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临床体会

2014-09-12王清泉于克芝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充气式平卧腔镜

+王清泉+于克芝

【摘要】目的分析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操作方法, 研究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0例, 包括结节性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对所有患者采用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予以治疗, 手术之前采取全麻、平卧位。然后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等基础性资料。结果20例患者治疗顺利, 无一例术中中转, 手术所用的平时时间是(83.1±4.0)min, 出血量则为(13±2.4)ml, 平均引流量为19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3.8±0.2)d, 无一例类似出血的并发症。结论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 且痛苦小。

【关键词】甲状腺;无充气式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效果当患者患有甲状腺疾病时, 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不过当患者的肿瘤逐渐增多时, 患者的气管和食管将会遭受到压迫。传统的切除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切口要求高, 术后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没有美容效果。在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 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类似喉返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人们在追求着物质生活的同时, 对医疗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于甲状腺疾病者而言, 外科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不良病例也较多。近年来兴起的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要求的切口比较小, 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 进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短。为了分析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本文特选取了20例甲状腺疾病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并回顾分析了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0例, 入院后给予诊断, 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者13例, 甲状腺腺瘤者7例。性别情况:男6例, 女14例, 年龄范围是21~65岁, 平均年龄(41.2±1.6)岁。经询问, 发现患者的病程多集中于1~2.9个月之内。所有患者在入院检测的结果显示, 无一例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1. 2方法20例患者都接受气管内插管全麻, 取患者平卧位, 垫高其肩背部。在颈部胸骨上窝大致3 cm的皮肤褶皱处作一切口, 大小为3 cm, 经该口向手术区注入膨胀液, 帮助减少出血量。按照顺序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 局部将皮瓣进行分离, 切开颈白线, 钝性分离带状肌, 充分暴露甲状腺前部, 将悬吊式甲状腺拉钩放置在甲状腺前部。然后借助悬吊式甲状腺拉钩将皮瓣、带状肌进行有效拉起, 以至于能够将腔隙建立完毕, 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放入5 mm直径大小的内镜, 在腔镜下进行手术, 甲状腺真、假被膜间分离, 调整好拉钩的位置之后在术侧带状肌下放第2个拉钩。在正式将甲状腺叶有效切除前, 需要暴露静脉、切断甲状腺静脉, 并将软组织(一般位于甲状腺后方)进行推移。按照下方的方向将甲状腺进行有效牵拉之后, 上极就能够暴露在操作者的视野范围之内了。此时用超声刀切断上极的血管, 依次切断甲状腺峡部、Berry韧带。如果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可以采用超声刀将主要的血管进行凝闭, 使得真被膜可以被顺利切开, 进而切除肿瘤, 完毕缝合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即可[1]。

1. 3观察项目观察和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 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患者治疗顺利, 无一例术中中转, 手术所用的平时时间是(83.1±4.0)min, 出血量则为(13±2.4)ml, 平均引流量为19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3.8±0.2)d, 无一例类似出血的并发症。经后期询问发现, 患者颈部多是在术后的第2天就能够自由活动, 说明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后期恢复时间较短。经过1~3个月的随访, 发现所有患者术口恢复良好, 无明显的瘢痕。详见表1。

表1患者治疗观察项目( x-±s)

n 平均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平均引流量(ml) 住院时间

(d)

20 83.1±4.0 13±2.4 19 3.8±0.2

3讨论

3. 1手术时体位的放置甲状腺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时, 需要将头部后仰, 平卧位, 使头颈一直处在正中过伸位, 这样将会导致患者可以充分暴露出手术野, 然而这种体位的放置, 对于绝大部分的患者来说, 都会感觉不适应, 焦虑烦躁, 因此, 要想在手术时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事先对患者进行体位的训练。

3. 2观察表1, 发现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和所用时间也比较少, 提示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较一般甲状腺外科手术而言, 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完全符合爱美女性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 李春华, 王薇.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9, 7(7):401-402.

