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青年“萌文化”探究
2014-09-12曹文欣
曹文欣
【摘 要】在网络时代,媒介环境发生了改变,网络中的个体不断追求自我表露和实现,而置身其中的年轻一代更是将基于“萌”这一概念的语言、行为等演绎成了一种能代表自己独特表达方式和生活风尚的“萌文化”。本文从“萌”的起源谈起,探讨青年“萌文化”的表现形式,并从青年自身和媒介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青年“萌文化”出现的原因。
【关键词】萌文化 亚文化 网络
一、“萌”的中国化解读
“萌”这个汉字古已有之,《说文解字》中对萌的解释是草木发芽,而现在流行的网络用语“萌”较之该字本来的语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般认为是由日本动漫卡通一族率先使用其来形容人物形象幼小、可爱。随着该词的不断流行,其适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当今国内流行的“萌”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解读:第一个层面是物品层面,即“萌商品”,包括市场上流行的猫耳朵帽、兔耳朵发卡、卡通背包、毛绒外套以及相关饰品等。这些商品多模仿一些知名动漫卡通中的人物的装饰外观,以求得与模仿对象的相似性;第二个层面是行为层面,不仅包括各种具体的“萌行为”,如当下流行的“卖萌”行為,摆出可爱的表情或动作拍照上传,或是给自家的萌宠拍照上传到网上引发围观,还包括萌行为所触及到的伦理底线,以及主流文化面对萌行为采取的应对方式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化层面,指网络中的“萌文化”,表现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反映了作为“萌行为”行动主体的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现状及审美趋向,彰显了媒介环境的改变对青年一代思想及行为的影响和改变。
在本文中,青年“萌文化”主要是指发生在当代都市文化环境下、流行于网络空间内,依靠模仿等方式流行起来,以青年为文化主体的一种挑战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文化活动,简言之,青年的“萌文化”是一种主要流行于网络空间的青年亚文化,它不仅是青年所处时期的生理—心理状况的文化表现,也是当代都市文化活动在青年文化群体中的具体呈现。
二、青年“萌文化”的表现形式
青年“萌文化”的表现形式多样,它体现在服装、装饰、语言、行为、审美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解读。首先它是一种网络语言,青年使用萌系用语来表达自己独特情感;其次,它是一种网络艺术行为,青年通过发布文字、照片、视频等来推崇“萌”和表达“萌”;再次,它也是一种代表着青年自身态度和折射网络与社会环境的网络文化。
1、“萌”是一种网络语言
网络的不断普及使得个人在网络中的信息发布和接收变得十分便捷,再加上个体在网络中的互动不断增多,激发了网民在网络中的信息创作和发布行为,由此诞生了一大批基于网络的新兴用语。这些网络热词和网络用语对传统词汇、语句进行了颠覆性地解读并赋予了其新的含义。“萌”这个网络热词一开始被主要用于动漫、游戏界。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散,“萌”这一用词在一般文章、网络对话、网络论坛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出现的情况不断增多。
在迅速流行的过程中,“萌”还衍生出了一众“萌系”用语,如“卖萌”、“萌宠”、“萌主”、“萌翻了”、“萌点”、“萌妹子”、“呆萌”等,以及“萝莉”、“正太”、“御姐”、“傲娇”等,形容萌宠的“喵星人”、“汪星人”等。这些“萌系”语言简洁新奇且概括性强、不合乎规范但却形象生动,青年使用这些词语既能表达个性,张扬内心审美观,又能准确新潮地概括和评价人和事物,所以其流行也在意料之中。
2、“萌”是一种网络艺术
网络艺术是指利用网络技术、运用网络思维方式在网络中原创的文学作品、民谣、音乐、摄影作品、视频等不经过传统的出版和发行渠道而直接在网络上传播。网络艺术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即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达到图、文、声、像并茂的效果,而且其具有虚拟的交互性。网络当红萌宠“俊介君”的走红就是其中的典型。从2010年1月开始,俊介的主人“俊妈妈”开始在大型社交网站Twitter上登载俊介的照片,并配以可爱生动的文字,逐渐吸引了众多粉丝,2011年8月其推特粉丝数突破2万,随之这股萌潮席卷了我国微博、人人、腾讯空间等社交网站,百度百科、百度贴吧也随之建立。到2013年6月底,同名新浪微博“犬俊介君”的粉丝数已达31万,而新浪微博关于“俊介君”的微博搜索结果更是达到1383074条之多,网友评论该博主微博所出现最多的字眼均是“萌化了”、“好萌啊”、“萌翻了”等。“俊介君”的走红还引发了一系列为萌宠摄影,发布萌宠照片的网络行为,甚至在现实社会中,可爱的俊介也带动了宠物市场的繁荣。可见,这些原创性的艺术形式创作手法新颖、形式风格多样,容易引发共鸣和追捧。这些网络艺术不断丰富着网络空间,也给网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感受。
3、“萌”是一种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是指通过互联网生成的包括互联网技术、传播者、受众、网络语境、网络文本等要素在内的一整套符号表意系统。网络文化不仅是网络文本、网络语言、网络行为和互动的共同产物,也反映了当下网络社会的思潮,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上的这股“萌潮”,不仅催生了一大批萌系网络用语,形成了网络词汇的传播和流行,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网络艺术行为,在网络世界中各传播者和受众通过使用萌系用语或非萌系用语来评论、转发或赞相关的网络艺术行为,达到了一种虚拟的互动,而且这种虚拟的互动又突破了网络空间,波及到现实社会,给人们的审美、生活方式等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萌”确实形成了一种网络文化。
三、“萌文化”流行的原因
