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建华:三峡工程助推中国可持续发展

2014-09-13唐东军编辑罗婧奇

中国三峡 2014年2期
关键词:三峡工程库区三峡

文/唐东军 编辑/罗婧奇

赵建华,三峡大学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20年的艰辛建设,10年的有序运行,10年的人间奇迹!三峡建设的巨大成就告诉世人:三峡工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它助推着中国可持续发展。”12月20日,三峡大学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赵建华教授在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研讨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理论创新

赵建华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及其子孙后代需求能力的发展。人类能动地调控生态、社会、经济这个三维复合系统,在不超越环境与资源承载能力的情况下,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超越国界的美好愿景。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路线图是有国界的,各主权国家必然在保障本国利益与共同发展的权衡中履行有限的责任。对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要在保障自己发展权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包括生态资源及环境资源),重构均衡发展的经济板块,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提升人力资本存量,在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升级,在全球经济系统中分享应有的资源与市场份额。

三峡大坝与库区生态。 摄影/张国荣/CFP

我国编制了《中国2 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它是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三峡工程的论证、建设、发挥效益的整个过程,正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过程。工程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抗旱、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它的建成,促进了我国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与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能有效地控制洪水、防涝抗旱、提供清洁能源、改善长江航运。

三峡工程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对拉动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进而带动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重点产业的突破发展,起到或将继续起着重要的牵引作用。

三峡工程拉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赵建华说,“三峡梦”与“奥运梦”都是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如今,三峡工程与北京奥运会这两个宏伟的工程,都已建成。三峡工程是集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供水、灌溉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跨世纪的宏伟工程。这项庞大的工程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远目标的重大关键性工程之一。它在五个方面支撑起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三峡工程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中西结合部的宜昌聚集,可以打造长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引擎;通过建设“飞地经济”、“飞地移民产业园”,既解决移民就业、带动武陵山片区的经济发展,又促进沿江产业链条、经济板块的形成,完善了中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而均衡发展正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与胡佛大坝相伴而生,宜昌的科学规划与发展也必将创造中国版的工程带动区域经济繁荣的新案例。

第二,三峡工程每年提供了巨量的清洁能源。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利用水资源发电,既可解决能源不足这个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又可避免燃煤发电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污染等诸多弊端。三峡工程巨大的清洁可再生资源,可以替代修建好几座大型火电厂,平均每年减少燃烧原煤5000万吨,减少1000万吨可以形成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减少200多万吨可以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减少1万多吨一氧化碳,减少37万吨氮氧化物,还可减少大量的废水、废渣和浮尘等。据监测,工程使得大坝所在地宜昌市的酸雨区大大减少。自发电机组投入运行以来,工程对缓解供用电的矛盾做出了巨大贡献,还直接促成了跨地域向全国送电格局的形成,促进了全国电力的联网,。宜昌也借此成了中国动力心脏。

第三,三峡工程的防洪功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防灾减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任务。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形成库容为393亿立方米的大水库,其中防洪库容为221.5亿立方米,能有效拦截宜昌以上来的洪水,使全国7大江河中防洪标准最低的荆江河段防洪标准极大提高。同时,也有助于改善长江中游的洪患及分洪引起的环境恶化、灾后疫情等,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下游湖泊的泥沙淤积,也可改善水质、减轻污染。

第四,三峡工程对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等具有牵引作用。作为世界上无可比拟的水利水电工程,三峡工程机组并网发电,至今已高负荷安全运行10年。依托这项工程,我国水电重大装备制造业完成了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进而实现全面国产化的重大跨越,推动了民族工业发展。三峡工程兴建20年来,从只能设计制造30万千瓦至40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到能制造70万千瓦特大型机组,我国企业在实现发电机组自主创新的过程中,先后取得100多项技术专利,水电装备制造业从自主设计、规划、制造、安装到运营的全产业链都实现了重大突破。现在世界上7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机组,百分之六十以上都在中国。我国拥有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电装备企业、人才队伍和关键技术,还向世界输出了30项水电标准,在非洲、南美、中亚等国际舞台上彰显了中国的水电实力。三峡工程还带动了我国新材料、输电系统、大型工程系统管理、专业人才队伍、管理体制机制的一系列变革。工程也使得“发展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经济的“壮腰工程”——中三角城市群(武汉、长沙、南昌)的发展,将在均衡中国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中三角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基础和区域创新能力承接产业转移,正携手和东部沿海协同发展。

第五,加快库区生态建设步伐。在工程建设中及运行后,各地对流域水质、泥沙、地质灾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监控措施,坝区和库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已建成的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综合性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该监测系统从监测内容、范围和规模上均超过阿斯旺、伊泰普等国外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几年的监测数据表明,三峡库区蓄水以来,长江上游水质基本正常,库区的水土流失和输沙率等均呈减少和下降的趋势。通过封山育林、水污染防治,使得库区的生态植被增加,库区20个县市如巴东县等地的野猪等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加。与1990年三峡工程开工前相比,许多地方满目青山,处处鸟语花香,植被极大丰富。库区的岸线资源整合后,促进了移民县旅游经济发展。新造了一批景观,如著名的巫山十二峰中,原来不能直接观赏的神女峰,现在可以在游船上观赏。此外,在全球的水资源危机来临之际,1084平方公里的三峡水库水资源将会变为“聚宝盆”。眼下,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是符合质量的水资源量将大幅减少,国家更加关注三峡水资源的战略地位,三峡水库的综合效益将会蕴含更大的发挥空间。

“三峡精神”夯实中国软实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落脚点在于“利在千秋”,给后人留下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为子孙留下充盈的精神食粮和物质基础。三峡工程争论这么多年,恰恰是我们思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因三峡工程兴建而诞生的“三峡精神”,正是中国人民依托三峡山水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精神,它包含以巴人为代表的忠勇刚烈的品格、以楚人为代表的开创奋进的精神以及承担大义、舍身为国的自我牺牲精神。上下几千年、纵横数千里,三峡人每每在中华民族重要关头,像峡江中的山脉一般,以负重和牺牲为代价,承担着一个民族希望的人文历史形象和品格。它与“航天精神”等一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基石,也为中国的软实力提升奠定了基础。三峡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一条腾飞的通道,成为中国软实力实质性的文化内涵之一,必将成为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座丰碑。

猜你喜欢

三峡工程库区三峡
江垭库区鱼类群落组成和资源量评估
科技支撑摇高峡出平湖
——三峡工程
湖南省大中型水库库区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以皂市水库为例
浅析库区移民集中安置点规划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
三峡电站再创新高
三峡工程高清影像公布 等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三峡留下我多少梦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
无花果香溢三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