直接把茶叶简单粗暴地放进水里浸出“茶水”来。却不想他从办公桌抽屉里取出一只小巧的金属茶罐,以及一只玻璃茶壶和两只玻璃小茶盏。我这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玻璃茶具,以前只在电视杂志上看过。现在看实物,虽然没有紫砂、瓷质茶具的古雅,却令人感觉轻轻盈盈,丝毫不染尘埃。
俞子期往茶壶里倒了一些茶叶,倒的时候我看到是紫红色的玫瑰花茶。然后他走到几步外的饮水机边接水。我站在原地看他,他接了两次水,第一壶用来醒茶的水倒掉了。他娴熟的动作让我推测他是个常喝茶的人。不过我的推测完全没有把握——我名字叫花茶,可我几乎一点不懂茶,我的父母并没有喝茶的习惯,给我取这个名字只是因为觉得“茶”这个字读音意义都很美。
俞子期拿着茶壶回来,却没有急着倒茶。“要泡一会儿。”他说着把茶壶放在桌子上,指向一把椅子,“花茶,你先坐。”
我坐下来,有些疑惑。俞子期坐在我对面,侧身在桌上我们班那沓周记本里找了找,抽出一本转回身。是我的周记本。“上次你的那篇周记,写得很好。我觉得挺合一个杂志的风格的,想给你投稿,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我回想上周周记写了什么,下意识地赶紧摇头,意识到自己不礼貌,赶忙补充道:“谢谢老师。但……还是不要投稿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一时词穷。
“茶差不多可以喝了。”没想到俞子期突然跳脱开来。我注意到茶壶中的茶水已经有了色泽,整个玻璃茶壶像一块嫣红晚霞映照下的水晶。俞子期把两只玻璃小盏中都倒上茶,递了一只给我。
“谢谢老师。”
“有些烫,喝的时候小心。”
我垂下眼,映入眼帘的是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玫瑰花蕾,在晶莹的杯盏中舒展着,美不胜收,然后我听到俞子期说:“投稿的事,你不愿意就不要勉强了。你是作者,尊重作者。”
我松了口气,一阵暖意漫上心头,却又不知如何表达才好。顿了一下,我说:“谢谢老师。”语气平淡生硬得像客套,明明不是我想要的效果。
俞子期听了倒不介意,他咧开嘴角笑得很放松,让我觉得他像我的老朋友而不是老师。“茶可以喝了哦。”他说着拿起手边的茶盏抿了一口。我也喝了一小口自己手中的茶,清香甘醇,直沁心脾。
五
那篇周记,写的是我对于尚桓的心情。
其实我写得很含蓄,或者说隐晦。肯定不会提尚桓的名字,连主人公也不用“我”而用“她”,仿佛在说旁人的故事。
但俞子期一定多少读懂了,否则他不会在我离开办公室前冒出一句:“花茶,你的文字很好,但如果能更快乐一些就更好了。”
回教室的路上这句话一直萦绕在脑海,同时让我回味的,还有那盏俞子期泡的玫瑰花茶的清香。我习惯了蜷缩自己,习惯了看似笑得很合群以掩饰内心孤单,那种贴心的关怀竟让我觉得有些久违,哪怕并不多,只是一盏茶,一句话。
快走到教学楼楼梯口时,我有意无意地抬头看了一眼,三班在三楼,从这里可以看到三班门前的走廊。
出乎意料地,我看到了尚桓和晗依。他们肩并肩站着,挨得很近在聊天,一样的放松姿势——两只手臂都向前伸直搭在漆成天蓝色的走廊栏杆上,微微仰着头视线投向远处天空,不时他们会侧过脸相视而笑。他们都没有发现我。
我又中了魔咒,僵在原地动弹不得,也移不开视线。
然后下一秒,我看到晗依试探着用她的左手去碰就在边上的尚桓的右手,尚桓的右手似乎迟疑了半秒,就牵住了晗依的左手。
他们在三楼高度的空中相牵的手,是一颗最高最炫目的星辰,即便我飞断了翅膀也只能神往,无法企及。
我脑中一片空白,仿佛一瞬间情感、思想都被抽空了,只能凭着本能牵引走着。等我意识到时,自己已经在音乐教室门口。音乐教室里没有人在上课,我登记了一下进去坐在钢琴前,完全忘了还有两节课才到午休时间。
