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对老年人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定植生长的影响
2014-09-13李云恺孙淑贞
王 惠 李云恺 孙淑贞
(济南市中医医院口腔科,山东 济南 250012)
口腔中约有500多种细菌,即使是非常注意口腔卫生的人,其口腔中的细菌也有500亿个,多数人口腔中有2000亿个,而不注意口腔清洁者的口腔中内的细菌会达到1万亿个〔1〕。如果口腔细菌微生态破坏,则会使牙周组织严重损伤而无法恢复〔2〕。研究发现〔3〕,糖尿病(DM)患者由于长期的血糖升高,常常并发牙周炎的发生,同时牙周炎作为慢性感染性疾病,又可以反过来促进DM病情的加重,尤其对于老年人影响更大。本研究探讨血糖对老年人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定植生长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115例确诊为DM的老年患者,男55例,女60例,年龄60~77〔平均(67.92±4.23)〕岁;150例糖耐量异常老年患者,男71例,女79例,年龄60~82〔平均(68.64±4.34)〕岁;同时从门诊随机抽取131例无血糖异常的老年人群作为对照组,男58例,女73例,年龄60~80〔平均(68.96±4.55)〕岁。排除标准:年龄>60岁,急性感染,心肺功能障碍,出血性疾病,1 w内使用抗生素治疗,结缔组织病等。
1.2研究方法 唾液采集前清水漱口,生理盐水清除食物残渣,吹干后棉球隔湿、碘酊棉球消毒。在无刺激条件下留取唾液。放于培养基,4℃厌氧袋中保存,1 h内送检行细菌培养。以1 mm直径取菌环于培养基上,给予相应的温度及pH值,培养48 h后取合适的菌落进行鉴定。在1 000倍显微镜下计数200个菌细胞,共分为球菌、杆菌、梭状菌、丝状菌、弯曲菌、螺旋体6类,以百分比表示。将转种培养基分别接种于牛心脑浸液培养基和胰蛋白酶大豆血琼脂培养基上培养,条件:N2为80%、CO2为10%、H2为10%的无氧环境,37℃培养3~7 d。分析牙龈卟啉单胞菌(Pg)、核梭杆菌(Fn)、福塞类杆菌(Bf)、伴放线杆菌(Aa)的检出率。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
1.3诊断标准 DM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空腹血糖(FPG)≥7.0 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 h血糖(2 h PG)≥11.1 mmol/L;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 mmol/L。
糖耐量异常标准:餐后血糖7.8~11.1 mmol/L(糖耐量减低),或FPG 6.1~7.0 mmol/L(空腹血糖受损)的状态。
2 结 果
2.1一般资料比较 FPG及2 h PPG比较有差异(P<0.05);年龄、性别、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2.2不同组受试者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分布情况 三组均以球菌及杆菌为主,其余均低于10%;DM组与糖耐量异常组致病菌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球菌、杆菌、梭状菌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丝状菌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一般资料分析±s)
表2 不同受试者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分布情况(%,±s)
2.3不同受试者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培养情况 三组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培养比较差异显著(P<0.05);DM组Pg、Fn、Bf、Aa检出率明显高于糖耐量异常组及对照组(P<0.05);糖耐量异常组Pg、Fn、Bf、Aa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不同受试者口腔唾液ALP活性情况分析 三组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培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ALP活性〔(194.32±56.32)μU/30 s〕明显高于糖耐量异常组〔(150.45±89.43) μU/30 s〕及对照组〔(94.22±43.62)μU/30 s〕(P<0.05);糖耐量异常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不同受试者口腔内牙周致病菌培养情况〔n(%)〕
3 讨 论
口腔里的细菌数量很多,种类相当繁杂,有致病菌,也有非致病菌,还有条件致病菌。牙周致病菌是引起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发生的始动因素,而多数情况下口腔牙菌斑中的细菌为口腔正常菌。DM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尤其老年人发生风险更大〔4〕。研究发现〔5〕,DM是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牙周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更高。
本研究提示血糖异常可以引起牙周致病菌比例的改变。黄婧等〔6〕发现血糖控制不理想患者杆菌、球菌、梭状菌、丝状菌的分布比例较正常对照组发生改变,而弯曲菌和螺旋体改变不明显。Japoni等〔7〕研究发现DM患者Pg、Aa、Fn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廖雁婷等〔8〕发现,血糖控制好组和控制差组的Tf检出率均显著低于非DM组,且血糖控制越差,Tf的相对含量越高。分析认为Aa是侵袭性牙周炎的主要病原菌。Pg是慢性牙周炎活动最主要的优势菌,其与复发或病情加重相关〔9〕。Bf在牙周炎发生损失处检出率最高。上述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毒力及致病作用,可以干扰口腔正常的防御功能,引起牙周组织结构异常及降低机体抗感染能力,进而发挥破坏患者牙周正常环境的作用〔10〕。DM或糖耐量异常患者由于血糖的异常为致病菌的繁殖提供了条件,同时DM患者由于血糖长期升高,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更明显,微循环障碍和牙周袋内的氧化还原电势进一步降低,其亦可能为致病菌引起口腔疾病的机制〔11〕;并且DM患者血糖升高更明显,其对致病菌的影响更明显。
ALP是一种能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磷酸酶的一种,可以进行去磷酸化作用,在碱性环境下最为有效〔12〕。DM及糖耐量异常患者口腔的致病菌可以更明显的分泌ALP。
综上所述,血糖异常可以引起口腔牙周致病菌分布的异常,并促进主要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且血糖越高对致病菌的影响越明显,临床上对于存在血糖异常的口腔疾病老年患者需要更好地进行血糖控制。
4 参考文献
1马 丽,潘亚萍,张建全,等.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0;45(6):337-41.
2刘彩云,孙 剑,孟 杨,等.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相关性牙周炎患者血糖控制的Meta分析〔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2):163-7.
3Tripathi NB,Patil SN.Treatment of class Ⅱ division 1 malocclusion with myofunctional trainer system in early mixed dentition period〔J〕.J Contemp Dent Pract,2011;12(6):497-500.
4廖雁婷,和 璐,李 蓬,等.北京城区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状况研究〔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2(4):248-52.
5戴海燕,王 华.牙龈卟啉菌相关疫苗防治牙周炎的现状研究〔J〕.重庆医学,2011;40(19):1945-7.
6黄 婧,梁景平.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龈沟液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40(4):519-22.
7Japoni A,Vasin A,Noushadi S,etal.Antibacterial susceptibility patterns of 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isolated from chronic periodontitis patients〔J〕.Med Oral Patol Oral Cir Bucal,2011;16(7):1031-5.
8廖雁婷,和 璐,孟焕新,等.北京石景山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唾液中牙周致病菌的检测〔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3):144-9.
9阳 琰,高 琳,郝 涛,等.糖尿病合并牙周病与糖脂代谢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1;40(5):443-4,447.
10冯向辉,张 立,孟焕新,等.牙周炎患者唾液和龈下菌斑3种厌氧微生物的检测〔J〕.北京大学学报,2009;41(1):44-8.
11Dolce C,Mansour DA,McGorray SP,etal.Intrarater agreement about the etiology of Class Ⅱ malocclusion and treatment approach〔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12;141(1):17-23.
12寇育荣,李 倩,王宏岩,等.牙周非手术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致病菌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42(11):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