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十年来全球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与趋势
2014-09-15原嫄孙铁山李国平
原嫄+孙铁山+李国平
摘 要:目前,以技术革命为引擎的全球化过程促使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发生了多次阶段性转变,多个新兴经济体在产业链国际化的助推下迅速崛起,使全球格局逐步向多极化发展。本文以份额变动规律为主要线索,在历史数据回顾的基础上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全球经济总量、分产业增加值的份额在区域、国家等多个空间尺度上进行动态比较分析,并对当前全球产业转移和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与趋势进行归纳和整理,初步认为:第一,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在最近五十年间呈现从传统发达国家为单一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步向“多极”世界演变,单中心集聚程度明显降低,区域间呈现优势分散化、差异缩小化的特点;第二,全球制造业地理格局演化的基本趋势与以经济总量度量的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且前者幅度更加剧烈,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制造业的区域转移是刻画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全球各区域服务业份额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趋势与各国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较为相似,同样是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重要驱动力;第三,从不同区域来看,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升受到了来自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的推进,欧洲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逐步降低主要受到其服务业衰落的影响,北美地区在制造业占全球份额略有走低的情况下仍保持经济总量比重的基本稳定,这主要源于北美服务业持续稳定的强大实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地区当前逐步推进的“再工业化”过程导致的产业回流可能是预测未来世界经济格局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经济地理格局;份额变化;多极化;制造业;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 F119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是建立在国际产业分工基础上的区域间、多层面的相对经济实力分析,而针对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相当丰富[1,2]。多数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基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国际分工而渐次推进的,是推动当前世界格局演化最根本的驱动力[3,4]。生产网络的全球化使得产品价值创造体系的各个环节分散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使得发达国家企业和企业网络以及发展中国家企业和企业网络分别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不同价值环节,可以分别发挥各自要素享赋的比较优势,有利于保持和提升各自的竞争优势,促进各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增长实现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供了可能[5,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而做出的调整以及彼此间的碰撞与相互融合,构成了全球价值链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背景[7]。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有关“亚洲四小龙”、“金砖四国”以及中国的崛起等多个案例已经充分证明在全球化过程中区域性的崛起对于国际格局改变将产生的重大影响[8-10]。因此,新兴经济体是深刻改变当前国际经济格局的重要内生动力[11]。这些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大多依靠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优化、“去工业化”过程中大量承接制造业和工业企业而实现的[12-14]。这一过程中的微观基础正是跨国公司自身产业价值链的全球化分布,逐步的将大量生产环节转移至市场开放度较高、具有劳动力优势的发展中国家[15,16]。因此,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学术界对于当前的全球经济格局的转变方向达成共识,即以技术变革的强大引擎为动力,以跨国公司和国家为主要塑造者,在复杂的动态互动过程中建立具备全球到地方不同空间层级动力关系的经济体系[5]。
对于全球地理格局的未来走向,已有大量研究认为区域融合背景下的多极化过程和集聚经济基础上的单极化过程将持续并存,而前者将成为主导力量[17]。也有部分研究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国之间相互制衡与依存的关系日益深化,促使新兴大国可能对全球地理格局的未来走向产生更明显的助力[18,19],因而极化的思维方式可能已不足以精确描述当前及面对未来复杂的全球格局走向[20,21],亦有研究将国际格局的演化趋势具体为“网络状”[22]或“两超多强”[23]等方向。但是,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国际政治和产业转移等议题,而对于全球尺度及区域与国家尺度上相对深入的经济份额分析则较为欠缺。
因此,全球经济地理格局的变迁路径和演变趋势已经成为涉及宏观经济、国际政治和产业发展等多个学科的重要议题之一,而基于历史回顾的世界格局分析能够直接为面向未来的全球经济格局走向提供基本的思考点和依据。本文将以份额变动规律为主要线索,从历史回顾的实证分析角度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化做一初步探索,力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其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全球产业转移和新型国际分工转变的趋势进行归纳和整理。
2 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总体特征
