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2014-09-12王全亮马宏恩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泗洪223900
王全亮,马宏恩 (江苏省泗洪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苏 泗洪 223900)
经鼻气管插管广泛应用于颈椎、口腔科手术的患者,但经鼻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部疼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工作中多采取静脉镇静、镇痛等降低此类并发症。笔者旨在进一步探究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抑制插管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部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拟施需要行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56岁,体重最轻48 kg,最重68 kg,ASAⅠ~Ⅱ级。所有患者术前血压、心电图和电解质均正常,术前对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排除困难插管者。将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
1.2 方法:患者术前30 min常规肌内注射苯巴比妥钠100 mg和阿托品0.5 mg,入手术室后应用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动脉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开放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插管前10分钟呋麻液滴鼻。试验组(Ⅰ组)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均匀涂于经鼻气管插管的前2/3端,对照组(Ⅱ组)将石蜡油均匀涂于经鼻气管插管的前2/3端。麻醉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地西泮0.05 mg/kg、芬太尼3μg/kg、丙泊酚1.5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5 mg/kg的,2分钟后行经鼻气管插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机械通气。术中静脉推注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术毕待患者意识恢复、呼吸恢复正常、肌力恢复后拔除经鼻气管插管。
1.3 观察指标:观察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 min及拔管后3 min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随访记录术后鼻腔、咽喉痛发生例数。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HR、SBP、DBP比较:两组患者各观察时点HR、SBP、DBP比较,详见表1。
表1 两组各观察时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s)
表1 两组各观察时点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变化±s)
注:与诱导前比较,① P<0.05;与Ⅱ组比较,②P<0.05;1 mm Hg=0.1333 kPa
观察指标 组别 诱导前 插管前 插管时 插管后3 min 拔管后3 min HR(次/min) Ⅰ组 72.5±9.2 68.5±10.1① 80.9±9.2 77.0±7.2 69.5±6.6②Ⅱ组 73.9±10.2 70.11±11.1① 83.6±10.3 80.2±6.2 82.2±7.0 SBP(mm Hg) Ⅰ组 131.2±15.3 109.4±14.6① 111.7±21.4 105.9±21.7 121.9±12.8②Ⅱ组 132.5±14.1 114.2±16.5① 126.3±14.2 118.4±17.5 129.7±13.1 DBP(mm Hg) Ⅰ组 75.0±11.6 64.5±12.4① 73.5±11.2 67.6±12.9 71.8±8.5②Ⅱ组 78.3±8.8 67.7±7.9①77.1±7.9 70.0±9.2 84.2±17.1
2.2 术后随访鼻腔、咽喉痛发生例数:Ⅰ组1例(4%),Ⅱ组9例(发生率为36%),Ⅰ组患者术后鼻腔、咽喉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Ⅱ组(P<0.05)。
3 讨论
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难以避免,主要表现为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特别是在使用喉镜后30~45 s时表现最为明显,持续3 min后始逐渐恢复至原有水平,而在经鼻插管时导管进入鼻腔通过鼻甲和插入气管时反应最为强烈。临床上多通过表面麻醉、喉上神经阻滞及环甲膜注射局麻药[1],或喷雾利多卡因等可以防止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但手续繁琐。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主要由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两种成分组成,两者联用可短时间内起效、作用时间长、弥散广、不良反应少。将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在气管导管上,对鼻腔、咽喉部、气管黏膜具有麻醉作用,患者的耐受性明显增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经过鼻腔、喉、气管黏膜的吸收,能够有效抑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提高气道对气管导管刺激反应的阈值,从而可以保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同时也减少呛咳的发生[2]。本组资料结果也充分证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通过对患者鼻腔、咽喉部和气管黏膜产生表面麻醉作用,可最大程度地减轻经鼻气管导管刺激的反应,有利于插管、拔管时血压、心率的平稳,大大减少了术后鼻腔、咽喉痛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经鼻气管导管黏膜麻醉作用强,能够有效抑制经鼻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所引起的插管、拔管应激反应和术后鼻腔、咽喉痛,且没有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1]姜景卫.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在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3):5012.
[2]陈 华,姚国华.复方利多卡因预防插管及拔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J].药物与临床,2009,6(2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