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减少线损率波动
2014-09-17谭伟峰
摘要:线损率作为供电系统中电力管理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直接反映了供电企业的经济状况。文章叙述了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功能以及传统电量管理中引起线损率波动的主要原因,并对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优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量自动化系统;电量管理;线损率波动;线损管理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7-0066-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电力事业的发展,传统的电能计量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相反,计量自动化系统能够测量各等级的电压,便于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并且在供电企业中,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优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甚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等各个方面,都与线损率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线损管理十分关键。电力系统为完善计量装置采用了计量自动化系统,不仅保障了计量抄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而且减少了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线损,因此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线损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线损率波动的原因分析
传统的电量管理中,引起线损率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不能准确统计变电站的电量。由于电量值的抄录问题或是不在规定的时间抄录都会影响变电站电量的统计,从而造成数据有误。
二是不能准确抄录关口的电量。主要由于购电方送电线路和计量装置没有同侧布置,也没有在固定的时间抄录电量,其数据大多数为估读结果甚至会出现漏抄现象,造成关口电量抄录不准确、线损考核失真的问题。
三是不能准确抄录配电变压器的电量。因为部分变电站未安装三相多功能电子表,或由于抄录的时间有误都会导致配电变压器抄录的电量不是冻结电量的时间,从而造成配电变压器抄录的数据不正确,引起线损率
波动。
四是没有同时抄录售电电量和公用变压器的关口电量。一个晚上的误差,甚至抄表顺序的不同,都会引起线损的波动。因此,我们要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来获取数据,从而减少甚至杜绝线损率的波动,以达到线损管理的目的。
2 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2.1 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
主站端的计算机系统、客户端的现场终端、计量表计和数据通信网络是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的主要构成,其主要职能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线检测客户的用电数据,并结合客户抄表和原有负荷管理系统自动采集、分析、计费电量。此系统节省了很多人工作业量,大大地提高了用电监测及负荷管理水平。
2.2 地网遥测系统
地网遥测系统由主站、终端和传输通道三部分组成,系统依靠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实时接口技术以及Web技术,计量考核各变电站,并对关口的电能量及时、自动地进行采集,然后加工处理、计算后再存储传递,是电量数据的一个综合应用平台。该系统为线损的统计、分析和电网电量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了可靠详实的基础数据,有助于建立真实、准确、全面且及时的电网电能量管理机制。
2.3 配变监测计量系统
主站系统、公用变用户处的电量计量装置、采集装置、供电电源及传输通道等构成了配电检测计量系统,其主要负责监测该计量点的运行情况,统计负荷情况,同时进行该计量点的月电量营销上传以及分析配网线损的工作。此外,配变监测计量系统的终端具有采集月冻结电量、瞬时量、表码等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监测计量异常、交流采样、采集开关状态、监测电能质量,并管理预购电等。该系统一般每15min采集一次数据,这些检测到的基础数据便于进行电量分析、线损分析、无功潮流分析、谐波分析、负载分析、电流不平衡分析及电压合格率统计等。
2.4 低压集抄系统
统计计量点的负荷情况,并上传该计量点的月电量营销到系统中以及对配变台区的线损进行分析等是低压集抄系统的主要工作。该系统包括主站系统、居民用户侧和小区配电房侧装设的相关电量计量装置、采集装置、供电电源、传输通道等。其中,低压集抄设备采集小区居民的月冻结电量和电能表表码时多应用RS-485组网或载波等方式。
3 计量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3.1 计量自动化的“四分”线损
分压、分台区、分线和分区地对所管辖电网的线损进行管理为线损的“四分”管理。
3.1.1 分压管理。按不同电压等级对所管辖电网进行线损统计、分析、考核为线损的分压管理。具体来说,电力系统对于管辖区内的电压,根据电压的等级分别统计线损,进行线损分析后再考核管理。实际上就是从宏观的角度,了解整个电路的管理单位在不同电压下线路的损耗情况。
3.1.2 分台区管理。分台区管理是指电业部门和相关企业对管辖区内的公用配电变压器进行管理。相关部门和企业要准确统计供电区域内公用配电变压器的电能损耗,然后再对统计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进行考核。
3.1.3 分线管理。分线管理是指及时地对管辖电网里的电压主设备(主要包括10kV馈线、主变变损和送电线路)的电能损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分线管理的考核。
3.1.4 分区管理。电业相关部门和企业以行政管理单位为基准对管辖区内的供电区域进行划分,进行数字的统计和分析,再分别进行考核。其中分区管理考核的线损率被称为综合线损率。
3.2 计量自动化系统线损管理的优势
以往线损分析计算工作都需要待抄表人员到现场读取完所有表计冻结数据,汇总上报后,线损分析人员才能根据填写好的电量数据执行线损公式计算,得出结果。但由于工作人员每月抄表一次、线损也就分析一次,实时性差,且因抄表的不同时性和不准确性使统计线损率与实际值有较大的误差波动。因此,传统的方式时效性差,难以及时控制线损指标,也就不能及时地调整运行方式、及时地发现并堵塞管理线损的漏洞,从而使供电企业的经济损失增加。
相比传统的分析计算,计量自动化系统具备了线损四分计算实时分析功能。在分析对象已实现所有计量点全覆盖并正确采集数据的情况下,通过在系统中建立正确的线损计算公式和线路、用户对应关系,对采集到的电能数据进行计算,就能够得出真正实时准确的线损率,能够实现当前、日、月不同时段的线损情况分析计算;对于线损率超过设定告警阀值的分析计算结果采用涂色突出显示方式提醒相关人员;根据自定义分析对象,自动生成各种线损四分报告,有效减少等待月度电量数据收集和人工分析的耗时,使线损分析依据数据和手段更多元化,切实为员工减轻工作负担。而且在计量自动化系统中,我们改进了传统的线损“四分”管理模式,使其能够自动生成线损计算公式并建立线损的动态模型。并且及时更新了配电GIS网络,建立了线到变、变到户的关系维护机制,很好地解决了10kV线路在环网供电下的分线线损的计算难题。在流转处理和分析线损异常的基础上,能够闭环监督线损的异常并实施管理。此外,线损“四分”管理将以月为周期的传统模式压缩到了以小时为周期,将月度分析改为日分析,从而在时间和管理两个方面上全面提升线损管理水平的精细化。
4 结语
一直以来,线损管理都是电力部门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如今计量自动化系统被广泛地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减轻了人工线损计算的工作量,还可以有效地降低线损率的波动,满足了广大客户的需求和现实的实际需要。当然,该系统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
[1] 周剑.计量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5).
[2] 朱黎军.浅析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22(1).
[3] 苏毅明.智能化电力营销与配网管理系统的研究[J].陕西电力,2009,(12).
作者简介:谭伟峰(1980-),男,广东台山人,广东电网公司江门台山供电局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