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抗旱节水覆膜方式
2014-09-15熊飞
熊飞
地膜覆盖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增温保温措施,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抗旱节水措施。但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是先开沟起垄,将垄面整成“龟背形”,在垄面播种,然后再覆膜压边,或者先盖膜,再在垄面打孔播种(移栽),此法的优点是增温保墒效果好,缺点是播种或移栽后抗旱比较困难。为此,笔者设计了几种新的盖膜方式,经试验效果很好,适宜在干旱地区示范推广。
1. “V”字形覆膜。适宜单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先施肥整地,然后按照计划(栽植)行距起垄,垄面宽0.4~0.5米。在垄面中心位置开沟,深约5厘米,使垄面呈“V”字形,然后用0.7~0.8米宽强力超微膜覆盖,将膜边封严扎实,防止跑温、跑墒。在沟心位置破膜播种(栽苗),随后用细土将破口处封严。也可先在沟心播种(栽苗),然后再盖膜、扎边,最后破膜、接苗、封口。
此法的好处:一是盖膜后垄面地膜呈“V”字形,膜外水被最大限度地聚集至“V”字形底部,而后进入膜内,既便于接雨纳墒,又便于浇水抗旱;二是膜内蒸发凝结的水分也集中滑落至沟心位置,最大限度地供种苗吸收利用;三是植物根部完全覆盖在地膜内,增温保温效果好,可促进种子快速萌芽和苗子快速生长。
2. “W”形覆膜。适宜双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先将地深翻耙平,按照计划播种(栽植)大行距开沟施肥,在施肥沟两侧开播种(移栽)沟,使整个垄面呈“W”形,两条播种沟的沟心(“W”形的底部)距离0.3~0.4米。然后在播种(移栽)沟的外沿开浅沟,用0.7~0.8米宽强力超微膜覆盖,在“W”形的底部(沟心位置)破膜播种或栽苗,用细土将破口处封严。播种或栽苗后,整个垄面仍然呈“W”形。也可先播种(移栽)再盖膜,最后破膜接苗封口。
此法的好处,与“V”字形盖膜基本相同。两者不同之处是,此法肥料能够集中深施,适宜在肥料数量较少、种植密度较大情况下采用。
3. 膜侧播种(移栽)。适宜双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将地深翻耙平,按照计划行距开沟施肥。以沟心为轴,在两侧再开浅沟埋肥起垄,垄面用锄头刮成“龟背”形,随后用0.7~0.8米宽强力超微膜紧贴垄面覆盖,膜边封严扎实。种子(苗子)播种(移栽)于膜侧,播种(移栽)后用细土将地膜破口处封严。
此法的好处,一是膜面整洁、无破口,既利于提高膜内温度,保持膜内水分,还可有效防除膜内杂草;二是苗在膜侧,在膜外浇水时,水分可全部流至膜侧土壤,正好供苗吸收利用,少量降雨也可聚集到膜侧,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三是膜内蒸发凝结的水分,最终也到达至膜侧,对苗生长非常有利;四是膜侧栽培,作物大部分根系深入膜内,可促进苗早发快长,还有少部分根系在膜外生长,可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因而特别适宜玉米等容易倒伏的作物采用。
4. 畦面沉降盖膜。适宜多行栽培作物,其方法是:将地深翻后施足底肥,然后将地表土耙碎、地表耙平。按1.5米宽开沟做畦,用起沟的土在畦四周做埂,畦面用木板刮平拍实,净宽度1.3米,随后覆盖地膜。在地膜上打孔播种(移栽),播(栽)后用细土将孔口封严。也可在盖膜前播种,出苗时再破膜接苗。
此法的好处,一是自然降雨或在畦面浇水时,水分可直接通过孔口均匀渗入膜下,供作物均衡吸收利用,抗旱节水效果极好;二是通过地膜隔断土壤,可在保持土壤湿润的同时降低地表空气湿度,还可防止泥土在暴雨或浇水时飞溅,特别适宜芹菜等喜湿、小株型蔬菜栽培,也可用于蔬菜育苗。
(作者联系地址:湖北省竹山县农业局 邮编:442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