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京城贵地的时尚变迁
2014-09-12许苗苗
许苗苗
摘要:什刹海区域是北京内城新兴的休闲旅游区。2000年左右,什刹海还只是一片普通居民区,但短短两三年间,它经历了从普通到显赫的转变,获得“中国最美城区”的称号。这一成功的都市新空间采用了以下几种营造策略。首先应和了国人观念的转变,旅行者把对景点的参观转变为闲暇的享受。其次是在消费文化主题下的包装策划,突出区域的日常化、时尚化及其与传统的关联性。第三是在同质化中显优势,一方面不排斥全球化的流行元素,一方面以差异化内涵使自身成为国内、国际友人都乐于接受的景点。
关键词:什刹海;都市文化;空间生产
Abstract:Shichahai area is a newly emerged tourist area in central Beijing. It changes within only 2-3 years from a normal living area to an attractive sight spot. Researchers can find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from this urban spac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idea of travel has changed from sigh seeing to leisure enjoying in recent years. Secondly, the design of this area emphasises on its close relations with everyday life, fashion and tradition. Thirdly, Shichahai area combines globalising with localizing, and this makes it characterised.
Key words:Shichahai ;urban culture ;production of the spac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7-54(6)
在北京寸土寸金的二环线内,有一片难得的“贵地”——早春夹堤杨柳,夏日盈水荷花,秋季碧波荡漾,冬天银妆素裹。它旧时曾是王公贵胄的居所,身份高贵神秘;如今则是城区休闲旅游中心,地价金贵无比。这片“贵地”,就是位于北京西城区的什刹海。古代什刹海曾是豪门居处,周边有醇亲王府、恭亲王府、南北钱串、大小金丝、南北官房……要领略老北京建筑“门当户对”的形制,在什刹海周边保存下来的胡同院落里能看得最为完全。岁月无声流转,曾几何时,这片昔年王公府邸的屋檐,已被寻常百姓家的燕雀停留。现代化的都市北京,人口迅速聚集,地皮逐渐紧张,在城市中心保留这么一大片低矮的民居看起来并不“划算”。北京内城需要道路、房屋,压力日盛的城市交通呼唤改造:从京城北二环向南,能到达长安街的道路非常稀少。对于需要速度的信息化大都市来说,连北海、景山等文化古迹都成了顺畅交通的障碍,更不用说占地颇大的什刹海水域。城市发展要求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京城大兴土木,拆除了不少旧院危房、打通了许多狭窄的胡同,旧城区改造的步伐逐渐逼近什刹海。然而,尽管如此,推土机的大手却绕过了什刹海的小平房。这里不仅没有“旧貌换新颜”,反而被小心翼翼地圈起来成为保护区;错综复杂的小胡同口立起禁行标志;低矮的门面房修葺一新,租金甚至比得上宽阔敞亮的大商铺……