2.1 整体趋势:从核心-边缘到多极世界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国际产业内贸易大量出现的事实已经超越了传统国际产业分工理论的解释能力。因而,将D-S不完全竞争模型、规模报酬递增、冰山运输成本等作为新鲜血液整合注入核心-边缘模型的研究应运而生[24],促使经济地理学完成了向拥有定量化解释并模拟真实世界产业与贸易格局能力的新经济地理学的华丽转身,正如克鲁格曼所说:“新经济地理学的目标就是设计出一个模型构建方法,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一般均衡条件下同时讨论经济活动集中的向心力和分散的离心力”。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核心-边缘模型的建立解释了空间集聚的内生力量,全球产业转移等重大的世界性动态经济过程得以被理论阐释。
但是,近二十年来,在全球化进程显著加速的驱动下,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以来所形成的“核心-边缘”的单极化全球经济地理结构[25-27],正在变得更加复杂。以不同收入水平划分的国家集团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来看,高收入国际集团占据着全球经济总量的绝对优势(表1)。2012年高收入国家集团GDP总额虽然仍占全球的近四分之三,但高收入国家所形成的核心集团在全球经济中所占份额正在下降,从1970年的86.95%下降到2012年的74.58%;其中,1970年~2000年该份额的年均下降速度为0.15%,而21世纪以来该份额的下降明显加快,2000年~2012年间的年均降速达到0.86%。与之相对应的是,1970年~2012年间中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GDP份额共增加了12.3个百分点。而上述份额的此消彼长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这说明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正在加速发生着变化。
同时,近三十年来的以GDP总量为标准的世界经济规模前十位和前五位的国家占全球经济的份额在逐步下滑,1980~2012年间,前十位国家的份额下降了3.47个百分点,前五位国家的份额下降了3.42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全球单中心集聚度的下降,即“核心-边缘”的单极结构特征正在弱化(图1)。值得注意的是,该份额的下降主体过程发生在2000年以后,说明全球格局向多极化的演变趋势是在近十年出现并迅速加强的。尽管如此,全球经济的极化程度仍然很高,2012年前10位国家集中了全球66.97%的经济总量,前5位国家集中了全球52.51%的经济总量。
2.2 区域动力:东亚崛起和欧洲衰落
为了探究全球向多极演变的过程中的具体地理特征,有必要对各大区域的经济实力变迁进行一定的比较分析。从近四十年来世界各主要区域占全球经济份额来看(图2),北美占全球经济份额最高,且相对稳定,从1970年的32.8%降至2012年的27.5%;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份额均较为稳定。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动出现在欧洲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1970年以来欧洲地区占全球经济份额呈持续下降态势,从1970年的27.97%下降至2012年的19.85%。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恰好相反,经济份额持续较快增长,从1970年的14.62%上升至2012年的24.88%。中亚地区的份额也有明显下滑,在研究时段内降低了5.01个百分点。另外,中东及北非地区、南亚地区占全球经济的份额亦有一定的抬升,分别增长了2.04和1.84个百分点。
因此,世界经济地理格局由核心-边缘的单极结构向多极结构演化的过程,表现为围绕高收入国家的核心经济集团实力减弱、全球单中心集聚度逐步降低等特征。特别是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展示出优势分散化、差距缩小化的趋势。在各大区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上述诸多演化特征主要受到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的快速崛起和欧洲地区经济实力的持续走低所影响。就近十年来的全球经济格局来看,经济中心已由环大西洋的北美和欧洲地区发生显著扩散,开始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以北美地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三足鼎立为特征的多极全球经济地理结构已经成形。
2.3 国家动力: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
从本质上说,当前全球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化是由国家层面上经济实力的增长或衰落所驱动的。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以中国和印度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发展迅速,经济规模在全球的位序快速上升,中国从1980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3位,印度从1980年的第18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8位。中国和印度经济实力的显著提升分别是推动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南亚地区占全球经济份额增长的中坚力量(图3)。而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规模排序中的地位不同程度的下滑则是欧洲经济优势不断减弱的主要影响因素。
新兴经济体的突飞猛进和部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相对衰退是近几十年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发生演化的根本原因。在这一过程中,上述主要国家所在的各区域间经济差异不断缩小、优势逐渐分散,逐步推动全球经济的多极格局形成。
2.4 不同产业类型的优势分散化
国家层面上的相对实力演变是区域经济份额此消彼长的基础,进而推动全球尺度下的经济地理格局不断演进。而新兴经济体实力跃升的深层原因毫无疑问应是此类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结构提升。就当前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来看,中国、印度等国家主要是依靠在以新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产业转移中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而迅速崛起。
从不同的产业类型看,核心-边缘结构的国际分工格局正在改变。虽然直至2010年,前10位国家仍集中了60%以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但2000年以后制造业和服务业都呈现明显的优势分散化趋势,前10位和前5位国家集中的份额显著下降,显示这两个产业类型的集聚度不断降低。其中,前10位国家集中的制造业份额由2000年的74.48%下降到67.15%,服务业份额由2000年的76.12%下降到64.46%(图4)。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产业的全球性区域间转移和扩散在21世纪以来不断推进且作用强度明显增大,并与全球经济规模格局的演进趋势基本一致。
