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成功之花为我们常开”德育活动课设计
2014-09-17施强曹牡丹
施强 曹牡丹
一、教材分析
《哲学与人生》第七课侧重点是“如何在知行统一中提高人生发展的各种能力”,其中第四框题内容是“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中体验成功,因此将本次德育实践活动课主题设计为“让成功之花为我们常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信念,践行成功教育。
二、教学目标
1.以学生的点滴“成功”以及相关评价为引导,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2.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体验,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更好地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热情。
3.让学生明白成功在于不断的实践和积累,指导学生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在知行统一的过程中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教法:情境教学法、榜样教育法、情感教育法;
2.学法:小组合作、活动探究以及情感体验。
四、学前准备
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成“自信”“努力”“坚持”“体验”四组,其中“自信”组的学生搜集来到学校以后自信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典型事例,并整理成文稿;“努力”组的学生通过视频采访,制作VCR讲述自己努力后的收获;“坚持”组的学生将因为自己的坚持获得认可的故事制作成flash动画;“体验”组的学生将在校参与活动的体验自主创作诗歌,制作动画。教师在课前协助学生做好分组,指导学生搜集案例,制作PPT。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2分钟)
生:观看MTV《从头再来》,体会人生成败得失。
师:1.PPT播放视频《从头再来》;
2.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在成功教育的引领下我们一起走过了4年的风雨历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只要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失败。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第一篇章:我自信,我成功(10分钟)
生:小组内的同学讲述进校后自信帮助自己获得成功的故事。
故事一:第一次参加竞聘后的感言(自信让我勇敢走上前台)
故事二:班级活动争做小主持(自信让我更有魅力)
故事三:十月的收获(参加校运会有感)
故事四:参加省文明风采大赛(成功源于对自己的信任)
故事五:无声世界里的追梦少年(讲述学友吕广垚的故事)
师点评并总结: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的积极感受,是走向成功的“阳光、空气和水”,让我们用信心的甘霖来浇灌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我们都拥有自信,为成功奠基!
设计意图:基于同伴影响的原则,选择来自于学生自己的案例,教学案例具有亲切感和可信度,针对性强,发挥同伴教育作用的同时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第二篇章:我努力,我成功(10分钟)
生:1.采访视频一:黑板报的风波。
2.采访视频二:青春绽放不是梦(技能大赛后的收获篇)。
3.采访视频三:参加学生自管会后的心得体会
师点评并总结:有时,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只要尽最大的努力就没有失败。
设计意图:学生视频采访,挖掘身边的故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采访的过程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自主教育的过程。
(四)第三篇章:我坚持,我成功(10分钟)
生:观看flash动画故事。
师:1.与学生分享故事。
2.总结:成功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只要我们大家能够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成功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 。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故事制作flash动画,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通过观察榜样的行为形成某种从事新行为的能力,指导今后的行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一切。
(五)第四篇章:我体验,我成功(10分钟)
生:分享本组学生自主创作的诗歌以及班级相册“在成功的路上”。
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搜集成长素材,自主创作诗歌,制作班级相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造力,用学生生活的实践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念。通过情感体验法,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六)总结(3分钟)
生:1.剪纸游戏:“成功之花”;2.将成功之花粘贴在许愿树上;3.合唱成功之歌。
师:通过大家的合作,我们知道如果成功是一朵花,那么自信、努力、坚持以及体验无疑是这朵花的养料,只有我们在平时的实践中努力做到这些,才能让成功之花为我们常开!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体验,让学生感悟成功之花的内涵,坚信自己只要勇于实践,勇于挑战,一定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六、教后反思
本次“让成功之花为我们常开”德育活动课教学按照“三贴近”原则进行设计,课堂上展示的案例、制作的视频和flash动画均取材于学生自身鲜活的典型事例,讲述学生的故事,分享他们的坚持和成功。通过这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案例的展示和教学,使“成功教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深处,引发学生情感共鸣。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