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学术的旷代宗师苏轼
2014-09-15青萍
青萍
巴蜀学术在宋代的最高成就是蜀学。蜀学的创立者和领军人物则是苏轼。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他的先祖苏味道(648—705)在唐代与李峤并称“苏李”,以文辞名世。苏味道是赵州栾城(今属河北)人,武周时期曾为相多年;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因坐党附张易之而贬眉州刺史,遂举家入蜀,从此定居下来,未再返乡。
苏轼是嘉祐年间进士,但为人为官都清白刚直,凛凛然呈玉树之风。他一生曾三次遭贬谪,皆因仗义执言而得罪朝廷与权贵。《宋史·苏轼列传》说他:“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宋史》本传议他为文:“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苏轼的人品、文章博得世人的普遍尊敬。他虽以朝奉郎(正六品上阶,新寄禄官)的小官卒于异乡常州,高宗即位后却赠以资政殿学士;又以其文为“文章之宗,亲制集赞”,崇赠太师,谥“文忠”。所以,后人便称他为“苏文忠公”。
苏轼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的文章也曾名动京师,造成“洛阳纸贵”之势。他俩因此与苏轼一道被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苏氏一门三杰,同光文坛,成为数百年间未有的奇事。
苏轼除散文(古文)以外,在诗、词、赋以及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都颇有建树,居于宋代最高水平,堪称有宋一代的文化巨匠,也是巴蜀学术史上继扬雄以后,又一位可彪炳千古的宗师。
苏轼创立的蜀学,在宋代与周敦颐的濂学,程颢、程颐的洛学以及张载的关学判然有别,具有巴蜀文化的鲜明标记。蜀学的内涵和本质是什么?即是与苏轼同时代的学人也未能搞清楚,至今仍各执一端,难有定论。《四库全书总目》卷二概述苏轼所撰《东坡易传》(《总目》言:“实苏氏父子兄弟合力为之”,但总成者为苏轼)云:“轼之说多切人事”。《东坡易传》当是苏轼学术著述中的核心之作。笔者以为,《四库全书总目》之论,也可以用指蜀学的内涵和本质。我们检阅《东坡易传》各卷,发现苏轼关于世间一切变化都是“出于一而两于所在”(《东坡易传》卷七)的观点;关于“万物自生自成”(《东坡易传》卷八),“此必然之势,无使之然”(《东坡易传》卷七)的认识;关于“阳至于午,未穷也,而阴已生;阴至于子,未穷也,而阳已萌。故寒暑之际,人安之。如待其穷而后变,则生物无类矣”(同上)的态度,都在讲事物的对立统一,都是以人和人事为出发点,来探讨包括人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关系,最后落脚点仍在人(在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经世致用。诚如苏轼在《墨妙亭记》里所言:“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济时治国“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无须讳认,苏轼之学亦不乏自相颉颃及逻辑错乱之处,但却遮挡不住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光芒。
苏轼的蜀学,从易理切入(当是继承自严遵、扬雄以来的易学血脉)而统合儒、释、道三家学说,对当时的新儒学,即正强势兴起的理学(由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等开创)形成巨大冲击,在全国造成与濂、洛、关学(北宋理学三派)分庭抗礼的局面。此后直至南宋初,蜀中学人大多追随苏轼而认可蜀学。而在全国范围内蜀学的中坚人物,除了苏辙(他的《老子解》也是蜀学的重要著作)外,还有包括“苏门四学士”(秦观、张耒、黄庭坚、晁补之)在内的众多学者。元祐八年(1093年),苏轼自觉不为朝廷所容,“乞补外”而出知定州时,“士愿从行者半朝廷”(《张耒集》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