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琦的“文化兴业”梦想

2014-09-17明星

中关村 2014年9期
关键词:张琦科技园园区

明星

作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先行者。自2001年科技园创立伊始,一群胸怀文化理想的人们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布局谋划,将文化兴业的梦想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开来。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副主任、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秘书长张琦便是其中的践行者之一。

为了这一梦想,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于2012年7月成立,发起单位是北京师范大学科技园。协会从最初有35家成员企业,到现在已经发展到70多家,据张琦预计,到今年年底协会会员将会突破一百家。

“我们更专注差异化的东西。在中国,科技被称作是第一生产力,但伴随着科技资源的日渐强大,我们的文化落后和文化自卑也越发明显,这种差距在不断拉大。”

张琦对记者谈到,“中国年轻人崇拜美国精英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而我们老祖宗五千年的精华却被西方所学习和借鉴。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研究得不够透彻,甚至摒弃了很多精华,将一些糟粕视若珍宝。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就想依靠北师大的文化资源,让文化创意产业在中关村重新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从组织属性上看,北师大科技园是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的发起单位;但从业务上来讲,协会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独立的组织。

无论是北京师范大学,还是北师大科技园,或者是中关村过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三者是一种全方位的捆绑式发展关系。首先,协会和科技园通过学校的帮扶,服务于园区内中小微企业;其次,协会以文化创意产业为重点遴选企业,而文化创意也是北京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在记者看来,无论是协会,还是今年成立的大师咖啡馆,都深深地植入了北师大科技园自身的特色,前两者是完全社会化的产物,也深深地刻上了文化的印记。

将目光对焦草根企业

真正有活力的企业绝不是科技一枝独秀,而是要科技与文化两翼齐飞。如今,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已经勾勒出一条明晰的主线,即以文化创新为重点,在中小微草根企业身上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让其成长的道路更健康更顺畅。

张琦坦陈,草根企业将是协会未来关注的主流群体,这一群体是阳光雨露普及不到的。而硬币的另一面,从国家到地方,很多园区对海归创业的投注正在让这一群体变得畸形。“因为政策支持越多,留学人员产生的浪费和依赖性就越大。他们中的很多人被政府养懒了,习惯于在市长的饭桌上飘来飘去,靠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套取资金,不愿再殚思竭虑地拓展市场。长久以往,企业创新的动力将大大降低,如果产品不接地气,就经不住市场的考验,最终被市场抛弃。”

这一协会里有很多草根企业。张琦认为,对草根企业家的规划会显得更重要,因为他们懂得感恩。他们没有什么资源,没有什么背景可以依靠,但他们一直在市场的游戏规则里做事,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如今,他来到北师大科技园,找到了协会,我们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做好资源对接。

而对小微企业的帮扶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在管理制度和文化的建立与完善、人才招聘与培养、资金壁垒的打通、细分市场的拓展等层面,园区和协会帮助他们做整合和梳理。

原则上讲,北京全程博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并不属于张琦所说的符合“二八定律”的企业阵列。这家公司创始人既不是海归,也不是教师,身上没有任何光鲜的背景。这样的企业并不是园区重点关注的对象,但通过与创始人的交流,张琦感觉这个人做事讲究诚信,对自己的产品有着非常严格的规范和要求。园区管委会就开始有意识地去帮助他创业,如今全程博雅打造的学习型幼教品牌已经小有名气。如今,全程博雅创始人已经是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副会长。

这家公司每年都会举办幼儿园园长培训,园区给了它不少支持。随着公司不断在发展壮大,原有的一些管理理念已经不合时宜。张琦就与创始人沟通,可以用轻公司的模式来运营,节省一些中间成本消来提升利润率。同时对他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依附在一个平台上,而是要将重点放在提炼自身品牌上面。如今,这家企业倡导做学习型幼教理念,不再将业务依附于任何一个机构,他的产出完全属于自己,企业的利润率也随着品牌的提升而水涨船高。

做一个完全市场化的协会

身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是否有成立民营协会的必要?张琦给记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不可否认,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的员工与科技园有部分重合。做科技园企业孵化工作的员工中,有很多人也在为协会工作。基于此,张琦有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大家利用多年以来积累的企业孵化经验为协会会员做好服务;另一方面,科技园在性质上属于国有企业,存在某种不足和弊端,而协会不同,他是一个完全市场化的角色。协会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协会会员是否会用脚投票。所以,协会更强调员工要有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意识。此外,不受园区的地域限制,吸收更大范围内的创业企业也是协会的主要考量。

