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骨科术前焦虑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2014-09-12郑爱华广东省连平县人民医院广东连平517100

吉林医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心率入院差异

郑爱华 (广东省连平县人民医院,广东 连平 517100)

焦虑是个体对面临潜在性威胁时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负性心理应激反应。手术是骨科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多数患者接受手术前会产生紧张、恐惧等焦虑情绪,影响患者身体状态甚至影响手术正常进行[1]。我院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以研究其对术前焦虑情况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骨科2011年6月~2012年6月进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27~68岁,平均(48.9±12.4)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21例,中学水平63例,专科及以上36例,手术类型肱骨30例,尺骨23例,锁骨17例,桡骨14例,股骨14例,胫骨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骨科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

1.2.1 宣讲教育:患者入院后由当班护士带领其对病区环境进行介绍和参观,消除对陌生环境的排斥感。使用宣传单、黑板报等形式向其普及相关疾病的科普知识,向患者说明手术治疗对其所患疾病的必要性,讲明手术的效果和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向其宣传手术团队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和信任感。

1.2.2 精神支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随时把握患者情绪波动,了解其困惑和焦虑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专业回复和安慰开导,使其对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信赖关系,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其紧张、恐惧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1.2.3 心理学手段[2]:使用专业的心理学治疗方式,如渐进性肌肉松弛法、示范脱敏、心理暗示、沉思和深呼吸、冥想等多种方法来进行抗焦虑训练。使用绿色盆景、舒缓的音乐、视频等营造轻松、温馨的和谐氛围。

1.3 评价方法: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进行焦虑程度的量化评价并测量患者血压、心率等血流动力学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患者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入院时对两组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对照组SAS量表(49.6±6.7)分,试验组(48.7±6.4)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当天再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评价时试验组降低为(38.4±5.8)分,相比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得分(51.3±7.2)分,较入院时略有升高,无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情况变化比较:入院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经两种不同方式的护理后,试验组在手术前测量的收缩压为(121.6±11.5)mm Hg,与入院时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收缩压为(136.4±12.1)mm Hg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心率(73.6±9.4)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3±10.2)次/min(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x±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情况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情况变化比较(s)

收缩压(mm Hg)入院时 手术前舒张压(mmHg)入院时 手术前心率(次/min)入院时 手术前对照组 124.8±10.3 136.4±12.1 81.3±7.4 82.3±6.8 73.2±8.7 90.3±10.2试验组 122.7±10.4 121.6±11.5 80.8±8.2 79.7±7.6 74.5±9.1 73.6±9.4

3 讨论

术前焦虑是手术前期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的、负性的心理应激反应,由于对新环境的陌生体验、对手术过程的不了解以及对全身麻醉丧失意识的恐惧感可使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病理生理学研究显示,机体在遇到应激刺激时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轴系统和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等,皮质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而血糖合成加快,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利于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维持稳定的循环状态[4]。

术前焦虑患者可出现烦躁失眠、愁眉不展、长吁短叹、食欲下降等表现,甚至可产生胸闷心慌、呼吸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张力增高、大汗淋漓等神经生理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免疫功能、神经、内分泌、代谢状态甚至循环系统,干扰麻醉实施,对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康复预后等产生不利影响[5]。我院根据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和文献资料提出影响患者心理波动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心理护理对策,从患者入院时即给予热情接待和人文关怀,带其熟悉陌生的病区环境和医疗措施,使其对自身疾病和将要接受的手术有大致了解,消除其由于不熟悉、不了解产生的畏惧、抵触情绪,通过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有效的沟通拉近医患关系,消除不信任感,并通过心理治疗的专业手段诱导患者平静、放松。

通过表1数据可见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试验组SAS评分有显著降低,低于对照组(P<0.05)。表2数据示试验组患者收缩压、心率等在术前波动不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心理护理对术前焦虑情绪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以降低患者由于应激刺激产生的心理生理反应,减少其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患者稳定度过围术期和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1]高凤英,心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心理护理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3):256.

[2]欧阳慧.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方法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0,9(1):89.

[3]瞿莉莉,访视干预对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效果观察[J]. 交通医学,2012,26(1):101.

[4]李莉华.心理护理对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1,9(18):1430.

[5]张清泽.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焦虑评估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33):7185.

猜你喜欢

心率入院差异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相似与差异
心率多少才健康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