3 全球制造业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与趋势
3.1 制造业在各类型经济体的份额变化及特征
从不同区域来看,全球各个大区经济结构中制造业的比重都在逐渐降低,反映了全球经济结构服务化的整体趋势(图5)。但是,不同区域的横向比较仍然能够显示出各自的产业结构基本特征。其中,东亚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结构中的制造业比重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欧洲和拉美则与全球平均水平较为接近,说明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十几年来一直是全球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另外,1998~2010年间,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制造业在各自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下降最为明显,这与发达国家近十几年快速的去工业化过程是一致的。
从以收入水平划分的国家集团来看,高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构成的核心集团经济结构中制造业比重快速下降,而中低和低收入国家仍在持续的工业化过程中(图6)。根据国家集团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发现中高收入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最高,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次之,低收入国家最低,此现象佐证了收入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之间倒U型关系的存在性。
3.2 制造业的区域间转移
以上有关制造业在不同经济体的份额变动与比较分析,说明制造业对于全球产业整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90年~2010年制造业占全球份额来看(图7),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始终最高,2009年时已超过35%,同时亦是唯一份额得到显著增长的区域;而北美和欧洲地区所占份额虽然较为可观,但总体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他区域则变动不大。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以后,东亚、拉美、南亚的制造业份额持续上升,而北美和欧洲的制造业份额持续下降。制造业在全球的分布情况变动情况反映了制造业全球性转移的整体趋势。
对世界主要国家制造业增加值位序的变化情况进行初步分析(图8),可以看到,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等老牌工业化国家长期稳居前5位。而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巴西、印度和韩国的位序提升,且其中提升速度较快的时期是在2000年以后;相反地,英国、荷兰、加拿大和墨西哥等欧洲地区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地位明显下降。
因此,全球制造业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北美地区、欧洲地区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其中,前两个区域为主要转出区域,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是最大的转入区域。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制造业的份额格局演化特征与在总体GDP视角下的全球经济格局在包括各区域的份额变化、各区域的相对实力等方面在基本趋势上高度一致,但制造业的格局演化比全球整体经济的变化更为剧烈、幅度更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制造业的区域转移过程是刻画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4 全球服务业地理格局的演化特征与趋势
当前的全球经济已进入服务化时代,各区域服务业占各自经济规模的份额逐步走高。从各大区层面上的服务业份额变动可以看出(图9),北美地区始终是服务业的核心集中区域,份额稳定保持在30%~35%的高位。同样的,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的表现仍然最为突出,其中,前者在最近四十年稳步爬升,而后者趋势正好相反,至2010年,两个大区服务业占全球的份额已经相差无几。虽然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服务业所占份额与北美地区仍存在一定差距,但仍是当前全球重要的服务业集中区域。同时,中亚地区的服务业份额在过去四十年略有降低,其他区域服务业则与制造业相似,即所占份额较低亦相对稳定。
从国家层面上看世界主要国际服务业增加值位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图10):①美国和加拿大非常稳定的前列位次直接主导着北美地区占全球份额的绝对优势;②中国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直接表现在其位次的快速上升上,至2009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服务业大国。中国正是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服务业份额稳定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③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服务业位次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可能正是欧洲服务业份额缓步下滑的主因。
从各大区和主要国家的服务业份额变化可以看出,全球服务业的主要转出区域为欧洲地区,主要转入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其他区域份额相对稳定,转移并不明显。上述分析显示,全球各区域服务业份额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趋势与各国经济总量份额的变化比较相似,说明服务业的发展同样是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在产业层面上的重要驱动力。
5 结论和讨论
