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弈与共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探索

2014-09-17彭卫国河北省文化厅河北石家庄050000

大众文艺 2014年2期
关键词:代表性文化遗产价值

彭卫国 (河北省文化厅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博弈与共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探索

彭卫国 (河北省文化厅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多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各地围绕传承保护与自身发展的关系、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这两个重要关系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其中的确有冲突和博弈的问题:既然是文化遗产,就应是历史自然发展产物,长期农耕时代和游牧时代的历史遗存,在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发展,会不会因现代科学技术和当代审美观的深入而产生基因突变,从而不再是“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非遗,是保护它历史上的原本面貌,还是它现代社会下的最新面貌?如果保护的是近代以前的历史面貌,是不是就意味着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开发利用甚至丧失了开发利用的价值?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既维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性又不限制其发展,让其不过多受现代化进程影响产生颠覆性变化而以自然流变方式发展;如何既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又不限制其文化价值的现代化利用,在充分保护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使其文化价值得到有效开发。我们从河北省非遗保护工作者的探索和实践,或许能获得一些对上述问题的再认识。

一、保护与开发的“分道行驶”

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我们最理想的追求是“鱼和熊掌兼得”。既要做好“坚持保护第一”,维持其原生性,尊重其自身发展规律,又要发挥其价值,以便为社会利用。一方面要客观对待非遗项目的活态流变性,尊重非遗项目不能脱离其流布地域、族群、文化空间的原生性,坚持项目存续发展的自然流变规律,避免颠覆式的基因突变。一方面不片面排斥创新发展,应在尊重自然流变规律的前提下,鼓励利用非遗项目的某些元素、内涵、外延或符号进行商业开发,实现其经济价值。在单个部门工作中想要做到以上“两方面”的平衡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我们2008年提出了“快、慢车道并行”“分道行驶”的概念。两条车道各自有相应的实施主体、基本要求和工作机制,并实现两条路径互相促进,平行发展,互不否定,互利双赢的目标(见非遗保护与利用“分道行驶”示意图)。

所谓“慢车道”,强调遵循非遗的自然流变规律,保护非遗的核心内涵和传统形式,努力做到原汁原味的传承,防止现代理念思想、工业化技术等的过多介入。比如武强木版年画,如果用现代审美进行衡量,其创作题材、构图技法、色彩运用搭配都要发生改变,其传统手工雕刻模板也难以与现代技术的雕刻工艺对比效果和产出效率。但“慢车道”保护的就是手工业社会的文化遗存,记录传统文化的历史轨迹、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文脉。这条道路上,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弘扬、传承等措施。据此,河北相应实施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基础设施(传习所、民俗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创建活动,公布了52个非遗传承示范基地、16个非遗研究基地、11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5个民族传统节日示范地。同时,建立开通了河北省非遗保护网、河北省非遗档案资料数据库,抢救、整理、保存和出版了一大批珍贵的实物资料、非遗项目图文及影音资料等。

所谓“快车道”,则主要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在当代社会发挥利用其各方面的文化价值。可以直接使用整个项目去创新、去融合,甚至允许利用非遗的内涵、元素和形式、符号等去进行开发、整合再创造新的文化产品,让社会(市场)发挥主导作用,追求商业市场价值。同时这也会促进社会认识非遗,提高各界对非遗的认知度,增加文化认同。也会促进社会各方面对非遗保护的投入。据此,河北创建了以省内大专院校为主的13个非遗传播基地、1个传统文化推广基地、1个非遗保护传承示范企业;举办了河北省民俗文化节、吴桥国际杂技节、蔚县国际剪纸艺术节、中国(永年)吹歌节等一系列品牌文化活动。

此外,针对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及传统医药炮制类项目,开展了“生产性”保护,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坚持有益发展、适度限速,激发项目内在的生命活力。在这项工作中,要求项目保护单位内部也要“分道行驶”,一方面对传统的核心技艺要建立“慢车道”,设立专门车间和区域保持非遗项目的“原风貌生产”,予以原生性保护传承;一方面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引入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积极创新发展“快车道”行驶,以增强企业竞争力。据此,河北公布了17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其中衡水习三内画公司、曲阳宏州石业公司已入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曲阳宏州石业公司在扩大曲阳石雕的机械化加工规模和科技含量的同时,还保存了仅能够使用少量手持电动工具甚至不使用任何电动工具进行石雕加工的生产区域。

二、排列项目的“价值点”

对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论是保护传承还是发展利用,有一点没有冲突,这就是先要认定非遗项目的历史原生面貌。而每一个非遗项目是由若干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中有些是相同的,有些是相近的,有些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那些独特的元素才构成了此非遗项目与彼非遗项目的不同。我们要保护的“价值点”就是这些不同点。这些价值点也许有很多,但是权重是不一样的,我们按这些价值点对这一非遗项目性质规定性担负分量的不同排列它们,对保护该项目的着力点、对发展的容许度是很有意义的。

