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房纤颤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

2014-09-12贾丽娜王亚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汀类高血脂房颤

贾丽娜 钱 进 潘 磊 王亚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 100038)

心房纤颤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近年来,很多研究证实炎症与房颤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关系〔1~3〕,使炎症机制成为房颤发病的可能机制之一,这也使糖皮质激素、他汀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等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成为房颤可能的治疗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北京世纪坛医院老年科心血管病房住院病人104例,包括房颤组62例(阵发房颤组和持续房颤组各31例);对照组42例。各组性别、BMI、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史、扩张性心肌病、心肌肥厚、瓣膜病、应用ACEI/ARB和他汀类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房颤定义为:持续时间超过30 s且与可逆性病因无关的房颤发作。在心电图上表现为 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形态、间距绝对不规则的 F 波(频率在350~600次/ min)及绝对不规律的心室激动。房颤进一步分为持续房颤和阵发房颤。持续房颤指房颤发生>7 d,需要电转复或药物转复才能恢复窦律。阵发房颤指发生<7 d,可自行转复为窦律的房颤。排除标准:急性或慢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2个月内手术史、1个月内急性冠脉综合征或脑卒中病史。记录每个病人的临床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是否患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脑卒中,心脏彩超〔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存在心肌肥厚、扩张性心肌病、瓣膜病〕,是否使用他汀类、ACEI/ARB药物。

1.2观察指标 hs-CRP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检验科应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由检验科专业工作人员测定。应用日本第一化学制药株式会社生产试剂盒。hs-CRP测量下限为0.10 mg/L。IL-6和TNF-α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应用上海森雄公司生产试剂盒。IL-6和TNF-α测量下限为8 pg/ml。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18.0进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分类变量之间的比较应用χ2检验。数值变量间使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临床变量中房颤的预测因子。

表1 两组临床特征

2 结 果

2.1各组hs-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 三组间hs-CRP、IL-6、TNF-α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持续房颤组hs-CRP、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P<0.01),阵发房颤组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持续房颤组和阵发房颤组上述炎症标志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各组的炎症标志物水平

2.2各组LAD、LVEDD和LVEF比较 各组LVEDD、LVEF没有显著差异,LA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持续房颤组LAD较阵发房颤组、对照组显著增大(P<0.001),而阵发房颤组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581)。见表3。

2.3左房大小与各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关系 hs-CRP、TNF-α和LAD存在比较弱的正相关关系(r=0.257,P=0.008;r=0.212,P=0.031),IL-6与LAD不相关(r=0.145,P=0.142)。

2.4多因素分析 选择年龄、性别、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各炎症标志物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影响后,TNF-α、hs-CRP仍与房颤相关,提示TNF-α、hs-CRP是房颤的独立的预测因子(P<0.01),见表4。

表3 各组超声心动显示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

表4 临床变量与房颤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房颤发病与年龄增长有着明确的正相关关系。房颤最大的危害为其所致的栓塞事件。我国国内18家医院房颤回顾性研究〔4〕表明,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平均患病率为24.15%,80岁以上高达32.86%。

本实验结果与Chung等〔1〕的研究中持续房颤组CRP水平高于阵发房颤组、阵发房颤组高于对照组的结果不完全一致,Chung等〔1〕还发现在阵发房颤组中,采血24 h内处于发作中的患者CRP高于采血时处于窦性心律者,从而推测CRP可以反映房颤的负荷。本试验的阵发房颤组中亦有3人采血时处于房颤发作24 h内,hs-CRP水平亦显著升高,但因病例数少,未单独分组统计。Yao等〔2〕的试验结果中持续房颤组与阵发房颤组CRP水平无差异,与本文一致。研究结果的不同可能源于房颤患者的病程、阵发房颤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等指标未纳入。关于TNF-α与炎症的关系,结果争议还比较多〔5~7〕,本结果提示TNF-α可以作为系统炎症的标志物,能够较好地反映房颤病人的炎症状态。

本实验结果表明房颤病人发生心房结构重塑,而增大的左房更易于房颤的维持。炎症可能通过参与心房的解剖重塑,从而促进了房颤的维持。

2006年指南〔8〕将ACEI、ARB、n-3多不饱和脂肪酸、他汀类写入药物治疗,虽未常规推荐使用,但可见其在房颤中的地位获得了提高。未来,hs-CRP、IL-6、TNF-α亦有可能作为房颤的危险因素,从而将不同危险分层的房颤病人,给予抗炎个体化治疗,当然,这尚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来证实。

4 参考文献

1Chung MK,Martin DO,Sprecher D,etal.C-reactive protein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arrhythmias:inflammatory mechanisms and persist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J〕.Circulation,2001;104:2886-91.

2Yao SY,Chu JM,Chen KP,etal.Inflammation in lone atrial fibrillation〔J〕.Clin Cardiol,2009;32(2):94-8.

3Dernellis J,Panaretou M.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ctive protein concentrations during glucocorticoid therapy and recurrent atrialbrillation〔J〕.Eur Heart J,2004;25:1100-7.

4胡大一,孙艺红,周子强,等.中国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03;42:157-61.

5Sata N,Hamada N,Horinouchi T,etal.C-reactive protein and atrialbrillation.Is inflammation a consequence or a cause of atrialbrillation〔J〕?Jpn Heart J,2004;45:441-5.

6Ruo B,Rumsfeld JS,Hlatky MA,etal.Depressive symptom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the Heart and Soul Study〔J〕.JAMA,2003;290:215-21.

7Ishida K,Kimura F,Imamaki M,etal.Relation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to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6;29(4):501-5.

8Fuster V,Ryden LE,Cannom DS,etal. ACC/AHA/ESC 2006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J〕.Circulation,2006;114:e257-354.

猜你喜欢

汀类高血脂房颤
对付心血管病要用好他汀类药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分析
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探讨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他汀类降脂药致肝损害的诊断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