协会存在的意义在于,政府职责范围内完成不了的服务,很多都交与协会来完成。而张琦所在的协会,没有政府拨款,完全靠自身来解决生存问题,所有的费用都来自于会员的会费,这是协会唯一的收入来源。

“我们没拿政府一分钱,但是为大家做了很多事儿。”对此,张琦颇感自豪。有些官办协会来园区考察,会对张琦大发感慨,“你们做的事儿比我们做的复杂得多,也有意义得多。”

当然,运作一个独立的协会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协会没有能力培养企业家,如果我具备那样的能力,干脆自己去发财多好!协会的功能是为企业家提供服务,在企业成长过程中,协会实施扶持和孵化的功能,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资源。”

“或者说,协会从本质意义上说是各种创新要素的集大成者,包括投资要素、政府要素、各类中介要素,还有文化要素以及各种载体,协会都把这些一勺烩了。”

在这一组织内部,成员企业都是平等的主体,企业根据自己的参与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今年我做会长,做三年后,下一届就会选其他人来做这个位置。不论如何变化,大家都希望协会的宗旨不变,大家在里面实现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对于民营协会来说,不搞官本位,切实解决会员企业的困难是它的一大特色。包括开办大师文化沙龙,不仅邀请专家来演讲,协会还为会员企业购买相关的书籍,从而加深他们在文化和管理层面的理解。协会还组织员工定期到企业里走访,甚至派员工到外地考察,与地方政府做对接,解决成员企业的业务和市场拓展问题。不管是市场壁垒,还是政策门槛,协会都会尽力帮企业去跨过市场和政策方面的壁垒和门槛。

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规定,员工每星期都要到企业里去寻访,了解企业实际发展情况。“每次会员企业来,我们都会问对方,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直接跟协会反映。即使超出协会能力之外的问题,协会也会积极发声,向上级部门反映,找到对口机构帮他们做资源上的对接。我们会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需求,无论是项目申报、市场开拓,还是资金申报、人才培养,抑或是子女入托、区域合作等,园区都会第一时间帮他们处理好这些事情。”

协会有一个企业家成长训练营的项目。这个项目每年搞两期,2013年,协会将成员企业创始人或高管拉到怀柔,用两三天时间让彼此相互熟悉,零距离交流;还专门安排细分领域的首席科学家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为这些人普及相关知识;协会还请培训机构为创业者提供团队训练,包括管理人格的塑造和企业战略规划的实施等。活动过后,大家的反响还不错。

当好伯乐 发现千里马

“千里马不是培养出来的。”张琦在创业孵化领域有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接触过上千个创业项目,为几百家企业做过创业孵化,越到后来,他就越感到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创业需要天分,科技园和协会是伯乐。他们发现千里马,给予它阳光、土壤、水和各种养分,让他长得壮一些,跑得更快一点。”

为了当好伯乐,园区和协会推出了一系列品牌活动,包括大师文化沙龙、小微企业成长大讲堂、创业家训练营等相继开拔,目的是在这样的活动形式下,创业者之间互相结对子,形成一种大带小、老带新的帮扶机制,或者是通过一对一的合作,形成互助关系,让双方企业的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在这里面,每个创业者要贡献出自己的禀赋,与对方实现资源互补,研发能力强的做好研发,有渠道优势的专心做市场,从而将这种行业合作发挥到极致。

张琦坚持认为,创业是一把双刃剑。有创业天赋的人,借助科技园和孵化器的外力,很快就可以获得成功。但很多人有创业的理想,却不具备这样的技能,执意创业是浪费社会成本。“对于这样的人,我们会给以忠告和建议,如果他擅长搞技术,我们会帮他寻找就业的途径,或进行团队匹配,帮他搭建创业班子。”

他不主张“建设大园区”的做法。“一个园区里企业数量少,那么它的服务半径也相对较短。”“政府动辄打造上万平米的孵化器,服务几百家家企业,但园区工作人员就十几人,服务几百家企业,光到企业里转转就会耗费很多的精力,更不用说为企业提供任何服务。这种情况下,园区仅仅行驶了物业公司的职能,没有任何服务技能可言。”张琦认为,中国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应该借鉴美国、以色列等国的做法,服务好小企业。“未来可能在一个百十平米的房子里,就可以实施孵化器的功能。”

至于选择何种孵化方法,张琦认为,如何把企业家塑造好,关系到企业是否立得起来,最重要的方法是将两个人带好,一个是董事长,另一个是总经理。协会所有的工作,都是围绕着两个人来做事。擒贼先擒王,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就表现为对这两个人的扶持。

中国有句老话: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领头人的意识决定了这个企业的走向。“领头人如果能把队伍带好,大家伙就跟着你发财了;领头人没有能力,跟着你的人就会永无出头之日。”

