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数对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4-09-12邓艳姣扎西卓玛旦增卓玛王晓晓代双娅张红艳阿孜古丽买提玉素甫黄俭强
邓艳姣 扎西卓玛 旦增卓玛 王晓晓 代双娅 张红艳 阿孜古丽·买提玉素甫 黄俭强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有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农村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呈正相关,但农村传统养老模式已经显露出它的脆弱性,只要条件发生变化,这种社会支持和养老的模式必将发生变化〔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形态的转变,目前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但在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农村育龄夫妇将多养育几个子女视为保障老年时获得社会支持和提高生存质量的最重要的途径。本研究探讨子女数对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2年7~9月在湖南、云南、重庆、西藏四个省、市、自治区的29个自然村,对生活在农村地区60岁以上,生活自理的有子女的498例进行调查,年龄60~98〔平均(68±7.82)〕岁。男244例,女254例,子女数最少的1个,最多的9个,中位数为4个。
1.2调查方法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自己家乡及附近乡村的老年人开展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者到户与老人面谈,仔细解释指导语,消除其顾虑,逐项解释询问,以问答形式由调查员直接帮助完成问卷填写。共发放问卷525份,回收问卷510份,剔除无子女者后,有效问卷498份,有效率94.9%。
1.3调查工具 ①一般社会学资料:收集研究对象的个人资料和一般情况,内容包括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子女相关信息、经济状况、个人生活状态等情况。②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由姜乾金于1987年根据Gerg-Zimet编制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修订而成〔3〕,共12条自评项目,反映个体感受到的总体社会支持程度,包括家庭支持及家庭外支持程度。采用1~7级评分法,评分越高表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好。③生存质量8条简明量表(SF-8):SF-8是在广泛应用的SF-36基础上开发出来的简短替代版本,由于具有条目少、操作简便、应答率较高等优点,得到较广泛的应用。王珊等〔4〕的研究显示,SF-8在国内应用也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本次调查采用了王珊等使用的中文版本〔5〕,量表共包括8个条目,每个条目测量生命质量的一个维度。即对最近4 w的健康总体自评(GH)、躯体活动功能(PF)、躯体功能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P)、疼痛(BP)、活力(VT)、社会功能(SF)、心理功能(MH)、情绪对角色功能的影响(RE)。由GH、PF、RP、BP组成躯体健康(PC),VT、SF、MH、RE组成心理健康(MC)2个综合维度。GH采用7级评分,其余维度采用6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
1.4可靠性检验 采用Cronbach系数作为内部一致性的指标和因子分析方法对PSSS和SF-8的调查结果进行信度和结构效度检验。信度检验结果显示,PSSS的Cronbach系数为0.937,SF-8的Cronbach系数为0.893;效度检验显示,PSSS 提取了2个因子,共解释了71.77%的变异量;SF-8的8个维度共解释了71.21%的变异量。表明本次调查采集的数据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均数的F检验,率的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评分情况 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评分,在总分、家庭支持和家庭外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评分结果±s)
2.2农村老年人社会学资料与子女数的统计 汉族和藏族农村老年人子女数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庆、云南、西藏等西南地区的多子女农村老年人较中南地区的湖南多(P<0.01);70岁以上的多子女农村老年人较70岁以下的多(P<0.01);多子女农村老年人中没有上过学的较小学、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多(P<0.01)。见表1。
2.3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情况 除GH、VT、SF 3个维度的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各维度的评分均是1~2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较多子女的老年人高(P<0.01)。见表3。
2.4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生活状态分析 除家庭经济收入分析提示多子女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收入较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在是否与子女同住、子女的生活状态是否如意、子女是否孝顺、对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4。
2.5子女数与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评分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子女数与社会支持的总分、家庭支持和家庭外支持3个维度评分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子女数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均为负相关,除GH与VT维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维度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2 农村老年人社会学资料与子女数统计〔n(%)〕
表3 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评分统计分析±s)
1)与第1组比较;2)与第2组比较;3)与第3组比较;4)与第4组比较:P<0.05
表4 不同子女数的农村老年人生活状态分析〔n(%)〕
表5 子女数与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的相关系数(γ值)
3 讨 论
目前60岁年龄段的老年人的生育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情况的影响。本次调查显示,计划生育政策和观念在控制生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和生育观念的转变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地区差异。1~2个子女的老年人的比率随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提示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更容易接受计划生育的政策和理念。因此,随着人口整体文化程度的提高,合理生育会逐渐成为主流观念,同时说明在推动农村人口控制方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和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多生子女以期在老年时在生活上获得多一些支持,是多子女老年人的主要生育动机。然而,本次调查结果并不支持上述结果。有64.46%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高于类似研究51.48%的比例〔6〕,其中的80.4%与儿子同住,19.6%与女儿同住,两者在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朱锡莹等的研究认为子女数越多,老年人与儿女同住的可能性就越大〔7〕,而本次调查显示老年人是否与子女同住不受子女数多少的影响,原因可能与我国农村目前有许多年轻人外出务工的生活形态有关。现实中子女多的家庭子女外出务工的可能性更大,而且一旦有子女外出务工获得了更好地经济收入,其他子女就可能跟随而去,调查结果分析证实了多子女的家庭子女外出务工的比例较子女数1~2个的家庭更高。因此,出现老年人是否与子女同住与子女数无关的结果。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1个子女的老年人在社会支持3个维度的评分虽然均较其他四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活状态各方面的比较也与原分组的分析结果相似。随着国家对独生子女和只生育2个女孩的农村老年人的扶助政策在农村地区的实施,以多养育子女来获得社会支持的传统观念将会进一步消减〔8〕。而城市养老模式向农村的渗透,导致的农村居民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将影响农村老年人的支持模式〔2〕。因此,在农村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将会对改变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
SF-8是一个较为成熟的研究生存质量的普适性量表,能较好的反映个体在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健康状态,是生存质量的一种主观体验〔4〕。本文说明1~2个子女的老年人的整体生存质量高于多子女的老年人,生存质量各维度的评分与子女数呈负相关,即子女数越多,生存质量评分越低,与相关的研究结果类同〔9〕。同样再采用第2种子女数的分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生存质量的8个分维度和2个综合维度的评分均以2个子女的农村老年人为最高。因此,从老年人生存质量状况的数据分析看,适时放开第2胎生育也是提高老年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参考文献
1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何种人提供何种支持〔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3):9-13.
2陈可冀,张亚群,洪国栋,等. 积极应对我国老龄问题的建议〔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777-83.
3汪向东,王希林,马 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 .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出版社,1999:131-3.
4王 珊,栾荣生,雷 燕,等.生命质量8条简明量表中文版开发及其性能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6):1022-6.
5王 珊. 成都市居民饮茶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7.
6姜 娜,邹玉莲,廖淑梅.岳阳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2):3761-3.
7朱锡莹,宋新明,陈育德.北京市西城区老年人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支持〔J〕.中国社会医学,1994;4(1):8-10.
8赵 芳.《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状况与社会认同〔J〕. 人口与发展,2009;15(2):105-20.
9叶勇立,钟 莹,伍艳荷,等.农村老年人生存质量与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