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
2014-09-16林维旭
林维旭
摘要: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是要对问题有清晰的认识。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培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最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笔者认为,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其逻辑思维的产生并进行巩固。
关键词: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 教师 小学生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地深入,素质教育成为改革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小学教育而言,应当初步培养起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简单地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进行分类、归纳等。在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的运用是常见的,因此,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十分必要的。
逻辑思维中需要着重强调的就是解决问题要做到合理有序,在头脑中形成分步骤地解决问题的思路,还要为执行每一步骤找到合理的依据。小学数学教学中就是要培养学生这样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运用有序引导的教学方式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一)掌握知识点,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向学生讲授课程的知识点,使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有基本地认识和把握,从而有效地运用到解题当中。在知识点讲解后,再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运用,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练习题,教师不能使用课本的课后练习,要根据课程内容自己出题,避免事先预习过的学生知晓答案,不经思考就给出答案。
(二)进行细化分析来解题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要将这种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为习惯来培养,这一习惯需要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在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后,教师要安排知识的巩固练习,在解答练习题的过程中进行细致分析,分步骤地分析解答,就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
在分步骤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问,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解题的每一步的依据,这样能够避免学生抄袭他人的解题,这也是贯彻上面所提出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据的要求。在许多数学问题的解答中,解题步骤并不是都要一致的,但是在分析透彻后每一步骤都要有一定的依据,只有在明确依据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在解题过程中初步形成逻辑思维后,这种逻辑思维能力还要不断巩固,逻辑思维能力形成习惯,同样,这也需要通过练习来实现。做练习题不是形式化的,是要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要向学生说明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解题步骤,要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有步骤地解题。
(三)交互合作中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
展开交互式合作的方式来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来开展。在每一次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课业知识点,编出一些相对有难度的题目安排学生分组或者课下自由讨论,找出更多解答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给出最后的答案,并听取各个小组学生的解题思路,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问题的解答中。
在交互式合作的教学中,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对自身思维拓展具有启发和激励作用,学生通力合作完成复杂问题的解答,也能够在互相帮助中形成较为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素质在此过程中得到提高。此外,交互式合作的教学方法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汲取更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并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启发创造性思维,为逻辑思维拓展深度
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具有紧密的联系,逻辑思维的应用和发展对于启发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也只有拓展为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才能更显意义和价值,才能从简单机械的思维深化为具有应用意义的创造性思维。
逻辑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和动力,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是逻辑思维深化的过程和结果。在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尝试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出拓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还是需要通过做练习题来实现,例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中,2998+5002=?在最直接的加法计算时可能有些复杂,这道题可以启发学生将5002进行拆分,拆成5000和2来计算,就会使这道题变得简单方便。在这道题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如下的拓展练习,将这道计算题改为选择题,按照拆分的方法虽然也能快速的计算出结果,但是还可以应用加减法计算的逻辑规则,根据末位的8和2就可以确定出该题的答案末位应当是0,这样来寻找答案就十分简单了。这一解答过程就是在逻辑运算的基础上完成的,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中要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思维,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引导和启发建立起逻辑思维能力,并在课堂和课下通过练习加以巩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一定要将其拓展并启发创造性的思维,从而促进教学更加有效,促进学生能力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1]周文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2]姚洁瑛.在创新思维中释放学生的潜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
[3]蔡春梅.在科技活动中培养小学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10.
[4]仇建芳.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音乐教学中的体会[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
[5]庞少林,钱岚.工程制图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刍议[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