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中枢驱动及呼吸力学的变化

2014-09-12韩继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年1期
关键词:呼吸肌中枢呼气

韩继红 李 静 赵 婷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常伴有呼吸肌和上气道的功能下降〔1,2〕,也常常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3〕。睡眠通过影响中枢呼吸驱动、上气道阻力、呼吸肌张力等来影响呼吸,可能导致COPD患者夜间病情进一步加重,而老年患者因体质较弱,更应该注重夜间呼吸情况。本研究通过比较老年COPD患者清醒和睡眠时中枢驱动和呼吸力学变化,探讨夜间老年COPD患者的呼吸生理变化,通过分析两者关系,为改善老年COPD患者夜间低通气、低氧血症和睡眠紊乱提供防治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COPD组:选择门诊和住院部45例中、重度缓解期的COPD患者,其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66~85〔平均(77.61±8.52)〕岁;纳入标准:①通过病史、体检、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诊断,均符合2005年“COPD全球倡议”〔4〕和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5〕中有关诊断标准;②不可逆的气道气流阻塞: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L) 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为(46.25±11.6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FVC)(43.80±9.62)%;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的改变<15%,绝对值改变<200 ml;③患者常接受常规治疗,检查前3 w处于稳定状态,无呼吸道疾病加重恶化情况。④患者使用的呼吸系统药物无改变,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出标准: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心血管疾病、心理或系统性疾病〔7〕。

对照组:无心、肺及其他疾病史,肺通气功能正常的健康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5.12±7.18)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常规肺通气功能及气道阻力测定 德国CUSTO肺功能仪检测FVC:以爆发力、快速、用力、深长呼气时所测得的肺活量, 可得到FEV1、FEV1/FVC。它是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最常用的指标〔7〕。使用强迫振荡技术(FOT)检测气道呼吸阻力。

1.3膈肌肌电与呼吸力学的测定 用2%盐酸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鼻腔、咽喉部黏膜后,经鼻腔置入已用润滑膏润滑的胃、食道囊管、多导食道电极导管,并将其组成的5对记录导联连接到PCLAB生物信号放大器(RA-8,英辉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广州)和Powerlab16 通导生理信号记录仪(ML796,AD Instruments公司,澳大利亚)。根据实时肌电图进行调整、移动及定位,当确定5个导联均可记录到膈肌肌电,将导管固定在鼻尖上。5个膈肌肌电导联信号通过信号放大器放大1 000倍,同时加设20~1 000 Hz的带通滤波和50 Hz的陷波滤波。

肌电的采样频率为1 000 Hz,以均方根(RMS),由计算机以时间常数为100 ms,动态换算,作为膈肌电活动强度;流量和压力的采集频率为200 Hz。所有信号放大后经Powerlab 16导生理记录仪通过Chart5.2.1 软件记录和数据分析。

测试者取坐位、平卧位进行最大努力吸鼻(Sniff),等肺容量最大吸气(MIP) 及最大吸气到总肺容量(TLC),至少重复3次,持续5 s,三种动作均记录最大膈肌肌电(EMGdi-max)。EMGdi 滤除 20 Hz 以下的因食道蠕动等因素造成的基线摆动干扰波,带通为20~1 000 Hz。

采用呼吸驱动仪(Master Screen Body,JAEGER,德国)测定测试者清醒和睡眠状态下吸气相第0.1秒口腔阻断压(P0.1)。P0.1是反映呼吸中枢吸气驱动的重要指标,测定方法简单而无创,适用于危重患者〔8〕。

1.4呼吸流量的测定 以口鼻面罩记录气流,采用层流型流量计(MLT1000L,ADInstruments公司,澳大利亚)和差分压力传感器(ML141,ADInstruments公司,澳大利亚)检测呼吸流量(flow)。通过 flow对时间的积分求得潮气量(VT),计算分钟通气量(VE)、呼吸频率(RR)、平均吸气流量(VT/Ti)、吸气时间占呼吸周期比值(Ti/TTOT)。

1.5多导睡眠图(PSG)监测 睡眠状态时同步监测PSG和呼吸动力学参数。记录包括脑电图、眼电图、心电图、下颌肌电、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鼾声、体位、气流及呼气末CO2(NICO- 2,美国飞利浦伟康公司)。气流通过面罩连接流量头检测,呼气末CO2通过呼出端连接CO2传感器记录气流信号和呼气末CO2浓度检测,脉搏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采用NICO2无创心肺功能监测仪(7600,Respironics 公司,美国)测定。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与肺通气功能比较 COPD组与正常组、对照组比较,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每位受试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而 COPD 患者肺通气功能有所下降,存在明显呼气气流受限,与对照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见表1。