1、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要想探究“萌文化”在青年中广泛流行的原因,那么推动这股萌潮的青年自身自然是探究的首要。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体能的增长,性特征的成熟和自我认同更加全面等,随之产生的一方面是追求更高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则是与现实社会相对抗的反叛心理。这些特征在各个时代都会有他们的文化表现,都会构成一种青年亚文化活动,而“萌文化”就是其中一种,它满足了青年的内在心理需求。
首先,“萌文化”使得青年的个性自我展示成为可能。每一种网络文化的出现和发展都有它的内驱力,而网络“萌文化”首先满足的就是青年的自我展示需求。网络“萌文化”为当代青年提供了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既可以对传统表达方式进行解构,又可以很好地展示个性自我。他们可以通过使用“萌文化”所衍生出的网络用语进行信息发布和互动;可以把自己的自拍萌照上传“卖萌”,或是把自己的萌宠照片上传与网友互动;还可以穿着“萌商品”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无论是网络语言还是一系列的网络行为,这些都在构建着青年渴望向外界展示的与众不同的自我。
其次,“萌文化”使得青年的现有压力得到缓解。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社会节奏也在不断加快,因此现代人存在着广泛的娱乐需求。而青年在生理和心理等各个方面迅速成长的同時也承担着一部分来自学习、工作等的社会现实压力,这种压力使得他们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萌文化”的主体内容大都具有温暖、可爱的特点,既简单有趣,又具有很强的娱乐功能,可以有效释放来自学习和工作的压力。部分“萌文化”因其对象的幼小、可爱而温暖人心,还具有“治愈”效果,和一些“治愈系”小说一样,承担着缓解青年精神压力、驱散心中负能量的作用。在进一步的互动中,一些“萌”语言或“萌”图片还能引起青年群体的广泛讨论和互动,从而形成流行潮流,而每一个置身其中的青年都在参与一场娱乐狂欢。
2、网络时代媒介环境的改变
对于“萌文化”而言,其不仅在网络上传输,而且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不断地塑造和构建,媒介环境的改变对“萌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首先,新媒体的不断涌现使得“萌文化”的出现和传播成为可能。网络打破了固有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及时性、全球性、互动性和低门槛性,这一系列特点在新媒体上体现得尤为突出。网络跨空间性和跨时间性使得青年可以接触到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动态和新兴文化,而其低门槛性又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可以充当传播信息的自媒体,这就为“萌文化”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平台,再加上新媒体所具有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使得“萌文化”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最大限度的传播和讨论,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年接触到“萌文化”。在“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围绕其内容本身和其衍生出的网络词汇和网络行为等又引发了新一轮的互动和讨论,青年在新媒体平台上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萌文化”的内容得到不断扩充,形式不断多样化,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可能性。
其次,新媒介环境的虚拟性和无边界性为青年接收和宣扬“萌文化”提供了空间。网络为我们构筑起了一个有别于现实社会的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我们可以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行信息发布和虚拟互动,也可以完全构筑一个新的形象来展现自我。而且网络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们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这客观上也为“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若非如此,起源于日本的“萌潮”也不会传播到我国,红极一时的“俊介君”也不会在我国的社交网络上掀起风浪。
综上所述,这一源自日本的“萌潮”之所以能在我国落地生根发芽并不断壮大是有原因的,无论是青年自身的自我表达、认同、展示的需要,还是媒介环境自由宽松多样化的改变,都为其出现起到了推动作用。而“萌文化”表达形式之多样,风格之活泼可爱不仅体现了青年的朝气蓬勃和创造力,又为网络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①齐珮,《从日语“萌”的语用意义看青年亚文化生态体系特征》[J].《外语学刊》,2010(4):87-90
②蒋兆雷、叶兵,《关于都市“萌文化”现象的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3):75-77
③周敏、杨富春,《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J].《传媒观察》,2011(10):24-25
④张佳慧、杨阳,《网络新词“萌”的语言学分析》[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78-80
⑤张恒东,《数码时代网络青年亚文化现象浅析——以“小清新”等为例》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
/150608/150620/13615070.html.
(作者单位: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