一个非遗项目由若干体现其基本特征的要素构成,如京剧有音乐唱腔、脸谱、道白、服饰、道具、专用乐器等,皮影有驴皮制作(或牛皮、羊皮熬制)、手工操控、同步演唱、背景光等,木版年画有版材、刀具、染料、纸张、印刷方式等,这些都是构成非遗项目的重要组成要素,我们称之为价值点。这些价值点反映了某个非遗项目的特性,也就是其与其它非遗项目的不同之处。但从非遗保护的角度看,这些价值点的重要性和稳定性是不同的,有些是较核心和稳定的;有些是较边缘、不太稳定的。从保证非遗项目原生性角度看,核心要素是最重要的、稳定程度要求是最高的,在传承保护过程中要尽量保存其“基因”;那些次核心的要素是次重要的,相对稳定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当代审美观可以适度介入。以此类推,越靠近边缘的越是不重要不稳定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当代审美观可以较多介入,在传承发展中,不会太影响其核心价值。

根据价值点要素距离核心价值点的远近和重要程度,我们依次划分出其相应保护层级:A级、B级、C级、D级、E级,保护的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比如,对京剧而言,分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非遗保护的范畴是传统京剧,相对原生性强一些,其特有的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服装、脸谱等是区别于

价值点研究的意义:一是确定非遗项目保护工作的侧重点;二是控制现代科技和当代审美观介入的程度,防止基因突变或颠覆性创新;三是维护非遗项目自身发展的“自然流变”状态。

三、评估项目的“价值量”

价值点研究解决的是单个非遗项目不同构成要素之间的价值判断,价值量研究解决的是不同项目之间的横向价值衡量。

即使是进入同一级保护名录的项目,价值份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是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项目的京剧与冀南四股弦,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影响力等显然不可相提并论。区别这种不同,对于决定对项目开展扶持保护的方法和力度具有现实意义。非遗项目的价值可从五个方面评估:历史价值、艺术(科学、技术)价值、影响力、独特性、开发利用价值(见“价值量”评估示意图)。①历史价值,指当代人了解先人的某一领域的历史发展来龙去脉,由此认识它对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大小。②艺术(科学、技术)价值,研究其在艺术或技术某一特定领域的推动、引领、标志性作用。如其艺术最高水平在哪个阶段,是否具有开创性等,因为现有的非遗项目,从历史角度看,当代并不一定是它的成就最高阶段。③影响力,指这一非遗项目在时间上存在的长短及影响地域的大小;比如有的项目,艺术含量很高,但影响区域很小。反之,有的项目在艺术领域上没有达到很高的层次,但寿命很长、影响区域很广,这样,它的总价值量就会比单纯艺术含量高的项目大;④独特性,指在人类文化生态多样性方面的独特作用。比如有的项目,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等都很高,但类似的项目很多,那么它在“独特性”上得分就会很低。有的项目其它价值一般,但却是项目很少甚至是唯一的,那么这个项目在“独特性”上得分就会很高;⑤开发利用价值,指可开发利用的现实商业价值、市场价值。这方面的价值是非遗传承保护之外的价值,由于非遗项目的可开发利用的价值点大相径庭,故此项在对非遗项目的价值量判断中不占主要分量。如蔚县剪纸,其符号性强,价值较易开发,商业价值也就大。但民间文学类的项目如“河间歌诗”,其商业价值就很难直接体现。即便是同类项目,如吴桥杂技和文安县苏桥飞叉会,同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但商业价值和市场价值显然不同。

价值量,指综合权衡以上所有价值后对非遗项目所做的综合价值判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尝试用星级(★)表示,最多的标注五颗星(★★★★★),最低的标注一颗星(★)。

价值量研究的意义:一是通过综合打分区分非遗项目的价值量的大小,特别是同类项目的价值量大小;二是厘清非遗保护的全方位目的意义而不仅是商业价值;三是确定保护工作投入力度的大小;四是防止开发利用过分强调对某一方面的保护而顾此失彼。

四、确认项目的“存续环境”

任何非遗项目都有从产生到发展、高峰,再到衰落的过程,通过分析其价值点层级划分和价值量大小考察其发展的重要条件,研究判断该项目达到最好的“存续条件”所需的环境、人力、财力、物力条件。据此,我们可以提出投入人力物力大小的建议,可以提出保护方式是口传心授还是生产性保护或介质记录为主的建议;可以提出保护原真性或发展变化路径的建议;可以提出为防止对传统文化产生负面影响、不能在开发利用当中过于偏离非遗本质的建议,等等。

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原生态环境的依附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传统技艺比传统艺术传承下来的要少,就是因为传统技艺存活的“文化空间”对应性更为直接,更少弹性和延展性,也可以说对原物依附性大,“脱物”的视听审美元素少。如陶罐的制作,其“存续条件”依附于土质、窑、烧制技艺、使用对象等,缺乏其中任何一个条件,都很难使这个项目存续下去。有的非遗项目却可以通过艺术化的形式使其增加“文化空间”的弹性和延展性,减少对原物的依附性。如“漳卫南运河船工号子”,由于把“船工号子”由船工劳作的呼号转变成了一种“传统艺术”,这样的变化使其不仅仅依附于“漳卫南运河”和“船工”这一“文化空间”,其存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就得到了有效延长和扩展。由此可见,非遗项目“脱物性”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其生命周期和存续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周期和存续能力从弱到强的排列为: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器物的生产技艺→医疗技法→工艺美术→传统节庆活动→表演艺术→语言文字(见对原生态依附程度示意图)。

