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中Th17﹑Th1﹑IL-23及IFN-γ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4-09-12许化恒
许化恒
(沧州市中心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北 沧州 06100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体内有大量致病性免疫复合物和自身抗体而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以发热、关节痛、皮疹及肾脏损害症状为主要表现〔1,2〕。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出现,我国的患病率高达75/10万。女性为高发人群,老人及儿童也可患病〔3〕。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老年SLE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17)﹑Th1﹑白细胞介素(IL-23)及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及与SLE活性指数(SLEDAI)评分的相关性,从而了解Th17﹑Th1﹑IL-23及IFN-γ的临床意义,为老年SLE的预防和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照SLE国际临床协作组(SLICC)诊断标准〔4〕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住院治疗的36例老年SLE患者,男10例,女26例,年龄52~70〔平均(61.26±3.36)〕岁。根据患者的SLEDAI评分〔5〕将36例老年SLE患者分为两组,活动组(SLEDAI≥10)19例,女15例,男4例,年龄56~70〔平均(60.38±2.69)〕岁,病程5~56个月,平均(18±9)个月;非活动组(SLEDAI<10)17例,女11例,男6例,年龄55~70岁,平均(63.38±2.13)岁,病程5~60个月,平均(21±7)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均衡可比。再选取我院同时期的23例老年健康体检者,其中男12例,女21例,年龄50~72〔平均(61.47±3.09)〕岁。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第2天清晨采集静脉血液5 ml,经过密度梯度离心〔6〕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的Th17细胞和Th1细胞,分别计算其所占 CD4+细胞的百分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7〕检测分离出血清中的IL-23及IFN-γ浓度,除流式细胞仪由美国eBioscience公司提供外,其余试剂均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公司提供。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用一般统计描述、t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三组外周血中Th17、Th1、IL-23及IFN-γ的表达 SLE组、活动组、非活动组的Th17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IL-23及IFN-γ浓度均高于健康组(P<0.05),Th1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与健康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SLE活动组的Th17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和IL-23浓度均高于非活动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外周血中Th17、Th1、IL-23及IFN-γ的表达±s)
2.2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Th1、IL-23及IFN-γ与SLEDA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IL-23浓度均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78、0.56,P<0.05),而Th1细胞占所有CD4+T细胞的百分比、IFN-γ浓度均与SLEDAI评分无相关性(P>0.05)。
3 讨 论
SLE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常引起多器官系统的不可逆性损害,影响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老年人SLE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起病隐匿,以发热、关节痛、疲劳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有非典型化和轻型化的倾向〔8〕。
Th17细胞是新发现的一类CD4+T细胞,主要效应因子是IL-17,其可刺激基质细胞分泌其他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另外还可诱导IL-6、IL-8、前列腺素E2(PGE2)、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从而引起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破坏〔9〕。Th1细胞主要分泌 IL-2 和 INF-γ等细胞因子,与T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有关,可促进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同时抑制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迟发性超敏反应〔10〕。IL-23是新发现的一种异二聚体的炎性细胞因子,属于IL-12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主要由活化的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分泌产生,是IL-12家族的新成员,由P19亚基和IL-12p40亚基组成。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研究认为IL-23是维持Th17细胞存活和增殖的重要细胞因子〔11〕。IFN-γ是水溶性二聚体细胞因子,并且是Ⅱ型干扰素的唯一成员,主要由自然杀伤(NK)细胞和活化的T淋巴细胞产生,是Ⅰ型辅助T细胞的标志性细胞因子,IFN-γ与其手提结合可调节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录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通路,因此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有研究发现IFN-γ高表达抑制Th17细胞分化〔12〕。
本研究说明Th17细胞与SLE发病有关,Th17细胞百分比越高,其病情就更严重;对Th1细胞而言,老年SLE患者的Th1细胞百分比与健康老年无差异,可能的原因是Th17细胞抑制了Th1细胞;对IL-23而言,本研究说明患者外周血的IL-23分泌增加;对IFN-γ来说,患者外周血的IFN-γ分泌增加,但浓度与病情无关。
综上所述,老年SLE患者外周血中Th17、IL-23及IFN-γ的表达增高,Th1细胞表达无差异,Th17细胞与IL-23的表达与病情有关。
4 参考文献
1汤媚妮,龙 海,陆前进,等.系统性红斑狼疮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新进展〔J〕.临床皮肤科杂志,2013;42(2):128-30.
2王海英,鱼云霞,李吴萍,等.不同年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09;31(1):62-4,7.
3于秀坤.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误诊报告〔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31(2):188-9.
4杨 静.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的发展〔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2(2):153-7.
5禤 璇,刘君英,孙珂焕,等.20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对治疗方案选择与评估价值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9):4.
6谢培益,苏又苏,汤海燕,等.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增殖、迁移、黏附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1):63-6.
7刘仁杰,万毅新,王晓平,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7、IL-23水平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1;36(8):976-8.
8李 华,王吉波,成 强,等.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225-6.
9张少然,张艳华,茹晋丽,等.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6):381-4.
10陈 明,巩 路.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与血液系统损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3;53(48):70-1.
11王 晓,华春秀,柴华旗,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IL-17和IL-23的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1):91-2.
12谭 军,陈建国,谭魁麟,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干扰素-γ和转化生长因子β1与外周血象变化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15):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