两年下来,受益于协会的企业有很多。如果非要举几个孵化成功的例子,北大千方创始人周欣算是其中的佼佼者。

周欣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热物理专业学士和硕士,2005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2010年,周欣成立北京大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在石油化工与天然气行业里,无论是脱硫工艺中的效率监测,还是避免工艺催化剂中毒、设备腐蚀,都需要监测硫化氢,但如何快速精确测量硫化氢浓度,难。这位机械工程系博士,埋头在公司实验室干了两年,发明出“基于TDLAS原理的微量硫化氢气体分析仪”,解决了石油与天然气行业长期存在的一个测量难题。如今,这一用于煤矿的激光甲烷气体分析仪已经成功应用于数家国有大型矿业集团。

回国创业之初,周欣不太接地气,我们给他的建议是成立一个公司,拿到海归创业的各类政策红包,作为公司启动资金。紧接着,园区又推荐他申请了中关村核心区、海淀区科委以及北京市的专项课题和研发项目。园区还帮助他申报了北京市海聚工程和国家千人计划,通过突出他的优势、弥补其不足,让他顺利通过了海聚工程和千人计划的答辩,成为国家特聘专家。在生活方面,园区解决了周欣女儿的上学问题;在市场领域,园区邀请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与其开展项目合作,将其业务与山西兰花集团、与来考察的地方政府做业务对接。

对于他这样的优秀人才,园区通常会绘制定制化的服务方案,实行一对一的服务。一般而言,中关村国大中小微企业成长促进会的会员有专项技术特长,但市场资源有待开发;而协会帮他们搭建的合作伙伴,有雄厚的市场资源,但研发实力不强,二者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了双方的共赢。

大师咖啡的春风化雨

文化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虽然不同于科技的立竿见影,但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却是长期而深远的。

“例如一家企业到美国去融资,融资之后怎么办?这就需要企业愿景和战略的支撑,这些属于企业文化的再造范畴。另外,这些资金落在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手里,还是一个有良心的文化人手里,也会对社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张琦看来,文化无处不在,它渗入到创业中的每个细节;文化无时不在,它存在于创业过程的始终。

近年来,协会尽一直在做文化普及方面的服务,这也成为大师咖啡成立的初衷。

可以说,大师咖啡是科技园今年重磅推出的一个品牌。在三方合作过程中,科技园出场地和硬件支持,协会在其中搭建平台,为咖啡馆注入稳定的客户群,让成员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大师咖啡为企业提供轻松的创业阵地和文化气场。当然,最基本的服务是会员企业来到咖啡馆里,会以会员价格支付喝咖啡的费用。

如今,大师文化沙龙做得如火如荼,甚至吸引一些兄弟园区的管理人员来此聆听演讲。这些园区对文化感兴趣,但苦于没有精力或没有资源做类似的活动。随着大师文化沙龙的持续进行,这些人甚至会将自己园区里的企业带到会场来听讲座。

虽然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沙龙主题却涉猎广泛,涵盖历史、人文、艺术、健康等不同领域。如今,每周一场的讲座已经不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协会经常会在一周的固定时段增加沙龙的场次,以吸引感兴趣的企业参加。

以管理文化塑造为根基的大师文化沙龙只是个笼统的提法。文化是个大概念,它是国家的血脉、民族的根基,但在表现形式上,它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类道德观念,也可以是一种管理形式。文化包罗万象,这决定了大师文化沙龙的触类旁通和纷繁复杂。

在大师咖啡馆里,除了讲国学外,专家和企业之间还可以交流投融资知识、教育理念亦或是创业转型期的困惑。“例如一个企业想突破100人的规模,但总过不去一些管理上的门槛,企业把问题抛给协会,协会组织一群行业专家和投资人士深入到企业里把脉问诊、现身说法,将管理上的瓶颈拨开,为企业找到一条顺畅的成长路径。”

按照张琦的设想,未来大师咖啡将专门腾出一块区域专门做文化创意企业的孵化服务。孵化对象是那些拍微电影、微电视、舞台表演以及影视剧制作和出版的小微企业或个体创业者。一个月以后,协会将与北师大合作启动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这个大赛将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一则帮学生寻找就业渠道,二则帮企业物色优秀人才,三则让企业与高校的关联度提升,推进文化创意领域产学研合作的进程。

猜你喜欢

张琦科技园园区
Effect of observation time on source identification of diffusion in complex networks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TXL的源代码插桩技术研究
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迈向“两聚一高”——苏州国际科技园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win combustion gas jets with high pressure in cylindrical filling liquid chamb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