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城乡老年人的护理需求与满意度调查

2014-09-12张彦芳刘笑梦王冬晓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养老院医护人员养老

张彦芳 刘笑梦 王冬晓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内科教研室,河南 洛阳 471000)

本文拟调查老年人对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护理服务的需求及对现行护理服务的意见和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河南省洛阳、郑州、新乡、驻马店、焦作、平顶山6个地市的城乡社区、乡村及养老院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发出问卷1 550份,收回有效问卷1 461份。其中男730人,女731人;城市695人,农村724人,未选居住地42人;60~69岁638人,70~79岁525人,80岁以上210人,未选择年龄段88人;汉族1 317人,其他民族144人;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741人,初中376人,高中或中专184人,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程度156人,未选择文化程度4人;正常婚姻887人,离异50人,丧偶507人,未婚7人,未选择婚姻10人;来自养老院82人,夫妇同居629人,独居306人,与子女居住444人。

1.2调查内容 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参考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相关文献〔1~7〕,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对疾病护理、疾病预防及健康促进护理服务的需求,老年人对现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对老年护理服务的意见及建议等5个方面,共计32个问题,并经预调查后修改确定。

1.3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对调查人员培训,统一方法与用语。一般由调查人员向老年人说明调查目的及提出问题,由老年人当场回答,调查人员记录,对少数视力较好、愿意自己填写调查表的老年人,则由调查人员当场发放调查表,由老年人自己填写,并当场收回。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χ2检验。

2 结 果

2.1老年人的健康感知、行为与自我管理

2.1.1生活自理能力 60.6%的老年人能独立洗衣、做饭,22.8%需要他人帮助。其中,1.9%完全不能洗衣、做饭,17.3%进食、穿衣、洗浴、如厕等需要他人协助,1.4%则是完全依赖他人。

2.1.2对身心健康状况的感知 自身身体状况的感知中,78.7%认为较好或一般,10.6%认为较差,1.0%认为很差。在慢性病患病状况方面,44.3%患有高血压,25.6%患心脏病,7.5%患糖尿病,4.3%患哮喘,15.7%患关节炎,6.2%有脑卒中后遗症,21.6%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慢性病的患病率达93.8%,其中患有2种及2种以上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达24.2%。同时,表示常有孤独感的老人占21.5%,经常心烦(焦虑)的达25.5%,有其他心理不舒适的占8.6%,综合具有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的老年人达53.3%。

2.1.3自我健康管理 在生活习惯方面,38.6%的老年人具有良好的进食、睡眠和活动习惯,但27.6%有吸烟习惯,3.9%有酗酒嗜好,不良嗜好存在率达29.4%。通常,51.8%老年人没有医护人员的联系电话,38.6%留有医护人员联系方式,并且多数老年人(61.1%)有事时才找医护人员,少数老年人(15.1%)3个月或3个月以上联系医护人员1次,很少的老年人(4.3%)1个月左右联系医护人员1次。在健康检查方面,54.0%的老年人在身体不适或疾病时才去检查身体,46.0%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检查的频度上,50.4%的老年人1年以上检查1次,18.7%半年到1年检查1次,20.4%3~6个月检查1次,10.4%不到3个月检查1次。

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及自我健康管理不仅受年龄影响,而且与老年人的居所及居住地有关。80岁以上老人与60~69、70~79年龄段老人在身体健康方面存在差异(χ2=16.663,P=0.000;χ2=7.655,P=0.006);70~79岁段老人与60~69、80岁以上年龄段老人在心理状况方面存在差异(χ2=7.354,P=0.007;χ2=4.840,P=0.028);不同年龄段老人在健康体检方面均存在差异(χ2=20.725,P=0.000;χ2=8.192,P=0.004;χ2=38.998,P=0.000)。见表1。不同居所的老人在自理能力方面均存在差异(χ2=9.546,P=0.002;χ2=9.583,P=0.002;χ2=27.150,P=0.000);不同居所的老人在不良心理反应方面均存在差异(χ2=10.889,P=0.001;χ2=6.293,P=0.012;χ2=23.933,P=0.000);养老院中的老人与其他居所的老人在身体状况上有差异(χ2=5.446,P=0.020;χ2=9.112,P=0.003);家庭独居者与家人同居者在不良生活习惯上存在差异(χ2=19.044,P=0.000)。见表2。居住在城市和农村的老人在身体状况、不良心理反应、不良嗜好、健康检查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2.2老年护理需求

2.2.1养老方式选择 生活不能自理时,72.4%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2.5%选择日托式社区养老,22.1%选择养老院养老。

