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改革与实践

2014-09-12方良材黄卫萍

科技视界 2014年15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

方良材+黄卫萍

【摘要】针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兼顾“就业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的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的内容建设、教学模式建设、考核方法等方面的进行改革与实践,完成了高职《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关键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改革;实践

2011 年 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 5000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

1《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的由来

食品工程是由化工工程发展而来,人们从长期化工实践中,把不同化学生产工艺过程所共有的基本操作步骤抽提出来,研究其各自的内在规律性,在理论上加以总结,再到生产实践中应用和验证,不断提高,就产生了单元操作的概念。

各种现代食品的工业生产,都有其独特的加工工艺。每种工艺都是由一系列基本步骤构成的。同一种单元操作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它遵循相同的平衡和动力学等规律,通过一些典型设备予以实现,有相同的工程计算方法。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特点是:(1)若干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组成一个食品工艺过程;(2)单元操作均为物理性操作,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其物理性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3)同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包含多个相同的的单元操作;(4)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其基本原理相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可以通用。

2《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意义

2.1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根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工作分析会的分析结果,食品生产操作岗位的必需能力有三大方面:操作食品生产设备能力、应用食品工艺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是新课程体系中的核心技术支持课程。

2.2又快又好地服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

通过校企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由原来的“精品课程”主要服务教师和学生,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服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共享课继承和发展精品课程,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对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3《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思路

3.1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走出去、请进来,与学生就业区域的广西和广东食品企业,如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防城港大海粮油集团公司、安琪酵母(崇左)公司、深圳维他光明食品饮料公司、深圳铭基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召开专业教学指委员会、教学研讨会,通过“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

3.2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

根据行业专家对食品加工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中进行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职业行动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沟通协制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社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信心。

3.3以兼顾“就业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

课程设计不仅充分考虑完成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还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需求。一是以食品生产的单元操作为教学项目:围绕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合理设置与地方产业密切相关的教学项目,整合课程的技能、素质和知识目标,以项目驱动教学,强调项目的真实性,实施生产性教学,作为学生技能掌握的实战训练。二是以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适应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的特点,根据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的复杂难易程度,从食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简单操作应用(正确操作应用)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对食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复杂应用(食品单元操作工艺参数的计算及选择),以食品生产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根据广西主要食品企业的工作岗位选取教学内容,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程,以食品生产的工程单元操作为教学项目,以“食品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

4《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建设内容

4.1课程内容的建设

通过与具有广西区域经济代表性的食品企业(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等)的一线技术专家、教育专家、专任教师的共同研讨,共同分析食品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纳出食品生产中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工作内容如下:

根据工作内容,设计了“企业认知、流体输送、 传热、冷冻、干燥、蒸馏、萃取、综合设计”8大教学单元16个学习任务,每个教学单元包含“操作、计算”等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传统学科体系的解构与工作过程体统化知识的重构,每个学习单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有机组织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见表1。

4.2教学模式的建设

根据食品生产特点,灵活采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仿真实训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见表1。

4.2.1“单元操作计算”类的学习情境主要通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通过布置综合性思考题让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依托课程网站及食品生产相关的优秀网站,启发学生在课余时间应用网络资源自学或复习,使学生了解区内外、国内外食品生产的相关信息,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2.2“单元设备操作”类的学习情境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仿真实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校内的生产基地为依托,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训练,利用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进行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利用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分小组到不同的食品企业进行岗位实训,培养职业能力。通过岗位实训,学生不但可以熟练掌握的专业技能,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学会与人共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

表1《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表2《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过程考核评价表

任务名称:冷库的保养安全操作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4.2.3“供水管道设计”学习任务主要通过项目导向法组织教学

以设计项目为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查设计手册、图表等资料、作市场调查等完成设计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决策能力。