手指在黑白键上游走,我随意弹着自己会弹的乐段,想到哪首就弹哪首。音符流淌中,很多片段在脑海中放映——有属于记忆的,也有我曾经幻想憧憬过的,这里面,当然有尚桓,也有晗依。
小学时,我喜欢漂亮的玻璃弹子,但我没有零花钱没办法买。尚桓看我坐在角落发闷,就走到我面前,摊开手掌,掌心托着五颗色彩各异的玻璃弹子。他说:“花茶,你选一颗,我送给你。”
初中时,冬天走廊地面结冰,我滑倒崴了脚,当时尚桓恰好就在旁边,立马背着我去医务室。因为这件事,很长一段时间班里会开我和他的玩笑,但他交的第一个女朋友不是我。
高中时遇见晗依,成了很好的朋友,有一次晗依半玩笑半认真地跟我说:“花茶,等你结婚的时候我给你当伴娘好不好?我一定把你打扮成最漂亮的新娘子。”
浮现的所有画面都让我心酸感慨,但直到想起晗依说这句话时真挚烂漫的神态,才终于引出了我的眼泪。
没办法再继续弹琴,我用双手捂住脸,呜呜痛哭起来。
“花茶!”推门进来的是俞子期,我的狼狈不堪被他逮个正着。他跑到我面前,我窘迫地用手背胡乱擦抹脸上的泪痕。
俞子期递了包纸巾给我,静默着等我擦完眼泪,轻轻叹了口气。我踌躇着想解释点什么,可找不到为自己逃课辩解的说辞。
出乎意料,俞子期并没有多问,他说:“你们班第四节是我的课,我看你的座位空着,大家说你上节课就不在不知道去哪了,我就不太放心,下课来看看你是不是来了这里。”没有责怪,再自然不过的语气。
我垂下头,小声道:“俞老师,对不起,我不该逃课的。”
“知道就好了。现在是午饭时间,去吃饭吧。”于是我跟着俞子期离开音乐教室去食堂。一路上还是不怎么讲话,但这次我跟他并肩走,没有落下一步距离。
到食堂门口正好遇上另一位老师有事跟他讲,他就让我自己先去吃饭。“吃点好吃的,不开心的事情就忘了。”他跟我道别时笑着说。我点点头。
也许是因为小半个上午眼泪的稀释,虽然心情依旧低落,我却突然觉得过去也没那么难,所需要的,不过是时间和勇气。
六
两三个月后我们就高三了,尚桓和晗依的恋爱在学业的忙碌中不了了之,晗依也没有太过悲伤。高三把我和晗依联系得更加紧密,晚自习二十分钟的大课间,她时常来找我,我们就倚在我们班边上的走廊栏杆上说说话,有时候我问她几道数学题,她问我几个英语填空。一年时光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虽然辛苦,倒是一点不寂寞。
我和晗依考上了不同城市的大学。临行前我们出去疯玩了一天。傍晚时分我们道别,约好放假回家再见。晚霞中,她美丽的背影朝车站方向越走越远,她不知道我并没有走开,而是站在原地目送她。
我摸到口袋里的手机,攥在手心,突然想,要不要跟尚桓道个别呢?
算了。
高中毕业后就失去了偶然遇见的机会,我又没有胆量主动去联系他。不过等初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应该还能见到吧。
两天后就离家去学校。待火车平稳开动,我坐在座位上拧开水杯盖子,玫瑰花茶的温润馨香扑鼻而来。
我突然想到一个人。掏出手机,犹豫了一下,终于发了条短信。
“俞老师,我在去大学报到的火车上。高中时期,您给我太多鼓励和支持,有些可能您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所有的话都汇成两个字:谢谢。”
放下手机,喝了一口茶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火车行驶带来的轻微而连续的震动感中让我昏昏欲睡。朦胧中仿佛回到了高二时俞子期的办公室,俞子期坐在我对面说话,我垂下眼,玻璃茶盏中小小的玫瑰花蕾漾起细细水纹,美不胜收。指尖感受到茶水的温暖,一直沁到心里。
那是我喜欢上喝玫瑰花茶的开始。
发稿/庄眉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