表1 基本情况和肺通气功能的比较

2.2COPD组睡眠状态下呼吸力学和中枢驱动的变化 COPD患者睡眠状态下P0.1、MGdi%max、VT、VE、VT/Ti、RMS和SpO2比清醒状态有显著性降低(P<0.05或P<0.01);PETCO2睡眠状态有显著性的升高(P<0.05)。RR和Ti/TTO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睡眠与清醒状态比较,P0.1、MGdi%max、VT、VE、VT/Ti、Ti/TTOT、RMS、SpO2、PETC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COPD组睡眠状态下呼吸力学和中枢驱动的变化

3 讨 论

COPD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从而使呼气流速受限,引起气体陷闭和肺过度膨胀〔9〕。本组资料提示COPD患者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及呼吸肌功能障碍。

COPD患者睡眠期不同程度出现低通气、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导致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增加肺源性心脏病发生率及夜间死亡率,患者夜间比白天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衰竭。本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气道阻力增高异常,肺顺应性降低,呼吸做功增大,机体通气应答明显下降,出现低通气,导致低氧血症。可能原因为入睡后呼吸肌力普遍下降,特别是上气道肌肉张力性活动和时相性活动减弱,导致上气道阻力显著增加有关〔10〕。

P0.1是平静呼吸时吸气努力开始后0.1 s时口腔内产生的压力,在神经传导通路正常的情况下〔8〕,是直接反映平静呼吸时中枢吸气驱动和呼吸肌驱动效果,但在呼吸肌功能减低的患者(低MIP)可能受呼吸肌力的影响〔11〕。COPD组患者为老年人,故选择测定P0.1,该技术可在静息状态自主呼吸下即可准确、快速地测出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状,尤其适用于老年人〔12〕。VT/Ti和RMS也可评价中枢驱动,RMS为EMGdi振幅的均值,可准确反映神经肌肉的电活动能力和中枢驱动〔6〕。COPD组P0.1、VT/Ti和RMS比清醒状态下成正比例明显下降,提示睡眠状态下,患者中枢驱动和通气需求下降。P0.1对CO2敏感,睡眠状态下,P0.1降低时,PETCO2升高, 有CO2潴留的患者,原因是低MIP。EMGdi%max下降与VE呈正比例减少,提示老年COPD患者出现夜间低通气、呼吸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呼吸中枢驱动下降。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

综上,老年COPD患者睡眠中表现呼吸力学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气道阻力异常增高,呼吸肌力量减弱,呼吸做功显著增加,同时伴有中枢驱动和通气需求的降低;呼吸中枢驱动较清醒时显著下降,可能是造成患者夜间睡眠出现低通气、低氧血症、呼吸困难甚至是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参考文献

1徐 靖,袁 红,伍颖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夜间低通气与呼吸中枢驱动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6):411-3.

2Agusti AG,Sauleda J,Miralles C,etal.Skeletal muscle apoptosis and weight los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4):485-9.

3Bradley TD,Rutherford R,Lue F,etal.Role of diffuse airway obstruction in the hypercapnia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Am Rev Respir Dis,1986;134(5):920-4.

4Pacific A.COPD roundtable group.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 Asia-Pacific perspective〔J〕.Respirology,2005;10(1):9-17.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60.

6陈 新,郑晶晶,陈 瑞,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状态下呼吸力学和中枢驱动的变化〔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9):774-7.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20(4):199-203.

8张明生,朱宝玉,钟晓鹏,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中枢驱动能力与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关系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993-5.

9王美琴,白春学,钮善福,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肌力的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31(1):63-5.

10陈 新,郭松文,郑晶晶,等.无创正压通气对睡眠状态下COPD患者呼吸力学和中枢驱动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2;28(7):1297-301.

11杨 鹤,刘 志,于润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驱动与呼吸方式的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2):117-8.

12钟晓芃,朱宝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与呼吸驱动、气道阻力及乳酸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6):2097-8.

猜你喜欢

呼吸肌中枢呼气
脑卒中患者呼吸肌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进展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呼吸肌功能的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功能的干预效果
呼吸肌训练对脑卒中后肺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试议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与“进”“出”两种行为
都市区创智中枢 北郑州水韵嘉城
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特发性耳鸣的中枢化机制探讨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呼气中挥发性标志物的筛选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肌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