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和关爱是小学学困生转化的关键
2014-09-16张仁
张仁
摘要: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得到相应发展。在教育教学中,激励学生,关爱每一个个体,对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信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激励 关爱 小学学困生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会遇到学困生,他们可能表现为反应迟钝,对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作业的准确率低,记忆力弱,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学生……更有教师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表现而将他们打上记号,也不能因为学困生转化难而放弃不管。教育是一个充满良知的职业,关注每一个学生,使其健康成长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特别是关注学困生,应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去转化他们,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是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成功之处。
一、了解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
学困生的产生情况各有不同,了解他们产生的原因,设计转化方案,对症下药,才能使转化成为可能。
(一)学生方面原因
1.由于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的最佳阶段,部分学生可能存在语言、体质、智力等发育迟缓的现象,现在采用的是大班额教学,教师会关注整体表现情况,而忽视对部分学生的关注,从而导致这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明显表现出学习的思维障碍,不灵活,效率低,效果差。我班就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不爱说话,平时上课能认真听讲,但不能够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效率低,久而久之学习跟不上。这种由于不说话而存在语言障碍的学生常常会被教师忽视,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学困生。
2.部分小学生运算推理能力跟不上大班额教学节奏,对问题理解不清晰,年龄小,还存在胆怯、害怕的心理,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学习跟不上,出现了学习困难。
3.部分小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没有把握学习对象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对象理解不准确,知识极易混淆和遗忘,且经常不能灵活应用,做作业出错率高,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二)教师方面原因
1.教师由于工作压力大,个别教师还有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情投入少,忽视部分学生感情需要,使学生个人心理情感需求方面得不到满足,自我感觉差,挫折感强烈,所以不愿学习,在心理上对学习产生惧怕、回避。
2.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太强,把自己没有达到的目标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自己的下一代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自觉地就把压力强加在孩子头上。教师又要把学生平时的表现要向家长汇报,考试成绩也要汇报……学生只能被动地去学习,去接受。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感觉学习是枯燥无味,逐渐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就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现象。
3.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心理容易产生依赖性,一旦认定一位教师,不会轻易改变,换一位教师上课,和前面的教师有差异,就会导致他们从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讨厌学习,导致个别科目严重偏科,教师如果发现不及时会产生学困生。
二、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不抛弃,不放弃”这是一句电视剧的台词,也正是这一句台词给我们帮助学困生坚定了信心。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理念,我们一定会让学生恢复对学习应有的“热力”。教师要用“爱心”为其助燃,关爱他们,牵着他们的小手让其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一)对学困生要找出根源,循循善诱,及时表扬
“学困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跟不上,而其他方面又存在很多缺点,经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奚落,心理脆弱而敏感,容易产生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像这样的问题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真挚对待和持久地关心、爱护,并能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成因,进行个别心理疏导。在指出不足的同时,肯定其某一方面的优点与特长,使之心理形成自豪感。这样,学生就愿意接受教师,并愿意在教师的教育下寻找成功,对教师的劝导言听计从,这时再适时地提出高一点的要求,学生也能达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会有很大程度地提高。如我在教六年级圆的周长时要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作为新知识的引入点。通过前面的学习和了解,班上的几个学困生几乎不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怎样算,一脸茫然。于是,我便抽时间在上这一节课之前偷偷地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和其他同学一块学习新课的过程中,他们的表现大大超过了其他同学,让班内别的学生刮目相看。这样好的机会我怎么能放过,于是我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当场表扬了他们,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很有面子。经过这样几次师生配合,他们也发现其实自己并不差,如果在平时老师有意让他们多体会到成功的一面,让他们充满信心,他们也会发出自己的光和热。
(二)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一些学生由于长期学习成绩落后,纪律差,在教师和同学的眼中是“双差生”。这些学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自尊心更强,也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他们一般都比较心虚,对教师和同学的反应格外敏感。他们在内心深处又特别想得到同学和教师的关心和理解。所以,他们犯错误后教师不要急于批评或责备,一定要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以诚相见,将心比心,和他们交流探讨,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为转化他们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树立目标和希望,唤起自信之心
自信是每一位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但对绝大多数学困生来说,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温暖,融入不了集体的怀抱。他们仅剩的一点自尊也在这种追求成绩的时代中早已荡然无存,学习失去了兴趣和动力,过一天算一天,对教师的教育也置若茫然。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向学困生,关心和爱护他们,帮助学困生树立目标和理想,让他们为此目标而努力奋斗,战胜自我,让他们也明白在教师心中永远有他们的一席之地,教师永远都在关注他们,并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看到希望,让即将熄灭的自信之灯重新点燃。
总之,人人都有优点,如同人人都有缺点一样。再好的学生都有缺点,再差的学生也都有优点。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克服主观上的“晕轮效应”,用我们诚挚的心、真诚的爱,去挖掘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