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2014-09-12张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肌无力亚组激素

+张海军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 应用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清IL-27浓度及抗AchR-IgG的水平,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G患者组激素治疗后血清IL-27浓度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前后IL-27浓度与抗AchR, Ab抗体水平存在正相关性(P<0.05), 治疗后两者减少值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激素治疗MG具有明显效果, 其机制可以认为是经干预血清IL-27及其受体途径减少血清AchR IgG抗体水平。

【关键词】外周血IL-27;激素治疗;相关性重症肌无力(MG)属于细胞免疫依赖的、抗乙酞胆碱受体抗体(anti-CchR-Ab)介导的、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传递障碍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主要是骨骼肌极易发生疲劳现象, 症状存在波动性, 往往是晨起暮重, 进行活动后有增重现象, 经休息则会减轻, 若情况严重还会影响到呼吸肌从而造成生命危险。本文选取4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 非常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 其中男16例, 女24例, 血清抗AchR.Ab阳性34例, 年龄(41.2±6.50)岁, 病程16 d~10年。按照MGFA分型方法, 可以分成Ⅱa型亚组24例, Ⅱb型亚组16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1. 2方法患者均在早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20 ml, 其中分出7 ml以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摇匀放置到15 ml离心管内, 且保存到4℃低温状态, 以便能够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另取3 ml静脉血不进行抗凝处理, 放置到室温状态下发生凝固后将血清进行分离。剩余10 ml静脉血采用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摇匀, 无菌状态下装放置到离心管内, 且于4℃进行低温保存, 以便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s)。应用ELISA方法对MG患者血清抗AchR-IgG水平进行检测。

1. 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G组与对照组、MG两亚组血清IL-27浓度治疗前后情况如表1所示;MG患者组及其亚组在激素治疗后血清IL-27浓度降低值与改善评分呈正相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所示。

表1MG组与对照组、MG两亚组血清

IL-27浓度( x-±s, pg/m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MG治疗组 40 29.6±2.2ab 27.2±1.8

MGIIa型亚组 24 29.8±5.1ab 26.7±2.3

MGIIb亚组 16 31.2±1.3ab 28.1±2.1

正常对照组 40 26.5±2.6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三组比较bP<0.05

表2MG患者治疗前后QMG评分与血清IL-27浓度相关性分析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改善评分与降低值

MG治疗组 40 0.362 -0.123 0.598

MGIIa型亚组 24 0.303 -0.205 0.612

MGIIb亚组 16 0.612 0.203 0.732

激素治疗前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与抗AchR.IgG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r=0.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后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与抗AchR.IgG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r=0.4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激素治疗后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减少值与抗AchR.IgG含量减少值存在正相关性, r=0.5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L-27是IL-12家族中的一种细胞因子, 资料显示其能够促进或抑制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提高B细胞增殖能力, 且在抗体类型转换过程中存在重要价值。研究表明, I-27浓度在MG患者中含量相比较健康者要高, 且B细胞IL-27受体表达量会对MG患者血清内的抗AchR-Ab含量产生一定影响[1]。

经研究表明, MG患者B细胞内WSX-1 mRNA表达与抗AchR-IgG抗体及IgGI亚型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但是与抗AchR-IgG2, IgG3亚型并无明显相关性, 由此可知IL-27往往经作用到B细胞上IL-27受体对MG患者血清内抗AchR-Ab往IgG1亚型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作用, 并因此在MG发病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作用[2]。

通常理论认为, MG发病是因为一些致病因子使得机体耐受性状态遭受破坏, 抗原特异性T细胞由此出现重新激活现象, 且能够辅助B细胞形成AchR-Ab。由此可知AchR特异性T细胞具有较为关键作用。经研究表明, 80%MG患者血清内可以发现AChR-Ab, 称作血清阳性重症肌无力(SPMG), 20%MG患者未发现AChR-Ab, 称作血清阴性重症肌无力(SPMG)。有研究表明, B细胞所分泌的抗AehR-Ab合理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3], 但是单个患者血浆内抗AchR-Ab含量改变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经本文研究表明, MG患者组QMG评分与血清抗AchR-IgG含量在治疗前后并无明显相关性, 但是其改善评分却与血清内抗AchR-IgG抗体减少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总之, 经研究表明, 血清IL-27及AchR-IgG抗体含量改变与QMG评分改善存在正相关性, 对于MG患者病情变化具有监测作用, 且能够用于疗效。对于血清IL-27及其受体途径进行干预从而减少血清AchR-IgG抗体含量, 此乃激素治疗MG的一种。

参考文献

[1] 翦爱. FcrRⅡB在重症肌无力中的表达及其与抗AChR抗体的关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8):492.

[2] 李晓峰.重症肌无力患者IL-18、TGFβ-1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7):393.

[3] 杨晨涛. IL-23、IL-27对RSV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 27(3):246.