4.3考核方法建设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式由“教师一人评价”转变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指标由分数和结果评价转变为知识、技能、习惯、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单元一到单元七为过程考核项目,每个任务的得分由自我评价分(占20%)、小组评价分(占30%)和教师评价分(占50%)三方面组成,考核的指标分别为基础知识、方案制定、主题报告、操作技能、工作纪律、职业素养等。任务不同,考核表有所不同,如冷库的保养安全操作考核表见表2。终结考核分为单元九综合设计(占70%)和理论考核(占30%)。学生的总成绩由过程考核分(占60%)和终结考核分(占40%)组成,具体见表3。

表3《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考核评价总表

5课程建设成效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在2008年被学院批准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2009年5月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9年5月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09年7月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实施,学生的食品工程操作技能得到综合提高,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课程负责人黄卫萍教授被评为广西教学名师。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30:75-77.

[2]屈武江,霍艳飞.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04:68-72.

[3]蒋红芝,义崇宽,罗忠丽,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142(09):161-162.

[4]黄卫萍.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网站[EB/OL].http://222.216.3.183:803/spgcdycz/,2010-03-01.

[责任编辑:薛俊歌]

【摘要】针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兼顾“就业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的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的内容建设、教学模式建设、考核方法等方面的进行改革与实践,完成了高职《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关键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改革;实践

2011 年 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 5000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

1《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的由来

食品工程是由化工工程发展而来,人们从长期化工实践中,把不同化学生产工艺过程所共有的基本操作步骤抽提出来,研究其各自的内在规律性,在理论上加以总结,再到生产实践中应用和验证,不断提高,就产生了单元操作的概念。

各种现代食品的工业生产,都有其独特的加工工艺。每种工艺都是由一系列基本步骤构成的。同一种单元操作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它遵循相同的平衡和动力学等规律,通过一些典型设备予以实现,有相同的工程计算方法。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特点是:(1)若干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组成一个食品工艺过程;(2)单元操作均为物理性操作,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其物理性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3)同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包含多个相同的的单元操作;(4)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其基本原理相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可以通用。

2《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意义

2.1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根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工作分析会的分析结果,食品生产操作岗位的必需能力有三大方面:操作食品生产设备能力、应用食品工艺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是新课程体系中的核心技术支持课程。

2.2又快又好地服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

通过校企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由原来的“精品课程”主要服务教师和学生,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服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共享课继承和发展精品课程,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对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3《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思路

3.1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走出去、请进来,与学生就业区域的广西和广东食品企业,如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防城港大海粮油集团公司、安琪酵母(崇左)公司、深圳维他光明食品饮料公司、深圳铭基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召开专业教学指委员会、教学研讨会,通过“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

3.2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

根据行业专家对食品加工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中进行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职业行动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沟通协制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社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信心。

3.3以兼顾“就业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

课程设计不仅充分考虑完成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还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需求。一是以食品生产的单元操作为教学项目:围绕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合理设置与地方产业密切相关的教学项目,整合课程的技能、素质和知识目标,以项目驱动教学,强调项目的真实性,实施生产性教学,作为学生技能掌握的实战训练。二是以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适应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的特点,根据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的复杂难易程度,从食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简单操作应用(正确操作应用)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对食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复杂应用(食品单元操作工艺参数的计算及选择),以食品生产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根据广西主要食品企业的工作岗位选取教学内容,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程,以食品生产的工程单元操作为教学项目,以“食品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

4《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建设内容

4.1课程内容的建设

通过与具有广西区域经济代表性的食品企业(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等)的一线技术专家、教育专家、专任教师的共同研讨,共同分析食品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纳出食品生产中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工作内容如下:

根据工作内容,设计了“企业认知、流体输送、 传热、冷冻、干燥、蒸馏、萃取、综合设计”8大教学单元16个学习任务,每个教学单元包含“操作、计算”等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传统学科体系的解构与工作过程体统化知识的重构,每个学习单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有机组织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见表1。

4.2教学模式的建设

根据食品生产特点,灵活采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仿真实训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见表1。