本文在对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总量、分产业增加值份额在区域、国家等多个空间层面上的动态比较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在最近五十年间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趋势,其最主要的特征即为从传统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单一中心的“核心-边缘”结构逐步向“多极”世界演变,单中心集聚程度明显降低,区域间呈现优势分散化、差异缩小化的特征。目前,北美地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和欧洲地区已成为全球经济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区域,多中心结构已经成形。在这一过程中,东亚的崛起和欧洲的衰落,亦或是国家层面上中国的崛起和英法意等欧洲国家的衰落是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发生变动的深层原因。
第二,一方面,全球制造业的主要转出区域为北美地区和欧洲地区,主要转入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这与以经济总量度量的全球经济变化趋势高度一致,且制造业格局变动幅度更为剧烈,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制造业的区域转移过程是刻画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全球制造业份额最高的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且与北美和欧洲的差异性还在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全球服务业的主要转出区域为欧洲地区,主要转入区域为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其他区域份额相对稳定,转移并不明显。全球各区域服务业份额的分布变化特征及趋势与各国经济总量的份额变化较为相似,这说明服务业的发展也是全球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重要驱动力。
第三,在产业层面上,全球经济地理格局在近几十年来的演化是由区域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共同驱动的。从主要区域的具体变化特征来看,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升受到了来自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的推进,特别是其制造业份额一直位于各大区之首;欧洲地区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的逐步降低主要受到其服务业衰落的影响,而其制造业份额相对较为稳定;北美地区在制造业占全球份额略有走低的情况下仍保持经济总量比重的基本稳定,这主要源于北美服务业持续稳定的强大实力。
总体而言,本文的历史回顾展示了在北美、欧洲等经济体逐步“去工业化”的过程中,东亚及太平洋、拉丁美洲等地区依靠制造业大规模转入快速崛起,导致国际经济地理格局逐步多元化、区域差异日渐缩小化的趋势。同时,北美地区服务业实力依然强劲,帮助其在制造业份额相对降低的情况下保持整体经济实力的相对稳定;而欧洲地区服务业发展明显疲软,而东亚等地区依靠制造业紧追直上,成为全球多极化趋势的内在原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欧美地区近几年来针对技术密集型等先进制造业的经济刺激战略有效推动了区域“再工业化”过程,导致在近几十年来国际经济格局基础上的对于未来演化趋势的预测更为复杂化,不确定性显著增强[28,29]。在这一新形势的背景下,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国家应积极面对制造业回流的挑战,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增强自身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因此,在本文的历史回顾与规律总结基础上,欧美地区“再工业化”的推进路径和新兴经济体的应对方式可能将是未来世界经济地理格局演化的重要参考因素。
参考文献:
[1] Krugman P., Venables A.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110, 4(11): 857-880.
[2] Ottaviano G., Tabuchi T. and Thisse J.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2, 43, 2(5): 409-436.
[3] 卢明华,李国平.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7): 63-69.
[4] 杨国亮,张元虹. 论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2007(7):64-67.
[5] 彼得·迪肯,著,刘卫东,等,译.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克拉克G.L.,费尔德曼M.P.,格特勒M.S.,主编, 刘卫东,等,译.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 Gereffi G.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A], In B. Stallings(eds), Global Change, Regional Response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00-142.
[8] 张文宣. 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D]. 西安:西北大学,2008.
[9] 纪军.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4):61-66.
[10] 杨晓霞,陈瑛. 亚洲新兴经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亚洲“四小龙”服务贸易数据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4):113-120.
[11] 杨逸淇. 未来世界格局将走向“无极化”[N]. 文汇报,2013-01-07(00A).
[12] 霍建国.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新机遇[J]. 国际经济评论,2012(5):38-44.
[13] 谷源洋. 新兴经济体崛起及世界格局变动[J]. 亚非纵横,2010(1):1-8.
[14] 奚广庆. 新兴经济体崛起的世界历史内涵和意义[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112(2):49-59.
[15]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6] 赵在洪. 网络经济视角下的跨国公司贸易问题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7] 俞正梁.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世纪世界格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3.
[18] 陈向阳. 全球格局未来五年趋势:国际秩序全面深刻变革[J]. 瞭望,2010(11).
[19] 刘江永. 未来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7-9.