为什么什刹海能得到如此优厚的待遇?因为城市规划专家和学者看出了它独特的优势:悠远的历史韵味、丰富的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使这里完全有实力将旅游资源和经济增长两方面结合起来。正是与现代化摩天大厦的明显对比造成了它古老神秘的氛围,正是开阔水面的大片留白为城市造就了层次感。这种“不经济”,使什刹海显得卓尔不群,拥有与众不同的高贵身价。经过严密的城区规划和建设论证,什刹海地区被列入北京市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按“统一规划、合理开发、严格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大规模的整体维护改造。在几年修缮保护的努力中,什刹海不动声色地一步步转变,逐渐成为开放型主题城市公园,时尚京城旅游的特色景点。
1什刹海——中国最美城区
2005年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北京什刹海地区荣膺“中国最美的五大城区”之一称号。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对这里的评价是:“什刹海地区比较好,整个景山以北,没有大的破坏,新建筑或大建筑较少,基本保持着传统面貌”。无独有偶,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等多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北京市宜居指数调查中,什刹海街道以地处市中心便捷的地理位置、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丰厚的文化、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北京人目前最理想的宜居场所①。
虽然号称“中国最美”,但此前的什刹海并非如此风光怡人。上世纪80年代它是公共游泳池,夏天挤满了光膀子的大人和光屁股的孩子,沿水一溜儿低矮破旧的房屋,虽然热闹,却毫无美感。90年代平安大道改造,湖面笼罩着蒙蒙的尘霾,湖水凝固着抑郁的灰绿。而如今,除了后海北沿那一排新葺的青砖朱门,大部分湖边小院依然灰暗朴素,院子里的人也都普普通通,日复一日地继续着缓慢而平凡的生活,一切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改变。究竟什么力量让它突然身价倍增,竟然在拥有众多皇家园林的北京脱颖而出?什刹海的自然景观虽然美丽,但远远赶不上北海、故宫、颐和园,也无法媲美南方城市四季常青的园林。也许是成功的包装策划帮助了什刹海:只用一些小小的改动,就使它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只是修缮和保护就能让它从平常地变成风景点;水畔的特色酒吧使它登上时尚类杂志的首页;湖边的王府寺院吸引着外地乃至外国游人纷纷聚集到这个几年前还寂寂无名的地方。
从平凡到“最美”,什刹海的变身可称神奇。它的转变原因众多,但根本在于它已经不单纯是具象的区域,而是一个“第三空间”。当象征意义超越使用价值,事物便带有艺术品的光晕,不能再以寻常眼光衡量。美国人文地理学家索亚(Edward W Soja)“第三空间”的理论较符合它的特征。他将具体可感的物理空间称为“第一空间”或“真实的空间”,将人们依据现实构想出来的空间,例如文学作品中的空间称为“第二空间”或“想象的空间”。第三空间不同于以上二者,它并不与某个静止时间点联系,而是一种结合了历史、文化等多元维度的空间认识方式。“(第三空间)是一个有意识的灵活的尝试性术语,力求抓住观念、事件、外观和意义的事实上不断在变化位移的社会背景。……‘第三空间同样可以被描述为一种创造性的重新组合和拓展,它的基础是聚焦于‘真实物质世界的‘第一空间视野,和根据空间性的‘想象表征来阐释此一现实的‘第二空间视野。”②第三空间拥有无穷诠释的可能,因而为不同人提供不同的想象余地,焕发出品味不尽的魅力。依据这种观念,可以把如今位于西城区的什刹海看作其第一空间;将文人墨客笔下、影视作品呈现的什刹海看作第二空间。而作为综合观念的什刹海,既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既是怀旧的,又是时尚的;既是贵族情调的,又能容纳百姓乐趣的,正好为“第三空间”提供了案例。因此,对什刹海的任何一次阐释或解读都是第三空间的体验之旅。它含蕴丰富,变动不拘。游历其中,能够体会到中国人对旅行、休闲观念的历时性改变;也能观察到当今中国主题包装策划、彰显民族特色的功力。全球化风潮席卷各地,作为国际都市的北京自然不可能故步自封,但它却在改变的过程中,化“同质化”为安全感。以什刹海为代表的新兴旅游区在未失去自身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同质化元素和差异化内涵使自身成为国内、国际友人都乐于游赏的景点。
