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蛋白酶D、Tmem 16a和乳腺肿瘤激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09-12孙海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激酶蛋白酶生长因子

陈 曦 孙海斌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河南 郑州 450052)

组织蛋白酶(Cath)-D作为一种特异性的水解酶,与肿瘤的侵袭相关,也与肿瘤的脉管转移密切相关〔1〕。跨膜蛋白16a(TMEM 16a)作为新发现的氯离子通道蛋白在恶性肿瘤中可以异常表达〔2〕。乳腺肿瘤激酶(BRK)是在转移性乳腺癌中发现的一种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包含SH2、SH3和酪氨酸激酶催化结构域,近年来研究显示BRK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高表达〔3〕。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肠癌中Cath-D、Tmem 16a和BRK的表达,探讨三者的关系及其在结肠癌进展中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行结肠癌根治手术的患者97例作为观察组,男50例,女47例,年龄58~76,(平均64.6)岁。纳入标本均由病理主治医师再次确定,其分型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结肠癌的判断标准。同时选择50例距离肿瘤边缘>5 cm的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58~75,(平均64.0)岁。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

1.2Cath-D、Tmem 16a和BRK蛋白检测 Cath-D、Tmem 16a和BRK蛋白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Cath-D、Tmem 16a和BRK的检测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应用DAB染色,均由同一技师完成,严格质量控制,减少误差。

1.3结果判定标准 结果均由病理主治医师判读,均采用盲法。Cath-D、Tmem 16a和BRK染色的阳性部位定位在细胞质中,以细胞质中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反应细胞,以阳性率≥25%为阳性,以阳性率<25%为阴性。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6.12软件进行χ2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Cath-D、Tmem 16a和BRK表达阳性率的比较 Cath-D、Tmem 16a和BRK在观察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 1),见表1。

2.2观察组中Cath-D、Tmem 16a和BRK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比较 观察组中Cath-D、Tmem 16a和BRK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脉管浸犯、临床分期和Ki67增殖指数有关(P<0.05)。见表2。

表1 两组Cath-D、Tmem 16a和BRK表达阳性率的比较〔n(%)〕

表2 观察组中Cath-D、Tmem 16a和BRK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阳性表达的比较〔n(%)〕

2.3观察组中Cath-D、Tmem 16a和BRK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观察组中Cath-D和Tmem 16a(r=0.46,P=0.018 7)、Cath-D和BRK(r=0.44,P=0.016 9)、Tmem 16a和BRK(r=0.48,P=0.016 5)正相关。

3 讨 论

结肠癌的发生和进展时多种基因和蛋白出现变化。Cath-D是癌细胞合成的水解酶之一,是分子量为34 kD的糖蛋白,具有肽链内切酶的活性,在肿瘤进展中Cath-D常常表达升高,并具有刺激细胞的生长、溶解基底膜及促进间质反应的作用〔4〕。Tmem 16a作为氯离子通道是一大类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膜和细胞器上的离子通道,在细胞兴奋性调节、跨上皮物质转运、细胞容积调节和细胞器酸化过程中发挥作用。近年学者们相继发现Tmem 16a在食管癌、胃腺癌中表达上调,并对肿瘤进展起重要的促进作用〔5,6〕。BRK最初是在有关调节小肠上皮细胞分化的研究中发现,在结构上与Src家族酪氨酸激酶相似,但是缺少Src激酶定位于细胞膜所必需的N端-肉豆酸酰化位点。也有观点认为BRK可以引起磷酸化,对下游信号对接位点的暴露更加突出,此时当有效信号刺激后,可以有效地调解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连接蛋白,调节生长因子的生物利用度,诱导细胞迁移,使肿瘤细胞具有侵袭性〔7〕。

本实验提示Cath-D、Tmem 16a和BRK参与肿瘤的进展,3种蛋白对于肿瘤生长及转移可能有促进作用。Cath-D、Tmem 16a和BRK的作用途径是“增殖”诱导途径,使肿瘤细胞增殖旺盛,进展加速。本实验提示三种蛋白具有协同作用。有研究认为Tmem 16a和BRK可以直接刺激内皮细胞迁移,并通过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途径促进内皮生长因子的高表达〔8〕,而Cath-D也具有促进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因此三者可能是通过生长因子途径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其具体机制并不清楚,需要更多基础实验证实。

4 参考文献

1吴旭辉, 吴功志, 彭丛兄, 等.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和组织蛋白酶D的表达及对预后判断价值的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12; 17(12): 1388-90.

2柏文霞, 施瑞华, 王建宁, 等. TMEM16A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9; 17(15): 1513-6.

3Harvey AJ, Pennington CJ, Porter S,etal. Brk protects breast cancer cells from autophagic cell death induced by loss of anchorage〔J〕. Am J Pathol, 2009; 175(3): 1226-34.

4何 杨, 彭玉珍, 郭祖峰, 等. KISS-1、Cath-D及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J〕.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9; 28(6): 402-3.

5杨 军, 刘 妮, 康安静, 等. TMEM16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 20(35): 3464-9.

6杨 军, 刘 妮, 康安静, 等. TMEM16A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32(6): 794-6.

7于涓瀚, 张 勇, 刘 洋, 等. BRK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Ki67表达的关系〔J〕. 解剖科学进展, 2013; 19(1): 9-12.

8Davis AJ, Forrest AS, Jepps TA,etal. Expression profile and protein translation of TMEM16A in murine smooth muscle〔J〕. 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 2010; 299(5): 948-59.

猜你喜欢

激酶蛋白酶生长因子
蚓激酶对UUO大鼠肾组织NOX4、FAK、Src的影响
蚓激酶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酶法水解杏鲍菇谷蛋白制备抗氧化肽
关于麦芽中蛋白酶的分解研究
思乡与蛋白酶
纤维素酶及其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复配在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对HaCaT细胞miR-21/PCD4的表达研究
黏着斑激酶和踝蛋白在黏着斑合成代谢中的作用
鼠神经生长因子对2型糖尿病相关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探索
胃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9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