[收稿日期:2014-03-17]

endprint

【摘要】目的分析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操作方法, 研究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0例, 包括结节性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对所有患者采用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予以治疗, 手术之前采取全麻、平卧位。然后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等基础性资料。结果20例患者治疗顺利, 无一例术中中转, 手术所用的平时时间是(83.1±4.0)min, 出血量则为(13±2.4)ml, 平均引流量为19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3.8±0.2)d, 无一例类似出血的并发症。结论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 且痛苦小。

【关键词】甲状腺;无充气式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效果当患者患有甲状腺疾病时, 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不过当患者的肿瘤逐渐增多时, 患者的气管和食管将会遭受到压迫。传统的切除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切口要求高, 术后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没有美容效果。在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 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类似喉返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人们在追求着物质生活的同时, 对医疗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于甲状腺疾病者而言, 外科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不良病例也较多。近年来兴起的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要求的切口比较小, 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 进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短。为了分析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本文特选取了20例甲状腺疾病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并回顾分析了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0例, 入院后给予诊断, 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者13例, 甲状腺腺瘤者7例。性别情况:男6例, 女14例, 年龄范围是21~65岁, 平均年龄(41.2±1.6)岁。经询问, 发现患者的病程多集中于1~2.9个月之内。所有患者在入院检测的结果显示, 无一例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1. 2方法20例患者都接受气管内插管全麻, 取患者平卧位, 垫高其肩背部。在颈部胸骨上窝大致3 cm的皮肤褶皱处作一切口, 大小为3 cm, 经该口向手术区注入膨胀液, 帮助减少出血量。按照顺序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 局部将皮瓣进行分离, 切开颈白线, 钝性分离带状肌, 充分暴露甲状腺前部, 将悬吊式甲状腺拉钩放置在甲状腺前部。然后借助悬吊式甲状腺拉钩将皮瓣、带状肌进行有效拉起, 以至于能够将腔隙建立完毕, 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放入5 mm直径大小的内镜, 在腔镜下进行手术, 甲状腺真、假被膜间分离, 调整好拉钩的位置之后在术侧带状肌下放第2个拉钩。在正式将甲状腺叶有效切除前, 需要暴露静脉、切断甲状腺静脉, 并将软组织(一般位于甲状腺后方)进行推移。按照下方的方向将甲状腺进行有效牵拉之后, 上极就能够暴露在操作者的视野范围之内了。此时用超声刀切断上极的血管, 依次切断甲状腺峡部、Berry韧带。如果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可以采用超声刀将主要的血管进行凝闭, 使得真被膜可以被顺利切开, 进而切除肿瘤, 完毕缝合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即可[1]。

1. 3观察项目观察和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 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患者治疗顺利, 无一例术中中转, 手术所用的平时时间是(83.1±4.0)min, 出血量则为(13±2.4)ml, 平均引流量为19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3.8±0.2)d, 无一例类似出血的并发症。经后期询问发现, 患者颈部多是在术后的第2天就能够自由活动, 说明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后期恢复时间较短。经过1~3个月的随访, 发现所有患者术口恢复良好, 无明显的瘢痕。详见表1。

表1患者治疗观察项目( x-±s)

n 平均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平均引流量(ml) 住院时间

(d)

20 83.1±4.0 13±2.4 19 3.8±0.2

3讨论

3. 1手术时体位的放置甲状腺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时, 需要将头部后仰, 平卧位, 使头颈一直处在正中过伸位, 这样将会导致患者可以充分暴露出手术野, 然而这种体位的放置, 对于绝大部分的患者来说, 都会感觉不适应, 焦虑烦躁, 因此, 要想在手术时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事先对患者进行体位的训练。

3. 2观察表1, 发现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和所用时间也比较少, 提示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较一般甲状腺外科手术而言, 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完全符合爱美女性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 李春华, 王薇.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9, 7(7):401-402.

[收稿日期:2014-03-17]

endprint

【摘要】目的分析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的操作方法, 研究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并研究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0例, 包括结节性甲状腺和甲状腺腺瘤。对所有患者采用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予以治疗, 手术之前采取全麻、平卧位。然后观察、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等基础性资料。结果20例患者治疗顺利, 无一例术中中转, 手术所用的平时时间是(83.1±4.0)min, 出血量则为(13±2.4)ml, 平均引流量为19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3.8±0.2)d, 无一例类似出血的并发症。结论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满足患者的美容需求, 且痛苦小。