endprint
2观念转变中的什刹海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梁实秋曾这么说。的确,曾经的旅行非常辛苦,梁先生以他那特有的不动声色的幽默笔调控诉了那个时代旅途中“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衣帽自看”的舟车劳顿、“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受得住的孤独”等等说不尽的苦楚。往上推千百年,旅行更不是什么乐事,古诗中凡提到“羁旅”、“宦游”的,大多是凄凉的调子,即便不是“好收吾骨漳江边”的悲叹,也会有“儿女共沾巾”的辛酸。像“未老莫还乡,还乡需断肠”的句子,不仅要有“春水碧于天”的天时,“人人尽说江南好”的地利,“胪边人似月”的人和,恐怕还要有几分时世所迫的无奈。尚不发达的交通使得空间距离遥远得难以逾越,想象中通往异乡的道路遥远漫长。“父母在,不远游”,旅行不只是一个人的见闻,同时还是一家人的牵挂。中国古代因旅行而闻名的,只有一个徐霞客,而他能够频繁出游,也是因为有一位大方爽朗的母亲。人类的步伐太小,世上的道路太长,距离总和时间相联系,所以说到去往异乡,短则一别经年,长便生死两茫茫……
雅舍中的梁实秋的确活画了当时的世情和国人的心态。然而他不曾想到,短短几十年后,他认为理所当然令人畏惧的“云间穿梭”竟成日常出行的主流。地球上空间迅速缩小,“80天环游地球”只嫌太久,远游不再与生死契阔有什么关系,固守一方水土是“没见过世面”的代名词。科技的发展使旅行从受罪转为享受;而态度的转变更使旅游成为人们所热中的消费方式。如今的太平盛世里,旅游成了时尚。越来越充裕的私人时间让人们有了闲暇,也有时间去消费闲暇。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旅游变成了品味绿色生活的代名词。名胜古迹、名山大川接待的游人日益增加。无污染、可持续、进入门槛低的旅游业兴旺了起来。
郭少棠在《旅行:跨文化的想象》一书中,对现代旅行研究进行了梳理。书中引用麦克肯奈尔(MacCannell)的观点,认为旅游是反映现代化过程的一个例证。他把现代游客看作一个有闲阶级,并预言工业的社会结构在将来会转变成“后工业的”或“现代的”社会,在那样的社会里,休闲代替工作成为现代社会安排的中心③。如今,“后工业社会”的提法早为公众耳熟能详,麦克肯奈尔在1976年的预言也已经实现。人们的观念变得那么快,为了增长见识而赶场般地朝拜风景转眼已经落伍,将品味风景和休闲结合才是有闲阶级的时尚。非功利性的唯美的精神愉悦成为休闲的主题。轻松、闲适的旅游虽然花费大量金钱,但能赢得心理满足,积累精神财富,正符合非实物消费需求。
什刹海游览是一种纯粹的休闲,其魅力就在于能为人们提供别样的乐趣。什么叫“别样的乐趣”?那就是消费时光。即便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到了这里就有能力拥有最奢侈的消费品——时光。这种闲适平静的心态,最切合当下的时尚。喜欢耽在什刹海的人并不在意什么标志性景观,而是在品味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韵味中任时光慢慢滑过。什刹海的主题是休闲,徜徉在这里的人不是大包小包、囫囵吞枣的异地观光客,也不是当代都市里忙忙碌碌、疲于奔命的小白领,更不同于古代朝服顶戴约束下战战兢兢的贵胄公卿。他们是庸懒悠闲、深得都市三昧的雅士,永远能在城市中找到最舒适的所在。即便无法真正远离尘嚣,也可在这里“偷得浮生半日闲”,暂时卸下焦虑和重任,投入北京这片难得的开放水域,喝喝茶、听听歌、看看水……