2.2.2健康教育需求 老年人需要最多的是用药指导,占40.8%,其他依次是预防疾病指导(31.5%)、活动与饮食指导(24.5%)、康复训练指导(16.9%)、心理放松指导(15.2%)等。并且有53.8%的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村卫生所接受医护人员指导,17.6%希望社区定期开展健康讲座或发放宣传手册,15.2%需要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指导,并有65.7%能够接受指导服务适当收取费用。

2.2.3专业护理服务方式需求 当需要包扎、注射或输液等专业护理时,37.1%的老年人首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20.8%首选到医院,36.6%愿意让护士上门提供服务,并且多数(63.4%)愿意接受每次10~20元的护理费用。小学以下组老人在选择社区(χ2=16.469,P=0.000;χ2=7.596,P=0.006)及家庭(χ2=37.030,P=0.000;χ2=21.566,P=0.000)养老方面与初高中组及大学组有显著差异;大学以上组老人较小学以下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养老院养老(χ2=7.577,P=0.006);大学以上组老人对疾病预防指导的需求较小学以下组和初高中组低(χ2=8.858,P=0.003;χ2=13.703,P=0.000);初高中组在康复训练指导方面的需求较小学以下组和大学以上组高(χ2=9.638,P=0.002;χ2=8.617,P=0.003);小学以下组依赖社区乡村养老的意向较初高中组和大学以上组高(χ2=11.276,P=0.001;χ2=24.297,P=0.000),而对专业护理上门服务的需求低于初高中组和大学以上组(χ2=4.725,P=0.030;χ2=10.844,P=0.001);小学以下组、初高中组和大学以上组老人对心理放松指导的需求均不同(χ2=4.540,P=0.033;χ2=5.997,P=0.014;χ2=16.824,P=0.000)。见表4。独居、夫妇同居、与子女同居的老人在选择养老院(χ2=22.994,P=0.000;χ2=86.957,P=0.000;χ2=32.084,P=0.000)和家庭养老(χ2=37.286,P=0.000;χ2=77.479,P=0.000;χ2=14.234,P=0.000)对正确用药的需求(χ2=69.367,P=0.000;χ2=11.992,P=0.001;χ2=27.105,P=0.000)和专业护理上门服务(χ2=34.085,P=0.000;χ2=15.441,P=0.000;χ2=7.235,P=0.007)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夫妇同居者对正确用药指导的需求较其他两组高(χ2=76.591,P=0.000;χ2=34.402,P=0.000);与子女同居者对生活方式指导的需求较其他两组高(χ2=19.316,P=0.000;χ2=9.224,P=0.002);独居老人对康复训练指导的需求较其他两组高(χ2=24.971,P=0.000;χ2=45.343,P=0.000);夫妇同居者对心理放松指导的需求较与子女同居者低(χ2=13.427,P=0.000)。见表5。城市老人选择社区日托养老方式较农村多;农村老人选择家庭养老者较城市多;农村老人对正确用药指导的需求较城市老人高;而城市老人对心理放松指导的需求较农村老人高;在健康维护方面农村老人对乡村医生的依赖较城市老人对社区的依赖高。见表6。

2.3老年护理现状与满意度

2.3.1老年护理现状 多数老年人表示,保健知识与技能主要来自电视、书报等媒体和医护人员,分别占38.3%和35.0%,其他依次是老年朋友(24.2%)、家人(17.0%)、社区的讲座(8.8%)、宣传栏(4.1%)。当问及社区或乡村医生、护士对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情况时,42.2%老年人表示偶尔有,41.3%表示没有,仅有16.4%表示经常有。在既往的就医或治病过程中,42.0%的老年人感到护士对老年人的需要了解太少,24.9%认为护士只重视疾病治疗、不重视康复保健,22.5%认为护士的护理工作不专业、没有照顾老年人的特点,14.0%认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好等。

2.3.2老年人的健康信赖 45.7%的老年人表示选择医院,51.1%选择社区、乡村卫生服务中心(所)。身体不适时,90.1%的老年人首选医生,首选护士的仅有6.8%。心烦、苦闷时,最愿意倾诉的人是老伴(44.9%),其次是子女(30.7%)、朋友(30.0%),选择医生的占4.6%,而选择护士的仅有0.8%。当问及老年人是否相信将来的社区或养老院的护理能满足其保健与康复需要时,32.7%的老年人表示相信,33.8%认为不能满足,33.4%表示不知道。