[20] 夏安凌,侯杰辉. 超越“极化”思维, 把握世界格局的基本趋向[J]. 国际政治研究,2004,93(3):15-21.
[21] 刘建飞. 论世界格局中的“非极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8(4):1-5.
[22] 邓昌雄. 论未来世界的网状结构[J]. 东南亚研究,1996(4):32-34.
[23] 阎学通. 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7.
[24] Dixit A.K., Stiglitz J.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67): 297-308.
[25] Forslid R., Ottaviano G.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3(7): 229-240.
[26]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3(6): 483-499.
[27] Baldwin R.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 253-280.
[28] 周春山,刘毅.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47-56.
[29] 刘毅,周春山. 再工业化背景下美国制造业发展变化及影响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4):13-24.
The Pattern and Trend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ructure in Recent Fifty Years
YUAN Yuan, SUN Tie-shan, LI Guo-ping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Globalization has prompted several shifts in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hanges in the Share of GDP of different regions or nations from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oncerning the share of the total economic size and the added valu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of all the regions and n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y,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declining of Europe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ing economies on the industry level, which might reflec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historical trend.All in all,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ed: 1) the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presents a gradual trend that is from the single center as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the traditional capitalist countries into multipolar pattern, showing that the single-center concentrating degre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decentralizing of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differences; 2) the basic trend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pattern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otal economic size,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still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 3) the rise the proportion of 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s sha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 enhanced by the co-promotion from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the proportion of Europe's sha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gradually reduces by the reason of the fading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North Americas share of the manufacturing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share is declined, which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Key words: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ructure; the share change; multipolar; manufacturing; service
[2] Ottaviano G., Tabuchi T. and Thisse J.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2, 43, 2(5): 409-436.
[3] 卢明华,李国平.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7): 63-69.
[4] 杨国亮,张元虹. 论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2007(7):64-67.
[5] 彼得·迪肯,著,刘卫东,等,译.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克拉克G.L.,费尔德曼M.P.,格特勒M.S.,主编, 刘卫东,等,译.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 Gereffi G.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A], In B. Stallings(eds), Global Change, Regional Response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00-142.
[8] 张文宣. 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D]. 西安:西北大学,2008.
[9] 纪军.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4):61-66.
[10] 杨晓霞,陈瑛. 亚洲新兴经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亚洲“四小龙”服务贸易数据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4):113-120.
[11] 杨逸淇. 未来世界格局将走向“无极化”[N]. 文汇报,2013-01-07(00A).
[12] 霍建国.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新机遇[J]. 国际经济评论,2012(5):38-44.
[13] 谷源洋. 新兴经济体崛起及世界格局变动[J]. 亚非纵横,2010(1):1-8.
[14] 奚广庆. 新兴经济体崛起的世界历史内涵和意义[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112(2):49-59.
[15]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6] 赵在洪. 网络经济视角下的跨国公司贸易问题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7] 俞正梁.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世纪世界格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3.
[18] 陈向阳. 全球格局未来五年趋势:国际秩序全面深刻变革[J]. 瞭望,2010(11).
[19] 刘江永. 未来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7-9.
[20] 夏安凌,侯杰辉. 超越“极化”思维, 把握世界格局的基本趋向[J]. 国际政治研究,2004,93(3):15-21.
[21] 刘建飞. 论世界格局中的“非极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8(4):1-5.
[22] 邓昌雄. 论未来世界的网状结构[J]. 东南亚研究,1996(4):32-34.
[23] 阎学通. 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7.
[24] Dixit A.K., Stiglitz J.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67): 297-308.
[25] Forslid R., Ottaviano G.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3(7): 229-240.
[26]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3(6): 483-499.
[27] Baldwin R.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 253-280.
[28] 周春山,刘毅.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47-56.
[29] 刘毅,周春山. 再工业化背景下美国制造业发展变化及影响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4):13-24.
