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的D型人格与应对方式、负性情绪的关系
2014-09-13曹金霞耿德勤姜建东孙云涛
曹金霞 耿德勤 姜建东 刘 莉 孙云涛 王 云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为心理因素在脑卒中的发病、康复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1〕。D型人格是Denollet〔2〕在对冠心病患者的人格研究中提出的,它包含负性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2个维度。目前D型人格的临床研究多集中在心血管疾病领域,但D型人格并不是心血管疾病特有的人格特点,而是一种正常的人格特质,是NA和负性应付方式的有机整合。国内学者已对D型人格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3〕。缺血性脑卒中(IS)与冠心病在发病机制及危险因素等方面有很大相似性,D型人格与IS关系研究极少。本研究是次应用D型人格量表(DS14)测评脑卒中的易感人格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IS患者中D型人格、应付方式和负性情绪等心理因素的相互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8月至2012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首发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23例,其中男76例,女47例,平均年龄(67.27±6.28)岁。入组标准:①经临床医师和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确诊,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会议确定的诊断标准〔4〕;②年龄60~75岁;③意识清晰、检查合作,发病2~3 w内能完成各项检查;④文化程度初中毕业以上;⑤排除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干脑卒中、失语症、意识障碍、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24分〕、既往有精神病或脑卒中后精神障碍及合并其他严重躯体疾病和并发症;对照组为同期本院体检中心收集的无严重躯体疾病史、脑器质性疾病史、精神疾病史的健康成人,共69例,其中男45例,女24例,年龄61~74岁,平均年龄(65.21±4.94)岁。均知情同意。两组性别、年龄等无显著差异(P>0.05)。
1.2测量工具 ①采用Denollet〔2〕编制的DS14,白俊云等〔3〕译为中文版本,经检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共14 个条目,从0 分(完全不符合)到4分(完全符合),第1、3条目为反向计分题。D型人格的确定标准为NA≥10分且SI ≥10分〔3〕;②采用解亚宁自编的应对方式量表〔5〕,包括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其中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得分越高表明采用的积极应对方式越多;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得分越高表明消极应对方式越多,该问卷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③负性情绪:采用临床应用广泛的焦虑自评问卷(SAS)和抑郁自评问卷(SDS)〔5〕,测量个体的主观负性情绪体验,均由20个项目组成,测评患者最近1 w的主观感受,按1~4级评分,得分换算成标准分,SAS≥53分表示焦虑状态;SDS≥50分表示抑郁状态。
1.3测量方法 DS14、应付方式问卷、SAS和SDS均为自评量表,按照统一的填表说明独立填写问卷,由经过严格培训的主试人员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测试,完成后由研究者现场收回。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行χ2检验和t检验(正态分布)或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
2 结 果
2.1两组D型人格分布情况和评分比较 脑卒中组中D型人格54例〔46例(37.4%)〕高于对照组(15例,21.7%,χ2=5.00,P=0.025;OR=2.15,95%CI1.09~4.24);且NA、SI维度评分和DS14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2脑卒中组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者应付方式问卷及负性情绪评分比较 脑卒中患者中,D型人格者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显著低于于非D型人格者(P<0.01),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17)。D型人格者SAS、SDS评分高于非D型人格者(P<0.01),见表2。脑卒中患者中达到焦虑状态的共33例(26.8%),其中D型人格者达到焦虑状态的比例也大于非D型人格者(43.5%,16.9%,χ2=10.38,P=0.001;OR=3.79,95%CI1.65~8.72)。达到抑郁状态的共41例(33.3%),D型人格者达到抑郁状态的比例也大于非D型人格者(56.5%,19.5%,χ2=17.78,P=0.001;OR=5.37,95%CI2.39~12.09)。
表1 两组D型人格量表评分比较(分,
表2 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者应付方式、负性情绪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D型人格者在脑卒中人群中有较高的分布,这可能是脑卒中的易感人格因素。尽管有研究提示脑卒中及脑卒中后负性情绪与人格因素明显相关〔6,7〕,既往研究证明D型人格与过度应激、不健康生活方式及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关〔1,8,9〕,这些都是与脑卒中发病及预后有关的不利因素〔6,10〕。
本研究结果表明D型人格脑卒中患者在应激过程中有应对方式不良的特点,积极应对不足可能是脑卒中及脑卒中后情绪障碍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时所做出的认知行为措施,人格特征影响着个体对生活事件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措施;面对压力,积极应对表现为采取各种措施来克服困难,缓解精神紧张,使应激造成的心理紧张得到宣泄和逐步消除,帮助个体最终成功地解决问题;而消极应对既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又易于使个体陷入抑郁情绪状态,容易加重病情。D型人格特征,一方面会降低对压力的耐受性,产生更多应激;另一方面,在应激过程中积极应对不足,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也不够,更易产生紧张不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体验〔7〕。提示在临床工作中,了解脑卒中患者的人格特点,鼓励和指导病人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有重要意义,而与此相关的心理社会干预可能会成为防治脑卒中及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鉴于研究人群种族、地区和文化背景及样本量的差异等,今后应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研究D型人格与脑卒中的关系。
4 参考文献
1Pan A,Sun Q,Okereke OI,etal.Depression and risk of strok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a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JAMA,2011;306(11):1241-9.
2Denollet J.DS14:standard assessment of negative affectivity,social inhibition,and type D personality〔J〕.Psychosom Med,2005;67(1):89-97.
3白俊云,赵兴蓉,许秀峰.D型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5):329-32.
4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12(6):379.
5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238.
6Michal M,Wiltink J,Grande G,etal. Type D personality i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major psychosocial stressors and increased health care utilization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J Affect Disord,2011;134(1-3):396-403.
7Williams L,Wingate A.Type D personality,physical symptoms and subjective stress: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oping and social support〔J〕.Psychol Health,2012;27(9):1075-85.
8Egido JA,Castillo O,Roig B,etal. Is psycho-physical stres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A case-control study〔J〕.J Neurol Neur Psych,2012;83(11):1104-11.
9Jood K,Redfors P,Rosengren A,etal. Self-perceived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ischemic stroke:a case-control study〔J〕.BMC Med,2009;7:53.
10Greenop KR,Almeida OP,Hankey GJ,etal. Premorbid personality trait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a three-month follow-up study in Perth,Western Australia〔J〕.Int Psychogeriatr,2009;21(6):10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