2.3.3满意度 在对社区、乡村或养老院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51.7%的老年人表示基本满意,28.0%不满意,仅有8.9%很满意,基本满意和很满意率为60.6%。城市家居老人通过医护人员获取健康知识技能的比例较养老院老人高(χ2=17.885,P=0.000),说明养老院医护人员缺乏;养老院老人接受不符合老人特点的护理服务较城乡家居多(χ2=4.204,P=0.040),说明养老院中的护理质量较差,护理针对性不强;养老院老人对护理的满意度较城乡家居者高(χ2=5.712,P=0.017),可能与不同居所老人的护理需求有关。居住在城市和农村的老人所受的护理状况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无差异。见表7。

表1 不同年龄段的老人身心状况、不良嗜好、健康检查情况〔n(%)〕

表2 不同居所的老人身心状况、不良嗜好、健康检查情况〔n(%)〕

表3 不同居住地的老人身心状况、不良嗜好、健康检查情况〔n(%)〕

表4 不同文化程度老人的养老方式选择和护理需求〔n(%)〕

表5 不同居所的老人的养老方式选择和护理需求〔n(%)〕

表6 不同居住地的老人的养老方式选择和护理需求〔n(%)〕

2.4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建议 ①设置不同档次的养老院,供不同层次的老年人选择;明确养老院服务的标准,完善管理制度;应有专业护士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导。②社区定期为老年人进行体检,进行饮食、用药等指导,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开展护理上门服务;通过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宣传防病治病的方法、老年护理知识、老年康复训练等。③增加村卫生所及医护人员数量,针对老年人开展乡村养老保健指导,设立康复机构,指导老年人的康复训练,并定期下乡体检、指导。④护理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了解老年人的需要,照顾老年人的特点;关心老年人精神生活,关注老年心理问题;讲话要通俗易懂,理解、关心和帮助老年人。

表7 不同居所和居住地的老人所受护理状况及对护理的满意度〔n(%)〕

3 讨 论

河南省城乡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失能和部分失能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79.1%、19.0%),不良情绪和心理反应存在率与上海、广州、长沙等地的抽样调查、检查结果接近(56%)〔8~10〕,不良生活行为存在率比较高,健康检查的意识比较弱。

河南作为人口大国的人口大省,仅“十一五”期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就从2005年底的1 122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 273万,年均增长36万,并预测,河南的老年人口今后还将以每年(50~60)万的速度增长,2030年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全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 490万人〔11〕。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因慢性病患病率的增加,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对护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并且多数老年人更愿意在社区、乡村的卫生服务中心(所)接受护理服务,并希望专业性的护理能由护士提供上门服务,尤其是空巢老人对专业性的老年护理需求更加迫切。由此可见,随着社区、乡村卫生服务以及养老院等老年护理机构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河南将会形成一个巨大的老年护理需求市场。

河南现有的老年护理服务与老年人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老年人对护理的期望度比较高,而对现有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低,对护理人员的信赖度比较低,并且大部分老年人还对今后的老年护理发展持有怀疑的态度。尤其是养老机构的老年护理专业化程度很低,基本上还停留在单一的生活照料,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老年护理有较大差距〔12〕,与集预防、保健、护理、理疗、康复训练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老年护理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 参考文献

1林 婷,黄俊山,姜小鹰.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8):4-7.

2吴 蓉,武江涛.都云市城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1):78-9.

3邵 梅,姜 科,银全有.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需求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34(3):123-4.

4徐卓玉,余 华,张 伟.老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5;37(1): 42-3.

5程冉冉,张 勇,贾力品.城市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12):1113-4.

6杨 娜,曾 慧,韩小怀,等.吉首市城区土、苗、汉民族老年人社区护理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17-20.

7杨 敏,高玉霞,邢沈阳.影响中国社区老年护理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8;14(1):41-3.

8陈 茜,张晓君,杨 荣.老年护理-最具挑战性专业〔J〕.西藏医药杂志,2003;24(2):64.

9张恺悌.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 manage /Practice/201103/t20110302_61635.htm.

10吴新龙,林美华,李长明,等.老年抑郁的相关社会心理因素分析〔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5;5(5):383.

11任磊萍.河南养老问题凸显急需制度完善.中广网北京2009年12月14日《央广新闻》14时04分报.

12孙 刚.上海首家养护一体机构昨在青浦大盈镇投入运营.解放日报/2010年/5月/28日/第002版.

猜你喜欢

养老院医护人员养老
养老生活
日本Sakuragien-青森养老院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In My Next Life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