The Pattern and Trend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ructure in Recent Fifty Years
YUAN Yuan, SUN Tie-shan, LI Guo-ping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Globalization has prompted several shifts in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hanges in the Share of GDP of different regions or nations from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oncerning the share of the total economic size and the added valu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of all the regions and n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y,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declining of Europe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ing economies on the industry level, which might reflec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historical trend.All in all,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ed: 1) the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presents a gradual trend that is from the single center as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the traditional capitalist countries into multipolar pattern, showing that the single-center concentrating degre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decentralizing of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differences; 2) the basic trend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pattern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otal economic size,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still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 3) the rise the proportion of 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s sha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 enhanced by the co-promotion from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the proportion of Europe's sha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gradually reduces by the reason of the fading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North Americas share of the manufacturing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share is declined, which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Key words: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ructure; the share change; multipolar; manufacturing; service
[2] Ottaviano G., Tabuchi T. and Thisse J. Agglomeration and trade revisited[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002, 43, 2(5): 409-436.
[3] 卢明华,李国平. 全球电子信息产业价值链及对我国的启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7): 63-69.
[4] 杨国亮,张元虹. 论当代国际分工的深化及其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J]. 当代经济研究,2007(7):64-67.
[5] 彼得·迪肯,著,刘卫东,等,译. 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 克拉克G.L.,费尔德曼M.P.,格特勒M.S.,主编, 刘卫东,等,译.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 Gereffi G. Global Production systems and third world development[A], In B. Stallings(eds), Global Change, Regional Response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100-142.
[8] 张文宣. 全球价值链理论及其实践应用[D]. 西安:西北大学,2008.
[9] 纪军. 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走势[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12(4):61-66.
[10] 杨晓霞,陈瑛. 亚洲新兴经济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基于亚洲“四小龙”服务贸易数据分析[J]. 世界地理研究,2011,20(4):113-120.
[11] 杨逸淇. 未来世界格局将走向“无极化”[N]. 文汇报,2013-01-07(00A).
[12] 霍建国. 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及中国的新机遇[J]. 国际经济评论,2012(5):38-44.
[13] 谷源洋. 新兴经济体崛起及世界格局变动[J]. 亚非纵横,2010(1):1-8.
[14] 奚广庆. 新兴经济体崛起的世界历史内涵和意义[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2,112(2):49-59.
[15] 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16] 赵在洪. 网络经济视角下的跨国公司贸易问题研究[D].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17] 俞正梁.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新世纪世界格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13.
[18] 陈向阳. 全球格局未来五年趋势:国际秩序全面深刻变革[J]. 瞭望,2010(11).
[19] 刘江永. 未来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7-9.
[20] 夏安凌,侯杰辉. 超越“极化”思维, 把握世界格局的基本趋向[J]. 国际政治研究,2004,93(3):15-21.
[21] 刘建飞. 论世界格局中的“非极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8(4):1-5.
[22] 邓昌雄. 论未来世界的网状结构[J]. 东南亚研究,1996(4):32-34.
[23] 阎学通. 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J]. 现代国际关系,2005(10):5-7.
[24] Dixit A.K., Stiglitz J.E.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7(67): 297-308.
[25] Forslid R., Ottaviano G. An analytically solvable core-periphery model[J].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3, 3, 3(7): 229-240.
[26] 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3(6): 483-499.
[27] Baldwin R. Agglomeration and endogenous capital[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43): 253-280.
[28] 周春山,刘毅.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及对我国的影响[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47-56.
[29] 刘毅,周春山. 再工业化背景下美国制造业发展变化及影响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3,22(4):13-24.
The Pattern and Trends of the Global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ructure in Recent Fifty Years
YUAN Yuan, SUN Tie-shan, LI Guo-ping
(School of Govern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Globalization has prompted several shifts in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hanges in the Share of GDP of different regions or nations from historical data, this paper carried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concerning the share of the total economic size and the added value of different industries of all the regions and n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focusing on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y, this paper explained the declining of Europe and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emerging economies on the industry level, which might reflect mor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historical trend.All in all,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ed: 1) the global economic structure presents a gradual trend that is from the single center as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in the traditional capitalist countries into multipolar pattern, showing that the single-center concentrating degre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decentralizing of the regional advantages and differences; 2) the basic trend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geographical pattern is highly consistent with the evolution of the total economic size, the service industry is still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geographical structure; 3) the rise the proportion of East Asia and Pacific region's sha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is enhanced by the co-promotion from the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industries,the proportion of Europe's share in the global economy gradually reduces by the reason of the fading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and North Americas share of the manufacturing is relatively stabl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global share is declined, which is mainly because of the strength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Key words: economic geographical structure; the share change; multipolar; manufacturing;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