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爱上政治

2014-09-15王树军

考试周刊 2014年58期
关键词:导入教学方法

王树军

摘 要: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导好课,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出现厌倦心理。

关键词: 中学政治教学 导入 教学方法

一、导入的作用和常用方法

1.激发兴趣。教师要让学生爱上政治,首先就要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政治课程感兴趣,从内心深处爱上政治、渴望学习。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美妙的境界。曾有位教育家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所教的东西感兴趣,并怀着一种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2.明确目标。教师在导入时可直接、间接地让学生预先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动机,使其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

3.沟通情感。白居易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对于一个人的智力和品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时候学生是因为喜欢教师才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的,进而对学习感兴趣并进一步爱上学习。鼓励学生与自己沟通,及时、耐心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在与学生交流中适时运用称赞、鼓励等语言,并充分利用亲和力特强的“微笑、夸奖”等图标,努力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友善、真诚及对自己的关爱和重视。这样学生才能畅饮知识的琼浆,完善个性的发展。

4.常用热点导入、衔接导入、悬念导入等方法。(1)热点导入就是把教学内容与当前受关注程度较高的热点联系,调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主动性。(2)衔接导入主要根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结点,温故知新。(3)悬念导入就是利用悬念激起人的好奇心,催人思索,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哲学常识常用寓言故事导入、漫画导入、歌曲导入等方法。(1)寓言故事导入就是根据课程需要,运用历史典故、名人逸事、成语寓言等方面的素材导入。(2)漫画导入可激发学生兴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3)歌曲导入对于创造心情舒畅的环境,完成教学任务有较大帮助。

6.导入的要求。(1)趣味性。设计导入必须做到引人入胜,引导学生接受新内容,防止学生出现厌倦心理。(2)针对性。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方法要具体、简便。(3)艺术性。要使课堂教学扣紧学生的心弦,教师导入的语言就要有艺术性、准确性、科学性,也要风趣、生动、形象。(4)启发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二、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1.解放学生,首先要解放教师。虽然评价机制改革搞了多年,但是,现行的还是以考分评价为主。考分评价制度,其实施的本意是以此作为教育评价的手段,检验学生智力的阶段性发展水平,激励学生维持学习动机,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但是,学校“以分数定成败”、家庭“以成败论英雄”的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教育思想,致使学生以争取考试分数为读书的唯一目的;同时束缚了教师的创新。虽然很多教师都尝试一些新的教法,但是新理念与学校、社会评价方式滞后之间的矛盾,使得一些老师创新时有些畏首畏尾。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那么怎么考?考什么?因此,要解放教师,就要切实改变教育评价机制,从多方位、多角度、多阶段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成果,真正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给予他们创新的勇气和空间。

2.教师应把教学看做是生命成长。以人为本是人文科学的核心问题。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时刻遵循这一原则。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思考体会教材的理论观点,使书本理论内化为学生的认同。鼓励不同思想的交锋和碰撞,鼓励不同声音的出现,让学生真实参与,思想和情感全身心地投入,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主持人、领导者,而不是传经布道的牧师。教师应相信学生的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运动”的课堂,学生真正成长的课堂。

学生的成长不仅包括知识的增长,还包括人格的完善。人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人格与尊重,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切入点,自然而然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的思想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促进其全面发展。

3.师生融洽是学生动起来的情感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教师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让学生爱上学习的前提条件。上课时,教师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亲切自然。要关心学生,随时观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反应情况,为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的语言神情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黄全愈博士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中谈到:课堂上,凡属见解型的问题,老师不能判定对错,如果一定要说,就必须说明仅仅是个人观点,因此在美国校园里,学生思维活跃,师生平等交流。因此,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力求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充满情感。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才能心灵沟通,促进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课后,政治教师应该主动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亲近学生,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多参加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

4.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教材,更重要的是备学生。要想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教师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特点、思维方法及思维能力。关注学生的困惑和迷茫,了解和估计学生的认识误区,关注学生的听课表情,洞察学生的内心需要体验,把握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此前提下,教师再认真剖析教材,哪块内容必须由教师自己讲解,哪块内容是学生能理解自学解决的。尽量做到简单问题、通俗浅近问题少讲,复杂问题、疑难问题引导学生分层剖析。

思想政治课教师相较其他科目教师而言,往往所带班级比较多,一个教案讲的遍数也多,这是政治课教师的痛苦之处。我们可以把这个痛苦转变为优势。我们可以在一节课后,立即发现不足之处,再根据学生的特点立即修正。这样多次反复,更易于掌握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展开教学,做到有效备好学生。

教师要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需要适时补充学生感兴趣的时事政治内容,发人深省的哲理故事,以及热点事件。通过小组活动、角色模拟、情境创设、问题构建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总之,导好课,课上让学生动起来,当是每一位政治教师的努力目标。

猜你喜欢

导入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关于中学语文“导入”教学设计的几点思考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