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小城镇发展质量水平与格局研究
2014-09-13渠爱雪赵美玲
渠爱雪, 赫 龙, 赵美玲
(江苏师范大学 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当前,我国小城镇发展模式粗犷,质量水平相对较低,提高小城镇发展质量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国外学者主要从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研究城镇化,如Tjallingii提出了“责任城市”的概念[1],古雷特和坎贝尔分别从发展和心理学角度研究城镇居民生活质量[2-3],Yanitsky提出了“生态城市”理念[4],UNCSD建立了涉及4个维度、15个主题、58个核心指标的城镇可持续发展体系[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与质量评价方面,如张耕田等认为城镇化发展质量是“量和质”的结合[6-8];牛文元等认为城镇化发展质量包含经济、社会、环境、居民等方面[9-11];叶裕民等从经济、社会、空间3个角度分析,构建城镇化质量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化质量与速度的协调性[12-14].总体而言,学者们多基于大中城市,围绕城镇化发展质量内涵与质量评价等展开相关研究,基于小城镇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文以徐州市114个镇为研究单元,对小城镇发展质量水平与格局进行研究,以期为地区小城镇的健康均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小城镇属性数据来源于《徐州统计年鉴2013》;地图底图以2012年底徐州市行政区划为标准.
1.2 研究方法
1.2.1 熵值法
熵值法是一种客观的赋权方法,能较好地反应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本文基于小城镇发展质量多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据熵值法基本原理及计算步骤[15-16],计算各指标权重,对徐州小城镇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1.2.2 缓冲区分析
缓冲区分析主要是以点、线、面实体为基础,在其周围建立一定距离(缓冲区半径)的多边形区域[16],以确定地理空间目标的影响范围.本文以徐州市区(面状)为中心,以10 km(核心区)、20 km(中间地带)、30 km(外围区,1 h生活圈)为缓冲区半径,分析中心城市的区域影响;以县城(面状)为中心,以10 km(20 min生活圈)为缓冲区半径,分析县城的区域影响;以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为中心,以10 km为缓冲区半径,分析交通干线的轴带效应.
1.2.3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自相关分析旨在描述与显示空间分布,揭示空间联系与空间异质,其方法主要包括全局自相关与局部自相关分析[17-19].全局Moran’sI是较为常用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用来描述区域总体的空间关联程度.本文实证研究中,在给定显著性水平时,若Moran’sI显著为正,则小城镇发展呈现空间集聚(区域化)特征;若Moran’sI显著为负,表明小城镇发展质量空间差异显著.局部Moran’sI是常用的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用来描述事物的集聚程度和集聚类型[18].本文采取置信度95%进行观察,将小城镇质量水平分布模式划分为3个类型: 1) 集聚型,分为HH型(高高集聚)和LL型(低低集聚); 2) 异常型,分为HL型(高值被低值包围)和LH型(低值为高值包围); 3) 不明显相关型,即无明显空间关联性.
2 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水平评价
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权重确定
基于新型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内在要求,重点覆盖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发展动力(城镇承载力和经济发展,X1~X7)、生活质量(居民生活,X8~X11)、智能发展(社会发展,X12~X15)、公共服务(基础设施,X16~X19)和绿色低碳(环境发展,X20~X22),根据指标可获取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最终构建小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熵值法原理和计算步骤[15],得出小城镇发展质量的各指标权重,见表1.
2.2 小城镇质量水平评价
依据自然断裂点分类方法,按小城镇质量综合得分的高低将徐州小城镇质量水平分为高水平、较高水平、较低水平和低水平4个类型(图1,表2).可以发现,小城镇质量类型结构大致呈橄榄型,整体质量水平较高.高质量水平的城镇主要分布于市辖区;较高质量水平的城镇主要分布于市辖区及县级市(新沂市和邳州市);较低水平与低水平的城镇主要分布于普通县域.
表1 小城镇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及权重
图1 2012年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水平分类及圈层分布
3 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的空间分异格局
3.1 基于缓冲区分析的圈层分布特征
将以市区和县城为中心的缓冲区与小城镇发展质量类型分布图进行叠加(图1),并对各缓冲区小城镇发展质量类型进行统计(表3).可以发现,以徐州市为中心的城市核心区小城镇以高水平和较高水平为主,由核心区到外围区,高水平和较高水平的小城镇数量呈递减趋势;相对而言,在县域核心圈内,高和较高质量水平的小城镇占比减少,其中邳州和新沂两个县级市核心圈内以较高和高水平的小城镇为主,其余3个县域核心圈内则以较低和低水平的小城镇为主.综合起来,按小城镇质量水平高低,徐州小城镇的分布具有鲜明的圈层(核心外围)式格局特征,从市、县级市到县,中心城市等级越低,其对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弱.
表3 小城镇发展质量类型圈层分布统计
3.2 基于缓冲区分析的轴带分布特征
分别将以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中心生成的缓冲区与小城镇发展质量类型分布图进行叠加(图2),并对各带状缓冲区内小城镇发展质量类型进行统计,结果见表4.
