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急诊常用药物研究
2014-09-12关娜
关娜
心血管急诊常用药物研究
关娜
目的 探讨心血管急诊时常用药物的临床使用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例心血管急诊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 结合临床处置措施, 分析常用药物的使用对策和效果, 观察患者反应, 指导临床心血管的急诊用药。结果 36例心血管急诊患者经使用针对性常用急诊药物治疗下, 患者血压趋于稳定, 血脂血糖下降, 治愈及好转31例(86.11%), 留有后遗症4例(11.11%),死亡1例(2.77%), 抢救脱险35例, 抢救成功率为97.22%。结论 心血管急诊病情严重, 极易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威胁患者生命, 正确掌握、科学使用临床常用药物可以为患者赢得时间,获得有效预后, 值得临床应用。
心血管急诊;常用药物;研究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多发的病种, 和脑血管相关疾病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调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势头, 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 并发症多的特点。尤其是急诊患者, 病情严重, 对身体健康的害处很大, 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发生随时可能伴随各种心血管意外、血管随时可能破裂[1]。患者的预后与处置用药的是否得当、规范密切相关, 为探讨心血管急诊时常用药物的临床使用措施及效果, 下面结合本院实际, 对部分患者的实践措施与体会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36例心血管急诊患者为观察研究对象, 其中男20例, 女16例,年龄48~68岁, 平均58岁, 有老年患者28例, 包括急性心肌缺血18例、高血压急症8例、心梗6例、肺水肿2例,其它2例, 兼有心功能不全者9例, 糖尿病7例、血脂紊乱5例, 所有病例均依据2008年ACC/AHA新的UA/NSTEM诊断标准对照分析
1.2 临床概述 心血管疾病种类繁多, 各症状表现不一, 心血管急症时可不同程度的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紫绀等,如冠心病可出现胸闷、心慌气短、心律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等, 心肌梗死时血压下降, 出大汗, 四肢厥冷,急性肺水肿可以影响患者生命, 需要急症处理。相关的临床检查包括血液生化检查、心功能检测、核医学检测等。
1.3 方法 作者对心血管急诊患者采取综合性的用药治疗措施。
1.3.1 基础措施 观察病情变化, 做好院前抢救, 观察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合度、尿量、出血量及伤情变化, 以助判断病情、预见病情的动态变化和指导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 尽快清除呼吸道异物,改善呼吸功能。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避免情绪激动等, 注意保暖。
1.3.2 急诊常用药物使用 心绞痛患者立即硝酸甘油含于舌下, 0.25~0.5 mg/次, 按需5 min后可再用, 一日不超过2 mg。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梗死时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 首次2.5 mg, 最大量5 mg, 以1~2 mg/min速度注入,根据需要及耐受程度5 min重复一次, 总量不超过10~15 mg。用以缓解胸痛、缩小梗死面积、降低心梗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对于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使用呋塞米,亦可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 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 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时也可使用, 高血压危象时, 起始40~80 mg静脉滴注, 伴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时, 可酌情增加用量。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时使用硝普钠静脉滴注, 开始按体重0.5 μg/(kg·min), 根据治疗反应以0.5 μg/(kg·min)递增,逐渐调整剂量, 常用剂量为按体重3 μg/(kg·min)。极量为按体重10 μg/(kg·min)。总量为按体重3.5 mg/kg。左心衰竭时为减轻心脏负荷, 静脉滴注酚妥拉明0.17~0.4 mg/min。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心绞痛、高血压急症、静脉注射地尔硫卓,初次为10 mg, 葡萄糖液250 ml中, 于30~90 min内静脉滴注。心肌梗塞、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引起的休克综合征静脉滴注多巴胺, 开始时按体重1~5 μg/(kg·min), 10 min内以1~4 μg/ (kg·min)速度递增, 以达到最佳疗效。心源性休克所致的低血压静脉注射间羟胺初量用0.5~5 mg, 继而静脉滴注。心跳骤停, 肾上腺素稀释后心内注射或静脉注射, 0.1~1 mg/次,必要时可每隔5 min重复一次, 以兴奋心脏, 增加心肌收缩力及收缩速度, 纠正体外循环后所引起的低排血量综合征。
1.3.3 合并症治疗 急诊病情稳定后处理诱发或恶化心血管急诊的伴随疾病, 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等, 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于伴有左心收缩功能障碍、血压仍偏高, 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使用ACEI类药物, 血脂较高者使用他汀类, 令患者心态平衡, 给予良好的护患关系, 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
2 结果
36例心血管急诊患者经过积极抗休克, 建立静脉通道,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治疗, 使用针对性常用急诊药物治疗下, 患者血压趋于稳定, 血脂血糖下降, 治愈及好转31例(86.11%), 留有后遗症4例(11.11%), 死亡1例(2.77%), 抢救脱险35例, 抢救成功率为97.22%.
3 讨论
心血管急诊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 老年患者由于存在器官老化和退行性改变,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肺、肾等功能不全, 积极的用药救治至关重要。本院通过针对性的用药治疗, 使心血管急诊患者治愈率有了很大提高,降低了死亡率, 防止和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全面恢复。
实践中作者体会到, 心血管急诊病情特殊, 如何正确规范使用常用药物, 最大化的发挥药效, 不仅利于第一时间的有效抢救, 也是急诊科最基本的处置措施。本组患者发生心绞痛的较多, 硝酸甘油作为常用和基础药物, 能有效地减轻心绞痛症状, 也是急性心衰(尤其冠心病患者)静脉用药的首选制剂之一, 应注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硝酸甘油必须十分谨慎, 因为硝酸甘油可诱发低血压, 从而减少冠状动脉灌注, 加重心肌缺血。近年来高血压导致的急症患者日益增多, 硝普钠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急症治疗, 具有强力的血管扩张作用和增加左心室舒张期松弛的作用, 适用于需要立即降低周围血管阻力的高血压急诊。β受体阻滞剂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和氧耗量降低, 对心房颤动、扑动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等急症患者有着不错的效果。另外静脉注射地尔硫卓也能有效地终止和预防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对于控制房颤或房扑患者的心室率也有较好的作用。而一些心动过缓致心脏骤停者, 需要静脉注射1.0 mg阿托品作为有症状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最初治疗。多巴胺作为血管活性药物使肾、肠系膜和外周动静脉血管收缩, 体循环和肺循环阻力显著增高适用于伴有显著血流动力学异常低血压。肾上腺素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儿茶酚胺, 同时兼有拟α和β肾上腺素能活性, 能增加周围血管阻力, 提高收缩压和舒张压, 在心脏骤停的抢救中是主要用药[2], 对具有明显的恶性心律失常危险因素, 有低钾, 心肌缺血, 显著的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 应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
综上所述, 心血管急诊病情严重, 极易并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威胁患者生命, 正确掌握、科学使用临床常用药物可以为患者赢得时间, 获得有效预后, 值得临床应用。
[1] 崔雪莲.心血管急诊分析及临床治疗方法研究.中国医药科学, 2013, 20(12):236-238.
[2] 吴展兴, 彭小兵.急性心血管疾病急救特点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7(10):125-127.
2014-03-20]
100073 北京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