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绍兴:千亿水城梦

2014-09-16黄柯杰

瞭望东方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水城印染绍兴

黄柯杰

绍兴鲁迅故居附近,67岁的老船工刘仁宝撑着乌篷船,沿着窄窄的河道穿梭载客。“这几年河道慢慢连通,再过几年我就能划船带你们走遍全城了。”他笑着对游客说。

这座从越王勾践时代就建城的古城,随着浙江省推行的“五水共治”项目,如今正在实施一个庞大的治水计划——重建水城,同时重构城市产业。

这场被称为“双百双千”的项目,显示出绍兴的勃勃雄心:一百个产业转型项目,一百个水城基础项目,两个项目投资都超过千亿元。

耗能产业转型

对绍兴市政府来说,如何既延续千年水乡的优势,又保持蓬勃发展的工业城市地位,目前是个两难问题。

绍兴全城曾有33条河流,但因填河修路等原因,目前只剩17条,一些曾经的城市主河道,或者因两岸修路变窄,或者干脆变成暗河。

作为半个导游的刘仁宝对鲁迅作品能惟妙惟肖地情景再现。他惋惜地说,从上世纪70年代后,绍兴的水质一直在下降。“我儿子小时候还能在河埠头钓虾摸鱼,河道里都是游泳的人,河水能洗衣洗菜,现在看上去都是一潭死水。”

绍兴郊区的水情也不比城区好多少。经过几十年发展,绍兴已成为全国纺织工业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而纺织业的下游行业印染业也得到极大发展。这些产业都是耗能用水大户,收获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绍兴的水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绍兴市水利局副局长、水城办主任孙炎松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在绍兴治水,离不开对纺织业和印染业的治理,可以说,治水就是治工业,需要企业转型升级。”

所以,这次绍兴在全省五水共治的氛围下,提出了“重建绍兴水城,重构绍兴产业”的口号。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孙炎松说,“把水治好,事关全局,第一是解救产业之痛,将一些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转型升级;第二是解救水城之痛,纺织印染业占整个废水量的比重很大。”

近年来,绍兴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逐步加大。

绍兴市柯桥区是较为典型的例子。柯桥被称为轻纺之都,印染行业产能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也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2013年,柯桥区被浙江省列为全省24个重污染高能耗行业整治试点,根据该区环保局的公开资料,2013年柯桥区一共立案查处了291家企业,停产整改119家,行政处罚1049万元。

零点行动加强倒逼

“倒逼”成为本刊记者在绍兴环保系统和纺织印染企业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一个词。

对于绍兴的印染企业来说,2014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据孙炎松介绍,印染企业将进行产业集聚升级,80%的印染企业将集体搬迁入园区,若不能搬迁的,必须转型升级或转产到其他产业,在绍兴城区二环线内的工业企业,必须全部搬迁。

浙江华越印染有限公司是近年搬迁进园区的一家印染企业。这家企业从建厂房开始,就对所有染色污水系统进行周密规划,对污水作分质采集回用。2013年,建设了一套2000多万元的废水处理系统,带着刺鼻气味的浓黑色污水,经过层层处理后变得清澈透明。

华越印染办公室主任陈丹告诉本刊记者,通过污水处理,70%的印染污水可循环利用,一年就为企业省去约32万元的治污费用。

全民参与,倡导清水工程,经过整整一年的整治,整个柯桥区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4年6月,柯桥区40个清水工程考核断面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已由2010年6.06mg/l下降到4.82mg/l,下降幅度达20.5%,一些农村河流中开始出现鱼虾。

柯桥区下一步将继续以产业聚集为抓手,争取到2015年底,实现全区印染企业入园率75%以上,集聚后产能达到80%。

在倒逼引导的同时,绍兴对印染企业的执法力度也在加强。

2014年7月14日,绍兴市环保局展开“零点”整治行动,对全市的400多家印染企业展开风暴式的突击检查,18家印染企业因排污严重超标,被责令停产整治。

除了停产整治,更多的企业被限产。仅在柯桥区,除了6家企业停产外,还有80家企业因超量排放被限产。

“限产100天,如果这期间企业未能完成技术改造达标排放,接下去就要停产整顿。这是前所未有的力度,让我们感到后怕。”袍江新区一家正在技术改造的印染企业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

在这次行动后,金融系统也快速跟进,对环保不达标企业的授信予以降级。

在如此环保高压下,一些企业选择工艺的革命性技改或者退出。比如,浙江伟丰织造印染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的知名印染企业,如今设备净值审计工作已完成,新上“仿数码印花成套设备织造”项目正在实施。而绍兴绍钦织造印染有限公司则选择退出这一行业。

让城市的水流动起来

“绍兴是一座有2500年历史的水城,因水而生,因水而名,如今重建水城可以说是对绍兴历史的一脉相承,也是继续保持绍兴的独特优势。”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屠剑红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战国时期,越王勾践选址建城,因军事防御需要,选择水系发达容易守城的地方,建立越国故郡,也就是绍兴的古城。随后,勾践下令疏通一系列河道,成为后期绍兴城的主要水系,如今与被称为山阴古水道的河系,以及京杭大运河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东汉时期,会稽郡太守马臻看到绍兴东西分别受到海水和山洪的夹击,水患无穷,开始建鉴湖,东可以抵挡海水,西可以积蓄大量的洪水入湖,借以灌溉农田。鉴湖兴修后,绍兴人口扩张。南宋时期,鉴湖逐渐堰塞荒废,形成绍兴地区大量的河网平原。

北宋、南宋到明朝,历代王朝对绍兴的治理都离不开水,绍兴的历史也是治水的历史,“太守清,河水清,路随水建,街河相随,以舟代步。”屠剑红说。

她认为,如今的绍兴重建水城,应主要从两点入手:“水清”和“水通”。

“水清已经有了明显效果,环城河任何一段都达到能够游泳的标准,但是断头河的疏通工作,还需要逐步来解决。”屠剑红说。

据统计数据,绍兴中心城区的水面覆盖率高达17%,位列浙江省第一,绍兴新城镜湖新区,水面覆盖率更是达到23%。“水乡”名副其实。

“为避免千城一面,绍兴重建水城的计划中,要利用水的优势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将水系和历史遗迹结合起来,做成新的水城格局,让城市的水流动起来,增强水的自净能力。通过五水共治,到2017年,绍兴河网水质全部达到四类水以上的标准,而且其中三类水以上要超过70%。”孙炎松告诉本刊记者。

据屠剑红介绍,原先传统的绍兴古城,经过1000多年的规划,形成了棋盘型格局,但现在几经转变扩张,已成为荷叶型。

“府河是越王勾践时期留下的古城主水道,如能重新疏浚通航,古城最有历史的河道又将成为城市风景。另外一些暗河改造后,也可以达到通航要求。将鲁迅历史街区与全城水系完全连通后,绍兴就能恢复水城面貌。水岸互动,舟通全城,绍兴的水城旅游业就有发展基础了。”屠剑红说。endprint

猜你喜欢

水城印染绍兴
打造“一企一精品”,柯桥区印染 品牌全媒体推广活动启动
清白泉
工信部批复组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绍兴大闯关
印染书香
我的家乡绍兴
TheEffectsofSemanticsinEnglishLearning
古运河旁的江北水城
北方须慎重建“水城”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