【关键词】甲状腺;无充气式腔镜;甲状腺叶切除术;效果当患者患有甲状腺疾病时, 在前期没有明显的症状, 不过当患者的肿瘤逐渐增多时, 患者的气管和食管将会遭受到压迫。传统的切除术虽然治疗效果显著, 但是切口要求高, 术后会留下明显的疤痕, 没有美容效果。在甲状腺肿瘤的手术中, 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类似喉返神经损伤、手足抽搐等并发症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人们在追求着物质生活的同时, 对医疗的质量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对于甲状腺疾病者而言, 外科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但是不良病例也较多。近年来兴起的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要求的切口比较小, 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 进而导致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短。为了分析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运用效果, 本文特选取了20例甲状腺疾病者,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并回顾分析了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这段时期内接收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患者20例, 入院后给予诊断, 结果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者13例, 甲状腺腺瘤者7例。性别情况:男6例, 女14例, 年龄范围是21~65岁, 平均年龄(41.2±1.6)岁。经询问, 发现患者的病程多集中于1~2.9个月之内。所有患者在入院检测的结果显示, 无一例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1. 2方法20例患者都接受气管内插管全麻, 取患者平卧位, 垫高其肩背部。在颈部胸骨上窝大致3 cm的皮肤褶皱处作一切口, 大小为3 cm, 经该口向手术区注入膨胀液, 帮助减少出血量。按照顺序切开皮肤、皮下、颈阔肌, 局部将皮瓣进行分离, 切开颈白线, 钝性分离带状肌, 充分暴露甲状腺前部, 将悬吊式甲状腺拉钩放置在甲状腺前部。然后借助悬吊式甲状腺拉钩将皮瓣、带状肌进行有效拉起, 以至于能够将腔隙建立完毕, 进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放入5 mm直径大小的内镜, 在腔镜下进行手术, 甲状腺真、假被膜间分离, 调整好拉钩的位置之后在术侧带状肌下放第2个拉钩。在正式将甲状腺叶有效切除前, 需要暴露静脉、切断甲状腺静脉, 并将软组织(一般位于甲状腺后方)进行推移。按照下方的方向将甲状腺进行有效牵拉之后, 上极就能够暴露在操作者的视野范围之内了。此时用超声刀切断上极的血管, 依次切断甲状腺峡部、Berry韧带。如果部分患者需要接受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可以采用超声刀将主要的血管进行凝闭, 使得真被膜可以被顺利切开, 进而切除肿瘤, 完毕缝合残留的甲状腺组织即可[1]。

1. 3观察项目观察和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 以及住院时间和并发症。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0例患者治疗顺利, 无一例术中中转, 手术所用的平时时间是(83.1±4.0)min, 出血量则为(13±2.4)ml, 平均引流量为19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3.8±0.2)d, 无一例类似出血的并发症。经后期询问发现, 患者颈部多是在术后的第2天就能够自由活动, 说明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后期恢复时间较短。经过1~3个月的随访, 发现所有患者术口恢复良好, 无明显的瘢痕。详见表1。

表1患者治疗观察项目( x-±s)

n 平均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平均引流量(ml) 住院时间

(d)

20 83.1±4.0 13±2.4 19 3.8±0.2

3讨论

3. 1手术时体位的放置甲状腺手术患者在进行手术时, 需要将头部后仰, 平卧位, 使头颈一直处在正中过伸位, 这样将会导致患者可以充分暴露出手术野, 然而这种体位的放置, 对于绝大部分的患者来说, 都会感觉不适应, 焦虑烦躁, 因此, 要想在手术时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医护人员需要事先对患者进行体位的训练。

3. 2观察表1, 发现术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和所用时间也比较少, 提示无充气式腔镜下甲状腺叶切除术较一般甲状腺外科手术而言, 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患者恢复快的优点。完全符合爱美女性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

参考文献

[1] 王朝晖, 李春华, 王薇.内镜辅助下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9, 7(7):401-402.

[收稿日期:2014-03-17]

endprint

猜你喜欢

充气式平卧腔镜
一种手外科充气式垫手架的设计
平卧位输尿管插管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中应用的护理分析
平卧位下直接前入路及侧卧位下后外入路术在全髋关节置换中的术中术后疗效对比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平卧菊三七的形态特征和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优化平卧菊三七多糖的提取工艺
别开生面的充气式太空旅馆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