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识学生创新思维

2014-09-16施璐嘉

教育 2014年25期
关键词:学教师生思维

施璐嘉

学教生成是知识群落的再生长和再建构,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交互作用以及师生互动中超出预设方案之外的新情况和新境界。课堂上精彩的生成,体现的是学生的非常规思维,即创新思维。其培养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欣赏学生一切好奇与想象

创新思维是课堂生成的核心,课堂生成也是创新思维的前提,两者相辅相成。日常英语课堂通过转型学教模式、变革学教形式、营造学教氛围,在师生民主平等、学教合作互助的交集中,生发出创新思维的新境界和课堂生成的新景观。

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已不是教师课前备课设计的全部演绎,即简单的按部就班的线性过程,而是顺势而为的动态生成过程,其间有师生教学间知识群落的传递、消化、吸收,也有师生互动互学中对知识群落的再生长和再建构。学生所产生的有价值的“高见”和“问题”,往往成为了课堂教学可遇不可求的再生资源,需要教师勇于蹲下身子、敢于放下架子,欣赏学生的一切好奇与想象,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着的各种有价值信息,活化运用,引导成为学生素养潜能激发和创新能力张扬的契机。事实上,一节课的精彩绽放点往往源于学生的自我超越和非常规思维,即创新思维所产生的生成效应。

创新思维,课堂生成的核心

人类思维常规和非常规两种形式决定了人们活动的定性与变量。常规思维沿袭人们习惯性的思维方式,而非常规思维则是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违反常规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以常规思维占主导,其优势为比较经济、有序,但其墨守成规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创造性。课堂教学中,非常规思维即创新思维则是很好的弥补,尤其是一些貌似无头绪却隐含着无限创新的问题群。例如,苏教版年津英语4B Unit 6 重点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如果停留于教材,学生的思维就限于食品与水果。若教师联系生活实际,有效地引导,就如点燃创新思维火花,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呈现出各自最喜爱的人物、学科、动物、玩具、衣服、颜色等。教学中,孩子们的对话内容内容丰富多元,完全超越教学文本材料,明显地刻着非常规思维的烙印,呈现出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的生成妙境。

创新思维让学生在教学中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和对常规的突破,由于这种“非常规思维能力”基于教材,源于创新,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规律,它成为学生创新素养形成的“邻近发展区”,成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力生长点。作为课堂生成核心动力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在邻近发展区里的创新能量。

学教生成,创新思维的磁场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说:“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不言而喻,问题的提出是创造过程的起始阶段。而生成则是师生在教育情境交互作用以及师生互动中,超出预设方案的新情况和新境界。即学教生成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在适当的条件下,学教生成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创新。例如,在教学“Family tree”时,某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人物图片说:“Who's the man?”一学生回答:“He's father and grandpa.”问题出现:一个“他”是he,那么两个怎么说呢?老师针对问题借助手势引导:“Is it right?”马上有同学纠正:“They are father and grandpa.”课堂中不经意的错误小插曲,生成了别开洞天的大智慧。甚而有之,一个学生竟然提出回答“They are father and grandpa.”也不正确,老师问的是Who's the man?而回答 They are father and grandpa.对吗?”多么有思辨的问题啊。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发现了问题,也向师生提出了质疑,创新思维的火花在闪耀。课堂上众说纷纭,创新的智慧在碰撞,最终产生“He's father,and he's grandpa.”这种不曾学过但却意会的自然生成,课堂闪现出不曾预约的精彩。

当然,创新思维若离开课堂生成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堂绝非学生鹦鹉学舌的训练场,教学过程绝不是借学生之口说老师想说之话的走秀过程。所以,创新思维磁场下的课堂生成,不仅鼓励学生质疑书本、同学、老师,更鼓励有创新烙印的超越,赏识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例如,同样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英语4B Unit 6 read and write 重点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时,教师可以在示范model的基础上提供对话的逻辑框架:“What's your favourite…?——I like… They're…——But I don't like… They're…”然后,再请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填空替换,形成每个学生有个性的对话语料。很多学生突破了课本常规思维的定式,围绕重点句式进行了举一反三的改编,其生成精彩不言而喻。

架构创新生成通道

创新是思维的高层品质。创新思维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课堂生成是师生教学互动中的产物,生成的出现有很大的偶然性,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有的甚至是歪打正着。从这意义上讲,生成与创新是命脉相连、互相依存的。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内外打通,主动建构起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论视角,着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学目标决定必须转型教学模式 遵循《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习得,其最终目标是能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正确、灵活、得体的运用,即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包括在一定语言情境中对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多元语言素养的整体考量,是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具体关照。这就需要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以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主,以激发并维护每个学生英语学习情感为本,培植成就感,扶助每个学生搭建起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由此,英语教学要从“接受模式”到“互动模式”的转型,增强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便之成为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模式的新思路。endprint

如教学重点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思路自编“M & S”游戏,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S”类词汇,如apple,orange,etc,得出其“M”是fruit。以此类推,通过复习English,Chinese,etc;bird,cat,etc;red,white,etc;skirt,jacket,etc.等各类词语,为后面创新的延伸拓展提供了预设的依据,拓宽了创新思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教学语料循序渐进,从“A:What's your fvourite…?”“B:I like…,because…”到“B:I like…But I don't like…,because…”教师都是在自然的对话中示范model,而后自然提供给学生充分而自由的互动交流时空,语言操练组织形式多元展开,从个人自述到同桌对话到小组分享到最后自由式的访问调查,学生从文本中走出,真实走进生活,在贴地而行的实践中创新思维火花,精彩生成不断。

体验得滋味,变革教学形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习得规律,他们既会是争强好胜的竞争对手,又会是互通有无的合作伙伴。这角色的转换全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同。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最终师生教学相长。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组建学生学习共同体,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基础上,相通有无,分享学习资源、交流学习成果,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提升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等综合素养。而学生的创新思维往往迸发于互相间的你追我赶,需要教师的睿智引导、循循善诱,这其中教师的拿捏至关重要。例如,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某个环节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让小组成员充分分享讨论,创设民主宽松的合作氛围,提供给学生弹性空间,自主选择任务,充分发挥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与团结精神。其间,学生的分享交流,让学习共同体成员获得了知识经验,同时,在交往竞赛中又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新的生成,学习成效完全高出目标要求,课堂精彩不期而遇。

创造机会,预约精彩 创新作为一种思维境界,其核心要素即思维的创新意识、勇气、习惯和品质都是对创新历程的一种经验累积,绝非停留于对创新目标的简单追求和创新成果的直接获得。基于创新思维综合经验的累积,要求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氛围应是民主的、尊重的,只有教师赏识的视角才能激发学生有勇气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发问、寻问空间,并及时给予肯定,引导推进思索,在寻求思维碰撞互动中最终生成精彩。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眼是赏识的,心是平等的,尊重和相信学生,认真对待每个学生的任何困惑,让学生的“问题”得以解决,这才能为课堂的创新生成创造机会,预约精彩。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生成是多元的,随时需要自由呼吸弹性、灵动的思维氧分,悦纳课堂中生命体的各种信息;课堂生成不能固于预设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需要激发与呵护每个学生个体的创新思维。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师生个体的生命活力,推动教学过程的双向互动,促成三维目标的融合,真正让每节课成为创新与生成的融通旅程,使学与教呈现出别样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河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教师生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美术课堂“教学”与“学教”的探究
“学教”教学之“理念”
——记浙江省温岭市石桥头小学课改成果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