[收稿日期:2014-02-25]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 应用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清IL-27浓度及抗AchR-IgG的水平,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G患者组激素治疗后血清IL-27浓度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前后IL-27浓度与抗AchR, Ab抗体水平存在正相关性(P<0.05), 治疗后两者减少值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激素治疗MG具有明显效果, 其机制可以认为是经干预血清IL-27及其受体途径减少血清AchR IgG抗体水平。

【关键词】外周血IL-27;激素治疗;相关性重症肌无力(MG)属于细胞免疫依赖的、抗乙酞胆碱受体抗体(anti-CchR-Ab)介导的、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传递障碍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主要是骨骼肌极易发生疲劳现象, 症状存在波动性, 往往是晨起暮重, 进行活动后有增重现象, 经休息则会减轻, 若情况严重还会影响到呼吸肌从而造成生命危险。本文选取4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 非常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 其中男16例, 女24例, 血清抗AchR.Ab阳性34例, 年龄(41.2±6.50)岁, 病程16 d~10年。按照MGFA分型方法, 可以分成Ⅱa型亚组24例, Ⅱb型亚组16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1. 2方法患者均在早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20 ml, 其中分出7 ml以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摇匀放置到15 ml离心管内, 且保存到4℃低温状态, 以便能够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另取3 ml静脉血不进行抗凝处理, 放置到室温状态下发生凝固后将血清进行分离。剩余10 ml静脉血采用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摇匀, 无菌状态下装放置到离心管内, 且于4℃进行低温保存, 以便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s)。应用ELISA方法对MG患者血清抗AchR-IgG水平进行检测。

1. 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G组与对照组、MG两亚组血清IL-27浓度治疗前后情况如表1所示;MG患者组及其亚组在激素治疗后血清IL-27浓度降低值与改善评分呈正相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所示。

表1MG组与对照组、MG两亚组血清

IL-27浓度( x-±s, pg/m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MG治疗组 40 29.6±2.2ab 27.2±1.8

MGIIa型亚组 24 29.8±5.1ab 26.7±2.3

MGIIb亚组 16 31.2±1.3ab 28.1±2.1

正常对照组 40 26.5±2.6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三组比较bP<0.05

表2MG患者治疗前后QMG评分与血清IL-27浓度相关性分析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改善评分与降低值

MG治疗组 40 0.362 -0.123 0.598

MGIIa型亚组 24 0.303 -0.205 0.612

MGIIb亚组 16 0.612 0.203 0.732

激素治疗前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与抗AchR.IgG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r=0.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后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与抗AchR.IgG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r=0.4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激素治疗后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减少值与抗AchR.IgG含量减少值存在正相关性, r=0.5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L-27是IL-12家族中的一种细胞因子, 资料显示其能够促进或抑制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提高B细胞增殖能力, 且在抗体类型转换过程中存在重要价值。研究表明, I-27浓度在MG患者中含量相比较健康者要高, 且B细胞IL-27受体表达量会对MG患者血清内的抗AchR-Ab含量产生一定影响[1]。

经研究表明, MG患者B细胞内WSX-1 mRNA表达与抗AchR-IgG抗体及IgGI亚型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但是与抗AchR-IgG2, IgG3亚型并无明显相关性, 由此可知IL-27往往经作用到B细胞上IL-27受体对MG患者血清内抗AchR-Ab往IgG1亚型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作用, 并因此在MG发病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作用[2]。

通常理论认为, MG发病是因为一些致病因子使得机体耐受性状态遭受破坏, 抗原特异性T细胞由此出现重新激活现象, 且能够辅助B细胞形成AchR-Ab。由此可知AchR特异性T细胞具有较为关键作用。经研究表明, 80%MG患者血清内可以发现AChR-Ab, 称作血清阳性重症肌无力(SPMG), 20%MG患者未发现AChR-Ab, 称作血清阴性重症肌无力(SPMG)。有研究表明, B细胞所分泌的抗AehR-Ab合理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3], 但是单个患者血浆内抗AchR-Ab含量改变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经本文研究表明, MG患者组QMG评分与血清抗AchR-IgG含量在治疗前后并无明显相关性, 但是其改善评分却与血清内抗AchR-IgG抗体减少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总之, 经研究表明, 血清IL-27及AchR-IgG抗体含量改变与QMG评分改善存在正相关性, 对于MG患者病情变化具有监测作用, 且能够用于疗效。对于血清IL-27及其受体途径进行干预从而减少血清AchR-IgG抗体含量, 此乃激素治疗MG的一种。

参考文献

[1] 翦爱. FcrRⅡB在重症肌无力中的表达及其与抗AChR抗体的关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8):492.

[2] 李晓峰.重症肌无力患者IL-18、TGFβ-1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7):393.

[3] 杨晨涛. IL-23、IL-27对RSV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 27(3):246.