从惧怕旅行到以旅行为炫耀方式,从增见识、长知识到毫无目的地享受闲暇,追逐时尚的人们永远推动城区形态的发展。什刹海应和新时代的脉搏规划包装,自然轻而易举地成为都市人心灵的栖息地。
3策划包装中的什刹海
如果说什刹海的身价完全靠炒作包装,那还真有失公允。但在这片水域羽化成蝶的过程中,规划和设计委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消费社会的大背景下,打造新的消费旅游区颇费功力。在自然风光拉上围墙,人造景观不断上马,纷纷以旅游风景区之名大肆创收的当代,改造景点必须突出特色,慎重着手,以免弄巧成拙。变化太少,还是寻常样貌,无法刺激消费欲望,难以维系景点生存;变化太多,易带铜臭,糟蹋了好端端的风景。景观制造是一个因势利导的过程,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在这方面,什刹海可以说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想成为旅游景点,首先要有可看佳处。什刹海的改造工程,自2000年开始,清理河道、种植荷花、拆除违章建筑、修缮名人故居、保护寺院道观……挖掘出了不少有韵味的看点。其次要有配套设施。在改造过程中,西城区在什刹海周围设置了停车场、公交车站,并将人力三轮车作为胡同游项目之一引进,既可为湖边游人代步,还让人想起“骆驼祥子”等老北京文化,多了几分老北京风情。由于什刹海不收门票,因此通过吸引游人消费创造旅游经济增长点成为必需。什刹海边一溜色彩缤纷的酒吧、古意盎然的饭店、烟袋斜街鳞次栉比的小商铺,正是活跃经济、贡献利税的积极参与者。
好看、好玩、交通方便是景点的“硬件”,而对于当今阅历丰富、博闻广见的游客们,如果没有特色的“软件”,还是难以留住他们匆匆的步履。赋予什刹海旅游人文意义,使一次什刹海边的散步能够成为时尚人士之间的谈话主题,这才是旅游点的“软件”。到北京,“天安门前留个影”、“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热点;而秀水街淘外单、三里屯听摇滚,也已经不再时髦。翻开装帧精美的时尚杂志,它们能告诉你如何第一时间把握一个城市的私房脉搏。在北京庄重、大方的政治文化中心头衔之下,私房的小情态就是槐花飘香的胡同、热情洋溢的四和院、高贵神秘的王府。而这一切,都聚集在什刹海周边。捧着时尚都市的探访秘籍,你踏入了老城迷宫一般狭窄拥挤的胡同,旧砖墙、破瓦房,班驳的石鼓记录了岁月的沧桑。你一遍遍找寻过往的足迹,一抬头原来已在“百花深处”……多么美丽而耐人寻味的一段行程,你品味,你分享,你上网写博客,殊不知,你所做的一切,正是在为什刹海的“软件”加分。
什刹海旅游讲究的是亲切和休闲。它是北京城内唯一一片较具规模的开放水域,具有一定成为旅游景点的天然优势,因而成为时尚消费者消磨时光的好去处。人类一向亲水爱水,这既出自本能的需求,也源于情感的寄托。自然形态的外物逐渐从生存所需的地理风貌,变成了慰藉心灵的精神伴侣。所谓“山水有灵”,有水的地方,大多成了风景名胜。且不说“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日照香炉生紫烟”的庐山瀑布,就连我们习见的长江黄河,也曾频频触发诗人的豪情,留下“孤帆远影碧空尽”、“黄河之水天上来”之类的佳句。然而对于北京什刹海这片难得的湖泊,却少有人抒发诗情。从金代有记载至今,它的名称几经更改,规划用途也数度变迁,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却鲜有值得玩味的诗句。究其原因,是什刹海的自然风光不够美吗?再寻常的风景,如果得诗人画家青睐,也不会不堪入目。是什刹海不够生动,缺乏“人气”?作为京城水路的港口,漕运的集散地,这里一度十分繁荣,人烟鼎盛,也曾是文人雅士集聚的所在。说到底,也许只是这片水太过平凡,没有开阔的水面,不见浩瀚的波澜,最广处两岸人影也依稀可辩,最狭处不过窄窄一弯。就像时下新词“氧气美女”,大家都喜欢它、离不开它,却也总是第一个忽略它。过于亲切和简单的什刹海对于游人来说,既无视觉冲击,也无体力挑战,更不曾有人为它赋予阔大、包容等形而上的意韵。