4.2.1“单元操作计算”类的学习情境主要通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通过布置综合性思考题让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依托课程网站及食品生产相关的优秀网站,启发学生在课余时间应用网络资源自学或复习,使学生了解区内外、国内外食品生产的相关信息,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2.2“单元设备操作”类的学习情境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仿真实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校内的生产基地为依托,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训练,利用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进行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利用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分小组到不同的食品企业进行岗位实训,培养职业能力。通过岗位实训,学生不但可以熟练掌握的专业技能,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学会与人共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

表1《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表2《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过程考核评价表

任务名称:冷库的保养安全操作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4.2.3“供水管道设计”学习任务主要通过项目导向法组织教学

以设计项目为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查设计手册、图表等资料、作市场调查等完成设计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决策能力。

4.3考核方法建设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式由“教师一人评价”转变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指标由分数和结果评价转变为知识、技能、习惯、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单元一到单元七为过程考核项目,每个任务的得分由自我评价分(占20%)、小组评价分(占30%)和教师评价分(占50%)三方面组成,考核的指标分别为基础知识、方案制定、主题报告、操作技能、工作纪律、职业素养等。任务不同,考核表有所不同,如冷库的保养安全操作考核表见表2。终结考核分为单元九综合设计(占70%)和理论考核(占30%)。学生的总成绩由过程考核分(占60%)和终结考核分(占40%)组成,具体见表3。

表3《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考核评价总表

5课程建设成效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在2008年被学院批准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2009年5月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9年5月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09年7月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实施,学生的食品工程操作技能得到综合提高,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课程负责人黄卫萍教授被评为广西教学名师。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30:75-77.

[2]屈武江,霍艳飞.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04:68-72.

[3]蒋红芝,义崇宽,罗忠丽,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142(09):161-162.

[4]黄卫萍.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网站[EB/OL].http://222.216.3.183:803/spgcdycz/,2010-03-01.

[责任编辑:薛俊歌]

【摘要】针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为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兼顾“就业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的课程设计思路,在课程的内容建设、教学模式建设、考核方法等方面的进行改革与实践,完成了高职《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关键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改革;实践

2011 年 10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 5000 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1]。

1《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的由来

食品工程是由化工工程发展而来,人们从长期化工实践中,把不同化学生产工艺过程所共有的基本操作步骤抽提出来,研究其各自的内在规律性,在理论上加以总结,再到生产实践中应用和验证,不断提高,就产生了单元操作的概念。

各种现代食品的工业生产,都有其独特的加工工艺。每种工艺都是由一系列基本步骤构成的。同一种单元操作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它遵循相同的平衡和动力学等规律,通过一些典型设备予以实现,有相同的工程计算方法。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特点是:(1)若干个单元操作串联起来组成一个食品工艺过程;(2)单元操作均为物理性操作,只改变物料的状态或其物理性质,不改变其化学性质;(3)同一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包含多个相同的的单元操作;(4)单元操作用于不同的生产过程,其基本原理相同,进行该操作的设备也可以通用。

2《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意义

2.1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一门重要的核心课程,根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工作分析会的分析结果,食品生产操作岗位的必需能力有三大方面:操作食品生产设备能力、应用食品工艺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因此《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是新课程体系中的核心技术支持课程。

2.2又快又好地服务学生、教师和社会学习者

通过校企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由原来的“精品课程”主要服务教师和学生,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服务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共享课继承和发展精品课程,与视频公开课共同构成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对促进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

3《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思路

3.1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走出去、请进来,与学生就业区域的广西和广东食品企业,如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防城港大海粮油集团公司、安琪酵母(崇左)公司、深圳维他光明食品饮料公司、深圳铭基公司等企业合作,通过问卷调查、头脑风暴法等方法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召开专业教学指委员会、教学研讨会,通过“工作领域→学习领域→学习领域”转换,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了课程内容体系。

