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的影响
2014-09-12张永川李华国古广强刘文平杨济明
杨 闯 张永川 李华国 古广强 万 祎 刘文平 杨济明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四川 绵阳 621000)
彻底清除病灶,减少癌症复发率是临床提高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关键〔1〕。射频消融(RFA)作为近年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一项新手段,可以有效消灭影像学上可见的肝内病变,具有疗效肯定、组织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以及操作简单等优点,被认为是目前临床上非手术方法治疗肝癌最具潜力的手段之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RFA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CTL)及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的变化。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选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RFA治疗的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诊断均符合2001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通过的关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以及临床分期标准〔3〕,经影像学检查、甲胎蛋白(AFP)或者是肝组织活检进行确诊。其中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43例,阴性2例;合并有肝硬化44例;癌症病灶共49个,直径2.0~5.0 cm,肝功能child分级:A级40例、B级5例。随机抽选3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61~85〔平均(71.38±8.16)〕岁。RFA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5~62〔平均(50.15±8.22)〕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RFA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病变部位分别采取仰卧位或者是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向癌症病灶内插入针形电极,根据病灶大小将内针张开至合适直径。采用上海迈德S-1500射频治疗仪及配套消融射频针,将开始输出功率设置为50 W,第3 min后增加10 W/min,直至90 W最大功率停止,对主病灶及形状不规则的子病灶予以多靶区减瘤治疗,形状规则的子病灶予以单靶区治疗,射频范围超过癌症病灶延伸至正常组织约1.0 cm。术后采用CT检查是否存在病灶残余,如有则需在2~3 w内重复RFA治疗。
1.2.2检测方法 T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全血免疫荧光法进行检测,流式细胞计数仪选择采用美国贝克曼公司XL/XL-MCL型,鼠抗人CD3+、CD4+、CD8+、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及NK细胞均由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提供,RFA组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1~2 w后抽外周血2 ml进行检测,监控对照组采1次外周血进行同样检测。
2 结 果
2.1RFA治疗效果 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全部完成RFA治疗,共57次。随访3~10个月,平均(5.45±1.02)个月,其中30例(66.67%)无瘤生存,15例(33.33%)术后3个相继出现肝内新发病灶,12例进行2次RFA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均伴有明显出汗、肝区腹痛感,但均可耐受。其中4例出现呕吐,10例患者体温升高(>38.50℃),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治疗后患者肝区疼痛、腹胀、食欲、精神等自觉症状明显改善。
2.2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 治疗前RFA组患者CD3+、CD4+、CTL、NK、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3FRA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比较 治疗1、2 w后,CD3+、CD4+、CTL、NK细胞水平、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2 w患者CD3+、CD4+、CD8+、CTL、NK细胞水平、CD4+/CD8+比值与治疗1 w时比较均无显著变化(P>0.05)。见表2。
表1 RFA组与对照组治疗前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比较±s)
表2 RFA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及NK细胞变化比较±s,n=45)
3 讨 论
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主要以细胞免疫为主,T细胞亚群以及NK细胞在肿瘤免疫监视中起着中心调控的作用,是重要的抗肿瘤免疫应答细胞。 有研究发现〔4〕,患者AFP与CD4+/CD8+比值、CD4+以及NK细胞呈负相关性,与CD8+呈正相关;肝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升高,而CTL细胞百分率下降。机体免疫尤其细胞免疫的下降是原发性肝癌发生、转移或者是复发的重要原因〔5〕。
T淋巴细胞中以CD4+数量最多,主要分泌白介素(IL)-2和γ-干扰素(INF-γ),并与NK细胞有着密切的协同功能,具有重要的肿瘤防御作用。CD8+T细胞的作用和CD4+细胞作用相反,对CD4+细胞和NK等杀伤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降低IL-2和INF-γ〔6〕。T细胞亚群中CD4+、CD8+细胞在机体正常情况下处于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机体免疫功能得以维持。而癌症病人这一比例失去失衡,因此CD4+/CD8+比值发生改变〔7〕。本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前存在明显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大大削弱了机体抗肿瘤能力。
近年来,RFA治疗肝癌已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成为继手术切除治疗或者是介入治疗后的第三大新型肝癌治疗方法,特别是小肝癌治疗,被认为是其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8〕。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是通过向癌症病灶内置入高频电磁场电极,电磁波振荡导致离子碰撞产生热效应,并且向周围组织传导,温度可高达80℃~100℃,使组织迅速凝固坏死〔9〕。RFA对癌症病人免疫激活的作用机制可考虑如下:(1)肿瘤细胞被RFA杀死后,组织凝固坏死,使肿瘤细胞的负荷明显减少,大大降低了免疫抑制因子的产生,最终改善免疫功能〔10〕;(2)肿瘤细胞坏死后产生的分解产物可刺激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产生〔9〕;(3)肿瘤细胞RFA加热后能合成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有刺激作用的热休克蛋白(HSP),提高机体免疫〔11〕。本研究表明RFA治疗后显著改善了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了机体抗肿瘤免疫力。
综上,RFA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原发性肝癌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升高NK细胞而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
4 参考文献
1涂康生,胡会社,刘青光,等.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肝癌患者术后恢复功能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13(5):378-9.
2薛 平,郑 超,曹良启,等.超声联合腹腔镜射频消融术对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10):1637-40.
3邱少敏,彭 鹏,宋玉华,等.肝癌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8的检测及其意义〔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2);4275-6,4280.
4朱玲燕,周 嘉,刘彦章,等.自然杀伤细胞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中的浸润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癌症,2009;28(11):1198-202.
5Roon TP.Prevention of recurrence after resec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A dauntin challenge〔J〕.Hepatology,2011;54(3):757-9.
6于波洋,于 雷,周洁宏.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96-7.
7宋 丁,王燕云.CD8+CD28+T细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4):493-4.
8邹 茵,周志华,陆方阳,等.肝动脉栓塞化疗+冷极射频消融+无水乙醇化学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3):6027-8.
9Vescly MD,Kcrshaw MH,Schrcihcr RD,etal.Natural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to cancer〔J〕.Ann Rev Immunol,2011;12(29):235-71.
10Kudo M.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updated review in 2010〔J〕.Oncology,2010;78(1):113-24.
11Kondo Y,Yoshida H,Tateishi R,etal.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of liver cancer in the hepatic dome using the intrapleural fluid infusion technique〔J〕.Br J Surg,2008;95(8):996-1004.