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要企业来唱
2014-09-16
最近有消息称,“长江经济带”的相关指导意见正在抓紧完善,有望落地。
“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份6亿人口,GDP占全国45%,区域内经济基础好,协同发展空间大。预计未来15年,“长江经济带”增长速度将超过全国经济平均增速,2020年前后经济总量将达到全国的50%,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4年前的2010年3月,正值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交通运输部宣布,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全线贯通之际,《航运交易公报》社长言论栏目曾经刊文《大江时代》,文章写道:“从流域经济角度看,甚至完全可以从中国经济全局看,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完全的意义在于它可能已经开启了一个时代,是一个围绕长江展开的经济振兴的时代,我们不妨称之为‘大江时代”。4年之后的今天,当“长江经济带”渐渐浮出水面的时候,编者的内心有一份“偶中”的“窃喜”。但是,这种自我褒扬,并不能掩盖心中的焦虑——在中国“全国体制”、“全民体制”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不是第一个以区域面貌出现的经济共同体,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以往的经验告诉人们,前景很美好,道路很艰辛。
即便是在4年前的当时,围绕长江流域的国家级经济振兴区域有:上海“两个中心”建设、长三角经济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汉内河航运中心、成渝经济区等,几乎覆盖了整个长江流域。“如此密集的国家战略分布,说明长江对于国家的现在和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国家已经在此进行了长期的布局”。4年过去了,当时的那些振兴规划或者深化了或者微调了,比如,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试行一年,相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来说无疑是一种深化,也是各种中心建设的综合平台;南京则提出长江下游国际金融聚集区的概念;皖江以芜湖为核心力推形成中游的大宗商品的集散地;武汉将重点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宜昌打造“沿江万亿经济走廊”,建设长江中上游交通物流中心;成渝将精力放在“西出东进”两个方向的外贸交通上……
人们可以看到,原来的规划或者被“覆盖”,或者被冷落,或者干脆搁置,各地的工作仍然执着于本地,“篱笆”实际上越扎越紧,地区经济间仍然以竞争为主流,过去几十年区域经济发展的旧模式没有打破。“长江经济带”看是生逢其时,但它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各种跨行政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发展瓶颈呢?人们一是要等看国家政策如何界定;二是要看企业如何在新的政策背景下发展自己。
本期杂志中我们的记者对长江流域港口的龙头老大,同时也是全球港口的龙头之一——上港集团的经营状况和战略规划,进行深入报道。从一个侧面表达这样的意思:无论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试行,还是“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开幕式可能是政府做的,而剧中一定要有企业来唱戏,任何完善的政策框架如果离开企业的自主并且健康的经营活动,都只能算是空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