存续环境研究的意义:一是选择确定不同的保护方式,如口传心授还是生产性保护或是现代媒介记录;二是掌控非遗项目的生命周期和濒危程度;三是改善或创造非遗存续的现实条件。

价值点、价值量、存续环境的研究成果可以作为保护经费使用的参照,便于确定非遗项目的保护要点和不同的保护方式,也可用于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层面。河北力图通过这一课题研究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做得更实、更具体、更有理论依据,同时,引导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更加自觉有效地开展保护工作。

五、代表性传承人的“认证制”

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代表性传承人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代表性传承人年事已高丧失传承能力、有的有传承能力但不履行传承义务、有的自恃正宗排斥他人造成垄断传承、有的只顾经营创收,甚至有的违法违纪等。在这种情况下,代表性传承人的“终身制”将不仅增加财政负担,更重要的是不利于传承发展。如何更加科学准确地认定代表性传承人,打破“一定终身”的制度,从而更加有效地调动代表性传承人的积极性,建立科学规范、管理有效的传承机制,使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健康开展,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新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2012年,河北省文化厅对《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制定了《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度审核认证实施细则》,在全国率先尝试实施代表性传承人动态管理,建立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答辩与有效期限资格认证制度,建立了退出机制。从2013年起,河北正式实行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年审认证制度。

《办法》和《细则》进一步明确了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条件、申报范围、申报程序,制定了代表性传承人资格审核认证制度和时效管理制度。主要有:1.评审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时需提交其对所传承项目的“四项认知”材料(即对价值点、价值量、保护要点和存续环境的认知材料),以此确认传承人对项目技艺和内涵的掌握水平,了解其传承能力;2.通过评审会现场面试答辩程序,确认其本人具备传承能力,防止上一环节的代笔行为;3.规定了首次领取传承人证书的使用年限为2年;4.对命名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年进行年审认证,第一年年审不合格者记录在册并予以警告,连续两年年审不合格的传承人证书失效(见传承人评审管理示意图)。

传承人评审管理示意图

实行资格审核认证制度的主要目的,一是鼓励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展示活动;二是监督代表性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不履行义务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便于掌握传承人的动态传承情况,进行科学管理;三是通过对代表性传承人进行审核认证,建立了退出机制,实行了动态管理制度。

六、保护与利用实现“相得益彰”

通过“分道行驶”非遗保护理念的实践,较好实现了项目保护传承既“不走样”,又得以创新发展的目标。一方面,对价值点、价值量、存续环境的研究与成果利用,使得一大批珍贵、濒危的非遗项目得到了有效的抢救性记录、整理、建档、保护,以及原汁原味的传承。也使得非遗保护、传承体系逐步建立完善,让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发展。目前,河北省38个重点项目的研究论证任务已基本完成。为了进一步推动工作,河北省文化厅还研究制定了《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点、价值量及保护要点研究的指导意见》,要求每个设区市组织完成部分非遗项目的研究成果;中国(唐山)评剧艺术节、河北省民俗文化节等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蓬勃开展;河北梆子、评剧、吴桥杂技等项目没有过多变形,基本上保持了其非遗原貌,为非遗向社会各行业开放提供了丰富和真实的历史文化资源。

另一方面,各个非遗项目积极融入社会生产生活,回归民间,生发了蓬勃的活力,得以有效开发利用,丰富活跃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展了文化产业,带动了地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建议和提案,推动了各级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了投入力度。此外,河北省通过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实践,既推动了传统技艺的有效、全面保护传承,又促进了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资源优势转换,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涌现出了一批实力很强的成长型非遗企业。目前,衡水内画从业人数已超过5万,年产值10亿元;蔚县剪纸专业户达1100户,从业人员3万余人,2012年生产剪纸600多万套,产值4亿多元,已占到全县GDP的近5%,成为县域特色经济的拳头产品和重要富民产业;曲阳石雕辐射全县9个乡镇40多个村,从业人员10万人,2010年产值达到40亿元,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再比如,河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新格局,在省内大专院校推广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创建活动,使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人民日报》以“河北搭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新平台——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河北高校:学习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等为题给予了突出报道。经济上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加也为非遗项目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资金支持和社会环境支持。

以上这些做法有一定的探索性,具体评估方法也是初步的,但对指导非遗处理好保护、发展和利用的关系确实起到了实际作用。尽管有些做法尚不成熟,如尝试的“分层级”和“评星级”的方法还不是很完善,但确实在完成“抢救为主、保护第一”这一非遗保护基本任务的同时有效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既走稳了“慢车道”,又拓宽了“快车道”。今后,还需要随着探索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继续修改和完善相关理念、机制,使其逐步稳固成型。

猜你喜欢

代表性文化遗产价值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呼光华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致敬经典
Tough Nut to Crack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检测题(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