什刹海是平民的栖息地,是日常生活的乐园,宛如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家女孩,笑得十分清爽。与其为它披上华丽的外衣,不如凸现它的平凡。在非典狂潮席卷京城之后,因为通风爽快的缘故,什刹海沿湖露天的酒吧成了对密闭环境心怀余悸的人们聚会的首选。惯为皇城的北京规划中总离不了庄严威武,但作为百姓的栖居地,在正统坚硬的色彩中也需要柔媚的中和。什刹海水域的珍贵凸现了出来:它虽然姿色平常,却也清秀可人;虽然缺乏显赫历史,却也有些故事。它贵有王府、贱有百姓、仙有寺院、俗有商贾,无论从自然还是人文角度都具有多样可读性,完全具备吸引大众目光的资质。随着个性化审美需求的增加,精神消费成为身份分化的维度,越来越多庸常之物褪去实用色彩,披上美学外衣。古老朴素的什刹海在人们的反复咂摸下成为一颗咸酸的梅子,水面蒸腾的雾气勾起江南烟雨一般滋味无穷的情调。平凡的它,正因其平凡而具备了无穷可塑性;正因其没有意义,才更容易被赋予意义,观念的转变使什刹海一跃跻身时尚旅游消费区之列。
endprint
包装策划什刹海形象的过程,是抛开平庸,将顽石琢为璞玉;是挥毫点染,把瑕疵变为俏色。现代社会善于把平凡的东西神奇化,就像曾经不为人道的什刹海,不经意间应和了人文、历史、传统、民俗的大环境,透露出多重意义,成为完美的后现代第三空间。从走近什刹海的一瞬间起,寻访传统的仪式感就笼罩下来,什刹海、王府、斜街等特定媒介将游人带入了一个与元、明、清皇家有关的特定场景。消逝的是公子王孙,留存的是玉佩金钿,那些没有打上工业化商标的小饰品是仿古仪式里的法器,在一场古典的买卖行当中带领游人穿越时空。你静默,走进街边仿古的小门面,你就是消费引导,为习惯人云亦云的人们做出了指示;你行动,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你就是消费本身,加入并演绎了古老市集的片段。购物负载的感情意义远远大于实用目的,平凡的物品,因被赋予不同的主题而焕发出异样的光辉。购买是参与主题的一部分,金钱与物质的交换笼罩在特殊韵味之中。在一幕幕风景的主题包装下,在当代文人的思想风暴中,什刹海小小的身躯穿上了华丽的锦袍,化妆、服饰、道具,一应俱全,转瞬间,邻家女孩便成了现代都市时尚的SUPER STAR。
4同质化中显优势的什刹海
全球化和地方性的融合是什刹海以及许多当代景区的特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自从马尔克斯为拉美小国哥伦比亚赢得了世界性大奖后,这句话被人们奉为真理。对什刹海这样以保护老城区为目的而在原有基础上改造的景点来说,要想取得成功,最便捷也最贴切的就是打民俗牌。空间位置的不可替代给了什刹海独特的优势,弘扬京派文化,营造鲜明的地域色彩是出发点,而与世界接轨,让各国的游客宾至如归也是必要的手段。听听古老深宅大院的故事,问问当代豪门望族的传说,成为什刹海游览的独特收获。虽然日常起居像民间艺术一样有价值,但现代化的节奏也没有疏离。“雕栏玉砌应犹在”,推开朱门,百年前的空间里经营着无线网吧;华丽的民俗外墙下,空调室外机发出刺耳的轰鸣……生活在景点中的人是展示休闲理想的促销员,生活细节将消费化有形为无形,商铺只是配套实现交易的一部分。这里不吝大牌,也不屑媚俗,因为消费者已经脱离经济体制下忙碌刻板的职员身份,变成了游荡的闲人;而销售者也不是原始积累时期唯利是图的小商人,而是什刹海故事的编剧。人在与情境的协调中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面对逐渐被重新发现和认识的什刹海,曾有人撰文哀悼:“后海沦陷了,使它沦陷的是我们。”在香港作者廖伟棠笔下,约略地记录了这里的转变:“以前的后海,是个保存着老北京风貌的胡同居民区,数年前有一个商业摄影家发现了它的商业价值,先替它出版摄影集,接着开办胡同文化旅游公司,把后海炒热了。接着有名‘老白者开了后海第一家酒吧,此后湖边两岸酒吧陆续增生,刚尝到夜生活之美好的时尚杂志撰稿人们皆挥笔歌颂:这是北京另类的后花园。现在的后海几乎沿湖的民居都被改建为酒吧或餐厅,那天未黑就坐在门外凉伞下作沉思状的,多是时尚杂志编辑和他们的艺术家朋友,其余的,则多是想接近前者‘波波族生活的享乐主义者。沸沸洋洋的后海,成了一个所谓懂得另类文化生活的新人类展示自己的最佳舞台。”④