3.2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

根据行业专家对食品加工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业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培养学生在食品加工中进行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职业行动能力,同时,强化学生的沟通协制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社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挑战的信心。

3.3以兼顾“就业需求和发展需要”为原则

课程设计不仅充分考虑完成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还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需求。一是以食品生产的单元操作为教学项目:围绕食品加工生产过程,合理设置与地方产业密切相关的教学项目,整合课程的技能、素质和知识目标,以项目驱动教学,强调项目的真实性,实施生产性教学,作为学生技能掌握的实战训练。二是以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适应高职学生形象思维优于逻辑思维的特点,根据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的复杂难易程度,从食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简单操作应用(正确操作应用)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对食品单元操作典型设备的复杂应用(食品单元操作工艺参数的计算及选择),以食品生产工作过程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

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根据广西主要食品企业的工作岗位选取教学内容,根据职业能力要求设计课程,以食品生产的工程单元操作为教学项目,以“食品生产”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

4《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建设内容

4.1课程内容的建设

通过与具有广西区域经济代表性的食品企业(广西皇氏乳业有限公司、广西南宁黑五类食品有限公司等)的一线技术专家、教育专家、专任教师的共同研讨,共同分析食品生产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纳出食品生产中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工作内容如下:

根据工作内容,设计了“企业认知、流体输送、 传热、冷冻、干燥、蒸馏、萃取、综合设计”8大教学单元16个学习任务,每个教学单元包含“操作、计算”等任务,按照工作任务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从而实现传统学科体系的解构与工作过程体统化知识的重构,每个学习单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导向,有机组织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学习,见表1。

4.2教学模式的建设

根据食品生产特点,灵活采用项目导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仿真实训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见表1。

4.2.1“单元操作计算”类的学习情境主要通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通过布置综合性思考题让学生思考,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依托课程网站及食品生产相关的优秀网站,启发学生在课余时间应用网络资源自学或复习,使学生了解区内外、国内外食品生产的相关信息,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4.2.2“单元设备操作”类的学习情境采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仿真实训、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以校内的生产基地为依托,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在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训练,利用仿真实训室仿真实训,进行使学生掌握食品生产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利用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分小组到不同的食品企业进行岗位实训,培养职业能力。通过岗位实训,学生不但可以熟练掌握的专业技能,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学习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学会与人共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

表1《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设计

表2《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过程考核评价表

任务名称:冷库的保养安全操作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4.2.3“供水管道设计”学习任务主要通过项目导向法组织教学

以设计项目为学习任务,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查设计手册、图表等资料、作市场调查等完成设计任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中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决策能力。

4.3考核方法建设

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式由“教师一人评价”转变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指标由分数和结果评价转变为知识、技能、习惯、等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单元一到单元七为过程考核项目,每个任务的得分由自我评价分(占20%)、小组评价分(占30%)和教师评价分(占50%)三方面组成,考核的指标分别为基础知识、方案制定、主题报告、操作技能、工作纪律、职业素养等。任务不同,考核表有所不同,如冷库的保养安全操作考核表见表2。终结考核分为单元九综合设计(占70%)和理论考核(占30%)。学生的总成绩由过程考核分(占60%)和终结考核分(占40%)组成,具体见表3。

表3《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课程考核评价总表

5课程建设成效

《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在2008年被学院批准立项为重点建设课程,2009年5月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2009年5月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食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精品课程,2009年7月被评为广西高校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建设改革和实施,学生的食品工程操作技能得到综合提高,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课程负责人黄卫萍教授被评为广西教学名师。

【参考文献】

[1]张洪波.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信息化》课程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30:75-77.

[2]屈武江,霍艳飞.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计算机教育,2014,04:68-72.

[3]蒋红芝,义崇宽,罗忠丽,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食品工程单元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10,142(09):161-162.

[4]黄卫萍.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网站[EB/OL].http://222.216.3.183:803/spgcdycz/,2010-03-01.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实践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