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听说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

2014-09-16谭雷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提高素养

谭雷

摘要:听说是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训练。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听说训练意识,营造训练氛围。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抓实课堂教学,强化朗读训练,多渠道进行听说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听说水平。注重教学艺术,坚持循序渐进、形式灵活、课内外结合,为提高读写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听说 提高 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学生日常活动和语言交流谈中,倾听与诉说是基本的交流方式,所占比重很大。听是小学生输入信息、摄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说是输出信息,用口语表达形式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由此看出,听说是小学生语言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听说训练:现代传声技术的发展,声音直接代替了许多过去必须依靠文字来传递的信息,语音录入即将代替键盘输入。现在的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未来各条战线上的生力军,所以现在必须把听说训练的重要性提到应有的高度,听、说、读、写并重。下面笔者就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加强听说训练的几点尝试和设想。

一、增强训练意识,营造训练氛围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交流环境。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阅读充实自我,丰富语言。用规范准确、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

2.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在训练中要注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教师要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并注意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循序渐进地搞好训练,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听说习惯。

二、强化朗读训练,提高听说水平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是听说训练的起步,也是一条重要的途径。新课标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常听、常读好文章,可以帮助学生吸取人类语言精华,积累佳词好句、精彩的段落,开拓视野、发展思维,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胸藏万江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悟文章的中心及写作技巧、方法,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不仅听、说的能力得到足够训练,写的能力也将逐步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教材,训练听说能力

依托教材,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在新编小语教材中,听话、说话训练内容以口语交际的方式编入课本,内容多样,形式活泼生动,如问题类、故事类、看图说话类等。训练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并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例如,人教版第二册中“你养过动物吗?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你为什么喜欢它?说一说。”“自己画一张画,给同学讲讲你的画,说说你喜欢哪幅画,为什么?”“在学雷锋活动中,你做了什么事?是怎么做的?选一件说一说。”等。从这些可以看出,教材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注重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教师要深入教材,按照不同的训练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如问答式或谈话式。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把问题回答得清楚、准确,进而有条理地说一段话、一件事情。最终达到让学生说明白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以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将这些训练内容放弃不练,只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或者仅让学生同位或小组之间互相说说,有的教师干脆念几段话给学生听,没有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这样做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四、抓实课堂教学,多渠道听说训练

1.课堂练听说。没有听与说的阅读教学也就等于放弃了阅读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往往把阅读教学中的听说活动当做例行的教学步骤,忽视了听说训练的作用,没有听说方面的要求,以致错失了语言训练的时机。语文课堂教学为我们进行听说训练提供了有效的“训练场”,特别是阅读教学中,听讲、朗读、回答、讨论、复述等课堂活动,同时又是听说的真实训练。

作文教学与听说训练密切关系,也应充分重视。教师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小鸟和青蛙的对话后,让学生想一想:如果让青蛙从井中跳出来看一看,会出现怎样的场面?它会说什么?然后请学生说一说,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想象能力得到提高。

2.活动促听说。教师可引领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学生听说能力。如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小记者现场采访、结合学生的文艺演出等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汇报给大家听,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实践,在活动中检验,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3.竞赛比听说。经常开展学生间的听说竞赛,注意激发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教师要注重在竞争、评比中鼓励学生敢说、愿说、会听、会说。充分利用有效的竞争机制,观众的反馈效应,使听说训练落到实处。

4.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口语表达习惯。提高师生交谈、学生与学生间交流的要求,注意用词的准确、语言的规范,做到互相纠正,提高说话水平。运用教师的示范效应,同学间的相互督促,将语言的训练落实到生活中。

实践证明,日常教学中,只要教师坚持循序渐进、形式灵活、课内外结合,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并为提高学生读写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边探索、边研究、边总结,一定会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提高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五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六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