幽静的水域躲不开喧哗的时代,同质化是大工业背景下自然风貌转变的必然趋势。走在海边,我们会发现,尽管有京腔京韵的文化底蕴,有朱门碧瓦的中式建筑,有恭亲王、醇亲王乃至宋庆龄、郭沫若等名人遗迹,种种景观共同营造着不寻常的空间气氛,但这片水域依然给人似曾相识之感。林立的酒吧门前,巨幅“BUDWEISER”灯箱向游人散发着熟悉的啤酒味,挂着红灯笼的画舫上,古装歌女一张嘴竟然是刚刚打入排行榜的港台歌。高度同质化的景观设置、通用的广告语言和我们在北京的三里屯、香港的兰桂坊、新加坡的CLARK QUAY看到的一模一样。失落吗?乏味吗?不!不用问湖边的游人,只看看这些酒吧中络绎不绝、衣香鬓影的时髦男女,就能得到答案。逃离朝九晚五的写字楼,却绝不是要做个独行特立的恨世者,脱下职业套装,换上低胸晚礼,都市里渴望休闲的男女,其实走到哪里,他们的伙伴和帮派都一样,期待的视野也一样。要个性化,要新鲜感,要有垄断资源的快感,但绝对不是没有对白的孤芳自赏。因此,适合他们的旅游点,是在共同认识的基础上适度地重新排列。在百变的外形下,同质化的内核是广泛受众的基础,现代人在劳碌的工作之余,不需要智力的挑战,而乐于接受一种能够凌驾其上、易于把握的休闲方式。这种喝喝小酒、吟诗听唱的湖畔小栖便成了都市休闲的新宠。
虽然略嫌平白,但同质化也有它的优势:对于当地人来说,同质化是交流的基础;对于异乡人,同质化甚至是安全的代名词。如果说见多识广铸就了当代人的胆量,那么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安全感来自对环境的了解和把握。面对陌生城市里异样的口音,被排挤的落寞涌上心头。人们感叹都市的钢筋水泥丛林似乎在与人对峙,但他们到了异乡却依然要选择千篇一律的大厦入住。如果说见多识广增加了他们的胆量,那么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其实从古至今一直存在,高度同质化是消费年代里安全的代名词。就好像任何时候打开可乐罐,喝到的都必然是棕黑色的气泡饮料。人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宁愿选择较容易把握的对象。同质化的对象比较能配合人们的心理预期,虽然知道它不会有多么好,但起码也不会太糟。适合当代都市人的风景区,是在对消费话语共同认识的基础上,按照所需费用的多寡进行适度重新排列。百变的外形下,标准化、同质化的内核是广泛受众的基础,它来自对环境的了解和对支出的把握,其内容能够恰当地满足心理预期。
5京城贵地与时尚街区
融合传统与现代、混搭地方与国际,发挥同质化优势,成为什刹海安全系数的保障。什刹海将时尚的旅游和消费结合起来,得到了公众的认同:前几年还是危房的,如今做了铺面;塞满贩夫走卒的大杂院,标上了历史古迹的招牌;大字认不了一箩筐的胡同人,竟然咿呀地跟洋人搭讪交流……虽然贵族已经湮没于滚滚红尘,但这里的地价却日日攀升,越来越贵。封建社会的等级和身份被市场竞争中的价格改变,虽然经历了天翻地覆的革命和变迁,却统一在一个“贵”字上。
过鼓楼,穿烟袋斜街,逛荷花市场,到后海,整个什刹海游览路线走下来,尽收眼底的,不仅是自然景观,还有层出不穷的人文与消费形态。元明清三代热闹的集市,解放后几十年平民的聚居地,新千年后恢复修缮的历史文化保护区……多层次的复合魅力带来了回味无穷的多重韵味,这正是什刹海最迷人的地方。无论你是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还是远道而来的异乡人;是湖岸小平房中的拆迁户,还是一览而过的观光客;无论你想在这里寻觅历史的足迹,还是体会当代生活的节奏;想感受老百姓生活的琐屑片段,还是期望看到不食人间烟火的文人雅士,你总能发现自己想要的。当我们尝试以多种身份看什刹海,会发现这片地方散发出的味道丰饶撩人。你可以说这里是皇城根儿,日常生活起居如画,但什刹海却不是甜腻的蜜罐子,这里的人们一样见证过饥谨的年代,依旧有着真实的喜怒哀乐。你可以说这里大多数地方是包装后的平民区,推开那两扇院门,里面临时搭建的小棚子正诉说着生存的艰辛,然而每个人眼角都藏着希望。虽然要发展经济,调动消费潜力,而什刹海的魅力却绝对不是为发展经济而匆匆堆砌。