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2014-09-12周丽娟金圣茜
任 波 周丽娟 金圣茜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病史时间长、住院次数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由于感染的诱因可使病情急剧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如果药物保守治疗效果差、病情转重,就要面临机械通气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痛苦大、费用高,患者及家属很难接受,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费用小、无明显创伤,患者易摘、易戴、效果显著,且拥有易于接受等优点。收治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分析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共收治的COPD患者196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2007年修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并伴有呼吸衰竭〔1〕,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9例及对照组97例,观察组男48例,女51例,年龄58~83〔平均(67.16±4.25)〕岁,对照组男47例,女50例,年龄59~89〔平均(68.34±4.3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每日常规抗感染、化痰、解痉平喘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治疗前给患者讲明机械通气的原理及治疗过程,每日上机时间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进行良好的医患沟通,随后连接口鼻面罩,调节面罩固定带的松紧度,使患者感觉舒适且不漏气,并连接输氧管,一切完毕后打开呼吸机〔3〕,选用S/T模式,调整吸气压力从6~8 mmH2O开始,呼气压从4~5 mmH2O开始,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及治疗效果逐步调整各治疗参数,直至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逐渐达到14~24 mmH2O,呼吸相气正压(EPAP)逐渐达到6~8 mmH2O,在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过程中要间隔一定时间(2~4 h)休息,摘下口鼻面罩,给予鼻导管吸氧,这期间患者可进行休息、进食水、咳痰,同时可以解除口鼻面罩对面部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对面部皮肤造成一定的挤压伤,随后继续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较为理想,病情稳定后逐步降低呼吸机使用的各种参数,逐步延长停机时间,直到脱机〔4〕。
1.3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主要观察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pH值,PO2≥60 mmH2O,PCO2≤55 mmH2O为显效,PO2≥60 mmH2O,PCO2在56~59 mmH2O为有效,上机后症状无改善PO2<60 mmH2O,PCO2>60 mmH2O,且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为无效。
1.4指标观察 治疗前及治疗后4、24、48 h观察呼吸、心率、PH值、PO2、PCO2。
1.6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呼吸、心率、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2 讨 论
COPD患者由于常年患病,病史长、病情重,反复应用抗生素,并发症较多,且年龄较大,可感染多种病原菌,较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尤其近年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日益增多,给临床医生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患者气道痉挛、痰液黏稠阻塞气道,使得患者通气功能指标明显下降,易出现CO2潴留,导致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的产生,患者的病情可急转直下、甚至危及生命,常规的药物治疗有时很难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随之患者出现神志改变甚至昏迷,为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消除CO2的潴留,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短期就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5〕。无创机械通气吸气时给予正压可克服气道阻力,减轻呼吸肌的疲劳,可使气道开放,防止肺泡萎陷、闭塞,使气体均匀分布、肺泡复张,利于气体进入肺泡,使肺的弥散功能也得到改善,同时配以消炎、解痉、平喘、通畅气道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上述临床研究可以得出无创机械通气在治疗COPD中效果令人满意,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且痛苦小、费用低,可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3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254-61.
2王 辰,商鸣宇,黄克武,等.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衰竭的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12-6.
3赵亚丽,钟 鸣,周 妍.不同呼吸模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2010;45(8):43-4.
4冯玉麟,王 岚.中国COPD防治的难题〔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4):313-6.
5张银凤.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7):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