图2 徐州小城镇质量类型的轴带分布(2012年)
表4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类型轴带分布统计(2012)
Tab.4StatisticsoftheaxisbeltsofsmalltownsdevelopmentqualityinXuzhou(2012)
轴带小城镇数量高水平较高水平较低水平低水平铁路轴带183213 7公路轴带19371514轴带合计20381814
可以看出,铁路和高速公路辐射带内小城镇质量类型的分布具有高度相似性,高水平小城镇和86%较高水平的小城镇集中分布于铁路和高速公路辐射带内,带状交通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依托,形成了与区域空间结构相吻合的“一带两轴”(沿东陇海交通带、徐-丰沛路、徐-睢路)小城镇空间格局.
3.3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空间关联特征
对2012年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水平进行全局自相关估计,结果显示,
I=0.2113,Z=2.8139,P=0.0049.
说明徐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着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性.也就是说,从全局上看,小城镇的发展具有空间关联(集聚)特征.
进一步观察基于局部Moran’sI的小城镇质量水平的空间关联类型(图3),可以发现:
图3 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水平的聚类和异常值图
1) HH区集中分布于市辖区周围,中心城市对其产生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LL区多位于县城辐射边缘地带.
2) HL区分布于发展较为缓慢的县城.该类型共有2个乡镇,分别为发展水平较低的丰县和睢宁县所在的凤城镇和睢城镇.由此,丰县和睢宁县对周围城镇主要表现为极化作用,辐射带动作用较为弱小,形成相对孤立的区域高值中心.
3) LH区倾向位于城乡过渡区域.该类型城镇有3个(徐庄镇、赵墩镇、新河镇),其中徐庄镇处于城郊,紧临较为发达的大庙镇,赵墩镇与新河镇紧临县城所在地运河镇.与HL类型不同的是,在城乡过渡地带,虽然城市的极化作用仍然大于扩散效应,但城市对周围城镇的扩展效应已有所增强.
4) 无显著空间相关性是区域的主导类型.该类型小城镇的发展表现出相对空间无序的状态,没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是一种相对自然均衡和离散的格局形态.共包括88个乡镇,占地区城镇总量的77%,主导着地区小城镇的分布格局.由此,尽管从全局上,徐州小城镇发展具有空间自相关性,但从局部空间相关性来看,相当大比例的小城镇发展表现为无显著空间关联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1) 徐州小城镇发展质量整体水平较高,高和较高水平的城镇多集聚于市辖区30 km和县城10 km的范围内,小城镇分布具有鲜明的圈层式空间格局特征.从市、县级市到县,中心城市等级越低,其对周围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越弱,普通县城对区域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较弱.
2) 高水平小城镇沿铁路和高速公路交通带分布,小城镇发展的交通带依托特征突出,形成了与区域空间结构相吻合的“一带两轴”的发展基本格局.
3) 徐州小城镇发展存在着正的全局空间自相关特征,但从局部空间相关性来看,大部分小城镇的发展表现为无显著空间相关性;中心城市与周围腹地以及各城镇间缺乏有效互动机制,尤其是县城对周边乡镇的地理溢出作用受阻,县城边缘成为城镇发展的低谷地带.
基于此,我们认为,徐州小城镇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是要继续强化中心城市的区域增长极功能;二是要不断完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对小城镇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重点加强县城建设,不断增强其对周围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要同步完善各乡镇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各级中心城市与周围乡镇以及各乡镇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最终有效推动小城镇发展质量提高、空间有序均衡发展和区域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Tjallingii S P.Ecopolis:strategies for ecologically sound urban development[M].Leiden:Backhuys Publishers,1995.
[2] Goulet D.The cruel choice:a new concept i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M].New York:Atheneum,1971.
[3] Campbell A,Converse P E,Rodgers W L.The quality of American life:perceptrons,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s[M].New York:Russell Sage,1976.
[4] Yanitsky O.Russian greens in a risk society:a structural analysis[M].Helsinki:Aleksanteri Institute,2000.
[5] Anon.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elines and methodologies[M].New York:United Nations,2008.
[6] 张耕田.关于建立城市化水平指标体系的探讨[J].城市问题,1998(1):6.
[7] 王成新,姚士谋,王学山.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质与量关系的辩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5):46.
[8] 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9] 牛文元.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中国城市经济,2007(4):22.
[10] 王忠诚.城市化质量测度指标体系研究——以我国直辖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6):32.
[11] 陈明.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J].规划师,2012,28(7):5.
[12]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1(7):28.
[13] 白先春,凌亢,朱龙杰,等.我国县级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以江苏省县级市为例[J].统计研究,2005(7):51.
[14] 方创琳,王德利.中国城市化发展质量的综合测度与提升路径[J].地理研究,2011,30(11):1931.
[15]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等.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27(5):993.
[16] 戴培超,沈正平,赵娅汝,等.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关系变化分析——以徐州市为例[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18.
[17] Getis A,Ord J K.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J].Geogr Anal,1992,24(3):189.
[18] Anselin L.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J].Geogr Anal,1995,27(2): 93.
[19] 何忠祥,欧向军,叶磊.基于空间自相关的江苏省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