这里是一个味道丰富的老坛子,一重重新老材料,一道道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令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上海是中国内陆的国际化大都市,其经济发展、时尚节奏都远远超越北京,当地人对他们的城市有着由衷的自豪感。我曾有一位上海朋友来到北京,他辗转过世界许多地方:气候宜人的欧洲小镇,明媚清新的澳洲草原,时尚快捷的美国都市,这些在他心目中都比不上上海那狭窄得转不过身的亭子间和坑坑洼洼的小里弄。对于我要展示的北京,他一点兴趣也没有。的确,在习惯了满眼葱翠的南方人眼中,北京的古老不过是灰蒙蒙天气里的红墙碧瓦罢了。首都的头衔、政治文化中心的身份,使得这个城市的建筑获得了过多的上镜机会,故宫、长城、天安门被每个中国人从小烂熟于心,失去了神秘的魅力。然而,当他在我的指点下走进荷花市场,穿过前海南沿,绕出恭王府,在曲曲弯弯的小胡同里几番柳暗花明,最终停留在后海边,看野鸭悠闲的展翅时,这位周游过世界的上海先生终于折服于北京的魅力——“好大一片闹中取静的湖水!”是的,要向见多识广乃至饕餮了过多各色壮丽的城市奇观的当代人展示北京,还是应该带他们来什刹海。在以空气干燥、色彩单调著称的北方,这片有水有荷的城中江南,成了北京人心目中最珍视的地方。天安门、长城都在北京,可它们同时也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只有这里,传承着过往的故事,蕴藉着平凡的快乐,凝结着京腔京韵和无数老北京王侯将相、深宅大院的记忆。
从古老城区到现代景观,什刹海一步步经历着时尚转变。它凌乱无序却又丰富多彩,呈现出一派与后现代都市相符的多层次、生活化的美感。它是一个综合的公共空间,在这里人们能够分享视角,各取所需。本地人、外地人、游客、居民……不同身份和视角对这片水域进行着不同的诠释,在多重目光的交汇点上,什刹海显得变幻莫测、难以捉摸,具有一种由丰富包孕中诞生出来的交错重叠之美。时代的脉动使综合文化元素在这里融汇,使京城贵地什刹海充分张扬消费潜力,凸现出个性化时尚魅力。
注释:
①朱鹰:《北京产生首个“宜居指数”最理想居住地在什刹海》,《北京青年报》2005年8月31日。
②苏贾:《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③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④廖伟棠:《三里屯的“重光”及后海的“沦陷”》,摘自陈冠中、 廖伟棠、颜峻的《波希米亚中国》,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文献:
[1]翁偶虹.北京话旧[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2]蔡禾主,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
[3][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 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译.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5 .
[5][美]MICHAEL J DEAR. 后现代都市状况[M].李小科,等, 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M].杨淑娇,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英]布里曼.迪斯尼风暴——商业的迪斯尼化[M].乔江涛,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8][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4.
责任编辑:蒋亚林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