[收稿日期:2014-02-25]

endprint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 应用ELISA技术检测外周血清IL-27浓度及抗AchR-IgG的水平,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G患者组激素治疗后血清IL-27浓度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前后IL-27浓度与抗AchR, Ab抗体水平存在正相关性(P<0.05), 治疗后两者减少值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激素治疗MG具有明显效果, 其机制可以认为是经干预血清IL-27及其受体途径减少血清AchR IgG抗体水平。

【关键词】外周血IL-27;激素治疗;相关性重症肌无力(MG)属于细胞免疫依赖的、抗乙酞胆碱受体抗体(anti-CchR-Ab)介导的、补体参与的神经肌肉接头(NMJ)处传递障碍的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点主要是骨骼肌极易发生疲劳现象, 症状存在波动性, 往往是晨起暮重, 进行活动后有增重现象, 经休息则会减轻, 若情况严重还会影响到呼吸肌从而造成生命危险。本文选取4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 非常外周血IL-27的检测及其激素治疗敏感性的相关性,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4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 其中男16例, 女24例, 血清抗AchR.Ab阳性34例, 年龄(41.2±6.50)岁, 病程16 d~10年。按照MGFA分型方法, 可以分成Ⅱa型亚组24例, Ⅱb型亚组16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

1. 2方法患者均在早起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20 ml, 其中分出7 ml以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摇匀放置到15 ml离心管内, 且保存到4℃低温状态, 以便能够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另取3 ml静脉血不进行抗凝处理, 放置到室温状态下发生凝固后将血清进行分离。剩余10 ml静脉血采用肝素进行抗凝处理, 摇匀, 无菌状态下装放置到离心管内, 且于4℃进行低温保存, 以便分离出单个核细胞(PBMCs)。应用ELISA方法对MG患者血清抗AchR-IgG水平进行检测。

1. 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MG组与对照组、MG两亚组血清IL-27浓度治疗前后情况如表1所示;MG患者组及其亚组在激素治疗后血清IL-27浓度降低值与改善评分呈正相关,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所示。

表1MG组与对照组、MG两亚组血清

IL-27浓度( x-±s, pg/ml)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MG治疗组 40 29.6±2.2ab 27.2±1.8

MGIIa型亚组 24 29.8±5.1ab 26.7±2.3

MGIIb亚组 16 31.2±1.3ab 28.1±2.1

正常对照组 40 26.5±2.6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三组比较bP<0.05

表2MG患者治疗前后QMG评分与血清IL-27浓度相关性分析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改善评分与降低值

MG治疗组 40 0.362 -0.123 0.598

MGIIa型亚组 24 0.303 -0.205 0.612

MGIIb亚组 16 0.612 0.203 0.732

激素治疗前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与抗AchR.IgG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r=0.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治疗后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与抗AchR.IgG含量存在正相关性, r=0.4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激素治疗后全身型MG患者血清IL-27浓度减少值与抗AchR.IgG含量减少值存在正相关性, r=0.58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IL-27是IL-12家族中的一种细胞因子, 资料显示其能够促进或抑制T细胞介导免疫反应, 提高B细胞增殖能力, 且在抗体类型转换过程中存在重要价值。研究表明, I-27浓度在MG患者中含量相比较健康者要高, 且B细胞IL-27受体表达量会对MG患者血清内的抗AchR-Ab含量产生一定影响[1]。

经研究表明, MG患者B细胞内WSX-1 mRNA表达与抗AchR-IgG抗体及IgGI亚型水平存在正相关性, 但是与抗AchR-IgG2, IgG3亚型并无明显相关性, 由此可知IL-27往往经作用到B细胞上IL-27受体对MG患者血清内抗AchR-Ab往IgG1亚型变化产生一定影响作用, 并因此在MG发病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作用[2]。

通常理论认为, MG发病是因为一些致病因子使得机体耐受性状态遭受破坏, 抗原特异性T细胞由此出现重新激活现象, 且能够辅助B细胞形成AchR-Ab。由此可知AchR特异性T细胞具有较为关键作用。经研究表明, 80%MG患者血清内可以发现AChR-Ab, 称作血清阳性重症肌无力(SPMG), 20%MG患者未发现AChR-Ab, 称作血清阴性重症肌无力(SPMG)。有研究表明, B细胞所分泌的抗AehR-Ab合理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3], 但是单个患者血浆内抗AchR-Ab含量改变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密切关系。经本文研究表明, MG患者组QMG评分与血清抗AchR-IgG含量在治疗前后并无明显相关性, 但是其改善评分却与血清内抗AchR-IgG抗体减少值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

总之, 经研究表明, 血清IL-27及AchR-IgG抗体含量改变与QMG评分改善存在正相关性, 对于MG患者病情变化具有监测作用, 且能够用于疗效。对于血清IL-27及其受体途径进行干预从而减少血清AchR-IgG抗体含量, 此乃激素治疗MG的一种。

参考文献

[1] 翦爱. FcrRⅡB在重症肌无力中的表达及其与抗AChR抗体的关系.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8):492.

[2] 李晓峰.重症肌无力患者IL-18、TGFβ-1的表达.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0, 36(7):393.

[3] 杨晨涛. IL-23、IL-27对RSV重组蛋白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 27(3):246.

[收稿日期:2014-02-25]

endprint

猜你喜欢

肌无力亚组激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移动度分析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以肌无力为首发症状的肺内结外NK/T细胞淋巴瘤PET/CT显像一例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脾主肌肉”在治疗ICU获得性肌无力中的应用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